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 51页).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022652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0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 5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 5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 5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DOC 51页).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二零一一年十月51 目 录一、专业建设基础3(一)专业概述3(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3(三)初步形成了以物联网职业标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4(四)校内外实训基础条件初具规模4(五)教学团队结构基本合理6(六)目前存在的不足6二、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7(一)专业发展总体目标7(二)专业发展具体目标7(三)人才培养目标10三、专业建设内容10(一)人才培养模式10(二)课程建设11(三)实训实习基地建设17(四)师资队伍建设22(五)质量监控体系建设27(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29(七)专业群建设31三、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32(一)改革举措3

2、2(二)保障措施40四、绩效考核指标44五、建设资金预算与建设进度46(一)建设经费预算46(二)建设进度48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概述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开设于2010年,是我院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专业,也是福建省教育厅重点扶持发展的专业。我院作为福建省两所设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院校之一,是福建省高职物联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单位。2011年计划招生30人,报到28人,报到率为93%。我院充分利用企业的优质资源,引入典型的应用案例,与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安博教育集团、福州实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联合办学,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实现强强联合,共同培养高端

3、技能型人才。同时也加大物联网专业群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投入,拥有校内专业实训室8间,校外稳定实训基地5个。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2人,外聘兼职教师2人,共1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双师及双师素质型教师9人,占专业教师的75%。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建立起了一支业务精干、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的专业教学团队。我院与物联网相关的专业还有: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与信息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6个专业;这几个相关专业涵盖了物联网的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以及信息处理整个过程。整合这些专业,可以培养出物联网的设计、维护、技术支持、软件开发

4、、市场营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我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积极开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提出了以“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的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我院提出的“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是学院与安博教育集团、福建新大陆股份有限公司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订单班为校企合作的结合点,企业直接参与育人的全过程,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共同制订专业的技能项目及能力标准,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及实施,共同参与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教学内容遴选,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共同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技能培养和实践教学任

5、务,共建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共同参与人才质量评估,共建教学团队,共抓专业内涵建设,把学校融入行业企业之中,把行业企业的理念和文化引入学校,融“教、学、做”为一体,实现学生培养员工化,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使院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培养人才进入“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了“订单培养”模式的内涵,有效地解决了“委培式订单培养”存在的诸如企业订单难以融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学校与订单企业脱节、培养的人才只局限在“订单企业”而使学生就业面窄、订单合作可持续性差等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该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本专业学生实习难、在校学习的职业针对

6、性、技术应用性以及就业岗前培训等问题,使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就有工作,能够适应工作单位的岗位要求。毕业生就业稳定,就业质量较好,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三)初步形成了以物联网职业标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我院成立了以企业、行业技术专家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针对物联网供需双方的要求,按照“毕业就能上岗”的要求,开展研讨、论证,制订了定位准确、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物联网工程为理论课程,形成了以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现代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ARM平台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传感器技术、信号与系统、Linux/Unix系统

7、管理、RFID技术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与Matlab为核心的技能课程,实现了以物联网综合实训中心为实训平台,融感知、通信、智能处理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四)校内外实训基础条件初具规模1、校企合作共建校内专业实训室按照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所需具备的素养和技能,学院建立了软件实训室一间、网络实训室一间、电子商务实训室二间,建立了新大陆、安博培训基地,为仿真实践教学创造了基本的条件。表1:校内实验、实训室一览表序号名称实训项目利用率1公共微机室一VB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100%2公共微机室三web程序设计、数据库、网页设计、Photoshop图像处理100%3软件实训室软件开发100%4供应链

8、管理实训室物流配送100%5网络实训室一网络实训课100%6ERP实训室一ERP实训100%7语言实训室一大学英语口语100%8ERP沙盘实训室二ERP实训课100%9数据库实训室二数据库实训100%2、产学结合共建校外产学研实训基地充分依托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安博教育集团等企业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与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校企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结合课堂、员工培训教室”,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实习环境,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的物联网设备,就是我院的实训基地设备。学生通过参加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的物联网实施项目,有机会亲身经历和运用物联网设备的设计、生产、

9、安装、维护等全部流程,广泛地熟悉生产环节与生产流程,了解了企业和本行业的概况以及企业的氛围和工作方式。表2: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序号实训基地名称成立时间容纳人数1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5月2002安博教育集团昆山培训基地2010年6月20003新大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10月1004福州商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0年7月20(五)教学团队结构基本合理多年来,学院坚持“培养、引进结合,专职、兼职结合”的方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目前已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社会声誉高、充满活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现有专职专业教师12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人;其中有硕士学位10

10、名,占专任教师的83,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6人,占专任教师的50;双师结构比例为75%。专业教师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基本合理。此外,从生产一线聘请了2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六)目前存在的不足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经过短短两年的努力,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产学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团队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专业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今后的建设和发展中不断改进。(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在不断的探索与完善过程中,其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与质量监控体系还需不断的完善,内涵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2)专业开办时间比较短,在质量工

11、程项目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虽然课程建设与改革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是下一步工作的重要任务,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提高。(3)教学团队总体水平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还不相适应,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团队中高级职称比例、兼职教师数量、教师总量以及教学能力及科研水平。(4)实验实训条件还不够完善,校企合作还不够紧密。应进一步充实完善校内实训室的设施设备,加强与企业更加紧密的合作,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的顶岗实践、毕业就业等提供良好的条件。二、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发展总体目标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中,按照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12、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要求,积极开展专业改革建设。校企合作紧紧围绕“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校企合作层次,深化合作内涵,提高订单式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经过两年的努力,在校企合作运作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团队建设、校内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果。我们将努力把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示范专业。建设成为专业特色鲜明、产学结合,集教学、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物联网人才的培养基地。 紧紧围绕“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物联网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要建设目标,并带动电子

13、商务、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与信息技术等专业构成的物联网专业群的整体提升,促进专业与产业的对接。 (二)专业发展具体目标1、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内涵建设,增强办学活力。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多渠道引进企业人力、物力、资金以及技术上的资源,走合作办学之路。坚持“订单式”培养,提高订单就业率与培养质量,使订单就业率达80%以上,100%毕业生取得物联网应用资格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和规格,建立在职业标准下的校企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与人才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能够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实现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的“三赢”。2、课证

14、融合的建设目标为了培养学生循序渐进地具备物联网应用“实施、开发、维护”三个行动领域的职业能力,项目建设小组与行业企业合作,参照相关职业岗位标准,以物联网岗位工作流程,构建与“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公共基础平台思品与法基形势与政策体育就业指导大学英语毛邓三概论高等数学计算机导论物联网应用实施RFID技术与应用无线网络及其应用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传感器技术及应用系统集成专业基础平台数字电路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微机接口物联网技术概论单片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IT职业英语物联网应用维护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网络服务器安

15、装与调试物联网应用开发嵌入式应用开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ARM平台开发单片机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系统综合实训物联网综合实训图1:课程体系结构加强校企合作教材建设,确定该专业的系列教材编写计划,成立了由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和合作企业技术人员参加的教材编写组。争取用2年时间将本专业全部课程建成院级优秀网络课程,实现教学资源上网共享,建成齐全、共享的专业资源库,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课程小组开发课程及教材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图2: 课程小组开发课程及教材的示意图3、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实训条件的建设紧紧围绕专业职业能力进行,通过校企共建,到2013年建成具有专项实训能力、模拟仿真功能和校内物联网综合实训能力的

16、物联网综合体验中心,力争建成为省示范性实训基地。为学院物联网类学生提供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场所。另外,不断开拓校企合作的产学紧密的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产学结合课堂、员工培训教室”与“专业工作室”,满足“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完善校内实训中心管理、顶岗实习管理等制度,加强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考核,完善学生实训、实习评价标准体系。4、教学团队建设目标通过2年建设,至2013年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专任教师人数达20人左右,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5名,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8名;兼职教师6名。要求所有专职教师必须参加企业项目实践,

17、鼓励骨干教师参加企业、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使讲师以上专任教师的讲师以上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达90%。形成专兼比例合理,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以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目标。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利用与福建新大陆电脑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校企融合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结合课堂、员工培训教室”和校内物联网实训中心,面向社会、行业、对口院校开展技术服务、培训、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等工作。每年为海西建设培养物联网人才不少于100人,每年为社会培训物联网技能型人才不少于200人,开展职业资格认证每年150多人次,通过函授或网络学堂的方式,接受大专学历教育不少于100人。充分利

18、用校企合作建立 “专家工作室”,为中小企业提供物联网应用的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三)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物联网应用技术基本理论,具有物联网应用项目基本开发能力。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从物联网应用实施、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维护、物联网应用技术支持等相关工作的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三、专业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构建的基于校企合作的“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人才培养新模式,不仅要求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实现“证书内置”,而且要求实行岗位导向的项目教学,

19、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真正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通、课程与职业证书融通、课程与业务项目融通,实现教学与职业能力要求“零距离”,并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重点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第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市场需求调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充分发挥我院作为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物联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的作用,引进优质资源,结合学生个人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二,要加大与福建新大陆科技集团、安博教育集团等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产学”

20、合作力度,按照教学过程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大力开展“工学交替”的项目教学改革,在课堂理论学习、校内仿真模拟操作的基础上,把学生放到生产、服务第一线岗位中去,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通过业务项目的实际体验获得实战经验。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在某一职业领域的能力与素养,并使其逐渐形成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观。本专业的培养模式为“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建立如图1所示的课程体系,强调专业针对性、实用性与学生可持续发展性的结合,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将科学规范的认证体系融入教学过程,同时与相关人才需求单位保持密切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案例教学和实境实训的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

21、应用实践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物联网相关企业的一线岗位,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表3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览表序号建设项目人数资金预算及来源(万元)责任人中央财政投入省财政投入企业及学院自筹合计学校企业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1市场调查24482244416刘文海周几2校企合作44482244416李忠森周几合 计881644844832(二)课程建设按照“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岗位能力课程”的岗们导向教学改革,开展双语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课程教学方

22、法改革,推广网络课程、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重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1、优化课程体系推行“课证深度融合”,不仅要使学生具备适应毕业时就业岗位的职业标准,还要根据岗位类别,加强核心技能的培养,并有所侧重地、有所选择性地、采用主(辅、选)修方式培养行业通用技能与跨行业职业技能。通过对用人单位进行职业分析,按照培养目标确定的物联网专业主要是为物联网企业培养应用实施工程师、开发工程师、维护工程师、技术支持人员的定位,我们把整个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基础包、考证基础包、职业技能考证包和就业包等四个部分。主要实训项目如下表所示:表4:实训项目教学时间安排表(周)项目性质序号项目名称总周数第一

23、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123456实训项目1C语言程序设计实训112单片机技术基础实训113嵌入式设计实训114数据库设计实训114ARM平台开发实训225顶岗实习8446毕业实习1010总 计2411156102、“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项目教学改革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制订物联网应用实施、应用开发、应用维护和技术支持等四个岗位能力培养实施方案,开展以岗位能力为导向、“工学交替”的项目教学改革。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学生为中心、行业兼职教师为主导进行实训指导,融“教、学、做”为一体;在教学内容上,实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在考核方式上,要求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以及过程考

24、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在教学场所上,探索课堂与校内外实习实训场所的一体化。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领域物联网应用实施物联网应用开发物联网应用维护物联网应用技术支持根据4个工作岗位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了12个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任务,确定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的实际需要,设计专业课程 图3 “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的项目教学流程图具体的建设思路:根据物联网产业的工作需要,分析工作岗位;根据四个工作岗位实施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12个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任务,确定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的实际需要,设计专业课程。下表是各种岗位的能力要求和具体的课程设计:

25、 表5:实训项目教学时间安排表(周)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课程名称物联网应用实施工程师C1-1:能够读懂系统说明书并编写相关文档C1-2:掌握传感器的分类选择、安装使用C1-3 : 掌握智能识读设备的安装与使用 C1-4:掌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使用C1-5:掌握PC平台与传感网的接入C1-6: 掌握网络组建与布线的基本能力C1-7: 现场调试的能力传感器及接口技术网络通讯技术RFID技术与应用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网络综合布线设计与实施物联网系统综合实训物联网应用开发工程师C2-1:与用户沟通并收集、整理和准确分析用户的业务需求C2-2:感知层的数据采集及控制C2-3:掌握PC平台的数据采集处理C2-4:

26、windows应用程序与web编程能力C2-5: 网页设计能力C2-6: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能力C2-7:程序调试的能力程序设计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于.net的Windows 程序应用开发.net程序设计实训嵌入式应用开发手机应用开发基于.net的Web应用开发物联网基础实训物联网系统综合实训物联网应用维护工程师C3-1:掌握智能设备的安装与使用C3-2:物联网平台的日常更新、维护、统计报告C3-3:物联网应用系统配置维护C3-4:物联网应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C3-5:物联网信息安全防护C3-6:物联网应用项目功能培训物联网技术概论传感器及RFID技术Linux

27、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物联网系统综合实训物联网应用技术支持人员C4-1: 用户沟通能力c4-2: 语言组织分析能力;C4-3:参与编写技术解决方案;C4-4:能为配合销售人员完成项目方案设计;C4-5: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的安装与使用能力;C4-6:协助工程实施及售后服务;C4-7:协助并参与研发阶段的测试工作;C4-8: 具备物联网应用系统维护的能力;计算机电路基础计算机维护与维修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网络操作系统物联网系统综合实训3、网络课程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课程教学平台,把专业主干课程建成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在网站上发布课程简介、课程大纲、

28、考核办法等,学生对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要求一目了然。按照提供的每一章的学习要求、教案、电子课件、习题,学生在网上可以完成课前预习、课程学习、课后练习,还能实现在线辅导。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网络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上网学习。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获取学习材料,利用网络工具进行学习交流和展开自我学习的评价。至2013年,网络课程总数达到12门,覆盖所有专业主干课程。图5 网络课程建设示意图在建设期内,初步建成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开放,实现课程教学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图6 教学资源库组成 4、校本教材建设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没有现

29、成的教材,这就要求我们深入企业,对应用实施、应用开发、系统维护、技术支持等岗位职业技能进行过程和任务分析,形成清晰的工作流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典型应用案例”的校本教材,此类教材除了满足学校教学需要外,还可以作为企业培训教材。为此,我们计划加强与新大陆集团、安博教育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发教材的力度,2011年完成物联网工程、RFID技术应用、数据库实训教程等8门课程的教材开发。校本教材编写理念:采用的是以应用实施工程师、应用开发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技术支持人员等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路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模式。5、

30、精品课程建设本专业将大力开展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改革与建设,至2011年,力争把C语言程序设计、物联网工程2门课程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2013年力争把物联网工程申报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表6: 分年度专业课程建设规划表指标名称分年度实现数合计已建2011年度2012年度2013年度省级精品课程(门)11院级精品课程(门)112网络课程(门)323311“课证融合”校本教材(本)11226表7:课程建设经费一览表序号建设项目完成时间资金预算及来源(万元)责任人中央财政投入省财政投入学院自筹合计学校企业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31、2013224221128刘文海周几2物联网工程201322221125李文祥李文亮3C语言程序设计20132222115李忠森葛鹏4数据库应用2013222王璇卢佩华5物联网综合实训201322222黄宗篇林志强6专业教学资源建设201322421310白清源周几合 计881644844832(三)实训实习基地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按照“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要求,依据空间结构与物联网工作现场相吻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实训中心,使之服务岗位教学的功能更加突出。今后2年,投入250万元更新现有实训中心软硬件设备,充实软件实训室、网络实训室的硬件配置,使实训中心功能

32、更加完善。至2013年,物联网实训中心拥有的实训室有5个,以满足物联网专业及专业群实训教学的需要,满足开展职业考证培训和鉴定的需要。并使物联网实训中心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成为全省性的示范中心和区域内高职院校的共享实训中心。建设期内,完成物联网传感技术实训室、物联网接入技术实训室、物联网应用实训室和实训基地软环境建设。 (1)物联网传感技术实训室建设目标:建成物联网综合实训室。提高学生对各类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识读、ZigBee自组传感网、数据通信、物联网三层结构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对自组传感网、自动识别设备以及物联网三层综合应用等项目的训练,使学生具有组建、架构和维护物联

33、网的软硬件知识和能力。建设内容:计划投资70万元,于2012年新建物联网实训室,主要采购物联网通用实训平台 15套、移动终端设备25套及相应的配套设备和15台电脑等。表8 物联网传感技术实训室预算表实训平台主要设备功 能台套数(工位数)需要场所面积建设资金预算(万)物联网综合实训室物联网通用实训平台 集各种传感器、RFID设备、二维码识别设备、ZigBee传感网、物联网三层构架与一体的综合物联网实训平台。1580平方米36移动终端设备在高职物联网教学体系框架中,有机地集成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自动识别技术等最新实用技术,实现了移动物联网设备的应用软件开发实训。2512计算机应用软件编程,仿真教

34、学,远程控制等154配套设施实训室装修,包括综合布线系统、静电地板、实验桌椅、机柜等14小计56(2)物流接入技术实训中心建设目标:针对我院的特点,结合物流专业,建立物流接入技术实训中心。提供专业认识、科技创新、科研、毕业设计等实训内容。以物流工程项目为实训方式,一方面,可提高学生对实际物联网应用项目的整体把握,另一方面,通过物流行业背景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建设内容:计划投资60万元,于2012年改建原有的供应链实训室,成为物流接入技术实训中心。主要采购计算机15台,1套物流接入技术实训系统及实景演示相应的配套设备。表9:物流接入技术实训中心预算表实训平台主要设备功 能台套数(工位数)需要场

35、所面积建设资金预算(万)物流接入技术实训中心物流接入实训系统改建原有的供应链实训室,引入嵌入式系统、无线通信、网络视频监控等最新实用技术,以供应链实训室为应用对象,实现供应链中常见的智能控制、远程控制、立体化仓库自动管理等主要实训功能,同时可以扩展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网关等功能。1200平方米24供应链管理实景演示软件制造真正的现代供应链管理环境,使学生能够真正的使用、控制现实生活中的供应链自动管理。116计算机应用软件编程,仿真教学,远程控制等154配套设施实训室重新装修,包括综合布线系统、静电地板、实验桌椅、机柜等14小计48(3)物联网应用实训室建设目标:本实训平台可以进行体验性实验、操

36、作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学生通过智能宿舍管理系统,掌握信息可追溯业务、学院智能交通系统和物联网技术概念性知识,了解各种典型的物联网业务应用模型。建设内容:计划投资120万元,于2013年新建物联网应用实训室,主要采购智能宿舍管理实训系统和物联网智能交通(车联网)实训系统各1套。表10: 物联网应用实训室预算表实训平台主要设备功 能台套数(工位数)需要场所面积建设资金预算(万)物联网应用实训室智能宿舍管理实训系统以学生智能宿舍管理系统为范本,进行学生宿舍的智能管理设计,具有鲜明的物联网技术特征。1100平方米40物联网智能交通(车联网)实训系统通过智能车联网演示系统了解智能交通的原理和功能,运用

37、远程控制实现车流量、红绿灯、公交调度等功能140计算机应用软件编程,仿真教学,远程控制等148配套设施实训室装修,包括综合布线系统、静电地板、实验桌椅、机柜等18小计96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行“课证深度融合、技能递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实行开放办学,把学生放到生产、服务第一线中去,促进教与学双向互动,学生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岗位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在某一职业领域的能力与素养,并使其逐渐形成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观。因此,必须重视产学合作,建立一批与职业岗位教学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此,重点开展以下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一是通过“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型的教学模式,开展人才培养

38、合作;二是选派教师到这些单位进行挂职锻炼,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双师素质教师;三是通过共建企业技术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为企业培训员工提供帮助。至2013年,在现有4家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建12家校外实训基地,使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到16家,每年可容纳200多名学生的顶岗实习实训。表11:实训实习基地经费一览表序号建设项目完成时间资金预算及来源(万元)责任人中央财政投入省财政投入企业及学院自筹合计学校企业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20122013小计1物联网传感技术实训室2013323216168856刘文海周几2物流接入技术实训中心201324241616

39、8848李文祥李文亮3物联网应用实训室2013444488444496李忠森葛鹏合 计5644100202040164460200(四)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养、聘任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和台湾相关院校教授作为专业带头人,聘任一批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派遣专任教师到企业中实践、出国进修等途径,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组建一支具有教学、研发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双师结构合理的优秀教学团队。通过2年建设,专任教师总数达到20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比不少于90%;行业兼职教师至少达到10人。现教学人员中多人是劳动厅全国计算机及信息高新技术技能鉴定专家组成员。80%的教

40、师是双师素质型教师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又强。表12:师资队伍规划表类别现有教师培训和培养引进目标高级职称4116中级职称44210初级职称426双师型教师86418硕士学历以上教师83516专业教师总数12820兼职高级职称以上教师5510建立“校企互聘互管”机制,健全教师评价机制,教师评聘机制、制度保障体系、专任教师企业实践机制、激励机制等。注重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有效性和制度化,确保专职教师每年下企业顶岗实践,教学团队建设途径如图7所示。图7 教学团队建设途径1、专业带头人通过聘请和培养等多种途径,建立一支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队伍。通过到国内外相关院校或著名IT企业培训学习

41、等方式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使他们成为省内物联网行业专家,能解决物联网应用技术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能主持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构建、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参与教学设计与实践指导工作;组织本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开发,主持科研课题。刘文海、李忠森为校内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对象。具体培养措施为:到新大陆科技集团、神州数码公司、星网锐捷网络公司、鼎捷软件公司、福建中教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项目实践与开发;组织本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产品开发、社会服务;利用闽台合作先行校的优势,选派带头人到国内外相关院校访问学习,选派到台湾或国外访问学习和交流。聘任具有

42、行业影响力的专家和台湾相关院校教授作为校外专业带头人。聘请新大陆科技集团技术总监林志强为物联网应用技术方向专业带头人,对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发展和改革具有清晰的思路,掌握行业企业的最新用人需求,熟悉高职教育的特点与规律,能将企业最新技术、最新工艺引入教学,使学院教学内容与企业、行业技术发展同步;能与校内专业带头人一起共同制定专业培养目标,研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制订课程建设标准,主持或参与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并指导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带动教学团队的技术应用与研发。2、骨干教师通过选派教师到国内外合作院校或合作企业培训学习,培养4名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具有行业企业相关实践经历或行业权威

43、资格证书的骨干教师,能参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主持或参与教科研课题,具有社会服务能力,能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承担1-2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指导工作;引进具有企业背景的、动手能力和研发能力较强专业骨干教师1名,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中级以上职称,能够完成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任务。2012年,选派林晓佳老师到台湾合作院校学习;2013年,选派一位教师到台湾合作院校学习;选派一位教师到新大陆科技集团培训学习,通过2年建设培养4名骨干教师。3、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依托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新大陆物联网学院”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优势,建立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1)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加大对现有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教师到产学合作企业挂职锻炼,进行专业调研或技术实践,参与工程项目、参与企业技术改造与创新等途径,培养教师的技术研发与服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参加国内外各类培训,实现所有教师都拥有物联网职业资格认证相关证书,多名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