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016031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7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台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台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台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台州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32020年)前 言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复合产业,通过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装备,整合传统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环节,实现物流运作一体化、信息化和高效率,被公认为继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市场占有率之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台州资源和产品“两头在外”,制造业发达,资源和商品大进大出,运输、仓储及批发贸易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有利于运输仓储业完善功能、降低综合运输成本,有利于全市配送及加工增值系统化,有利于加快产业重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企业与地区竞争力,对于优化资源配

2、置、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增强城市服务功能、改善投资环境和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规划任务在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纲要和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等重要文件的指导下,在客观分析物流发展状况、科学预测物流需求、衔接相关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台州市规划期内全市物流系统发展的目标和功能定位,结合产业发展和城市化推进的需要,确定物流中心和物流信息系统等主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布局方案,提出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提高物流服务供应能力的对策和保障规划实施的配套措施等。(二)编制依据1、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纲要3、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

3、年计划4、关于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主要指标调整的建议(三)规划期限基准年,2003年;近期,20042010年;远期,20112020年。 一、现代物流发展现状与趋势预测 (一)发展现状 台州地处浙江黄金海岸的中段,港口开发潜力巨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撤地设市以后,台州的交通、仓储、信息等与物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发展现代物流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物流业还局限于传统的仓储、运输等服务范围,现代物流业在台州尚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并没有对传统业务形成新的整合。目前具有第三方性质的物流企业多数从传统的运输、仓储和物资购销企业转型而来,他们所能提供的服务也往往局限

4、于过去的业务领域,少有能够提供全方位现代物流服务的实例。 近几年,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物流发展,积极为现代物流发展创造条件,工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现代物流意识都有很大提高。一些市县和企业已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现代物流的研究和实践。路桥区依托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和联托运的优势,完成了路桥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研究报告;市级交通部门已完成了台州市货运信息中心的发展规划;椒江区在编制完成三山港区现代物流中心概念性规划的基础上,启动了部分项目建设。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尚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 相对而言,铁路、机场、港口、信息系统建设仍显滞后,基础设施的相互配套情况也不甚理想,特别是港口建设方面

5、,由于同时面临上海、宁波、温州等港口的强大竞争压力,台州港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物流设施的规划建设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总体上存在较大差距,实质性的建设工作开展还比较少。物流信息化水平还不高,企业内部的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总体比较落后,公共物流信息交换平台也缺乏总体规划。 2、现代物流市场供求关系尚未完全形成 目前,台州不管是生产企业还是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真正自觉运用现代物流技术的企业还是极少数,多数企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实践,物流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对于物流资源的合理利用,无论是在认识方面,还是在组织框架、运作方式等方面,还不适应现代物流市场发展的要求,现代物流业的供求关

6、系尚未完全形成。 3、物流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物流活动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通关、检验等作业和经营活动分属于不同部门审批和管理;物流使用的各项资源如公路、铁路、航空、海运及仓储等分别由不同部门管辖。由于缺少一个宏观的管理协调机构,缺乏及时有效的领导、扶持、协调,容易造成条块分割,给物流能力整合和物流资源优化配置带来障碍。 4、相关法规体系尚不健全 目前,台州市尚未制定专门规划和政策来规范引导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缺乏市场准入与退出限制,因而现代物流企业在工商注册、经营范围、适用税率、签订合同、提供服务时往往无法可依。另外,物流工具和相关设备也缺乏统一标准,影响

7、了物流业的发展。 5、物流高级专业人才匮乏 人才匮乏是目前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台州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强烈,专业人才匮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台州现代物流的发展。 6、未能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电子数据交换、自动化仓储系统、计算机辅助运输线路设计和车辆配载等现代科技手段应用于物流领域,可以极大地提升物流的运作效率。目前台州虽有一些物流企业已在某些方面引进了高科技手段,但更多的仍停留在传统的人工操作阶段。同时,新技术和新设施往往投资巨大,并要求相互之间实现对接,也是制约新型物流企业培育发展的主要门槛。 (三)发展趋势与需求预测 台州经济发展迅速,200

8、3年8月正式加盟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成为世界第六大都市圈的一员,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2002年和2003年全市GDP分别达到858.31亿元和995.03亿元,人均GDP分别达到15620元和18041元,市区进入全国城市经济40强。与周边城市相比较,台州的产业结构特别是制造业基础具有一定优势,汽车、摩托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业、医化工业、服装机械工业、家电工业、塑料制品及模具工业、通用机电产品制造业、食品工业、工艺美术及旅游品工业、服装鞋帽工业、能源工业等支柱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崇商的传统和市场经济的先发优势促成了一大批专业市场的发展壮大,市场建设开始向群体化、规模化发展,辐

9、射范围逐步扩大。 根据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以及关于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主要指标调整的建议,结合市委提出的争取提前实现翻两番的目标要求,对台州主要经济指标预测如下:项 目单位2003年2005年2010年2020年1、全市生产总值亿元995.03123021005000其中:第一产业亿元92.8995126200第二产业亿元578.0969210922250第三产业亿元324.054438822550产业结构%9.3:58.1:32.68:56:366:52:424:45:5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62.3335260013003、外贸进出口总额亿美元3

10、2.95090200 物流系统的发展是为了满足物流需求,物流需求的预测将为物流系统的发展规划提供数量需求的依据。根据台州市历年的社会经济、各种运输方式货运量统计数据和主要经济预测,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2005年、2010年和2020年台州市货物运输总量,公路、水运货物运输量,台州海港、空港吞吐量,铁路到发量进行了预测(单位万吨):项目类别2002年2005年2010年2020年运量合计6343101001620026400公路运量42406525992714930水运量21033575547910478其中台州港合计1207153030804630其中:集装箱701402

11、701、海门港区1100137019002500其中:集装箱551052002、健跳港区1530380730其中:集装箱515303、大麦屿港区921308001400其中:集装箱102040铁路到发量792987航空吞吐量0.625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争取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贯彻浙江省现代物流发展纲要的相关要求,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合理布局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加强现代物流信息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努力构建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系统,提高企业与地区竞争力,满足现代经

12、济社会发展需要。 (二)基本原则 1、积极发挥区位优势和台州组合港优势,加强规划引导,协调好与周边城市物流发展的关系,主动参与地区港口分工;充分发挥台州产业优势和机制优势,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大力拓展现代物流市场。 2、强化现代物流理念,积极应用最新科技成果和物流发展中的新经验、新技术,大力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加快融入全球物流网络体系,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整体效率,为打造先进制造业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服务。3、立足现实、着眼长远,适度超前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有序推进企业物流改造,积极培育现代物流市场。 4、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打破部门和地区分割,加快机制创新,

13、建立有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落实建设“繁荣、高效、文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既适宜创业发展、又适宜居住生活的山水型生态城市”的台州市城市功能定位,依托台州区位、产业和机制优势,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科学构建台州现代物流体系,把台州建设成为“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区域性物流枢纽。 分阶段目标: 到2010年,形成比较畅通的外部运输通道;在试点的基础上形成若干个具有较强辐射力的物流中心、能基本保证物流作业需求的现代物流服务设施;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基本形成物流信息平台;培育一批能提供具有较高质量服务的现代物流企业;建立具备一定市场竞争能力的、具有

14、一定物流服务能力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建立一个便于物流企业运作和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 到2020年,建成完善便捷畅通的内外物流通道;拥有能保证物流作业需求的物流基础设施系统;建成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要求的信息服务系统;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企业;不断采用新的技术和装备,完善整个物流供应链管理,不断发掘、提高物流系统的增值服务,建立起一个完全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的物流系统。 三、主要节点布局与建设 (一)交通支撑体系 1、公路建设根据省市两级道路运输规划,台州公路运输通道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甬台温高速、上三高速、台缙高速、诸永高速、三门至玉环沿海高速、新机场高速、天仙高速、珠六高速

15、、更浬高速;第二层次为104国道、甬临线、天高线等省道及临海、黄岩、温岭、路桥、三门至高速公路连接线,上述两个层次构成台州公路干线网。第三层次为县乡公路。目前,甬台温、上三高速公路已经建成,各县市基本实现了高等级公路通往省城的目标。2005年以前,开工建设台缙高速公路,修建沿海高速公路三门至椒江段,继续改造拓宽104国道达到一级或二级加宽公路标准,同时改造省道仙清线、东仙线、岭三线等;2010年以前,建成台缙高速公路,椒江至玉环段沿海高速公路全线贯通,改建省道大科线、临前线、林石线和县乡公路的建设等,基本完成三个层次公路网的建设;2010年后至2020年前,完成“三纵三横三连”为主骨架的公路网

16、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进出口交通状况,期末全市公路网总里程发展到5000公里左右,全市形成较为完善的公路网络体系。 2、铁路建设 “十五”期间,国家一级标准的甬台温铁路将动工修建。地方一级标准的金台铁路也将进入报批立项阶段。甬台温铁路南连路温福线、福厦线,将为台州开通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和海峡经济区的便捷通道。目前甬台温铁路在台州境内的线路走向已基本确定,市区在王林设客站、螺洋设货站,同时在临海、温岭、三门设站,穿乌岩山至温州雁荡。规划建设的金台铁路横贯浙江省东中部,从丽水缙云入境,经仙居、临海、黄岩、东至椒江通港,西端通过金温铁路连接国铁浙赣线,东端与国家规划的东部沿海通道甬台温铁路相交。两条铁

17、路的修建将把台州的客货运输融入全国铁路运输体系之中,极大地改善浙江省东中部地区交通条件与投资环境,对台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3、港口开发 以海门港为中心,以大麦屿港、健跳港为两翼的台州组合港功能定位为“浙江中部沿海重要的区域性中心港口”,积极参与地区港口分工,主要为台州对外贸易及大宗散货、集装箱货物运输服务,同时积极拓展内陆腹地,为浙江中部、南部、浙赣铁路沿线省份以及华中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海门港:区域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以及客运、能源运输服务的中型综合性港口,重点发展集装箱码头。适于发展中型泊位,是台州港口近期发展的重点。到2010年,完成老港区改造,重点建设5000吨级集装箱

18、和件杂货泊位,港口总吞吐能力超过2000万吨;至2020年,继续新建5000吨级集装箱和件杂货泊位,力争使吞吐能力突破2500万吨。 大麦屿港:以发展能源、石化等大型工业基地建设和大宗散货中转运输为主的多功能、综合性的深水港口。宜建设成为大型深水泊位为主的综合性港口,逐步向大规模的国际化、现代化海港模式过渡。到2010年规划建设各类泊位7个,其中深水泊位4个,港口总吞吐能力达到1300万吨;至2020年,增建2个5万吨级煤炭泊位,港口总吞吐能力达到2200万吨,为电力、石化等临港工业提供配套服务。 健跳港:以能源运输为主,主要为华东电力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兼顾件杂货运输的大型专业性深水码头。

19、到2010年规划建设各类泊位7个,港口总吞吐能力达到1500万吨;至2020年,建设各类泊位12个,港口总吞吐能力将达到20003500万吨。 头门岛拥有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随着连岛工程的启动,可望建设15万吨深水泊位30余个,成为海门港的外延、作为台州市区的深水港区。 4、机场建设 台州现有黄岩军民合用机场,难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现规划在金清镇东部黄琅地段建设台州新机场,经浙江省人民政府及民航管理局同意,已列入国家民航“十五”计划。新机场规划为支线机场,按照4D级规划,4C级建设。预计到2005年货邮吞吐量将达到6000吨,2010年货邮吞吐量将达到2万吨,2020年货邮吞吐量将达到5

20、万吨。 (二)主要节点布局 1、布局原则 一是位于交通方便的地区,紧邻港口、机场、铁路场站及公路干线出入口处,最好有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相衔接。 二是贴近经济发达地区,靠近大型工业、商业企业集中地,同时兼顾面上平衡,为工商企业迅速取、存、供货创造便捷的条件。 三是尽量节省土地资源,尽可能设在城市边缘地带,避免增加城市交通的负荷,减少对城乡居民生活的干扰。 2、布局方案 全市物流节点分三个层次,前两个层次统称物流中心。第一层次是综合性的、大规模的节点,为区域物流体系的中枢,在节点之间能够进行快速、直达、大量干线运输,尤其是多式联运的干线运输;第二层次是某一区域、某一专业范畴的综合性大型物流节点,可以

21、与干线运输相衔接,也可以从第一层次转运;第三层次一般称为配送中心,主要面向最终用户末端运输的规模适应于需求的专业性物流节点。 台州物流量主要集中在市区及温岭、临海、玉环等地,规划在上述地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区位选址规划七个第一层次节点,作为台州整个物流体系的中枢:椒江海门港物流中心(由葭芷、外沙、椒北三个区块组成)、路桥螺洋物流中心、台州国际物流中心(黄岩)、温岭大溪物流中心、玉环大麦屿港物流中心、市区滨海工业组团物流中心(金清)、临海大田物流中心。 结合台州城市形态、交通运输网络布局及各市县经济发展状况,在城市不同方位、多种运输方式衔接地,及高速公路汇集处,配套规划了九个物流中心,作为第二层

22、次节点:椒江大陈岛油气物流中心、黄岩院桥物流中心、温岭松门物流中心、三门健跳港物流中心、仙居白塔物流中心、三门珠岙物流中心、天台新城物流中心、玉环楚门物流中心、仙居下各(临海白水洋)物流中心。 配送中心是面向最终用户末端运输的专业性物流节点,辐射范围小,宜尽量缩短配送平均距离;专业配送中心的数量、规模与布局,应由市场来决定,区位选择应在符合城乡建设等相关规划、协调各方关系的前提下,赋予业主更多的自主权。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节点均已考虑了配送功能,为周边地区提供快速、便捷的配送服务。 (三)功能定位、建设规模与建设时序 1、第一层次各节点功能定位 椒江海门港物流中心。位于经济发达的椒江区,背依浙

23、江省台州经济开发区、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等椒江区各特色产业区,紧邻台州市海门港,具备仓储、包装、装卸搬运、增值加工、配送、多式联运中转、集装箱物流保税及监管、交易和信息服务等功能。该节点由葭芷、外沙、椒北三个区块组成,其中外沙区块现状为集装箱、外贸码头,可整合现状零散的外贸码头仓库,逐步发展成为以外贸货物及集装箱货物为主的物流中心;葭芷区块已开工建设,占地约2km2;椒北区块将以临海港区的开发为依托,重点为浙江省化学原料药基地、台州中心渔港的水产品及杜桥一带特色产业和将要开发头门港区配套。中心定位为水陆转换,港口、城市依托型,对内辐射台州全境和周边县市,对外可通达沿海各港口。 路桥螺洋物流中心

24、。位于台州路桥主城区,工业发达、商贸繁荣,现有各类市场76个,年交易额上百亿,“十五”期间工业层次将继续提升,工业布局在空间上将进一步聚集,一批全国性和区域性的专业化产业区将逐步形成。中心依托甬台温铁路在台州境内设置的一级螺洋货运站,经甬台温铁路可连接相邻的杭甬线、沪杭线、浙赣线、及即将动工的温福线,可与全国铁路网衔接,主要承担台州对外中长距离货物运输和甬台温地区间货物交流运输。中心定位为铁路公路转换,城市依托型。 台州国际物流中心(黄岩)。位于台州黄岩主城区,甬台温高速公路出口附近,地理位置优越。中心主要依托台州富有影响力的汽摩及配件、医药化工、模具塑料、家用电器、服装机械等产业,为进出口集

25、装箱货物提供多式联运、仓储配送、中转分拨、拆箱拼箱、加工包装、信息等全程物流服务。中心定位为干线公路、产业依托型。 温岭大溪物流中心。位于甬台温高速公路大溪镇出口附近,甬台温高速公路、104国道交会处,该中心地处台州南部城镇与经济密集地区,周边遍布许多特色专业市场,是台州工业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主要依托浙江省温岭经济开发区和水泵、空压机鞋类等产业集群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随着台州中心城市的发展,温岭市作为台州南部副中心城市,将充分融入台州都市区。中心定位为干线公路、产业集群依托型。 玉环大麦屿港物流中心。位于大麦屿港区,水路依托大麦屿港,可通达沿海各港口;陆路通过规划建设的三门至玉环高速公路与

26、台州各县市区相连,通往全国各地。随着规划中的玉环与温州间跨海大桥的修建,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将更加优越,必将成为与温州方向货物交流的重要集散地,并为玉环县发达的汽摩配件、家具制造、塑料制品、海洋养殖深加工等企业提供必需的物流服务。今后一个时期是玉环建设现代化港口中等城市的关键时期,地方将依托大麦屿港口的开发建设,积极发展临港工业。在粮库贮备和综合加工、油气储运和石油化工、船舶修造等领域都可望有很大拓展。中心定位为水陆转换,港口依托型。 市区滨海工业组团物流中心(金清)。位于金清镇附近,紧邻三门至玉环高速公路、新机场高速公路及拟建的台州新机场,公路、航空运输网络发达。主要为拟建的市区滨海工业组团提供

27、物流服务。市区滨海工业组团的建设目标是:优势产业的升级基地、战略产业的培育基地、国际产业的承接基地、新兴产业的孵化基地。主要为汽摩及配件、塑料模具、家用电器、服装机械、泵阀门、农机产业以及环保、电子信息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配套,使中心成为市区滨海工业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该区域吸引投资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措施之一。中心定位为公路航空转换,产业依托型。 临海大田物流中心。位于临海市东北部大田镇地域、高速公路出口附近,距临海市约10公里,紧邻甬台温、更浬高速公路,规划修建的甬台温与金台铁路也将在附近设站。中心主要依托临海市范围内机械电子、医药化工、建筑材料、工艺美术和旅游用品等各特色产业及

28、浙江省临海经济开发区,重点服务于临海市大部分地区及周边相邻地区。临海市为台州域副中心城市,是台州市域的陆上交通枢纽。中心定位为公路铁路转换,城市依托型。 2、第二层次各节点功能定位 椒江大陈岛油气物流中心。大陈岛区位独特、海运交通便捷、政治优势明显,大陈岛的开发建设,曾凝聚了无数领导人的关怀。利用大陈岛优越的天然港湾建立油气物流中心,无论从防范石油风险、缓和国内石油供求矛盾,还是加快海岛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项目前期工作已开展了二年多,并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基础工作进展比较顺利,现已着手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该中心定位为港口、产

29、业依托型。 黄岩院桥物流中心。位于台州市主城区之一的黄岩区东南部,甬台温高速公路出口附近,地理位置优越,公路交通发达。黄岩物产富饶,有柑橘、杨梅、枇杷和荸荠四大果品特产,是闻名遐迩的“中国蜜橘之乡”和“中国杨梅之乡”。黄岩是台州的工业强区,中心主要依托周边丰富的果品基地和富有影响力模具、塑料、医化、食品、工艺品和机械等产业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中心定位为干线公路、产业依托型。 温岭松门物流中心。中心位于温岭市东部,主要依托汽摩及配件、机械电器、鞋服皮塑、新型建材、水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服务温岭东部地区。定位为干线公路、产业依托型。 三门健跳港物流中心。位于三门县东南、健跳港后方,水路依托健跳港,

30、可通达沿海各港口;陆路通过公路相连。主要为当地临港型工业和水产业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中心定位为水陆转换,港口依托型。 仙居白塔物流中心。位于台州西部、仙居县城西南,处于台缙高速与诸永高速交会处。主要依托医药化工、工艺美术、橡胶塑料等产业和绿色农产品,服务台州西部以仙居县为主的区域,方便连接金华、丽水、温州、义乌等方向。中心定位为干线公路、城市依托型。 三门珠岙物流中心。位于三门县城西南地域,甬台温高速、上三高速、珠六高速交会处,主要依托工艺品、机电、橡胶、化工、绿色农产品等产业,服务于以三门县为重点的台州北部沿海区域。中心定位为干线公路、城市依托型。 天台新城物流中心。位于天台县城西北,上三高

31、速、104国道交会处,中心重点服务于台州西北部天台县及其周边地区,依托交通运输机械、产业用布和绿色农产品等产业,为天台本地提供物流服务。中心定位为干线公路、城市依托型。 玉环楚门物流中心。位于玉环县楚门镇,是沿海高速公路通往玉环和跨海通往温州市的三岔口处。主要服务于玉环县北部楚门、清港、龙溪、沙门、干江等城镇的发达的汽摩配件、五金阀门等特色产业。中心定位为干线公路、城市依托型。 仙居下各(临海白水洋)物流中心。位于台州西部仙居县与临海市接壤处、在建的台缙高速与拟建天仙高速公路出口附近。主要服务于仙居县东部下各、双庙、朱溪等重镇和以白水洋镇、张家渡为代表的临海市西部区域,为周边聚集的医药化工、工

32、艺美术、橡胶塑料等工业企业及商贸百货业、绿色农产品提供便捷的物流服务。中心定位干线公路、产业依托型。 4、建设规模与建设时序 物流中心的建设规模主要是由进入中心的物流量决定的,但具体影响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物流处理对象的品类和总量;作业效率及对时效性的要求;用地因素限制;中心的功能设计等。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套较为成熟的中心规模确定方法,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或是通过横向对比国内外已有中心的建设规模,或是参照国外经验数据确定中心的规模。预计到2005年台州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约占总物流服务市场的13.5%,2010年为15%,2020年为20%。 据此,台州各物流中心按其吸引范围所确定的各规划

33、特征年第三方物流作业量预测结果如下(单位:万吨/年):层次名 称2005年2010年2020年第一层次1椒江海门港物流中心43067015302路桥螺洋物流中心1002203803台州国际物流中心(黄岩)-4温岭大溪物流中心1402304905玉环大麦屿港物流中心1001904506市区滨海工业组团物流中心(金清)401585647临海大田物流中心100200390第二层次1椒江大陈岛油气物流中心-1503502黄岩院桥物流中心1302003403温岭松门物流中心46831764三门健跳港物流中心1522555仙居白塔物流中心601002006三门珠岙物流中心53971977天台新城物流中心7

34、01202608玉环楚门物流中心36691209仙居下各(临海白水洋)物流中心4472128 参照国内外统计数据,及国内其他城市综合性物流中心的数据,考虑中心内设备配置、组织方式、功能特点,服务范围及周转速度、地形地貌限制等综合因素和基础设施建设应符合较长期发展需要,各节点用地规模应以远景需求预留足够的建设用地,先作为物流优先区位加以保护。 各节点预留用地规模规划如下:层 次名 称预留用地(KM2)第一层次1椒江海门港物流中心4.02路桥螺洋物流中心0.63台州国际物流中心(黄岩)0.24温岭大溪物流中心0.75玉环大麦屿港物流中心0.76市区滨海工业组团物流中心(金清)0.97临海大田物流中

35、心0.6第二层次1椒江大陈岛油气物流中心0.72黄岩院桥物流中心-3温岭松门物流中心0.34三门健跳港物流中心0.15仙居白塔物流中心0.36三门珠岙物流中心0.37天台新城物流中心0.48玉环楚门物流中心0.29仙居下各(临海白水洋)物流中心0.2注:椒江海门港物流中心葭芷物流中心占地2 KM2、外沙和椒北物流中心各占地1 KM2。 各节点实际建设规模应本着节地为先逐步推进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时机、在严格论证的基础上确定。近期(至2010年),试点建设椒江海门港葭芷物流中心、台州国际物流中心(黄岩)、温岭大溪物流中心,以提高台州综合物流服务能力,保证一定的物流作业需求;逐步启动建设路

36、桥螺洋、玉环大麦屿、市区滨海工业组团、临海大田、黄岩院桥、玉环楚门、椒江大陈岛、三门珠岙、仙居白塔等物流中心建设,基本形成台州物流设施框架。远期(至2020年)继续追加投资,积极采用新的技术和装备,完善各物流中心的功能,发掘提高物流系统增值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适应台州物流需求的现代物流服务设施网络。 四、信息平台建设 (一)建设原则 1、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详细规划应具有分阶段实施的可行性和可扩充性。要发挥政府扶持与市场化运作双方面的作用,制定和选用能分阶段实施和可持续扩充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协调推进各个层面的平台建设,以适应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服务需求和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升级的

37、发展要求。 2、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系统和网络设施资源,对其进行有效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以节省投资和加快建设进度。要积极借用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已有硬件设施容量和能力可基本能够满足现阶段物流信息传输需求的发展成果,充分利用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尽快达到近期目标要求。 3、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应先易后难、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争取适当超前于需求。要协调好近期效益和远期目标的关系,促进先进信息技术与物流理念、科学管理的有机结合,为不断优化物流供应链体系创造基础条件。争取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在台州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功能强大、设施完备的物流信息平台。 4、物流信息平台

38、建设应适应物流市场运行需要,能支持开放、双向、共享、多通道的信息传输功能,以便相关信息得以正确地传递与处理、有效地交换与整合、充分地利用与共享。要注重信息资源的整合,明确数据源头、内容及其应用领域,建立有效的物流信息组织方式;专门制定信息资源标准、规范体系规划和数据库群规划。 (二)系统结构 台州物流信息平台体系拟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数据交换平台、行业物流信息系统和企业物流信息系统五层结构建设。 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层。以台州公共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为基础,作为支撑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物理层基础,主要包括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电信交换网、光纤宽带网、无线通讯网等)和计算机硬件设施等。目前,

39、台州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层发展状况良好,硬件设施建设较为超前,为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台州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进一步完善,能对物流信息平台建设起良好的支撑作用。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层。主要承担台州物流信息资源门户、物流公共信息发布、社会物流资源整合、政府相关政务职能履行和面向企业的信息服务等功能,是物流行业及其相关政府部门、企业进行物流公共信息查询和办理相关物流业务的窗口。 数据交换平台层。主要用来实现不同行业和企业之间、政府各职能部门与企业之间进行的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无纸贸易或电子数据交换)及各类数据信息交换过程的标准化转

40、换功能,以便更好地支持异构系统互联,以及不同行业和不同格式数据之间的相互交换与分享,真正打破物流信息共享瓶颈,实现物流信息的无障碍交换与传输。 行业物流信息系统层。主要由两类信息系统构成:一类主要由相关行业和一些大型物流结点的信息系统组成,主要包括港航EDI、空港EDI、公路枢纽指挥、物流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信息系统,大部分能够自成体系;另一类主要是指与物流相关的政务职能,如海关报关通关、出入境商品检验、税务管理、保险、银行结算、工商注册等,为提高面向物流企业和工商企业的综合服务效率而设置。 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层。主要由物流供方企业(如运输、仓储企业等)、物流需方企业(如生产制造企业、商贸

41、企业等)、专业物流企业和一些物流中介(如专业货代、物流咨询业)等构成,这些主体将在公共信息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的支持下,完成本企业的物流运作与管理,以及与相关企业之间数据信息的交换和查询,从而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与外部信息资源(供需信息)的无缝衔接,实现物流管理的全程无纸化。 (三)分期任务 近期至2010年,建成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数据交换平台,实现物流信息系统平台与各个中心、配送中心等物流服务设施应用系统连接;制定或采用物流相关业务规范、信息通信技术标准和协议;门户网站具备提供市场动态、行业新闻和相关政策法规发布与查询功能,公路、航空、港口等信息查询功能,满足查询仓储、配送、交易信息的要求;提

42、供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国际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服务、用户主页服务;实现数据交换平台与港航EDI等系统之间数据格式的转换,形成数据规范化的定义,完成电子订舱等功能;实现物流信息系统平台与银行系统的连接,提供网上报关、网上检验、工商注册、报税交税、金融保险、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等服务功能;完成信息平台与相关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结合,培育一批具有开发能力、有实力的ASP服务提供商,向中小企业提供ASP服务;建设一批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示范工程,为整个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应用的基础。 远期至2020年,随着信息

43、技术的不断发展,物流理念以及管理技术的不断更新,逐步建立能够保证物流信息传递的信息设施和拥有能满足物流信息服务的网络供应商和信息平台,台州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步入完善和不断发展的阶段,能够为现代化物流系统提供有力保障。 五、规划的实施 (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 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把节能环保的绿色物流理念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宏观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使现代物流逐步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及时建立全市现代物流发展组织领导机构和综合协调机构,积极培育物流中介组织和行业自律组织,规范和减少行政审批,促进政府、市场、中介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关系的形成。 抓

44、紧制定配套政策,建立健全物流服务规范和价格形成机制。打破条块分割的体制障碍,主动融入开放统一的物流市场。加强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形成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二)培育市场扩大需求 加强现代物流发展与城市化推进、专业市场发展、制造业功能区建设、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现代化智能化社区建设的有机结合,推进物流服务供给与物流市场需求有效对接。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培育社会物流需求,拓展配送市场空间。引导和支持工商企业转变管理观念,运用现代物流理念,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装备,再造物流业务流程。鼓励“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向社会采购专业化物流服务,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 (三)增加供给优化

45、服务 着力推动传统运输、仓储、邮政、货运代理等企业采用现代物流的规范与标准,延伸拓展服务范围,加快向现代物流服务企业转型。推进物流市场对外开放,大力引进国际知名物流企业。积极培育大中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示范和带动中小型专业物流企业的发展。充分调动可用的政策资源,在土地、税费、信贷等方面,大力扶持重点物流企业的发展。积极发展生产资料、农产品等行业和专业物流服务,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型物流企业,满足多样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要。 (四)强化基础有序推进 在规划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节点建设试点,有序推进主要设施建设。对规划提出的物流节点应分别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确保最合适区位能够优先用于物流设施建设。各节点

46、的开发建设必须引入竞争机制,反对独家开发和垄断经营,特别是要事先设定单个业主用地规模或用地比例的上限,促使节点物流功能的正常发挥。大力培育重点企业,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推进全市现代物流健康发展。 加快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积极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造就先进适用的区域现代物流科技创新体系和应用推广体系,为台州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大力普及物流知识,积极广泛宣传规划,为规划的实施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健全统计监测体系,开展物流信息收集与评价工作,探索建立物流重点企业统计直报制度,为市场分析和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第一、第二层次节点布局一览表层 次名 称地 理 位 置性 质第一层次1椒江海门港物流中心椒江区大桥路西侧葭芷、东侧外沙及椒北三个区块构成水陆转换,港口、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