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手册doc-质量管理体系手册.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015676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7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手册doc-质量管理体系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手册doc-质量管理体系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手册doc-质量管理体系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手册doc-质量管理体系手册.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87页 共87页xxxx限责任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手册200309Q/XXXXX.G28.01-2001 质 量 手 册QUALITY MANUALxxxxx有限责任公司JINZHOU POWER CAPACITOR LIABILITY CO.,LTDxxxxx有限责任公司标准Q/XXXXX.G28.01-2001质 量 手 册(第3版 第1次 修订)手册编号:副本控制:持 有 者:2001年5月28日发布 2001年06月01日实施目 录发布令 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图 前言 10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31 范围 52 引用标准

2、63 术语和简称 74 质量管理体系 104.1 总要求 104.2 文件要求 115 管理职责 135.1 管理承诺 13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55.3 质量方针 165.4 策划 17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185.6 管理评审 196 资源管理 216.1 资源的提供 216.2 人力资源 226.3 基础设施 236.4 工作环境 247 产品实现 25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25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277.3 设计和开发 297.4 采购 32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34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368 测量、分析和改进 378.1 总则 388.2 监视和测量 3

3、98.3 不合格品控制 418.4 数据分析 428.5 改进 449 质量手册的管理 46附录 A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清单 48附录 B 质量手册编写人员名单 49附录 C 质量手册更改控制表 50发 布 令xxxxx有限责任公司(XXXXX)在多年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完善质量体系。依据GB/T 19001-1994 idt ISO 9001:1994质量体系 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对原XXXXX质量手册进行换版。编写了XXXXX质量手册(第二版)。适用于XXXXX产品的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并于1998年4月完成了对GB/T 19001-1994 idt I

4、SO 9001:1994 质量体系 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在xxxxx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应用,同时通过了质量认证。在此基础上,XXXXX基于国际标准的换版,依据GB/T 190012000 idt ISO 9001: 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对质量手册予以换版(第三版),以持续改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本手册是XXXXX质量管理的最高法规,是指导XXXXX质量管理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是全体员工必须遵守的质量行为准则,是对正常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总体的描述,是XXXXX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文件。依据标准要求和XXXXX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需要,授权总工程师王毅为管理者代

5、表,全权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保持及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事宜的外部联络。授权质量管理部负责日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具体协调工作。我作为XXXXX总经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对XXXXX的产品质量全面负责。为此,我正式批准本手册并发布实施,要求全体员工认真贯彻执行。总经理:2001年5月28日质量手册前 言 xxxxx有限责任公司(原xxxxx厂)创建于1965年5月。该公司位于关内外交通咽喉、渤海之滨、美丽英雄的锦州市市中心。xxxxx公司(XXXXX)是国家大型二档企业,是东北输变电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公司)的子公司,辽宁省电力电容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

6、中心,国家机械部重点骨干企业,是全国电力电容器行业三大厂之一。199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500家最大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企业”之一。XXXXX现有员工1047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32人,中级技术人员87人。XXXXX占地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3万平方米。拥有主要设备331台(套),计量检测及仪表设备73台(套)。XXXXX拥有总资产28,7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11,100万元,流动资金20,000万元。XXXXX生产的主要产品有:高压并联电容器、高压全膜并联电容器、干式自愈式高压并联电容器、高低压并联补偿成套装置、交直流滤波电容器及成套装置、集合式电容

7、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箱式电容器、积木式电容器、低压自愈式并联电容器、电动机无功就地补偿器、电气化铁道电容器、串联电容器、电热电容器、脉冲电容器、断路器电容器、干式过电压吸收器等二十个品种系列500多个规格。XXXXX产品质量稳定,创部优3项,国家级新产品3项,机械部科技进步奖2项、省优7项,省科技成果9项、市科技成果18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连续8年占40%以上。2000年XXXXX产值22,012万元,创造了建厂36年来历史最高水平,实现利税2,053万元,创利润973万元。XXXXX以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保证产品质量为宗旨,积极引进国内外

8、先进技术和设备。经过技术改造,新建了厂房,更新了设备,形成了年生产各种电力电容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900万千乏的生产能力。XXXXX在多年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依据GB/T 10300标准,编写了质量手册(第1版),1996年开始贯彻GB/T 19001-1994 idt ISO 9001-1994标准,1997年将质量手册修改为质量手册(第2版)。并在1998年4月顺利通过GB/T 19001-1994 idt ISO 9001:1994质量保证体系认证。现在依据GB/T 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标准将质量手册转版为XXXXX 2001版质量手册(第3版)。X

9、XXXX愿热忱为国内外顾客服务,精诚合作,共图发展。总经理才奇向国内外顾客致意!地 址: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锦华街49号邮政编码:121000电 话:0416-3163853,3149070,3153546传 真:0416-3148272公司主页:Email :xxxxxssppclcl0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0.1 质量方针XXXXX以开发生产电力行业首选精品电力电容器为永恒的宗旨。内涵:承诺:XXXXX开发生产电力行业首选精品电力电容器。精品:当代质量水平的电力电容器产品。开发生产:包括开发、设计、制造。永恒的含义:持续改进,不断改进XXXXX的质量管理体系,以达到顾客满意。0.2 质量目标提

10、供100%的合格产品。年损坏率小于3 。成品一次交检合格率95%,三年内逐年提高0.5。顾客满意率95%。内涵:在XXXXX质量方针的框架内制定质量目标。提供100%的合格产品是指提交给顾客的当代质量水平的电力电容器产品,是XXXXX产品所要求的内容。满足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质量目标分解和考核管理规定在XXXXX各部门、各层次上进行了分解。附:组织单元质量目标。组织单元质量目标组织单元 质量目标 指标 考核周期销售公司 合同兑现率 100 月技术中心 设计任务及时完成率 100 月设计重大差错率 0 月工艺纪律执行率 95 月设计差错率三年内逐年降低1 5 月质量管理部 质量目标考核率

11、 100 月质量监督检查合格率 100 月组织人事部 培训计划完成率 100 月用户服务部 服务及时率 100 月顾客满意率 95 季生产制造部 设备、工装完好率 95 月比价采购降低率 2 年生产计划完成率 100 月各分厂 成品一次交检合格率三年内逐年提高0.5% 95 月成品合格率 100 月监视、测量装置及时送检率 100 月错、漏、误检率 1 月1 范围1.1 本手册规定了XXXXX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a) 证实XXXXX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需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b) 通过XXXXX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持续改进和预防不合格品的过程,保证符合顾客需求和适用法律法规的

12、要求,从而达到顾客满意。1.2 本手册适用于XXXXX生产的500kV及以下电力电容器产品、220kV及以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产品(装置型)生产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1.3 本手册适用于XXXXX与质量有关的各组织单元和人员。1.4 GB/T 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完全适用于XXXXX的实际。本手册未对标准进行删减。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在XXXXX质量手册中引用。并结合XXXXX的具体实际,而构成XXXXX质量手册的条文。本手册发布时,下列标准所示版本均为有效:a) GB/T 19001-2000 idt ISO 9001:2

13、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b) GB/T 19000-2000 idt 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简称3.1 引用标准XXXXX质量手册(第3版)采用GB/T 19000-2000 idt ISO 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3.2 常用术语3.2.1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3.2.2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3.2.3 顾客满意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3.2.4 体系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3.2.5 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3.2.6 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

14、发布的该组织的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3.2.7 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3.2.8 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3.2.9 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3.2.10 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3.2.11 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3.2.12 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3.2.13 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3.2.14 工作环境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3.2.15 顾客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3.2.16 供方提供产品的

15、组织或个人。3.2.17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系或相互作用的活动。3.1.18 产品过程的结果。3.2.19 设计和开发将要求转换为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规定的特性或规范的一组过程。3.2.20 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3.2.21 质量特性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3.2.22 可追溯性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场所的能力。3.2.23 合格满足要求。3.2.24 缺陷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3.2.25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3.2.26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

16、施。3.2.27 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3.2.28 记录阐明所采取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3.2.29 质量手册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3.2.30 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3.2.31 审核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3.2.32 审核准则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3.2.33 审核发现将收集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3.2.34 审核结论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标和所有审核发现后得出的最终审核结果。3.3 简称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4 质量管

17、理体系4.1 总要求4.1.1 XXXXX的质量管理体系是XXXXX整个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XXXXX按GB/T 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建立XXXXX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予以持续改进。4.1.2 为了有效地实施XXXXX质量管理体系,XXXXX应:a)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需的过程及其在XXXXX中的应用;b) 明确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确定这些过程的接口关系;c) 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d) 确保可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作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e) 监视、测

18、量和分析这些过程;f) 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这些过程所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g) 对外包过程加以识别并有效控制,对此类外包过程的控制应在XXXXX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识别。XXXXX的外包情况有:成套装置框架镀锌、集合式箱体制作、铸铁件加工等;H) 评审改进结果,以确定适宜的后续措施。4.2 文件要求4.2.1 概述为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XXXXX质量管理体系应文件化并加以有效的控制。4.2.2 职责4.2.2.1 总经理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质量手册的批准发布。4.2.2.2 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策划,主管质量手册的设计及组织编制和控制。4.2.2.3 质量管理部是

19、文件控制和质量记录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组织质量手册的编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管理文件和质量记录的管理和控制。4.2.2.4 技术中心负责技术文件的控制,具体组织各分厂技术文件的管理和控制。4.2.2.5 其它各部门负责职能范围内的文件的管理和控制。4.2.3 管理内容和控制要求4.2.3.1 XXXXX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a) XXXXX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b) XXXXX质量手册;c)依据GB/T 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要求编制的程序文件;d) 依据GB/T 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

20、求标准要求明示或非明示的有关准则、规定和方法等;e) XXXXX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要求的文件,包括技术文件、管理文件、适当的外来文件等;f)依据GB/T 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要求形成的质量记录;g) XXXXX的文件采用书面形式和计算机软盘等形式。4.2.3.2 质量手册XXXXX按GB/T 19001-2000 idt ISO 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标准要求,结合XXXXX的实际情况对原XXXXX质量手册(第2版,1997年发布)进行换版(第3版,2001年发布)。质量手册是组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一个重要

21、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b) 形成文件的程序文件(详见附录A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清单);c) 对质量管理体系所包括的过程的相互作用的表述。4.2.3.3 文件控制XXXXX编制并实施文件控制程序,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按以下要求进行控制:a) 按程序规定,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的和适宜的;b) 按程序文件要求,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更改并再次批准发布;c) 建立文件清单,文件更改一览表,确保对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d) 确保在XXXXX使用处可获得有关版本的适用文件;e)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f

22、) 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g) 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加以适当的标识。4.2.3.4 质量记录的控制XXXXX编制并实施质量记录控制程序,制定并保持质量记录,按程序要求对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质量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等进行控制,以提供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4.2.4 相关文件a) Q/XXXXX.G28.02-2001文件控制程序;b) Q/XXXXX.G28.03-2001质量记录控制程序;c) Q/XXXXX.G01.01-2001企业标准的分类与编码规定。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5

23、.1.1 概述总经理(最高管理者)对XXXXX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做出承诺,确保在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XXXXX质量管理体系中发挥其领导作用。5.1.2 职责5.1.2.1 总经理是XXXXX最高管理者,是管理承诺的主管领导。负责XXXXX质量意识的建立,组织制定并发布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主持管理评审,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配备必要的资源。5.1.2.2 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管理者代表协助总经理在XXXXX建立质量意识的基础上,与总经理共同研究制定XXXXX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5.1.2.3 质量管理部是管理承诺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按总经理所作出的承诺,具体

24、组织建立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协调各部门对管理承诺的实施,保存管理承诺的有关证据记录;5.1.2.4 各部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管理承诺相关部分的具体实施。5.1.3 管理内容和控制要求5.1.3.1 为建立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部通过组织以下活动为总经理做出管理承诺提供依据。a) 汇集顾客要求,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发展要求,上级行政要求(包括东北输变电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b) 对XXXXX质量目标按质量目标分解和考核管理规定进行考核;c) 广泛征求XXXXX员工的意见和建议。5.1.3.2 总经理对XXXXX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做出承诺,通过开展以下活动提供证据:a)

25、 采取必要的方式(会议、刊物、培训等)组织建立和提高XXXXX员工的质量意识,使XXXXX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满足顾客需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b) 制定并发布实施XXXXX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c) 总经理依据管理评审规定要求按计划组织管理评审;d) 总经理应确保可获得必要的资源,以实现对建立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做出承诺。5.1.4 相关文件a) Q/XXXXX.G28.10-2001管理评审规定;b) Q/XXXXX.G28.28-2001质量目标分解和考核管理规定。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2.1 概述销售副总经理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应把实现顾客满意作为XXXXX的根本目标,确保顾客的需求

26、和期望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转化为规定的质量要求,并予以实现。5.2.2 职责5.2.2.1 销售副总经理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主管领导,把实现顾客满意作为XXXXX的根本目标。5.2.2.2 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管理者代表配合、协助销售副总经理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转化为产品要求(规定的质量要求)并予以满足。5.2.2.3 销售公司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通过适当的方法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期望。5.2.2.4 技术中心负责组织将顾客的需求转化为产品要求,实施设计和开发等过程,使转化的产品要求得到满足。5.2.2.5 质量管理部负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5.2.2.6 生产制造

27、部负责组织各分厂对产品要求实现的具体实施。5.2.3 管理内容和控制要求5.2.3.1 销售公司通过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市场开发,与顾客直接接触,了解顾客的需求和期望。5.2.3.2 技术中心依据销售公司确定的顾客要求,按设计控制和验证管理规定、产品设计评审管理规定组织进行产品设计,将顾客需求和期望转化为产品要求。5.2.3.3 生产制造部组织各分厂实施生产、监视和测量,以实现产品要求。5.2.3.4 质量管理部组织各部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保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进行持续改进。5.2.4 相关文件a) Q/XXXXX.G28.14-2001设计控制和验证管理规定;b)

28、Q/XXXXX.G28.38-2001产品设计评审管理规定;c) Q/XXXXX.G28.12-2001(顾客)产品要求的评审规定;d) Q/XXXXX.G28.17-2001监视和测量管理规定。5.3 质量方针5.3.1 概述总经理根据GB/T 19000-2000 idt ISO 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标准中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制定、批准、发布并组织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施有效的控制。5.3.2 职责5.3.2.1 总经理负责制定并发布XXXXX质量方针,组织XXXXX质量方针在各层次的沟通、理解,及对XXXXX质量方针持续适宜性进行评审。5.3.2.2 各副总经理

29、、总工程师、管理者代表参与XXXXX质量方针的制定,负责所辖职责范围内质量方针的贯彻。5.3.2.3 质量管理部是质量方针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XXXXX质量方针的传达、学习。5.3.2.4 各部门负责质量方针的理解和贯彻执行。5.3.3 管理内容和控制要求5.3.3.1 总经理组织制定XXXXX质量方针,并为质量目标的制定确定框架。5.3.3.2 XXXXX质量方针(见0.1)应:a)与XXXXX的宗旨相适应;b)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c)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d)通过培训或其它方式在XXXXX各层次内达到沟通和理解;e)按管理评审规定要求对质量方针持续

30、适宜性方面进行评审。5.3.3.3 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对质量方针的评审、批准、发布、更改进行控制。5.3.4 相关文件a) Q/XXXXX.G28.02-2001文件控制程序;b) Q/XXXXX.G28.10-2001管理评审规定。5.4 策划5.4.1 概述总经理确保在XXXXX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并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5.4.2 职责5.4.2.1 总经理组织在XXXXX各部门、分厂建立质量目标,并为实现质量目标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5.4.2.2 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管理者代表协助总经理制定质量目标及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5.4

31、.2.3 质量管理部负责对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并组织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5.4.2.4 各部门、分厂负责所辖职责范围内质量目标的实现。5.4.3 管理内容和控制要求5.4.3.1 质量目标:a) XXXXX的质量目标在XXXXX质量方针的框架内制定,具体内容见本手册第0章;b) XXXXX按质量目标分解和考核管理规定在各部门、分厂建立质量目标,并进行考核;c) 各部门、分厂的质量目标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保持一致。5.4.3.2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总经理应确保:a) XXXXX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质量目标及本手册4.1的要求。b) 在对质量

32、管理体系的更改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完 整性。5.4.4 相关文件a) Q/XXXXX.G28.28-2001质量目标分解与考核管理规定。5.5 职责、权限和沟通5.5.1 概述为了有效实施质量管理体系,XXXXX应对组织内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作出规定和沟通。5.5.2 职责5.5.2.1 总经理批准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组织机构的设置,批准并传达各部门职责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任命管理者代表。5.5.2.2 质量管理部是各部门职责和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限的归口管理部门,并负责组织信息沟通。5.5.2.3 各部门按规定实施对本部门的职责、权限和部门内人

33、员的职责、权限的落实。5.5.3 管理内容和控制要求5.5.3.1 职责和权限:XXXXX各部门及各级各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在质量职能分配与部门质量职责、各级人员质量责任管理规定中予以规定。同时,由各部门传递到全体员工,以促进有效的质量管理。5.5.3.2 管理者代表:总经理应在管理层中指定一名成员为管理者代表,其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b)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c) 确保在XXXXX组织内提高对顾客要求的意识的形成;d)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5.5.3.3 内部沟通:XXXXX按质量信息管理规

34、定在XXXXX各部门及各级人员之间,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各种方式(如简报、会议、文件、计算机网络等)在组织内建立纵向、横向的联系,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5.5.4 相关文件a) Q/XXXXX.G28.08-2001质量职能分配和部门质量职责;b) Q/XXXXX.G28.09-2001各级人员质量责任管理规定; c) Q/XXXXX.G28.30-2001质量信息管理规定。5.6 管理评审5.6.1 概述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总经理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组织实施管理评审。5.6.2 职责5.6.2.1 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签署管理评审报告。5.6.2.2 管理者

35、代表协助总经理实施管理评审。5.6.2.3 质量管理部是管理评审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评审输入资料的准备及管理评审输出结果的跟踪。5.6.2.4 各部门参与相关的管理评审,负责对评审输出结果的实施。5.6.3 管理内容和控制要求5.6.3.1 总经理依据管理评审规定按计划的时间间隔进行管理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价质量管理体系改进和变更的需要,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5.6.3.2 管理评审输入:质量管理部组织各个有关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管理评审的输入资料形成记录,其具体内容包括:a) 审核结果;b) 顾客反馈;c) XXXXX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d) 实施预

36、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e) 上次管理评审的结果实施情况和有效性;f ) 可能影响XXXXX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外环境的变化,包括资源变化、法律法规变化、新技术的应用、新设备的开发等;g) XXXXX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等。5.6.3.3 评审输出:管理评审的输出结果由各相关部门负责实施并予以记录,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措施:a)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b)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c) 资源需求,包括对XXXXX未来所需的资源进行策划。5.6.3.4 管理评审的输入、输出应形成记录,由质量管理部妥善保管。5.6.4 相关文件a) Q/XXXXX.G28.10-2001管理评审规定。

37、6 资源管理6.1 资源的提供6.1.1概述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满足顾客需求,增强顾客满意,XXXXX应及时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6.1.2 职责6.1.2.1 总经理负责确定并批准所需资源的提供。6.1.2.2 生产制造部是资源提供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确定所需要的资源,并组织有关信息的沟通。6.1.2.3各分厂具体负责提出资源需求,提交生产制造部审核,上报生产副总经理,由总经理批准。6.1.2.4 销售公司负责顾客信息的收集和提供。6.1.2.5 组织人事部负责人力资源的调配、培训和考核。6.1.2.6 财务管理部负责财务资源的计划及调配。6.1.2.7 技术中心负

38、责提供技术信息。6.1.3 管理内容和控制要求6.1.3.1 XXXXX的资源包括:a) 人力资源;b) 信息:相关方信息等;c) 设施:厂房、生产设备、监视测量设备、工装、运输设备、计算机及备品备件等;d) 软件:技术文件、资料、计算机软件等;e) 原材料、配套件、外购件、外协件等;f) 工作环境:生产现场、库房、办公室等;g) 资金。6.1.3.2 各相关部门应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及时确定并提出所需资源,上报总经理。6.1.3.3总经理对各部门提出的有关资源的计划,及时确定并批准,并指派有关部门提供所需的资源,以:a) 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b) 达到顾客满意。6.2 人力资源

39、6.2.1 概述为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应使承担质量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6.2.2 职责6.2.2.1 人事副总经理在总经理的领导下,主管人力资源,负责批准、任命各级各类人员。6.2.2.2 组织人事部是人力资源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人员计划、调配、培训、考核等各项工作。6.2.2.3 各部门配合组织人事部编写人员计划,服从调配,组织本部门人员参加培训与考核。6.2.3 管理内容和控制要求6.2.3.1 人员安排:组织人事部根据岗位人员能力要求及考核管理规定有计划地配备人员,提出各部门人员花名册(人力资源表)。并经人事副总经理的批准,实施调配工作,确保能够胜任的人员承担起

40、质量管理体系规定的职责。6.2.3.2 能力、意识和培训:a) 根据岗位人员能力要求及考核管理规定对人员进行评价,明确从事影响质量活动的人员能力要求;b) 按培训管理规定提供培训或采取其它措施,以满足各岗位人员的能力的要求,并评价培训的有效性。c) 确保员工意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作出贡献。d) 应保持教育、经历、培训和资格的适当记录。6.2.4 相关文件a) Q/XXXXX.G28.22-2001培训管理规定;b) Q/XXXXX.G28.27-2001岗位人员能力要求及考核管理规定。6.3 基础设施6.3.1 概述为确保实现XXXXX产品的符合性,应确保设施

41、、设备、硬件和软件的配备、维护。6.3.2 职责6.3.2.1 生产副总经理是基础设施的主管领导,负责领导生产所需的设施、设备、硬件的识别、提供和维护工作。6.3.2.2 总工程师负责领导设计和开发硬件、软件的识别、提供和维护工作。6.3.2.3 生产制造部是基础设施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相关生产设备及工装的管理与控制。6.3.2.4 各分厂提供生产所需的设备和工装。6.3.2.5 技术中心负责计算机硬件、软件的管理。6.3.3 管理内容及要求6.3.3.1 生产制造部组织各分厂按生产设备管理规定组织实施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保养,以满足生产能力的要求。6.3.3.2 按确定产品符合性要求,由各分厂技

42、术处提供新工装项目计划,并设计绘图,提出方案和要求,并具体实施,必要时由技术中心组织各分厂进行评审、验证等工作。6.3.3.3 生产制造部组织各分厂按工艺装备管理规定正确使用与管理本分厂使用的工艺装备。6.3.3.4各分厂根据需求,按生产制造部指令识别并提供生产所需设备、设施、硬件。6.3.3.5 根据设计和开发的需要,技术中心应识别并配备计算机硬件、软件,作好应用与管理工作。6.3.3.6 对运输的供方,应予以评价和控制,以满足XXXXX对运输车辆的要求。6.3.4 相关文件a) Q/XXXXX.G28.25-2001工艺装备管理规定;b) Q/XXXXX.G28.29-2001生产设备管理

43、规定。6.4 工作环境6.4.1概述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满足顾客要求,XXXXX应对生产现场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管理。6.4.2职责6.4.2.1生产副总经理是工作环境的主管领导,负责领导生产现场、工作环境的管理与检查。6.4.2.2生产制造部是工作环境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生产现场、工作环境管理的实施与维护及监督检查。6.4.2.3各分厂具体实施生产现场、工作环境的管理与维护。6.4.3管理内容与控制要求6.4.3.1 生产制造部按生产管理及安全生产的要求,组织对生产现场、工作环境的管理,确保在适宜的环境下生产。6.4.3.2 各分厂实施对生产现场、工作环境的管理,确保并达到在适宜的环境下进行生产。6.4.3.2 由各分厂每月对本分厂工作环境、安全生产进行监督检查,并组织实施改进。6.4.4相关文件a) Q/XXXXX.G28.26-2001安全管理规定;b) Q/XXXXX.G28.47-2001生产现场管理规定。7 产品实现7.1 产品实现的策划7.1.1 概述为使XXXXX电力电容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产品确保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