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ppt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393623 上传时间:2021-09-13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2.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去来兮辞.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归去来兮辞.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归去来兮辞.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去来兮辞.ppt(7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1)掌握词语,把握大意。(2)揣摩想象,体会感情。(3)了解特点,熟读成诵。,学习目标,陶诗胸次浩然:王右丞(维)有其清腴【清美】,孟山人(浩然)有其闲远,韦左司(应物)有其冲和【淡泊平静】,柳仪曹(宗元)有其峻洁【品行高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清代诗人沈德潜,前人评价,前人评价,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辞一篇耳。 欧阳修,质而实绮(q美丽),癯(q瘦)而实腴苏轼,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金元好问,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之痕李格非(原话是李格非赞美诸葛亮的出师表、刘伶的酒德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李密的陈情表的。),饮酒 陶渊明(东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

2、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归园田居(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潜(365-427)一名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浔阳(现江西省九江市)人,我国晋代著名诗人。他出生于

3、没落的地主家庭,少年时曾怀有“大志济于苍生”的志向。,29岁开始入仕,从此的13个年头,时官时隐,历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之类的小官。在彭泽县令任上仅82天,就辞官回家,躬耕陇亩,从此不再出仕。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作者简介,关于辞 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二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多用“兮”。到了西汉,赋在辞的影响下产生,是有韵的散文。而辞仍是诗,四句一节,大多每句三拍。,归 去 来 兮 辞,语气助词,回去吧,回去,题 解,语气助词,辞,创制者:屈原,基础:楚地民歌

4、,体例:诗体,特点,六字句为主每句三拍四句一节好用“兮”字,陶潜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官僚家庭的影响,儒家学说的熏陶,使他少年时就有一种“猛志逸四海”“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可是东晋末年战乱频仍,官场黑暗,他的理想被击得粉碎。据萧统陶渊明传载,时郡中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他“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陶潜最终选择了归隐的道路。,背景,惆怅chuchn 飏yn熹x微 樽zn眄min庭柯k 矫jio首岫xi 翳翳y盘桓hun 棹zho窈窕yo tio 皋o,字词积累,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

5、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序,耕植:耕田植桑。,自给:供给自给生活。,盈:满。,生生:第一个“生”动词,维持; 第二个“生”名词,生活。,资:依靠。,术:这里指经营生计的本领。,为:做,担任。,脱然:轻快的样子。,有怀:有所思念。,之:指官位。,靡途:没有门路。,译文,我家境贫困,种田不能维持自己的生活。家中孩子很多,米缸里经常没有存粮,维持生计的花费,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多劝我出去做官,自己心里也产生了这种念头,但苦于没有门路。,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

6、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诸侯:古今异义词。古: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今:地方大吏。,以为德:把作为美德。,以:因为。,见:被。,邑:县。,于时:这时,当时。,风波未静:战乱未停息。,惮:害怕。,去:距离。,公田:供俸禄的田。,译文,刚巧碰上朝廷有奉使外出的差事,州郡长官都把爱惜人才当作美德。叔父因为看到我贫苦(就推荐我),于是我被任命为小县的官吏。这时战乱没有平息,心里害怕到远方去做官。彭泽县离家只有一百里路程,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酿酒饮用,因此我就要了下来。,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

7、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眷然:思念的样子。,何则:什么道理呢?,质性:本性。,矫厉:造作勉强。,切:急迫。,违己:违反自己的意志。,交病:身心都会感到痛苦。,从:顺随。,人事:指做官。,自役:役使自己。,于是:因此。,怅然:失意的样子。,慷慨:感慨。,译文,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但过了没几天,

8、便产生了辞官回家的想法。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我本性坦率自然,不会勉强做作的;饥寒虽是急切的事,但违背自己意志会使人身心都感到痛苦。曾经顺随做官之事,都是被谋生驱使;当时失意感慨,深深地愧对我平生的志愿。,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状后),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犹:仍然。,望:希望。,一稔:一年。,敛:收拾。,宵:在夜里。,寻:不久。,骏奔:名作状,像骏马奔驰一样。,仲秋:秋季的第二个月。,事:这里指辞官之事。,顺心:顺遂心愿。,译文,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状后),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

9、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仍然希望做满一年的官,就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给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去奔丧的心情就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就自己弃官离职了。从八月到冬季,做了八十多天的官。因辞官而顺遂心愿,(所以写了这篇文章)文章题目叫归去来兮。时在乙巳年十一月。,筛选信息,认真阅读序言,思考问题。 从“序”中能读出哪些与作者相关的信息?,1、家庭情况,2、出仕的背景,3、获得官职的经过,4、当时的社会背景,5、接受官位的原因,6、辞官的原因,7、做官的时长,8、本文的命名及写作时间,归去来兮辞是篇辞官归田的述志之作。欧阳修对这篇辞作,推崇备,文章结构:辞官、归田、知

10、命。,整体把握,至,他说:“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辞一篇耳,然其词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大意是,本文借用了楚辞的形式,但作者不受楚辞怨愤、悲伤情调的影响,表现出一种淡远高旷的格调。,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朗读节奏,重点解释,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

11、,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芜:荒芜。,胡:何,为什么。,以:让。,为:被。,形:身体。,役:役使,奴役。,奚:为什么。,惆怅:失意的样子。,悟:领悟,认识到。,谏:劝止,挽回。,来:未来。,追:补救。,实:确实。,迷途:迷路。,觉:觉悟。,今是:今日的归隐是对的。,非:错误。,遥遥:飘荡的样子。,以:而。,飏:舟轻快行驶。,征夫:行人。,恨:遗憾。,熹微:微明,天未大亮。,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知本心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觉悟到过去做错已不可挽回,但坚信未来的事情尚可补追。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对而昨天错。

12、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遗憾晨光朦胧天不亮。,参考译文,悟以往之不谏,挽回,劝止,知来者之可追,挽救,补救,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助词,无义,疑问代词为什么,知识要点,既自以心为形役,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被动句,名句,迷途:,名作动 步入迷途,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田园将芜” “心为形役” “已往不谏,来者可追” “迷途未远,今是昨非”,从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自责,自醒,(请摘用文中的原话回答),一.决意归去,(自悔),弃官归家自责自我安慰,已往,昨非,来者,今是,归隐,出仕,对比,第一段:,写弃官归田的原因

13、和弃官归田时的欢快心情。,第一部分(第段)小结:,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朗读节奏,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重点解释,瞻:望见,看见,衡宇:形容房屋简陋,载:语助词,一边一边,欣:高兴,三径:汉代蒋诩隐居后,在屋前竹下开了三

14、条小路,只与隐士求仲、羊仲二人交往。,就:接近。,引:拿,壶/觞:酒壶/酒杯,酌:斟酒,眄:斜视,庭柯:庭院中的树木,怡颜:使脸上现出愉快的神色,终于看到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守候在门口。庭院小路快要荒芜,但园中松菊还是原样。牵着幼儿走进内室,美酒已经盛满酒器。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开心愉快。,重点解释,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倚:靠着。,寄傲:寄托傲慢自得的情怀。,审:明白,知道。,容膝:居室极小。,安:安适。,园日涉:每天在园中散

15、步。,策:拄着。,扶老:拐杖。,流憩:周游和休息。,矫首:抬起头。,遐观:远望。,无心:无意。,岫:这里指山峰。,景:通“影”日光。,翳翳:阴暗的样子。,将入:太阳快下山。,盘桓:徘徊。,靠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斗室反而容易心安。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每天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白云自然地从山洞里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暗淡,太阳即将落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参考译文,知识要点,乃瞻衡宇,房子,三径就荒,接近,策扶老以流憩,拐杖,时矫首而遐观,抬 远,奔宇 一旦决计归去,便不迟疑,心无旁骛地直奔远方的家园。小舟遥遥,晨风飘飘,这就是回家的

16、感觉。作者借助景物的描写,将归田的欢愉尽情表露。这跟在官时“惆怅而独悲”的心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接下来,一“问”一“恨”,将景中人凸显,而归途的急迫,也就被渲染而出。终于到家了,即便是“横木为门”的陋室,作者也“载欣载奔”。他那孩子般的欢呼雀跃,真正写尽了弃官归隐的率真与美好。,安趣 有松有菊,有儿有室,有樽有酒,差可告慰。家园残败中自有一种美好。或饮酒自遣,或涉园观景。“携幼入室,有酒盈樽”,由是,可以想见贫寒士子之家清素的欢宴,于大喜悦中见作者家人聚首脸上的点点泪花。诗言志,景寓情。细细品读,“松菊犹存”或有寓意,似说坚贞芬芳的节操仍在。而“出岫之云”“倦飞之鸟”再来印证做官的本来无心。至

17、于“流憩”“遐观”,其实是作者遗世独立生活的写照,颇有孤傲的人生韵味。,松菊的象征 象征是用一种具体的形象表示某种抽象的情思和理念。 当外物的品格与诗人的情志相一致时,诗人往往借物言志,托物抒情。 诗人将松树的傲岸不群、挺拔向上,菊花的素雅淡泊,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自然联系起来,使松菊成为自己坚贞、不同流合污的逸士之操的象征。,归途,抵家,室内,园中,舟飏风吹问恨,瞻 奔迎 候荒 存 携 盈,引 眄倚 审,园涉 门关 策扶老 矫首遐观云 鸟 景 抚,(急切),(欢欣),(怡然),(流连),二归家之乐,归去 来兮!请 息交 以绝游。 世 与我 而相违,复 驾言兮 焉求? 悦 亲戚 之情话,乐 琴

18、书 以消忧。 农人 告余以 春及,将 有事于 西 畴。或命 巾车,或棹 孤舟。既 窈窕 以寻壑,亦 崎岖 而经丘。木 欣欣以 向荣,泉 涓涓 而始流。善 万物之 得时,感 吾生 之行休。,/,/,/,/,/,/,/,/,/,/,/,/,/,/,/,/,/,/,/,/,/,/,/,/,/,/,/,/,/,朗读节奏,归去来兮,请息交息交:断绝交游。 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言:语助词。焉求:何求。?悦亲戚之情话情话:知心话。 ,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有事:指耕种之事。 于西畴畴(chu):田地。或或:有时命巾车巾车:有布篷的小车。,或棹本义船桨。这里名词做动词。 孤舟。既窈

19、窕以寻壑窈窕(yo tio):深远曲折。,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善:喜好,羡慕。,感吾生之行休行休:将要结束。指死亡。,重点解释,回去吧,我要断绝与官场的交游。既然世俗与我相违悖,我驾车出游有什么可追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借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将要到西边的田里去耕种。有时驾着篷布小车,有时划着一叶,小舟。时而沿着蜿蜒的溪水进入山谷,时而循着崎岖的小路走过山丘。树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流动。我羡慕万物生长及时,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罢休。,参考译文,焉求,重审心志,结交乡故,出游方式,所见所感,悦情话 乐琴书告春及 事西畴,息交

20、绝游与世相违,命巾车棹孤舟,窈窕寻壑崎岖经丘木荣泉流,善万物感吾生,三交游之乐,乐事感物 归来之乐,不一而足。先访山水,“寻壑”“经丘”;再抒心志,在息交游。而所息绝的并非所有人,与亲友、琴、书为侣,乐以去忧。春回大地,农人告之春耕。忙后闲暇,乘兴出游,乐以忘忧。这节颇带诗意的描绘文字,既是写景,又是抒情,由物及人,自然生出人生的诸多感慨。春来秋去,大自然生生不息,触景生情,从中可窥人生的短暂与匆促,所谓及时行乐,乐以无忧。,已矣乎!寓形 宇内 复几时,曷不 委心 任去留?胡为乎 遑遑 欲何之?富贵 非 吾愿,帝乡 不可 期。怀 良辰 以孤往,或 植杖 而耘籽。登 东皋 以舒啸,临 清流 而赋

21、诗。聊 乘化 以归尽,乐夫 天命 复奚疑!,/,/,/,/,/,/,/,/,/,/,/,/,/,/,/,/,/,/,/,/,/,/,朗读节奏,重点解释,已矣乎已矣乎:算了吧。!寓形宇内复几时寓形宇内:寄身于天地之间。?曷不委心任去留曷不:何不。委心:随自己的心意。去留:指生死。?胡为乎遑遑欲何之遑遑:心神不定的样子。何之:到哪里去。?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帝乡:天帝之乡。指仙境。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植杖:把手杖插在地上。耘(yn):除草。耔(z):培苗。登东皋以舒啸皋(go):高地。舒啸:放声长啸。,临清流而赋诗。聊姑且 乘化以归尽乘化:随着自然的变化。归尽:归向死亡,乐夫天命复奚疑?,

22、算了吧,寄身于天地间还有多少时日!何不顺从心意来听凭自然地生或死?为什么还要遑遑不安想去哪里?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寻觅仙境不可期冀。爱惜美好时光,我独自出游。有时就倚着手杖在田,边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岗放声长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走向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值得怀疑啊!,参考译文,知命 由居室、庭院,而郊野、山溪,至于万物和更广阔的天地,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世界,“寓形”是人生在天地之间的定位。既然如此,何不张扬心志、随心所欲地生活呢?汲汲于富贵与生死,死既不知,生又何苦。乐天知命还有什么疑虑啊!在作者看来,世俗的官场是一种对生命的扭曲与糟蹋,只有复归这大,自然

23、才是生命的正途。作者这种阅尽人事之后的乐天知命以及快然自足的隐居生活,不乏率真与激愤,也有些消极,但他不肯同流合污的精神世界,始终是美好的。,承上而问,自我解答,卒章显志,(反),怀良辰 或植杖登东皋 临清流,聊乘化乐天命,曷不 胡为乎 欲何之,富贵 帝乡,(正),四乐天安命,行文线索,一、叙事线索,归途,抵家,室内,园中,叙事线索,1、归 意 第1自然段2、归 家 “舟遥遥”-“盈樽”3、庭园生活 “引壶觞”-“盘桓”4、农村生活 “归去”-“西畴”5、纵情山水 “或命”-“行休”6、度过余生 最后自然段,抒情线索,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知命,二、感情线索,自责自慰,怡然自乐,闲适怡得,潇

24、洒旷达,诗人形象浅析,遗世独立,心胸旷达,淡远潇洒,风格,安贫乐道,超然物外,处世态度,文中寓意的景物描写,寓意于景,是归去来兮辞写景的特色之一。作者有感愤,有追求,有遗憾,有满足,但这些都不是空发议论,是借助景物的描写而有所寄寓。感情在景物中自然流露出来,景物有人情和个性。其中“松菊犹存”寓意坚韧、芬芳的节操,“云出岫”“鸟倦飞”寓意做官本无此心,写抚“孤松”其实也是在言志,表达遗世独立的人生态度。,千百年来,“兼济天下”影响了中国文人的心路历程,作为田园诗人的陶潜果真不想济世?历代文人,如李白、苏轼、辛弃疾都曾流露过归隐的心绪,只有陶潜付诸就行动。他晚年做的诗,“猛志”一词出现多次,这表明

25、他不乏济世的热肠。看似恬淡的归隐并不意味着内心没有惆怅。细读本辞,既有田园回归的欢悦,又有理想受挫的失落。至今,辞中反映的人生态度、思想感情总能引起许多不满现实而又无可奈何,只能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的共鸣,陶潜是属于一个时代的,他永远是旧时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小结,通假字,小结,乃瞻衡宇(衡,通“横”) 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实为古今字) 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词类活用,小结,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 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 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一词多义

26、,1、夫:问征夫以前路 乐夫天命复奚疑2、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恨辰光之熹微3、奚:奚惆怅而独悲 乐夫天命复奚疑,(人,名词)(助词)(往,动词)(助词)(为什么)(什么),携幼入室 形作名,幼儿、小儿。眄庭柯以怡颜形作使动,使愉快。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在园中,每天。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时时。悦亲戚之情话悦:形作意动,以为快乐。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或棹孤舟 名作动,划动。善万物之得时形作动,喜欢,羡慕。,词类活用,小结,(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常用义,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7、或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 配,奖罚等工作。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 (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 (5)幼稚盈室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 (6)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 (7)恨晨光之熹微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 (8)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小结,1 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2 倒装句 (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

28、(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 (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 (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 (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 3 省略句 (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 (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 (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 4 被动句 (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 (2)既自以心为形役(为,被),陶渊明为什么要选择归隐田园的道路?,1.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向往恬静的田园生活.2.在当时的现实条件下,作者既不愿卖身求

29、荣,又不愿服食求仙,顺乎自然、乘化而归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3.作者显然是经过大彻大悟之后才作此决定的.,自责之辞,安慰之辞,辞官归田,田园生活,乐天安命,居家,出游,归途(归心似箭),抵家(欣喜若狂),室内,园中,心志,交往,出游,所见,去来兮辞,所感,(第1节),(第2,3节),(第4节),1、从所写的景物,如松、菊等有高洁的品格,可见其有遗世独立的思想。2、从背景及辞的第一部分清楚可见,其辞官是因为鄙弃官场的黑暗,但文中却只说自己的“惆怅而独悲”的心情,而不直言官场的黑暗。3、对以往的居官求禄,也只说:“不谏”和“昨非”不做更深的追究。4、决定不与达官贵人交往,则以“请息交以绝游”一语带过

30、。由上可见其心胸之旷达、为人之潇洒。这种淡远潇洒的文风与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是完全一致的。,分析:,全文主旨,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家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本文是陶渊明述志之作,文中着重表达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赞美了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显示并强调了归隐的决心。,陶渊明并非在逃避现实,而是在追求本真。他本来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本来就“不慕荣利”,凡事喜欢率性而为。仅仅是为了吃饭,才不得不去做官,而做官的日子对他来说仅仅是“心腹口役”,“心

31、为形役”。做官之后,黑暗独裁、等级森严的官场生活和他的本性之间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辞官归隐,追求本我、本真,还是改变自己,学会阿谀奉承、谄媚求荣,得到一种立足于官场的所谓本领?陶渊明选择了前者。因此,他的辞官归隐并不是在逃避现实,而是在追求符合他天性的生活方式。这一点,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需要有足够的勇气、足够的对自己的真实、足够的务本求实的品质(追求自己真正倾心的事物,是一种务本求实的精神)、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精神、足够的独立人格的支撑才能做到的。与此相反,如果为了在官场上取得一席之地,逐渐学会奉承求荣,逐渐丧失自我,失去骨头,那才真是看似进取,实则堕落。,课外拓展,于丹品

32、读陶渊明,陶渊明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是一个不阿谀奉承、不谄媚求荣、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精神和独立人格的鲜活的生命,是一颗不慕荣利、不受世俗羁绊,敢于追求本真与自我的率真的灵魂。他给我们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那就是永远保持独立思考的精神,不被众说纷纭所困扰;永远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不被世俗世相所牵引;忠于自己、把握自我,真实的面对自己的灵魂,以务本求实的品质,冲破世俗的勇气,追求自己真正倾心的事物。,课外拓展,于丹品读陶渊明,陶渊明的价值不在于诗中购置了一个虚拟的田园,更重要的是他让每一个人心里都能开出来了一片乐土,就是他日子过得很乐呵。他经常说,我归园田居,他本来也做过小官,当了八十三天彭

33、泽令,后来觉得说不行,有一件小事让他觉得不快乐,他在那干着干着,有一天说上面来检查工作了,说督邮要到此,告诉他说你穿正装出场,叫做“应束带见之”,你必须要把腰带端上,穿正装去见一见,无非象今天穿上正装,扎上领带去见见领导,就这件事,陶渊明不干了。他说,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所以就解佩印而去,自己把佩印一扔,我回家了。回家的时候,他自己写了归去来兮辞。他说过去的这种日子“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这话说的好,什么叫以心为形役,就是让我这个身体成了我心灵的主人,他去奴役我的心灵,也就是说我让心灵受了好多委屈,去低三下四啊,去阿谀奉承啊,为的无非是我吃点好的,穿点好的,就让我的身体享一

34、享福,但我让心灵受了这么大的委屈啊。所以他说,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犹可追,知道我过去的这事做错了,但是未来还长,所以我就归去了,所以我就回到自己的田园了。,于丹品读陶渊明,陶渊明的创作影响李白:何日到彭泽,狂歌陶令前。寄韦南陵冰杜甫:焉得思如陶谢手,令渠述作与同游。 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白居易: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题浔阳楼陆游:我诗慕渊明,恨不造其微。 读陶诗苏轼: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渊明之诗。渊 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东坡诗话录 朱熹: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 然流出。 朱子文集,归途:舟风问恨抵家:瞻欣、奔迎候径松、菊幼酒室中:引眄倚审园中:园门策观云鸟景松交游:巾车孤舟寻壑经丘木泉善感,背诵提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