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doc

上传人:陆** 文档编号:4392673 上传时间:2021-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计划.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校本课程开发计划一、课程开发背景1、学校办学目标发展的需要当前,学生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厌学,不讲文明,不守纪律,打架斗殴等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必须挖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功能,使他们在学校学习过程中逐渐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进而关心祖国,关心人类前途,成为对他人有爱心,有诚心,摒弃假恶丑,追求真善美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学校确定了“发挥美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办学特色,通过“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开展并形成美德教育特色。2、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下

2、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就是通过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以及一系列规范和养成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智等“修身”、“齐家”、“治国”诸方面熏陶,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使良好习惯内化为学生内在素质,从而促使学生健康、积极、和谐地成长。3、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需要如何使我校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的学校在教书育人上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已经成为我校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学校课程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课

3、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既要强调传授知识的普遍性,还要强调根据地区、校情的差异选择不同的课程而教。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学校走出自己特色的途径之一。另外,老师参加课程开发,不仅可以提高课程的活力,而且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良机,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二、课程研发意义陶行知先生认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教师的天职。我们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优秀的传统美德,时代不同,社会发生着深刻的变

4、化,但是道德传统应该得到继承,因为它所孕育的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高尚的民族情感、崇高的民族气节、良好的民族礼仪构成了传统美德的深邃内涵。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对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青少年的道德修养,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每一个中国人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因此,我们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与建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课程是对学校德育内容一项重大改革,是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的学校特色课程。三、课程研发目标

5、1、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将获得一定的中国传统美德的熏陶感染,从而达到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2、促进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通过开设本课程,使中华传统美德在小学生中扎根、生长,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优良的道德素养,为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总目标弟子规校本课程以传授中华传统美德为平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主线,心灵塑造为宗旨,从习惯抓起,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进一步升华。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积累丰厚文化底蕴,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陶冶思想情操,形成健全人格,学会做人,为终身发展奠基。阶段目标各

6、年级着重从孝亲爱国、诚实守信、修身处事、勤奋、自理自强五方面品质进行培养。以诵读中华寓言、成语故事、中华经典、美德故事为主,并进行联系生活实际的理解、感悟、辩论,加深理解,并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附:美德阶段实施目标年级孝亲爱国诚实守信修身处世勤学自理自强一年级1上学时能与父母再见,回家能问好。2熟记家庭、父母电话。3能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如递拖鞋、递水、开门等。1不说谎话,有错坦白承认。2拾到东西要交公或归还失主。.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纸杂物。知道将废纸杂物放入垃圾箱。1早晨进校能主动向老师问好。2课上提问或回答老师的问题先举手,待老师允许后再发言。1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

7、整。不让父母陪读陪写。2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2熟练掌握三字经的内容。1课间能随时清整自己周边的地面和桌箱。2乐于承担老师分配的劳动任务。3会擦桌椅、自己穿衣,洗袜子。二年级1知道父母的工作单位。2记住父母的生日。3能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如盛饭、摆碗筷。1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2知错就改。3有时间观念,约定时间能按时到达。4.不随地吐痰爱护公物,不乱涂乱画。.爱护花草树木,不攀爬小树,不踩踏绿地。1下课能主动与老师再见。2上课迟到喊报告,经老师允许再进入。3就餐请长辈就座,能礼让他人。1课间能提前摆好学习用品。2书写工整,卷面洁净。3每周背诵三首古诗。1课间能将自己的桌椅摆整齐

8、。2能完成好老师交待的简单的劳动任务。4会扫地,自己整理书包。三年级1出门告知父母去向,随时报平安。2知道父母成长的故事。3主动与父母打招呼,能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如整理房间,疏解压力。1借东西要还,物归原位或物归原主。2不替同学隐瞒错误。上下楼不妨碍他人。不故意损害公共设施。爱惜资源不浪费。出入时能主动与认识的人打招呼。1接递物品使用双手。2衣着得体,符合学生身份。3客人与家长谈话时不打扰。1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2卷面洁净,能认真审题。3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4认真完成作业,不用父母督促。5每周了解两个寓言故事。1课间能帮助小组摆桌椅,清理地面杂物。2愿意承担脏、重、累的劳动任务。

9、3定时清理桌箱,保持整洁有序。4会简单归整自己的物品。5会擦地。四年级1能用信息、语言、贺卡、礼物等表达对父母生日的祝贺。并坚持为父母庆祝生日并有生日留念。2经常向父母介绍自己的校园生活。3经常和父母合作完成家务劳动。1出现问题不逃避,合理陈述理由,择善改之。2答应别人的事尽力做到。没做到的事讲清理由并请求别人谅解。.遵守社会公德就餐、去厕所、做卫生按顺序,不拥挤。上车排队,乘车主动买票。能给老弱病残让座。能将废旧电池放入指定的回收箱。1接递物品使用双手并鞠躬和敬礼表示感谢。2衣着得体,发型美观,符合学生身份。3参加集会和与人交谈时要站直或坐直。4送别客人时要招手示意。1会做简单的学习笔记(旁

10、注、圈画)2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乐于回答老师的提问。3完成作业比较自觉。4每周了解两个寓言故事,并能清楚地表达它们的寓意。1在课间时愿意为集体提供劳动服务。2能很好的完成老师分派的劳动任务。3会自己洗澡,会择菜,能掌握一项简单的劳动技能。4会擦玻璃。五、六年级1经常与父母沟通,能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心事。2对父母给予自己的关爱随时表示感谢。1答应别人的事一定做到。2守时重名誉,视诚信为美德。关心爱护、不欺负小同学。进出办公室主动关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不喧哗。遇忙耐心等候,不急不躁。1见到熟人主动打招呼,热情礼貌。2谈吐举止文明,热情待人。3以主人的身份热情迎送客人,大方得体。1经常做学习笔记。2勇于

11、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老师交换意见。3有质疑精神,愿意钻研。4没有抄袭他人作业的情况,考试不作弊。5每周掌握4个名言和阅读一篇名篇,并能领悟它们的内涵。1能够保质保量完成卫生任务,不偷工减料。2看到教室不干净能主动帮助清理并保证不破坏环境卫生。3饭后主动收拾餐桌,洗刷餐具。3、推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一种围绕校园文化精神而构建的文化整体。本校拟建设以“中华传统美德”为核心理念的校园文化。我们将以中华传统美德课程作为建设这一校园文化的突破口,通过诵读中华寓言、成语故事、中华经典、美德故事,对学生进行勤学守纪、孝亲爱国、修身处世、立志自强等教育,从培养学生优秀品质,拓展为热爱艺术,进而形

12、成热爱生活的文化理念,逐步推动我校整体校园文化的建设。4、通过教育行动研究,提高本校教师的科研能力。“行动研究”,是“在教育中、通过教育、为了教育”的研究。通过在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从而改进教育实践,是一种“做中学”的教育研究。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是在职教师再提高的有效途径。中华传统美德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其开发的权力和职责都以本校教师为主体。从课程开发任务的提出,到课程研发的完成,都将由本校教师为主体进行。因而,这一课程的开发,将同时把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四、课程开发内容课程内容包括中华寓言、成语故事、中华经典、美德故事,以此对学

13、生进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智等“修身”、“齐家”、“治国”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熏陶。五、课程开发实施1、课程实施年级班级 学校在一至六年级中开设课程2、课程实施课时计划 开设十八课时,每周一课时3、课程实施建议根据弟子规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采用诵读法、情景教学法、联系生活法。在教学中避免单调的咬文嚼字和空洞的说教。1.诵读法。即以诵读为主,理解为辅。弟子规校本课程的教学中应把握“粗知文义”、“略通大义”的原则,以诵读为主。另外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记忆的黄金年龄,在这一时期让学生诵读记忆精髓内容,不断积淀,学生将会受益终生。因此,在诵读中还要加强背诵。2.情境教学法

14、。要充分发挥我校信息技术优势,竭力通过用优美的古典音乐,色彩鲜明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故事,创设氛围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使学生身处中华传统文化的韵律和氛围里,诵读学习,身心受到陶冶,激发他们对中华文化精髓的热爱。3.联系生活法。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更好的生活,让生命更有价值。弟子规校本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为了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学中可以设计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的环节,把学经典与学做人联系起来。这样,拉近了古今文化的距离,使遥不可及的古代文化走入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把中国传统的文化道德、思想智慧内化为一种品质,外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六、课程开发小组组长:副组长: 成员

15、:七、课程开发评价以学生需求为评价标准,力求做到重过程、轻结果,重点放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上,并以此作为校本课程实施效果评价的依据。评价形式,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起点,采取自评、互评、教师评相结合,以自评为主的多元评价体系。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1)对课程开发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学生兴趣度;二是学生诵读识记效果;三是课堂教学;四是学生思想行为的表现。学校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采用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听课、考核等形式进行评价,然后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形成对课程的最终评价。(2)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形式多样化:除常规的讲解、背诵、默写,还可采用朗诵、猜谜、赛诗会等学生喜闻乐

16、见的形式,中高年级还可采用主题研究汇报的形式,使评价更具综合性。自我评价。通过反思,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对校本内容的初步感悟,让学生来讲讲弟子规校本在生活中的运用;夸夸自已具有哪些优秀品质,找出自身有哪些不足需加以改进。小组间评价。同学之间互夸,互助,共同进步。对以后的行为提出积极的改进措施,共同确定努力方向。师生之间互相评价,中华传统美德作为校本课程,不单单是学生的事,老师更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受到学生的监督。这样更利于学生形成优秀的品德。还可以通过相关的活动如演讲美德故事、经典诵读、课本剧、相声、吟唱弟子规读本、书法比赛等形式检验弟子规的教学成果。八、课程研发经费 虽然学校经费不算宽裕,但是保证正常投入,并取得教育局及关系单位的支持与帮助,保障开发经费两千元,用于添置书籍资料等,保证校本教材研发工作顺利实施。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