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诗经讲义.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43495934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07.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诗经讲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先秦诗经讲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秦诗经讲义.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诗经讲义.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先秦诗经讲义先秦诗经讲义第一编第一编先秦文学先秦文学先秦文学包括诗歌和散文两大部分。诗歌包括诗经和“楚辞”。散文包括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主要有左传国语战国策;诸子散文主要有论语孟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此为知识体系框架,不需掌握)诗经诗经一、文学常识一、文学常识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 篇,创作时代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先秦称“诗”或“诗三百”。2.根据音乐曲调的不同,诗经分风、雅、颂三类。其中风是各地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歌,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的乐曲。颂分周颂、鲁颂和商颂。3.诗经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赋是直陈其事,比是打比方。兴是用别的事

2、物引起所咏之情与事。二、君子于役二、君子于役1.内容(需掌握):这是一首思妇诗,表现了一位农家妇女对长期服役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和关心。2.艺术特色:全诗是农家女的内心独白,朴素的语言将思念之情表达得细腻真切。诗中景物构成山村晚归图。渲染了思妇的孤独凄苦的氛围,也具有衬托比喻的作用,突出了女主人公的思念之苦。(识记这两点)3.需掌握词语:君子 于 曷 至 如之何 佸 括 苟三、蒹葭三、蒹葭1.内容(需掌握):这是一首爱情诗。男主人公痴情追求但求之不得的惆怅缠绵情感。2.艺术特色(需掌握):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浑然一体,情景交融。(会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落实到在理解基础上识记文后提示内容)虚实相生的手法

3、。(会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落实到在理解基础上识记文后提示内容)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淋漓尽致地表达情意,强化了抒情效果。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有层层递进之妙。(会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落实到在理解基础上识记文后提示内容)3.需掌握词语:宛晞 湄 跻 已 涘四、氓四、氓1.内容(需掌握):这是一首弃妇的怨诗。表达了女主人公被抛弃后悲愤与决绝的心情,反映了男女的不平等和婚姻对女性的戕害。2.艺术特色:叙事清晰,层次分明。首章写两人相爱,次章写女主人公的深情和缔结婚姻,第三章是写女主人公的追悔,第四章写男子负心,第五章写嫁到氓家后的操劳和受到虐待直至被弃,第六章写女主人公的愤恨和决绝。(理解即可,不需牢记

4、)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极其成功。婚前纯洁天真、热情洋溢,对男方一往情深;婚后辛勤操劳而毫无怨言;男方变心后她看透了负心者的本性,坚决与其决裂,表现出坚强与刚毅的一面。女主人公的性格随着情节的变化而逐步展现(需牢记)。比兴的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起兴的两章,比喻两人从情爱之深到由于男子负心而使爱情失去光泽;“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能沉溺于情爱之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比男子坏到极点,无所约束。比喻生动形象,寓意发人深省(需牢记)。3.需掌握词语:贸 匪 谋 涉 愆期 将 乘 垝垣 涕 载 尔 赂 沃若 陨 徂渐汤汤 爽 贰 罔极 二三 躬 悼 泮 宴

5、信誓旦旦 夙兴夜寐(成语记出处)五、采薇五、采薇1.内容:这是一首戍边战士返乡时的歌唱,完整地反映了边防将士的艰辛、紧张的战斗和思家念归之情。2.艺术特色:倒叙手法。(识记即可)末章之妙。(可能作为阅读理解题出现)末章之佳在于情境交融,含蓄蕴藉,突出了全诗的主题。今与昔、来与往、雪花与杨柳、冬与春构成鲜明的对照,点出时间的推移和出征时间的长久。3.需掌握词语:作 靡室靡家 不遑启居 烈烈 归聘 盬 孔 疚 华 路 捷 戎车 翼翼 业业 君子所依 小人所腓 棘 来思 迟迟六、思考题(此部分系对教材“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精读作品具体考核六、思考题(此部分系对教材“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精读作品具体考

6、核要求的概括,是需理解性掌握的重点内容)要求的概括,是需理解性掌握的重点内容)1.蒹葭表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感?答:诗篇表现了主人公对伊人的痴情追求和追求未得的惆怅的缠绵的情感,二者有机交融。诗篇一方面渲染了主人公与伊人之间的纵横阻隔,“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涘”状写了意中人可望不可即的情态。诗篇另一方面还表现了主人公的一往情深的追求,反复言“溯徊从之”“溯游从之”,但这种追求是艰难的,“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追索之路崎岖迂曲而且遥远,而主人公不避艰险,深情求之,生动地表现了痴情者诚挚的情意与追求。追求的结果,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

7、到“宛在水中沚”,似乎越来越清晰,但仍是可望而不可即。2.分析蒹葭诗中关于蒹葭、白露、秋水等景物的描写对表现人物情感的作用。答:蒹葭诗中,景物描写与主观情感浑然一体,情景交融。各章开头通过对蒹葭和白露的描写,点染了清冷和萧瑟秋气,营造了凄婉悲凉的氛围。对浩浩秋水的描写,既烘托了脉脉深情,又渲染了纵横阻隔,传达了主人公的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感体验。情景虚实相生,在朦胧而优美的意境中表现了痴情者诚挚的情意与追求。3.说明蒹葭诗中“在水一方”境界意在言外的特点。答:诗篇展现了这样一个朦胧优美怅惘的意境:主人公伫立水边,凝视着对岸,那是伊人的居所,若隐若现,朦胧飘渺,可望而不可即,表达了一种惆怅、凄婉、悲

8、凉的缠绵情感,言近旨远,执着的追求、热情的向往和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的惆怅失望之寄于言外,诚可谓境界深远,意在言外。4.简析蒹葭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答: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淋漓尽致地表达情意,强化了抒情效果。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有层层递进之妙。蒹葭从“苍苍”到“萋萋”到“采采”,声情转向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白露从“为霜”到“未晞”到“未已”,表示时间推移,说明主人公始终在徘徊追索。“道阻且长”到“且跻”到“且右”,表示路途遥远,崎岖迂曲,而主人公不避艰险,深情求之。伊人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沚”,似乎越

9、来越清晰,但却是可望而不可即。5.如何理解氓的内容。答:女主人公在被遗弃后,诉说自己不幸的婚姻,表达悲愤与决绝的心情。诗歌第四章叙写了女主人公嫁到氓的家里后勤俭操持家务,但氓在富裕后却喜新厌旧后抛弃了女主人公,女主人公对其卑鄙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和愤怒控诉,第五章进一步倾诉婚后的痛苦生活,日夜操劳却受到虐待直至被弃,而她只能独为自己的不幸命运悲伤。四、五两章既是女主人公对氓负情变心的怨恨愤懑,凝聚了无限辛酸的血泪,也反映了无数劳动妇女的共同命运,反映了当时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问题,揭示了婚姻制度对女性的压迫与迫害。6.试分析氓中女主人公的形象。答: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极其成功。婚前纯洁天真、热情洋溢

10、,对男方一往情深;婚后辛勤操劳而毫无怨言;男方变心后她看透了负心者的本性,坚决与其决裂,表现出坚强与刚毅的一面。女主人公的性格随着情节的变化而逐步展现。7.试分析氓是如何通过对比揭示氓的性格特征。答:氓 通过对比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勾勒与塑造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是痴情、大胆、勤劳、善良、刚烈、理智的女主人公形象,一个则是虚伪、狡狯、卑鄙、自私、粗暴、无义的氓的形象。氓的欺骗性与虚伪、以怨报德,在与女主人公的对比中得到显现,有其一定的社会意义和认识价值。8.说明氓所用的比兴手法及其喻义。答:“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起兴的两章,比喻两人从情爱之深到由于男子负心而使爱情失去光泽;“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比喻女子不能沉溺于情爱之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比男子坏到极点,无所约束。比喻生动形象,寓意发人深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