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43494964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00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厦门市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厦门市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pdf(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1 学年上学期厦门市九年级质量检测试卷语文语文(试卷满分:(试卷满分:15015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120120 分钟)分钟)考生注意:考生注意:1.全卷分三个部分,共 23 题;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020 分)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 分)(1)关关雎鸠,_。(诗经关雎)(1 分)(2)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1 分)(3)俄顷风定云墨色,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 分)(4)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 分)(5)满面尘灰烟火色,_。(白居易卖炭翁)

2、(1 分)(6)水击三千里,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北冥有鱼)(1 分)(7)芳草鲜美,_。(陶渊明桃花源记)(1 分)(8)浮光跃金,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1 分)(9)苏轼的 水调歌头 中表达对离别之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2 分)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能不能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养,是厦门连续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关键。B.自信自立,勤思苦学,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都是自强不息的表现。C.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充足的论据,切忌不要无中生有,随意编造。D.水浒传之所以精彩的原因是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波澜起伏的情节。3.根据要求完

3、成下列小题。(7 分)第 1 页 共 14 页榕树的每一片绿叶,都像风帆那样善于捕捉最弱的微风。因此,当轻风吹拂的时候,它的叶子就会 chn()动起来,刹那间,树上好像千百万绿色的蝴蝶在一开一翕(A.x B.h)地扇着翅膀,共同编织着生命的织锦。榕树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它在找不到任何甲)营寨(A.军队驻扎地 B.扎根的土地)的时候,就会从生命深处撒出一束根须。这就是所谓的气根。在没有泥土的时候,气根凭借它奋发的天性,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然后把自己养育成榕树另一翼(乙)(A.侧 B.翅膀)的生命线。这就是榕树,_,_;_,_。(1)文中处,请根据拼音写汉字或为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2 分)_(2)为

4、文中甲乙处加点字选择符合语境的解释,只填序号。(2 分)_(3)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四个句子,恰当的一项是()(3 分)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地方在生命难以发展的地方让自己生长成伟大的生命 把自己发展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天巨木A.B.C.D.二、阅读(二、阅读(7070 分)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45 题。(6 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4.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首联写被贬原,“朝奏”而“夕贬”,可见获罪之快,“

5、路八千”可见被贬之远。B.颔联坦陈心志,不辞衰老,不惜残年却无辜获罪,委婉表明不愿再为朝廷效力。C.尾联照应诗题,把侄孙探望之意归结为“好收吾骨瘴江边”,沉痛凄凉。D.全诗读来如行云流水,奔放不羁,又抑扬顿挫,笔势纵横,极富表现力。第 2 页 共 14 页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说说。(3 分)_(二)文言文阅读,完成69 题。(16 分)【甲】课内词语积累(4 分)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1)来此绝境(桃花源记)绝境:_(2)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3)沙鸥翔集(岳阳楼记)(4)伛偻提携(醉翁亭记)【乙】课外语段阅读(12 分

6、)齐人有冯谖 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 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 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

7、歌。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节选)【注释】冯谖:战国名士,设“狡兔三窟”妙计协助孟尝君实现政治理想。孟尝君:战国四君子之一,以知人善任著称。寄食:依附他人吃饭。铗:剑柄,这里指剑。客:以贵客之礼相待。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B.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C.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第 3 页 共 14 页与:_集:_提携:_D.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 分)(1)居有顷,倚柱弹其剑。(2 分)_(2)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3 分)_9.冯谖三次高唱“长铗,归来乎”有什么目

8、的?请简要概括。(4 分)_(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 题。(20 分)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诗意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诗意散文集光阴素描自序李娟这是继散文集品尝时光的味道之后,我在四年里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有光阴的记录,生命的留痕。我发现,信手拈来的文字,往往比郑重写出的更为率性、真实和可靠,更忠实自己内心的感受。我的文字少有对俗世生活琐碎的记录,更多是和写作与阅读有关,与灵魂相连。写作使我在瞬间飞离现实,我用阅读和书写隔开了与喧嚣尘世的距离。一位作家说:“写作是搭救人生虚无的一条船。”其实,一个在深夜里提起笔来写作的人,心中一定是有隐痛的。因为,生命的痛苦与忧伤无处安放。一个人精神的痛苦

9、,其实没有任何人能分担,似乎只有文字可以担当。常有读者问我,你的文字如涓涓清流,那样洁净和温情,难道你的生活中不曾遇见污浊和冷酷?我说,是写作教会我怀着一颗对万物敏感之心。我用这颗心感受生之美好,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一点点诗意。岁月的沙漏里,细沙流走的是丑陋、邪恶、寒冷,留下来的,永远是美好、至善和温暖。不是吗?我对于文字的情感,仿佛一段不能割舍的恋情。一直深爱着,迷恋着,痴情不悔。如同此刻,翻阅这本书中的文字,那些远去的时光一时间又重回心底,我看见了自己埋藏在文字里深深的情感。那些文字,表达我生命里不同瞬间的呼吸,那也是我对理想真实的追求,第 4 页 共 14 页我珍爱它们。幽梦影中言:“花之

10、娇媚者,多不甚香。”其实,文字也是这样。我追求自己的文字里,少一份姹紫嫣红,多一份雅洁、闲逸。与几年前的文字相比,如今的文字渐渐在做减法,删繁就简三秋树,把枝头的繁华慢慢卸下,简洁不芜,沉静从容,留下清瘦的枝桠伸向天空,不再绚丽缤纷。如一幅水墨丹青,山寒水瘦,有了秋水长天的开阔和静气。一直认为,真正的写作其实是谋心,而不是谋生。一个写作者不为迎合任何人的口味,不为功利的写作,才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是灵魂的自由呼吸。一个人写作的高度来自广阔的视野与精神的自省。只有忠实自己内心的写作,才有意义。大师齐白石说:“作画要形神兼备,不能太像,太像则匠气,不像则妄。”原来,写作和绘画一样,文字不能匠气,

11、匠气就缺少灵性,没有了飞翔感,好文字从来都是云端上的紫燕。霜严雪寒的季节,我在中国美术馆看“搜尽奇峰”二十世纪中国山水画展,徘徊在吴昌硕、齐白石、林风眠、吴冠中等大师的画前,我才明白,唯有对尘世怀着深深眷恋的人,才能如此细腻传神的表现俗世之美,自然之美。似水流年里,他们远去了,但是,每一幅作品里依然有一颗跳动的灵魂。一个人一生追逐的,其实都是少年时候的梦想。有一天,在街头偶遇我以前的语文老师,她笑着说:“我和其他老师说汉江品茶的作者是我的学生。中学时你的作文就很优秀。”光阴流转,感谢我年过半百的老师,还记得少年时的我。而我,十几岁的梦想依然还在心底。今年,我成为读者和格言杂志的签约作家,获得了

12、“第五届冰心散文奖”和“孙犁文学奖”首届散文大赛奖。漫漫人生,我靠写作,一天天成为现在的自己。我仿佛法国画家米勒拾穗里的妇人,低着头,弯腰在收割后的麦田里,无比虔诚地拾起一个个麦穗。生活给予我的都是金黄的麦穗。似水流年里,所有的过往,疼痛、欢颜、善美、温暖都是沉甸甸的麦穗。我以一支笔,俯身拾起它们。因为,我决不忽视美,如同决不忽视春天。但愿这本书,能带给你灵魂的安然和静美。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光阴素描是作者将四年里写下的文字结成的一本散文集。B.写作可以使作者在瞬间飞离现实,隔开她与喧嚣尘世的距离。C.第段段末,用反问句强调岁月留下的总是美好、至善和温暖。第

13、5 页 共 14 页D.第段写偶遇老师的经历主要是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11.在文章中,作者提出了一些创作的心得,请简要概述。(4 分)_12.文章第段中两处加点的“麦穗”含义是否一样?请简要分析。(3 分)_13.品析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4 分)_14.本文是散文集光阴素描的自序,请根据序言内容推测散文集光阴素描的大致内容、情感主旨和语言风格。(6 分)_(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 题。(12 分)唐德刚的读书观唐德刚的读书观唐宝民唐德刚的读书观唐德刚先生是史学大家,一生著述颇丰、成就斐然。作为一位历史名家,他所读的书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那么,他的读书经验是什么呢?当今的

14、书太多了,让人读不胜读;于是,“快读”这种方式便应运而生。“快读”的确能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大量的阅读任务,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就是走马观花无法对所读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如果想要真正地吃透一本书,恐怕还得“慢读”。唐德刚先生把“快读”形容为“跳高栏”,把“慢读”形容为“啃骨头”,并进而指出,对于经典类的书籍,还是要“啃”而不要“跳”:“读书,如果没有个人拿着戒尺或皮鞭站在后面的话,是会偷懒的。再到难懂之处、不明不白之处、半明半白之处、索然无味之处,你会学杨广跳高栏的,一跃而过,永不回头。但是根据我自己的笨经验,有些书,尤其是大部头的古典名著,就不能 快读。相反的,对这种著作要去啃,像狗啃骨头一样地去

15、啃。我个人的体会便是,在午夜、清晨,孤灯一盏,清茶一杯,独啃古人书,真是阿 Q 的最大乐事。所以从治学方第 6 页 共 14 页面来说,跳高栏和啃骨头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境界了。”唐德刚少年时代曾读过资治通鉴,他以此为例,说明“快读”与“慢读”的不同:“我对资治通鉴只是读过,而没有啃过。对于这部巨著,我也曾跳高栏地跳过一遍,从头跳到尾。我对资治通鉴有偏爱,数十年来,时时刻刻想再啃一遍,但却无此机运、勇气和决心来干这傻事。今见柏杨译资治通鉴,颇为羡慕。”“读书写心得”也是唐德刚的经验,这条经验,是他的老师胡适教给他的:“记得胡适先生以前告诉我他读书和作文的要诀。他说读书有心得,一定要写下来。写下来

16、之后,才能变成你自己的知识。”多年以来,唐德刚一直按照胡适先生的指点去做,发现这个办法果然有效:“胡适先生这句话真是深得我心,因为我自己很早便有相同的体验。回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我识字不久,便由双亲和塾师引导,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日常见闻和读书札记很自然地就会变成日记的一部分。真的,写日记、札记最能帮助记忆;纵是忘记了,也能一索即得。”唐德刚对胡适这位老师极为尊敬,但在学术问题上却毫不含糊。1917 年 1 月,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轰动一时的文学改良刍议,在这篇文章中,胡适提出写文章的八点主张: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这篇文章影响深远。但唐德刚对这篇文章的观点却颇有看法,他写了刍

17、议再议重读适之先生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对胡适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逐条进行批驳。通过这件事,我们也可以了解到唐德刚的另一条读书经验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公认的观点,并作出自己独立的判断。唐德刚先生之所以成为史学大家,或许得益于这样的读书方法。15.下列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是()(3 分)A.读书若无人督促就会偷懒,读到难懂之处、索然无味之处,难免会跳过。B.唐德刚认为,在午夜、清晨,孤灯一盏,清茶一杯,独“啃”古人书是乐事。C.从治学方面来说,“跳高栏”与“啃骨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境界。D.唐德刚能成为史学大家,是因为他向老师胡适学到了恰当的读书方法。16.唐德刚有哪些读书经验?请简要概括。(3 分

18、)_17.其实,“快读”与“慢读”各有好处,请结合本文和你的读书经验,举例谈谈你如何运用这两种阅读方法。(6 分)第 7 页 共 14 页_(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 题。(10 分)材料一:材料一:故宫博物院于 2020 年 9 月 1 日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书画类藏品对保管的温度、光线、湿度、气流等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它们不会经常展出,也不会展出很长时间。所以故宫的书画馆不像珍宝馆、钟表馆那样,有常年稳定的展品供游客观赏。书画展都不是常设展,这类展览百年难遇,所以叫“特展”。材料二材料二:导览示意图(注:因防疫需求,故宫现今只开放一个入口)

19、材料三:材料三:展览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第一单元胜事传说夸友朋展示苏轼师友的作品,展现了苏轼的交友圈及其所处的时代氛围。第二单元第二单元苏子作诗如见面第三单元第三单元我书意造本无法展示苏轼本人的书法作品以及后人对苏轼书法的仿学、临摹和评论,展现苏轼在书法史上的地位。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人间有味是清欢展示以苏轼逸事和其述怀小品为题材的作品,展现苏轼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态度。展示苏轼本人的诗歌手迹,及后人根据其诗文创作的书画作品,呈现了苏轼的文学家形象。材料四:材料四:展厅分布图第 8 页 共 14 页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2020 年国庆期间,人们可前往故宫参观苏轼书画特展。B.苏

20、轼书画作品均为珍品,故不像其他书画可常年展览。C.此次苏轼书画作品展设在文华殿,该殿呈“工”字形。D.此次苏轼书画作品展分四个单元,每单元有不同主题。19.根据材料二的导览示意图,告知游客该如何沿虚线指示方向,到达书画展展厅所在地“文华殿”。(3 分)_20.某书法爱好者欲一睹苏轼草书醉翁亭记(拓本)的风采,你会引导他前往展厅A、B、C、D 哪个区域?请根据材料三、材料四给出建议,并说明理由。(4 分)_(六)名著阅读。(6 分)21.水浒传有很多与“义”有关的故事,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表。(3 分)水浒传里的“义”人物武松鲁达“义”的具体表现有恩必报见义勇为典型事件第 9 页 共 14 页兄弟义

21、气私放晁天王22.押送生辰纲路上,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的行为背后是什么样的心理?(3 分)_三、写作(三、写作(6060 分)分)23.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60 分)空气流动形成风,河水流动孕育生命,情谊流动连接成爱,志趣流动化为社会风尚。生活流动起来,就会呈现许多可能,许多面貌请以“流动”流动”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要求:自拟题目,扣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 600 字;正文中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x代替。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

22、分)(10 分)要点与评分:填空每处1 分,有错、漏、添、乱序者,该处不得分。(1)在河之洲(2)闲来垂钓碧溪上(3)秋天漠漠向昏黑(4)沉舟侧畔千帆过(5)两鬓苍苍十指黑(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7)落英缤纷(8)静影沉璧(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3 分)B【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 项错误,两面对一面,应将“能不能”删去;C 项错误,语义重复,应将“不要”或者“切忌”删去;D 项搭配不当,可删去“和波澜起伏的情节”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7 分)第 10 页 共 14 页(1)(1 分)颤(1 分)A(2)(1 分)甲 B(1 分)乙 A(3)(3 分)A二、阅读(70 分)

23、(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 题。(6 分)4.(3 分)B5.(3 分)要点与评分:写出对亲人(国都)的眷恋得 1 分;写出前途迷茫的悲伤愁苦得 2分。(意思相近即可)示例: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国都)的深深眷恋,也体现出他被贬后的悲伤愁苦之情。(二)文言文阅读,完成69 题。(16 分)6.(4 分)要点与评分:解释正确,每个1 分。(1)与人世隔绝的地方(2)同“举”,推举(3)停息(4)(这里指)儿童、孩子、小孩7.(3 分)C8.(5 分)要点与评分:翻译正确,表达通顺。(1)过了不久(1 分)冯谖靠着柱子敲着佩剑。(1 分)(省略部分要补充出来)(2)孟尝君派人供给冯母(1

24、分)吃的用的,(1 分)不让她(用度)短缺。(1 分)9.(4 分)要点与评分:能分析到“引起关注”得2 分,能分析出“寻觅知音,得到重用”得 2 分。只分析出“想提高自己的待遇”可得1 分。(意思接近即可)示例:冯谖三次高唱“长铗,归来乎”有考验孟尝君,引起孟尝君关注,寻觅知音,渴望得到孟尝君重用的意图。参考译文:齐国有个叫冯谖的人,穷得没法养活自己,就让人告诉孟尝君,想在他门下做食客。孟尝君问:“他有什么爱好?”答道:“他没什么爱好。“又问:“他有什么本领?”答道:“他没什么本领。”孟尝君笑了笑,答应收留他,说:“好吧。”那些手下人以为孟尝君轻视冯谖,就给他吃粗劣的食物。过不多久,冯谖身靠

25、庭柱敲敲佩剑,唱道:“长剑呵,咱们回去吧!没有鱼吃呀。”底下人把这事报告了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吃鱼,比照一般门客的膳食标准。”过不多久,冯谖又敲弹他的剑,唱道:“长剑呵,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子乘呀。”那些底下人都笑话他,把这情况报告上去。孟尝君说:第 11 页 共 14 页“给他备车,比照车客的待遇。”于是冯谖坐上他的车子,举着他的剑,到他的朋友家里拜访,说:“孟尝君把我当上客看待。”此后没多久,冯谖就又敲弹他的佩剑,唱道:“长剑呵,咱们回去吧!没什么可以拿来养家呀。”底下人都厌恶他,认为他贪得无厌。孟尝君知道了,就问道:“冯公有亲人吗?”回答说:“有个老母亲。”孟尝君派人供给冯母吃的用

26、的,不让她用度短缺。从这时起,冯谖就不再唱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 题。(20 分)10.(3 分)D11.(4 分)要点与评分:分点给分,每点1 分,说出 4 点即可。参考要点:写作需要怀着一颗对万物敏感之心:文字表达要删繁就简,追求简洁;文字不能匠气:写作要忠实自己内心;眷恋尘世,让作品有灵魂;葆有写作的梦想并坚持写作;珍视过往的经历,用笔虔诚记录,决不忽视美。12.(3 分)要点与评分:判断正确得1 分,分析准确得 2 分,大意相近即可。示例:加点的两处麦穗含义不同。第一处指的是麦子的果实(或自然界中的植物、食物);第二处指的是生活中的疼痛、欢颜、善美、温暖等(或过往生活经

27、历给予的收获,或生活的馈赠)。13.(4 分)要点与评分:此题可从修辞角度品析,能点明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 分,能准确指出“水墨丹青”“山寒水瘦”喻指的本体2 分,能准确把握比喻在表达上的作用1 分。也可从遣词用语的角度品析,能较准确把握“寒”、“瘦”或“秋水长天”内涵2 分,说出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2 分。大意相近即可。酌情给分。示例 1:此处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文章(作品)比作“水墨丹青”,将文字比为画中的“山水”。形象地点明水墨丹青以“山寒水瘦”为美,文章中的文字表达也应追求删繁就简,以简洁不芜,沉静从容为佳。示例 2:“寒”和“瘦”非常形象地刻画了中国山水画简约、疏淡的画风,“秋水长

28、天”的秋色美景,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创设了一种开阔、静美的意境。作者借此生动形象地体现了文字的简约之美。14.(6 分)评分标准:推测出大致内容 2 分,情感主旨 2 分,语言风格 2 分,大意相近即可。参考要点:大致内容写的是作者经历过的往事。情感主旨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赞美,或对理想的追求,或对梦想的坚持。语言风格简洁、少匠气。第 12 页 共 14 页(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 题。(12 分)15.(3 分)D16.(3 分)要点与评分:每点1 分,大意相近即可。参考要点:读经典要“慢读”(读经典要“啃”骨头);读书要随时写心得;读书要坚持自己的独立精神(读书要有自己独立

29、的判断。)17.(6 分)要点与评分:能结合文章表明自己对“快读”与“慢读”的看法,得 2 分;能结合作品类型或阅读目的(阅读经验)阐明“快读”“慢读”的差异,得 4 分。如果只涉及一种读法,最多得 4 分。例一:文章提到,“快读”是应对当今社会书籍繁多的一种有效方式,而对于经典类读物必须慢读,(2 分)我认同这样的处理方式。像水浒传 西游记之类的经典名著,必须细细品读,常读常新,(2 分)而新闻或通俗读物,只要快速浏览,了解大意即可。(2 分)例二:唐德刚先生认为经典要慢读,我深有体会。(2 分)对于唐诗宋词、经典小说这类作品,我个人习惯细品慢读,体会揣摩,能从中得到许多启发感悟。(2 分)

30、而像侦探小说、玄幻小说这样的通俗读物,只需要快速浏览,了解情节大意就够了。(2 分)例三:文章提到的“快读”“慢读”两种阅读方式,我都使用过。(2 分)我会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和阅读兴趣来选择相应的阅读法,比如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情节波澜起伏,需要细细品读才能有所体会(2 分):而时事评论之类的文章,我不太喜欢,就会快速浏览。(2 分)(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 题。(10 分)18.(3 分)B19.(3 分)要点与评分:“从午门进入”1 分,写明午门至协和门的方向(1 分),“穿过(通过)协和门”得 1 分。示例:从午门进入,沿东北方向(或向右前方)行至协和门,穿过协和门,

31、(继续沿东北方向前行)即可到达文华殿。20.(4 分)要点与评分:正确指出展厅区域1 分,写清寻找的作品属于书法作品1 分,结合单元主题及内容说明放在某单元的理由2 分。示例:应引导其前往展厅C 区,因为第三单元“我书意造本无法”展示的是苏轼本人的书法作品,展现的是苏轼在书法史上的地位,该书法爱好者欲寻找的苏轼草书醉翁亭记(拓第 13 页 共 14 页本)是苏轼的书法作品,与第三单元的主题与内容相符。(若回答前往展厅 A 区,指出A 区展示苏轼师友的作品,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是苏轼的老师,与 A 区展示的主题与内容相符亦可得分,但最高得2 分。)(六)名著阅读。(6 分)21.(3 分)要点与

32、评分:一处1 分,出现错别字不给分。醉打蒋门神;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大闹桃花村);宋江22.(3 分)要点与评分:学生能答出担心手下不得力,路上出问题,可得 2 分;能答出实现自己博取功名的愿望,再得1 分。示例:杨志是将门之后,一心要博个“封妻荫子”,押送生辰纲是他出人头地的最好机会,他心情急切;加上以前几次押送都被劫,他担心出问题,故而想最大程度地缩短时间,加强控制。三、写作(三、写作(6060 分)分)23.阅卷说明:(一)作文评分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级评分法评分,先评“基础等级”后评“发展等级”。(二)基础等级评分“基础等级”从“内容”和“表达”两个层面各分为五等,五个等

33、级中的各项评分不要求完全对应。(三)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更根据“特征”3 项 13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1.丰富:(1)材料丰富(2)论据充足(3)形象丰满(4)意境深远2.有文采:(5)用词贴切(6)句式灵活(7)善于运用修辞手法(8)文句有表现力3.有创意:(9)见解新颖(10)材料新颖(11)构思新巧(12)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3)有个性特征(四)不足字数,每少50 个字扣 1 分,最多扣 3 分;没有题目扣 2 分:每 1 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2 分;标点明显错误的,每3 个扣 1 分,最多扣 2 分。(五)套作或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五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作文评分量表略(满分:60 分)第 14 页 共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