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幼时记趣》教学设计-苏教版.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43408744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幼时记趣》教学设计-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幼时记趣》教学设计-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幼时记趣》教学设计-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幼时记趣》教学设计-苏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2020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幼时记趣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这种乐趣体现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和视小为大、想像奇特的童趣。2、认识观察与想像、联想的关系。在学会观察、想像和联想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3、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典以及老师的适当点拨,读懂这篇文言文。二、教学重点认识观察与想像、联想的关系。在学会观察、想像和联想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三、课前预习:附生词表。 zh mio n余 童 稚 明察秋毫 藐小微物 物外之趣 拟 作 wi jin l o t l qi项为之 强 素 帐 鹤唳云端 凹 凸 兽 以土砾凸

2、者为邱h y png b li h ma壑 神 游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 癞 蛤 蟆 h m bin惊 恐 蛤 蟆 鞭1、根据生词表划出生词,解决生字词的读音。2、自由朗读课文,扫除读音障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要求借助注释和词典,能初步读懂这篇文言文。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美好的童年。童年的歌谣、童年的伙伴、童年的趣事是否还历历在目呢?清代文学家沈复也有过快乐的童年,他写的一篇幼时记趣,就记叙了他儿时一些趣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感受一下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的童真童趣。板书:七、幼时记趣 沈复2、作者简介:(见书下注解)沈复,

3、生于1763年,卒年不详。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清代散文家。他一生长期做幕僚,奔走南北,游历过许多地方。能文善画,著有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是一部自传体散文,原书为六卷。书中记叙了夫妻间平凡的家居生活和各地游览见闻,记叙了自己大半生的经历,欢娱处和悲苦处两相对照,真切感人。(二)读准课文,初步感知 1、结合词典及页下拼音,读准读顺课文,要求读音准确,停顿合理、流畅自然。(至少读3遍)难读的句子:则/ 或千或百/ 果然鹤也。使其/ 冲烟/ 飞鸣舌/ 一吐/ 而二虫/ 尽为所吞学生朗读课文,结合书下拼音和字典,尽量扫除文字障碍。2、组织学生朗读并交流评价。(讨论、评价)3、齐读课文。

4、(三)整体感知,疏通课文1、组织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借助词典及页下注释,四人为一组合作说说课文的大意。不能翻译的字、词、句在文中标识出来。2、学生交流质疑,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示一些重要词句。第1段(具体见书本)明察秋毫:(成语)第2段(具体见书本)私:自己 舞空:即舞于空,介词“于“省略心之所向 之: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所向:名词性短语,指想像的景观。昂首观之 之:指“群鹤舞空“的景象。项为之强 之:代“昂首观之”的动作。徐喷以烟:即以烟徐喷之。宾语“之”省略,介宾短语“以烟”置于“喷”后。作观:即“当看”第3段(具体见书本)常蹲其身 其:指自己使与台齐 即“使之与台齐”,宾语“之”代身

5、子,省略。以为:把当做神游:在想像中游历。神游其中 其:代想像中的山林。自得:自己感到得意或安闲舒适。怡然自得(成语):心情舒畅,自得其乐。第4段(具体见书本)二虫:两只虫子斗草间:即“斗于草间”,介词“于”省略。观之正浓 之:代二虫斗。拔山倒树而来 而:表修饰关系。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而:表承接关系为所:表被动驱之别院 即驱之于别院,介词“于”省略。 之:代蛤蟆。3、组织学生再次流畅准确的说大意。(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词。明天做生词练习。2、完成加点字、句子翻译试卷。第二课时(一) 复习检查1、 完成生词练习。2、齐读课文。 板书:七、幼时记趣 沈复(二) 精读课文1、指名学生读课文。说

6、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文章写了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2、“物外之趣”有哪几件?明确: 一、观蚊如鹤二、神游山林 三、鞭打蛤蟆3、组织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要求能入情入境,读出童趣。第一块:体会“童趣”作者题为“幼时记趣”,文中哪些语句能与“趣”吻合?试举例分析。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分析:作者观察细致,想像奇特。

7、把飞舞的蚊群,想像为“群鹤舞空”;把蚊群冲烟飞鸣,想像为“鹤唳云端”;把丛草想像为森林,虫蚁想像为野兽,土砾想像为谷丘。这些都是由儿童的眼光和心理来观察、想像,又是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的,因而事物形象的描写真实、生动,富有生活情趣。在熟悉文章的过程中,你认为作者的哪件趣事你最感兴趣。并说明你的理由。明确:生答略。第二块:探寻“物外之趣”朗读课文,思考作者的“物外之趣”是如何产生的? (注意第1段。)明确:“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分析:作者幼时眼力很强,又十分爱好观察,再加上作者善于想像和联想,因而时常获得与众不同的乐趣。产生“物外之趣”的原

8、因是作者观察细致,想像奇特。这种“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明确:反映了作者乘法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和视小为大、想像奇特的童趣。第三块:品味“物外之趣”本文语言简朴、自然、生动。请同学们任选一句,抓住字词或修辞来赏析。例如: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分析:作者幼时眼力很强,又十分爱好观察,因而时常获得与众不同的乐趣。这就自然引出下文对“物外之趣”的具体分述。例如:夏蚊成雷。分析:“夏蚊成雷”,写出了蚊虫之多,轰鸣之响。例如: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分析: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观赏群鹤舞空图的专注、入迷。例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分析:“吐

9、”“吞“两个动词,表现了蛤蟆用舌头捕捉小虫的迅速、准确,极为生动传神。例如: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分析:连用“捉”“鞭”“驱”三个动词,表现了惊恐方定,随即惩罚蛤蟆,驱除强暴,同情弱小的急切心情。例如:冲烟飞鸣分析:“冲”字,使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飞乱闯的情状。例如:鹤唳云端分析:“唳”字,仿佛使人听到鹤翔云端高亢的鸣叫。例如: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分析:“庞然大物”、“拔山倒树”形容蛤蟆扑过来的气势猛和力量大,绘声绘色,活灵活现,虽然在承认看来有违事理,但以儿童的眼光看却是自然、贴切,所以真实、生动,使人如见如闻。(三) 总结课文1、齐读课文。2、总结:这是作者追记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围绕“记趣”这一中心,选取三个典型事例进行记叙。板书设计幼时记趣沈复一、观蚊如鹤总:物外之趣 二、神游山林 分(童真童趣)三、鞭打蛤蟆(四)布置作业抒写“物外之趣”作文童年趣事童年的天空是用纯净的心灵绘制成的清净的海蓝色;童年的画卷是用希望描绘成的五彩缤纷的梦想;童年的诗歌是用幻想写成的一首完美的欢乐沈复的幼时记趣就是展现这种童年心情的一篇美文。请你试着模仿,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件发生在你童年的趣事,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深入发掘童年趣事中的细节,不得少于600字。注意围绕中心选材,要突出“趣”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