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总复习.ppt

上传人:暗伤 文档编号:4324426 上传时间:2021-08-23 格式:PPT 页数:277 大小:9.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总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7页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总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总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总复习.ppt(27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 走进物理世界,章节复习,第2章 声音与环境,第4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第3章 光和眼睛,第5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第1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1物理研究的内容: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磁、核等各种物理现象的_和物质_的一门科学 2单位:进行测量时要选定一个统一的、人们公认的_作为比较的依据,否则,即使是对同一物体进行测量,测量的值也是不确定的,这个选定的标准量就是测量_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单位km、m、mm、m、nm之间的进率是_;单位m、dm、cm、mm之间的进率是_,规律,结构,标准量,单位,米(m),10

2、3,10,第1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3刻度尺的三大特征:请认真观察如图11所示的刻度尺,并填写你的观察结果:它的零刻度线已经磨损,用它测量物体时,可用其他刻度线对准被测_;它一次最多能测出的长度为_cm,上面“数字”的单位是_,用它测量物体长度时可以准确到_mm.,物体的一端,11,cm,1,第1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4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图12(a)、(b)、(c)、(d)所示,表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几种方法中_是正确的,(a)错在_,(b)错在_,(d)错在_;图(e)中,读数时视线_(选填“A”或“B”)是正确的,物体的长度为_cm.,(c),尺的位置没有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尺的刻

3、度线没有紧靠被测物体,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B,2.45(2.432.47均可),第1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第1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5时间的测量:如图13所示,停表的示数是 .,21.2 min,图13,第1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6体积的测量:如图14所示,量筒上标出的单位是,图甲中其中同学读数正确,图乙中水的体积为cm3,图丙中水银的体积为cm3.,mL,乙,48,22,第1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第1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7测量误差:一名同学先后4次测量了他的橡皮长,记录数据为:4.35 cm、4.36 cm、4.28 cm、4.34cm,其中第_次测量结果是错误的,造成其他三次测量结果不同

4、的原因是因为测量存在_,这种差异_(选填“能”或“无法”)避免,你认为该同学的橡皮的长度最接近_cm. 8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_、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_、分析与论证、_、交流与合作 9单摆的摆动规律:单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动越_;单摆摆动的快慢与_、_无关,误差,无法,4.35,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评估,慢,摆锤的轻重,摆动时偏离的角度,典例1:长度的测量,第1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例1如图15所示,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1 mm,2.35 cm,第1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2: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例2如图17所示,

5、用一把刻度尺和两个直角三角板测量小钢球的直径,其测量方法是: (1)测出 ; (2)通过计算,用_得出一个小钢球的直径,图中小钢球的直径为_cm.,n个小钢球直径的总长度,总长度除以n,0.47,第1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4:误差和错误,例3用如图18所示的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是1.70 cm,它与木块的真实长度之间的差值是由于_ 造成的,这是_避免的,图18,尺没有放正,可以,第1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第1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4: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和探究方法,例5小明在用单摆做实验时,感到小球往返摆动的时间很有规律,于是猜想,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小球的质量、摆长l以及摆动的幅度s

6、有关小明用如图19所示的装置,对猜想进行探究,图19,第1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1)用小球作摆,使其摆动,记下小球往返摆动次数和所用的时间;在摆长不变的条件下,用轻重不同的小球,重复实验小明经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在摆长不变的条件下,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小球的轻重无关针对猜想,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忽视的一个因素是: (2)为了研究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与摆长的关系,请你写出实验方法:,_.,_.,小球摆动的幅度应保持不变(或摆动幅度),_,_,用同一小球,在保持摆动幅度不变的条件下,比较摆长不同时,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第1章 实战演习成高手,实战演习成高手,1小明为了给窗子配上一

7、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 A分度值是1 mm,长度是20 cm的学生用尺 B分度值是1 cm,长度是15 m的皮卷尺 C分度值是1 mm,长度是2 m的钢卷尺 D游标卡尺,C,第1章 实战演习成高手,2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 A17.31 cmB17.32 cm C17.52 cm D17.30 cm,C,第1章 实战演习成高手,3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A,第1章 实战演

8、习成高手,4在如图110所示的测量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cm,测出木块的长度为_cm.,0.1,图110,2.75,第1章 实战演习成高手,5如图111所示,a、b是测量圆柱体周长所用的纸条上被大头针戳的两点,该圆柱体的周长是_c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4.50,图111,1 mm,第1章 实战演习成高手,6如图112所示,用A、B两把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放置正确的是_刻度尺,其分度值是_,该物体的长度为_,A,1 mm,2.20 cm,图112,第1章 实战演习成高手,7某同学用如图113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测得这个线圈的总长度是 cm

9、,细钢丝的直径是 mm.,5.00,图113,1.6,第1章 实战演习成高手,8小慧等同学在探究摆的奥秘,他们从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一个结论:物体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_有关,而跟 无关做此实验用到了_的实验方法,摆长,摆重(摆动的幅度),控制变量,第一章过关测试第1题针对训练,第1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试卷讲评针对练,B,第1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第一章过关测试第3题针对训练,2选择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的原则是() A测量仪器的分度值越小越好 B测量仪器的分度值越大越好 C根据需要选择测量仪器的分度值的大小 D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测量工具,C,第1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第一章过关测试第8题针

10、对训练,3图114甲中物体A的长度为_cm,图乙中螺蛳全长为_mm.,1.50,45.0,甲乙 图114,第1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4一位同学用分度值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只蝗虫的后翅长,先后四次用正确的方法测得的数值分别为4.42 cm、4.43 cm、4.42 cm、4.44 cm,则作为测量结果的数值应为() A4.42 cmB4.4275 cm C4.43 cm D4.44 cm,C,第1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图115,如图115所示那么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mm,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是_ cm,这一品牌的导线的直径是_ mm.,第1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第一章过关测试第10题针对训练,1,5小华

11、为了测量某一品牌的导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剪取一段导线,把这段导线紧密地单层排绕在一支铅笔上32圈,形成一个弹簧形的导线圈,再用刻度尺测量这个线圈的长度,测量情况,2.40,0.8,第1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第一章过关测试第18题针对训练,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 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错误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A,第1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第一章过关测试第22题针对训练,7现有一内径为2 cm的圆环和一支直径为0.6 cm的圆柱形铅笔,仅用上述器材,你如何较精确地测出一足够

12、长且厚薄均匀的纸带的厚度?方法:仪_ ;纸带厚度表达式为:_,将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圆环内,记下纸带环绕的圈数 n,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第2章 思维感悟成体系,思维感悟成体系,第2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产生的例如敲鼓时_振动发声;水相互撞击或撞击石头_发出叮咚声;吹笛子时笛子中的_振动发声 2声音的传播:声音借助_以_的形式传播,它可以在_、_、_中传播,声音不能在_中传播我们听课时,老师的声音是依靠_传播到我们耳朵的;土电话是依靠连接的_振动传播声音的;钓鱼时,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说明液体可以传声,振动,鼓面

13、,振动,空气柱,介质,声波,固体,液体,气体,真空,空气,细线,第2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3声速: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声音在金属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气中的要_敲击一根长水管,我们可以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是通过_传播的,第二次是通过_传播的,第三次是通过_传播的 4回声:一个同学向一座大山大喊一声,经过2s听到回声,则该同学距离大山_m;若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内,人耳无法把它与原声区分开,和原声混在一起,起到_的作用,340m/s,快,金属管,水,空气,340,加强原声,第2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5声音的特性:是指声音的_、_和_;它们分别由_、_、_决定男同

14、学说话声音“粗”、女同学说话声音“尖”指的是声音的_不同;老师讲课声音“响亮”、说话时“小声点”指的是声音的_不同;“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依靠声音的_来辨别的 6噪声:周杰伦的歌曲从_角度来说是乐音,但是如果影响了我们的学习,歌曲就成了_,这是从_的角度来说的,音调,响度,音色,频率,振幅,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以及发声方式,音调,响度,音色,物理学,噪声,环境保护,第2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7减弱噪声的途径:给汽车的排气管加消音器,是采用_的方法减小排气噪声;录音室墙壁上装的吸音材料,是采用_的方法减小回声干扰;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采用_的方法减小噪声的干扰 8声的利用:人类用语言表达信息、情感

15、,并进行交流,说明声音能够传递_,超声波作为_载体,已应用于声呐、B型超声波诊断仪等;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声源的振动可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说明了声波可传递_,消声,吸声,隔声,信息,信息,能量,典例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第2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发声体振动停止,发声不一定停止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D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不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D,第2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2:声音的特性,例2学习了声现象后,爱动脑筋的同学们一起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

16、一起,如图21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空气柱_就会产生声音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用不同的力吹,“乐器”发出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不同;人们能通过声音区别不同的乐器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振动,音调,响度,音色,第2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第2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3:噪声与乐音,例3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噪声与乐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发声体有规律振动发出的声音一定是乐音 C噪声是指对人类有害的声音 D0分贝是指物体不振动时的情况,

17、A,第2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第2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4:实验探究方法,例4如图22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的实验中,纸屑、塑料球、水花的作用是_,显示物体的振动,第2章 实战演习成高手,实战演习成高手,1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 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不受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C,第2章 实战演习成高手,2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一组是() 放在发声的喇叭前的蜡烛火苗跳动放在玻璃罩内的手机来电时,在抽气过程中,声音越来越小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

18、,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只细小的笔,当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B C D,D,第2章 实战演习成高手,3关于声音的三大特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音色不明显 B震耳欲聋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 D“女高音歌唱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D,第2章 实战演习成高手,4下列是小明同学观察到人们在生活中的一些行为和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污染的是() A工匠师傅在用切割机雕刻精美的石雕时,用棉花团塞住耳朵或戴防噪声

19、耳罩 B小明的邻居在晚上看球赛时,将音响的音量开得很大 C某货车司机为了超车,不断地按喇叭 D在图书阅览室内,谈笑风生,A,第2章 实战演习成高手,5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音,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 B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C“回声定位”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第2章 实战演习成高手,62010年3月28日王家岭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救援工作迅速展开,4月2日下午,事故矿井下发现有生命迹象,原来是被困人员通过敲

20、击钻杆,发出“ ”的求救信号,这是因为_传声效果比气体好,固体(或金属),第2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第二章过关测试第6题针对训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弱 B我们能区分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D歌唱家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试卷讲评针对练,第2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2节日庆典用的鼓是将鼓皮绷在一个圆形木箱上做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鼓皮绷得越紧,响度就越大 B鼓皮绷得越紧,音调就越高 C击鼓的力量越大,鼓皮振动的幅度就越大,音调就越高 D以上说法都对

21、,B,第2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B,第2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第二章过关测试第9题针对训练,频率,4如图23所示,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时,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不相同的,这一实验表明,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_有关当纸片接触_ (选填“上”“中”或“下”)层的齿轮时,音调较高,下,第2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第二章过关测试第12题针对训练,5乌鲁木齐市某街道旁的电子显示屏显示的噪声等级为80 dB.如果人处在此噪声等级的环境中() A对人的听力会产生严重危害 B对人的学习会产生影响 C对人的睡眠不会产生影响 D对人的学习、睡眠都不会产生影,B,第2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阶段综合测试

22、一(月考)第2题针对训练,1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曹操十万大军这个典故是形容张飞声音() A音调高B频率高 C响度大 D音色差,C,第2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阶段综合测试一(月考)第9题针对训练,2“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B,第2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

23、阶段综合测试一(月考)第21题针对训练,3如图24所示,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C,第2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第三章 光和眼睛,第3章 思维感悟成体系,思维感悟成体系,第3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1光源:是指能够_发光的物体萤火虫是一种能在尾部发光的小飞虫,是_光源;烛焰是_光源;月亮_光源 2光的传播:穿过森林的光束是直的、雾天里从汽车

24、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大量事例表明:光在_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直线传播引起的光现象有_的形成、_食、_成像等小孔所的像是_立的_像,像的大小与光屏和物体到_的距离有关,自行,自然,人造,不是,同种均匀介质,影子,日(月),小孔,倒,实,小孔,第3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3光线:描述光传播_和_的带_的直线,光线实际上不存在,是为了形象地描述光的传播情况而建立的_ 4光速: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_m/s;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 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_m激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选填“大于”或“小于”)在宇宙中的传播速度天文上常用_来描述天体间的距离,路径,方向,箭头,理想模型,

25、3108_,3.84108,小于,光年,5光的色散:让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会分解成、 、 七种色光的现象,红,橙,黄,绿,蓝,靛,紫,第3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6光的反射定律:请你根据图31中的三幅图片,讨论光反射时遵循的规律问题: (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EN面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此时在纸板NF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若将N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如图乙所示,则在NF板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以上现象表明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两侧,能,不能,同一,法线,第3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2)如图丙所示,

26、当N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时,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改变光线的入射方向,重做几次,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光传播的径迹,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发现反射角r_入射角i. (3)如果让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原入射光线反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等于,可逆,第3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第3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7平面镜:平面镜能成像是由于平面镜对光的_作用,所成的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是_像,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以用_代替平面镜;如图32所示,实验时,玻璃板放置时要与水平面_;使用的两根蜡烛应当完全一样,目的是为了方便比较像与物体的_关系;刻度尺的

27、作用是为方便比较像与物到镜面_之间的关系,反射,虚,玻璃板,垂直,大小,距离,第3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第3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8光的折射规律:(1)图33甲中可通过折转光屏探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结论为: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_;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_两侧 (2)如图乙、丙、丁所示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的实验记录,分析图乙得:光从空气斜射到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_,折射角_入射角;分析图丙得: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_法线,折射角_入射角;对比图乙和图丙,发现发生光的折射时光路是_的;图丁表明:光垂直射到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_,同一平面内,法线,

28、靠近,小于,远离,大于,可逆,不改变,第3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第3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典例1:光的直线传播,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例1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北宋科学家沈括也做过精彩的描述,他在梦溪笔谈中写道:“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如图34甲所示);或中间为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如图乙所示)又如窗隙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如图丙所示)”,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1)如图甲中所示现象是光遇到_(选填“透明”或“不透明”)物体所形成的影,图乙和丙是物体通过小孔所形成的_(选填“影”或“像”),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 (2)某同学

29、用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丁所示 请在图丁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发现蜡烛到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不透明,像,光沿直线传播,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_(选填“正比”或“反比”) (3)该同学测出了如图戊所示的某一圆形光斑的直径为2.8 cm,光斑到树叶缝隙(即“小孔”)的距离为3.0 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 m,由此可以估算出太阳的直径为_m.,正比,1.4109,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第3章 典例

30、精析把方向,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2:光的反射,例2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用到的实验器材有:一个平面镜、一个可以折转的光屏、能产生细光柱的激光手电筒、量角器等,如图36所示:,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1)在实验探究之前,首先要理解入射角的含义,如图所示的入射角为_ (2)小明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让入射光线沿光屏E射向镜面,在F上可以看到反射光线,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观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 (3)沿轴线把光屏F向后折转,则在F板上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由此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40,反射角

31、等于入射角,不能,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4)实验时不能在光屏上清晰地看到光,于是小明灵机一动,向光屏上撒了一些粉笔灰就可以看到较清晰的光线,这是因为撒了粉笔灰之后,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漫,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3:平面镜成像,例3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37所示,在此实验中:,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 (2)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

32、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 (4)移走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选填“实”或“虚”)像 (5)小红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到平面镜的距离,大小,不能,虚,不变,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4:光的折射,例4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如图38所示,人眼在C点处看到筷子B点的像在位置B点请画出B点的一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过C的光路图,答案 如图39所示,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

33、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第3章 实战演习成高手,实战演习成高手,1夏天的夜晚,我们看到无数闪烁的星星,高悬的月亮,高楼内射出的交相辉映的各色灯光,萤火虫在草丛中闪着淡淡的绿光,它们中一定不是光源的是() A星星B月亮 C灯 D萤火虫,B,第3章 实战演习成高手,2下列现象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是() A看不到不透明物体后面的物体 B在路灯下出现电线杆的影子 C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还能看见 D早晨穿过森林树叶空隙的太阳光,C,第3章 实战演习成高手,3如图310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下列操作不正确的(),B,第3章 实战演习成高手,A把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 B一束光贴纸板沿某

34、一个角度射到O点,用刻度尺量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C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反射光方向怎样改变 D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能否看见反射光线,第3章 实战演习成高手,4如图311所示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第3章 实战演习成高手,A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 B蜡烛远离玻璃板的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实像,第3章 实战演习成高手,5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比较有三种情况:(1)光线垂直射到界面时,折射角_入射角;(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

35、或玻璃等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_入射角;(3)当光从玻璃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_入射角总结上面三种情况可知:只要是光垂直入射,光的传播方向一定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只要光不是垂直入射,光的传播方向一定_(选填“改变”或“不改变”),且_(选填“空气”或“介质”)中的角较大,小于,大于,不改变,改变,空气,等于,第三章过关测试(一)第4题针对训练,第3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试卷讲评针对练,B,1小明用如图312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图312,第3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A沿ON向后转动板A B沿ON向后转动板B C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

36、角 D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第3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2放电影时,要把画面投射到白色粗糙的银幕上,而不是投射到平面镜上,这是因为银幕对射来的光产生_,平面镜对射来的光产生 ,漫反射,第三章过关测试(一)第6题针对训练,镜面反射,第3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第三章过关测试(一)第8题针对训练,3如图313所示,人站在水池边,看到岸边的景物在平静水中所成的像,但像看起来没有实物那样清晰,要比实物模糊一些,这是因为人看到的物体的像是 造成的,像不如实物清晰的原因 是 ,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部分光发生折射进入水中从而使水面反射的光弱一些,第3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图313,第3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4一

37、发光点发出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如图314所示,请作图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将光路图补充完整,第三章过关测试(一)第16题针对训练,图314,答案 如图315所示,图315,第3章 试卷讲评针对练,第二部分,第3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回眸教材析知识,1透镜:凸透镜的外部特征是_;凹透镜的外部特征是_如图316所示,图中的O是透镜的_,F是透镜的_,f是透镜的_;凸透镜对光有_作用,凹透镜对光有_作用,中间比边缘厚,中间比边缘薄,光心,焦点,焦距,会聚,发散,第3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图316,第3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2成像涉及的三个物理量:焦距、物距、像距如图317甲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_cm,图乙

38、中_(选填“a”或“b”)为物距,只有当光屏上_时图中的_才是像距,10,b,承接着最清晰的像,a,第3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图317,第3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3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图318中a、b、c、d各点,并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图318,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线,实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线,第3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1)蜡烛放在_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像的性质是_ (2)蜡烛放在_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像的性是_ (3)蜡烛放在_点时,屏上得不到像,此时像的性质是_,要想看到这个像应_ (4)b点和c点所产生

39、的像的最大区别是_,c,倒立、放大的实像,a,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透过凸透镜直接向蜡烛方向观察,b点成的像比c点成的像小,第3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5)若将蜡烛放在2F点上,则像的性质是_ 4放大镜:放大镜其实就是_透镜,它是利用了物距_焦距时物体成_、_的_像的原理来工作的,虚像和物体位于凸透镜的_侧 5眼睛和眼镜:眼睛中的_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后部的_相当于光屏;人的眼睛可以靠调节晶状体的_程度来改变_;如图319所示,眼睛存在的视力问题是_(选填“近视”或“远视”),为了使像点后移应佩戴对光有_作用的_透镜进行矫正,倒立、等大的实像,凸,小于,正立,放大,虚,同,晶状体

40、,视网膜,平凸,焦距,近视,发散,凹,第3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图319,第3章 回眸教材析知识,6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_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_(选填“实”或“虚”)像的原理制成的,镜头相当于_,暗盒中的感光胶片相当于_;照相机的“调焦”是指改变镜头与_之间的距离 7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微镜的载物片上装载的被观察的物体通过_镜成一个_的实像,该实像刚好处于目镜的焦点以内,通过_镜成一个_的虚像望远镜主要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_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_镜,把实像进行放大,倒,缩小,实,凸透镜,光屏,胶片,物,放大,目,放大,缩小,放大,典例1:透镜对光

41、的作用,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精析把方向,例1取一个大烧杯,里面充以烟雾,倒扣在桌上,用手电筒射出一平行光束图320甲是光直接射入杯中;图乙是在杯底放一个凸透镜;图丙是在杯底放一个凹透镜,图320,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1)请参照图示现象,绘制一个记录实验现象的表格,并将现象填入表格中,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凸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_,_,_,(2)对比分析甲、乙两次实验,可探究的问题是 ,能够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凸透镜对光有 会聚作用,(3)对比分析甲、丙两次实验,可探究的问题是_ ,能够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凹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答案 (1),(4)要使得出的结

42、论更具普适性,你对实验的改进建议是(至少写出两条): ;,换用不同的透镜再进行多次实验,将凸、凹透镜 所对应的瓶子改换后再进行实验,_,_,_,_.,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典例2: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例2汪奕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6个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321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 (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_的实像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向_移动光屏,直到_为止,缩小,左,光屏上的像清晰,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图321,(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 (3)如图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1;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2,则s1_s2(选填“”、“”或“”) (4)汪奕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他把光屏取下来,把发光物体放在凸透镜左侧,从凸透镜右侧沿主光轴向透镜方向观察,如图322所示,当眼睛离凸透镜较远时看到了发光物体的倒立的像,,第3章 典例精析把方向,便于比较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