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玛窦《记忆宫殿》原文(34页).docx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43163920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4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玛窦《记忆宫殿》原文(34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利玛窦《记忆宫殿》原文(34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玛窦《记忆宫殿》原文(3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玛窦《记忆宫殿》原文(34页).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利玛窦记忆宫殿原文-第 33 页利 玛窦的记忆宫殿香港名记忆宫殿、内地名记忆有一座宫殿称房间法(The Roman Room System)(大量数据的记忆法)又叫罗马房间法(The Roman Room System)主要用来当成图像的存放处,原理就是让要记忆的东西来跟已知的东西做连接。此 法用于大量数据的记忆,其目的是为了让各图像间能够有所区隔开来,不致溷淆。记忆宫殿是最强大的记忆技巧。它不仅有效,还有趣而且学起来完全不难。该 书是对利玛窦西国记法的重新摹写,透过对于利玛窦建立记忆之宫方法的分析,讲述彼时东西文化接触下的个人遭际与命运。作者引用的利马窦的话,说:“世 上的万事万物在萌芽状

2、态时外观都十分淼小和难以辨认,人们很难相信它们会最终发展成为标志着伟大时代的伟大事物”,于是即如此讲述初期来华耶稣会士们的信 仰、记忆。何谓记忆之宫, 须知西方人理精神极盛,是故相信“按照事物的顺序进行记忆,通常而言极为简便”,以这种方法来存储记忆,就是利玛窦所谓“以本物之象,及本事之象,次第安 顿于各处所”(西国记法明用篇),细分起来,有寻常日用的知识,有切要但不常用的专名;有现实经验,亦有想像臆测以及真假参半的记忆。因此如何恰当实现次第安顿于各处所,其实即如同建筑房屋一般,而且其规模境界,也因人而异:考虑到利玛窦所具有的横跨中西、纵贯古今(指古典学问、中古神学与文艺复兴之后的西方世界)学识

3、背景,就理应称其心灵世界为宏伟的记忆宫殿了。房间记忆法是 罗马人在希腊人的研究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记忆术,对我们记忆对象特别有帮助。我们只要以家里的房间或任何熟悉的地方为连接纽带,然后在脑子里把要记住的东西 放进去。例如,你想记住三件东西:面粉、牛奶、面包,那就想象自己走进前门,看见鞋柜里的鞋子撒满面粉;然后走进大厅,想象牛奶倒在波斯地毯上;继续前 行,想象走廊的墙上黏着一片片的面包。脑 子里出现的形象越是荒谬,就越容易记住。做完这一步,再想象自己在家中巡视一次,以增强印象。由于这些奇妙联想,都是你脑袋的,故不容易忘掉。在记大量 的数据时,不可以把图像无限制地连结下去。一来是回忆速度慢,二来是一但

4、中间忘了,后面的图像就回想不起来了。所以要分段。而房间法就是因这个目的而产生 的。利 用已经在脑海中的数据来记忆,是最实际的方法。首先,在你的房间中,找出十样东西来。从门口,依着顺时钟方法来回想。以我的个人房间为例,我的房间顺时钟 是,门、书柜、衣柜、壁灯、床、床头柜、书桌、抬灯、窗子、电风扇。这样一来,我如果有五十个图像要记忆,就可以分成五个图像为一组,把五个图像分别连在 我的房间的十个对象上。这样,如果我要回想第二十三个图像是什么,我只要想起床怎么了,进而想起第二十一个,二十二个,二十三个,而不必从第一个图像 来慢慢想到第二十三个。最后,罗马房间法的房间,只能用你日常生活熟悉的房间,无论是

5、自己的房间、客厅、餐厅、或是公共的教室,火车站。前题是要很熟悉的房间。如果用陌生地点,或者只是去过一两次的地点,就不能使用。房间法的变招身体法,跟房间法原理一样。只是场景利用身体的部位来记忆,如头上载烤面包机,鼻子上挂手表 十二生肖法跟十二星座法,跟房间法原理一样。只是换成用十二生肖跟十二星座来记忆。宫殿记忆法是中世纪一个传教士发明的一种快速记忆方法,并能长久的储存,主要是说当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时,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个宫殿,有很多间房子,每个房间有很多格子,这样把需要记忆的东西都放在里面,同时通过生动的联想,越是血腥的恐怖的越记忆犹新。记忆宫殿的 使用可上溯至古罗马时期,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记忆

6、绝活也可归因于它。例如,8次世界记忆冠军Dominic O Brien,他能记住54张桌子上的所有牌(2808张)的顺序,每张牌只看一次。通过运用记忆宫殿法及其变体,人们还取得了无数类似的成就。甚至在小说 中都有几个例证,比如Thomas Harris的小说汉尼拔,连环杀手汉尼拔莱克特就利用记忆宫殿长期储存了对复杂病历的极其鲜明的记忆。(遗憾的是,这段在电影里被删去了。)当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是要做Dominc那样的记忆冠军(或者汉尼拔那一行)。但是记忆宫殿法对所有类似的努力:学习外语、记住演讲内容、准备考试以及其他事情,都是非常有效的即使你要的只是唤起你的回忆。记忆宫殿宫殿记忆法的 基础是

7、这样一项事实:我们非常善于记住我们所知的场所。“记忆宫殿”是一个暗喻,象征任何我们熟悉的、能够轻易地想起来的地方。记忆宫殿方法就是人在自己 记忆世界里创建一座记忆宫殿,记忆宫殿有三种态:现实的环境,半真半假,想象虚构。它可以是你的家,也可以是你每天上班的路线。这个熟悉的地方将成为你储 存和调取任何信息的指南。来看看它是怎么运做的。运用宫殿记忆法的五个步骤:1选择你的宫殿首先和首要的,你需要选择一个你非常熟悉的地方。本技巧的有效性取决于你在脑海中轻易地再现这个地方并在其中漫步的能力。你必须仅仅用你精神的“眼睛”就能身临其境。举例,一个较好的初步选择可以是你的家。请记住,你对这个地方的细节的再现越

8、鲜明,你就能越有效地记忆。其次,试着在你的宫殿里确定一条特别的路线,而不只是再现静止的场景。也就是说,想象对你家做一次详尽的巡视,而不只是简单地把你家图像化。就像我们将在下一步骤中看到的,这会大大增强本技巧的效果,如果你能按照确定的次序回想起物品的话。对记忆宫殿的选择,这里还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推荐,以及可以采取的路线:你所在城市的熟悉的道路。可能的路线比如你开车上班经过的,或其他你熟悉的街道的顺序。现在或者以前的学校。你可以想象从教室到图书馆的道路(或者是去街对面的酒吧,如果那让你铭记于心的话)。工作场所。想象从你的隔间到咖啡机,或者到你老板的办公室(这不难选吧)。风景。想象在附近一带散步或者你

9、在公园里慢跑的路线。2 列出明显的特征物现在你需要注意所选场所里的明显的特征物。举例,如果你选择巡视你的家,大门应该是第一个引起注意的特征物。继续在你的记忆宫殿里做虚拟漫步。进门之后,第一个房间里有什么?系统地分解这个房间(你可以确定一个标准程序,比如总是从左看到右)。什么是下一个引起你注意的特征物?可以是餐厅中间的桌子,或者是墙上的一张画。一边走一边继续在头脑中记录其他的特征物。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将成为一个“记忆槽”,等下你就可以用来储存一个特定的信息。3把宫殿牢牢印在脑中要让这个方法有效,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这个地方或者路线百分之百地印在你的头脑中。尽你所能去记住它。如果你是擅长形象思维的人,这

10、应该不难。如果不是,这里有一些能帮上忙的窍门:按照路线亲身走上一遍,当你看见那些明显的特征物时,大声地重复。在纸上写下选择的特征物,在脑中巡视它们,并大声重复。总是从同样的视角观看那些特征物。得明白形象思维是一种技能。如果你仍然感到困难,你可能要先去提高你的形象思维能力。当你相信你已经成功了,再反复几次。对你的记忆宫殿来说,“大量练习”你的路线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你自信已将路线深深印在你的头脑中,你就算准备好了。你已经拥有你的宫殿,它将可以反复用于记住任何你要记住的东西。4、联系现在你是你宫殿的主人,可以好好利用它了。就像大部分的记忆增强方式一样,宫殿记忆法通过形象化的联想起作用。过程很简单:你

11、选择一个已知的图像称为记忆挂钩和你想记住的要素结合起来。对我们来说,一个记忆挂钩就是我们记忆宫殿里的一个明显的特征物。记忆挂钩方法就是“改善记忆:讲你大脑的语言”这篇文章里描述的方法,如果你还没看过它,强烈推荐。根据那篇文章的描述,形象化联想的正确方式是:疯狂的、滑稽的、讨厌的、不同寻常的、超凡脱俗的、生动的、荒谬的总之,就是那些容易被记住的东西,不是吗?把场景营造得独一无二,在真实生活中永远不会发生。唯一的规则:乏味就是错。虽然这个技巧能记住大量信息,先让我们从简单的开始:用“家”这个记忆宫殿来记购物清单。假设清单上的第一项是“腌肉”。让 思维送你去你的记忆宫殿。你在头脑中看见的第一个特征物

12、是你家的大门。现在,用一种滑稽的方法,把“腌肉”和你家大门的样子形象化地结合起来。比如想象巨 大的腌肉条像B级片的僵尸一样从门下涌出来伸向你的腿,这样如何?去感受“腌肉手”在你腿上的触感。去感受那该死的的腌肉味。这够让人印象深刻吧?现在打开门,沿着你已经确定的那条路线继续走。看到的下一个特征物,把它和要记忆的下一项联系起来。比如下一项是“蛋”,而第二个特征物是“丈母娘的照片”。很好,在这点上你知道该怎么做程序都是一样的,只要保持头脑中的画面联想,直到搞定所有要记的项目。5、参观你的宫殿到这一个步骤,你已经记住了那些项目。但如果你是个新手,你可能还需要做一点复习,至少要把行程在头脑中演练过一次。

13、如果你从同样的地方开始并遵循同样的路线,每当你看到途中选定的特征物时,要记的东西就会瞬间浮现。路线从出发到结束,注意那些特征物,并且在脑中重演场景。当你的行程终结,转过身从反方向走回你的出发点。最后就完全是增强形象思维能力的问题了。你越放松就这事越容易,你就能记得越好。比 如你要记汉朝皇帝的名字,首先要进入你自己想象里的记忆宫殿里,走进第一个房间,你会看到很明亮宽敞的房间里有个皇帝坐在龙椅上咬了口(汉)堡包然后吃了 放在旁边的糕(高)点感到很满(足)祖的样子。这样我们就记住了第一个皇帝叫汉高祖,接下来穿过第一个房间我们来到了第二个房间,我们看到的是刚才那个皇 帝的样子由于吃了太多的糕点胃有点不

14、舒服很痛苦的样子于是我们就记住了第二个皇帝汉惠帝;记忆宫殿里有着你所设置的房间不同的房间就能存放不同的记忆知 识,接下来我们来到第三个房间推开门我们可以看到刚才那个痛苦的皇帝拿起一瓶风油精闻(文)了一下感觉很舒服,嘿嘿这就是我们所要记的第三个皇帝叫汉文 帝最后的观点我喜欢宫殿记忆法(和 其他的挂钩方法)在于它们不但非常有效,而且学起来、用起来都很有趣。 只需要一点经验,你用记忆宫殿记住的目录会鲜活地存在于头脑中很多天、很多周甚至更加长久。 要知道,你想要多少宫殿就能创造多少个,或简单或精致都如你所愿。它们每一个都是一家“记忆银行”,随时准备好帮你记住任何事。客观场所和思维概念的联系是我所知的最

15、强有力的记忆组合。其他大多数记忆技巧(通常比记忆宫殿复杂得多)的原理,至少有部分是使用客观场所作为记忆挂钩宫 殿的每一个房间可以是互通这样就可以记住顺序。当你要回忆的时候只要想象自己在你的记忆宫殿里参观了一遍。大家可能觉得这个记忆宫殿方法有点像我们所学的 地点桩子法,其实不然记忆宫殿结合了地点和多米尼克的旅程理论是地点法的升华,地点桩子可能有限,可是在记忆宫殿里地点有限可是想象无限。这样你可以构建 越来越庞大的记忆宫殿利玛窦的记忆之宫是一本介绍记忆方法的 书。距今四百多年前,由著名传教士利玛窦(MathewRicci,15521610,意大利人,1583年来华)于1595年在江西南昌,用中文撰

16、写 的。该书在他去世后由晋绛、朱鼎瀚参定,耶酥会士高一志、毕方济共同修订刊印,但书无刊印年月。全书35张藏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明刊本曾在上海徐汇书 楼藏有全书印片。1965年在台湾载入天主教东传文献。现根据二修订者同在山西终州传教时间推定该刊本可能约在1624年或1628年至1640年间 刊印。西国记法全书内容六篇:即原本篇、明用篇、设位篇、立象篇、定识篇、广资篇。利玛窦利用西方记忆术(“地点法”)结合中国古代“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的识字特点介绍怎样识记中国文字的方法。利玛窦在书中讲述了“地点记忆术” (他称之为“象记法”)的由来,最早创始于古希腊诗人西末尼德通过亲友

17、们宴聚的坐次位置回忆出人名的故事,并介绍具体操作方法,结合中国古代“六书”的识 字特点,以汉字的象形结构,汉字的偏旁、部首等各组成部分,意义联系,字声同音等方法形成表象及联想,这可说是最早认识汉字的教学心理学思想。他的书中还首次提出脑的记忆作用,确定记忆在脑的颅囱后枕骨下的部位,认为事物由五官进入脑的图像有如印章印在脑上,但由于脑的硬软和干湿不同而记忆痕迹深浅有所差异。正文如下原本篇第一人 受造物主所赋之神魄,视万物最为灵悟,故遇万类悉能记识,而区别以藏之,若库藏之贮财货焉。及欲用时,则万类各随机而出,条理井井,绝无混杂。然人知能记 忆,而不知所以藏贮,所以区别者从何而致,且翕受果在何处,其敷

18、施之妙,卒莫能语诸人。此则造物主显露密秘,运斡精蕴,人乌得而测之乎?吾西士间尝论其概 矣。兹再次第于左,以求同理。记含有所,在脑囊,盖颅颐后,枕骨下,为记含之室。故人追忆所记之事,骤不可得,其手不觉搔脑后,若索物令之出者,虽儿童亦如是。或人脑后患,则多遗忘。试观人枕骨最坚强,最丰厚,似乎造物主置重石以护记含之室,令之严密,犹库藏之有扃鐍,取封闭巩固之义也。人 之记含,有难,有易,有多,有寡,有久,有暂,何故?盖凡记识,必自目耳口鼻四体而入。当其入也,物必有物之象,事必有事之象,均似以印印脑。其脑刚柔得 宜,丰润完足,则受印深而明,藏象多而久。其脑反是者,其记亦反是。如幼稚,其脑大柔,譬若水,印

19、之无迹,故难记。如成童,其脑稍刚,譬若泥,印之虽有 迹,不能常存,故易记而亦易忘。至壮年,其脑充实,不刚不柔,譬若褚帛,印之易,而迹完具,故易记而难忘。及衰老,其脑干硬大刚,譬若金石,印之难入,入 亦不深,故难记,即强记亦易忘。或少壮难于记忆者,若镌金石,入虽难而久不灭,故记之难,忘之亦不易。衰老易忘,犹图画在壁,其色久而暗脱,不能完固。且 人赋质不齐,故记识亦有难易。大都两间气,锺聚流行,处处不同,有清、有浊、有轻、有重。赋其清而轻者,其人多聪明睿哲,故善记。赋其浊而重者,其人多昏 蒙卤钝,故善忘。赋其清而重者,其人多敏达,而端严凝固,亦善记。赋其浊而轻者,其人多谲诈,而浮躁薄劣,亦善记。此

20、又气之所然。人能审其所赋之偏,加修 摄涵养,则可造于中正,而不为方隅所拘,竟累吾心之灵明也。学者勉旃。凡 人晨旦记识最易者,其脑清也。若应接烦扰,或心神劳瘁,皆能致脑干。或邪寒酷炎,冷热过宜,或醉饱过度,又食物中有坚韧油腻难消者,或果食未熟,蔬菜、腌 肉及诸乳、诸豆,豆腐,核桃,河池鱼,凡浮胀之物,俱能混浊调脑之气,滞塞通脑之脉,故难记易忘。观此坏脑之故,则所以调摄之法,不可不得其宜矣。昔 人善记者,有若古昔般多国王,所属之国,二十有二。其诸国语音文字各殊,国王悉能通达,不用翻译。有若巴辣西国王,将兵数十万,皆一一记其姓名。有若利未 亚一国王,遣使至罗马,舍定,罗马诸臣千余人造馆劳问,翌旦使者

21、入朝,见诸臣,即一一详其姓名答谢之。厄斯其诺生平多识广记,不胜其烦,偶闻西末泥德创记 法,乃云:“何庸若所为哉?第以善忘法教我,则惠我多矣。”呜呼!若厄斯其诺者,果得为能论欤?世不能尽如其善记,则记法亦不得不尚焉尔。曩有博学强记之 士,人以石击破其头,伤脑,后遂尽忘其所学,一字不复能记。又人有坠楼者,遂忘其亲知,不复能识。又人因病,遂忘一切世故,虽己名亦不能记忆之矣。养记忆之法,大略时习而日用之,庶免生疏。但须先其难者,后其易者。盖先之以难,遇易者则愈易尔。譬如健步,初握两铁锤而行,及徒手而趋,不觉其为劳矣。养记之法甚多,书不悉载,亦有用药物者,医家知而能之。今惟有象记法,颇简易便捷,而其用亦

22、可谓广大矣。明用篇第二凡 学记法,须以本物之象及本事之象,次第安顿于各处所,故谓之象记法也。假如记“武”、“要”、“利”、“好”四字,乃默置一室,室有四隅,为安顿之所。却 以东南之隅为第一所,东北隅为第二所,西北隅为第三所,西南隅为第四所。即以“武”字,取勇士戎服,执戈欲斗,而一人扼腕以止之之象,合为“武”字,安顿 于东南隅。以“要”字,取西夏回回女子之象,合为“要”字,安顿于东北隅。以“利”字,取一农夫执镰刀,向田间割禾之象,合为“利”字,安顿西北隅。以 “好”字,取一丫髻女子,抱一婴儿戏耍之象,合为“好”字,安顿西南隅。四字既安顿四所,后欲记忆,则默其室,及各隅而寻之,自得其象,因象而忆其

23、字矣。 此盖心记法之大都也。古西诗伯西末泥德尝与亲友聚饮一室,宾主甚众,忽出户外,其堂随为迅风摧崩,饮众悉压而死,其尸齑粉,家人莫能辨识。西末泥德因忆亲 友坐次行列,乃一一记而别之,因悟记法,遂创此遗世焉。凡人亦有未经习法,自然能记者。如学者尝忆念读过经书,其某卷某张某行款,恍如在目。又如人遗物,追思其所经历之处,细细研审,或勃然而记,探即得之矣。又如与人谈论,已而忘失,乃默思其所谈之人之处,因而忆其事其言矣。观此则于象记法,思过半矣。象 记者,其象含意浩博,不止一端。其处错综联络,纲举条贯。初则似苦于繁难,不知安顿得法,井井不混,且取象既真,则记含益坚,布景既熟,则寻索亦易辊以初 记似难,而

24、追忆则易。何者?譬负重物,用力必艰,若载物于车,引之而行,不因车之益繁而加重,只觉力省而运捷,盖有所赖也。凡记法既熟,任其顺逆探取,皆能熟诵。然后,精练敏易,久存不忘。但此法非矜奇炫异,藉以骇人用者,默藏不露可也。凡日用寻常学问,不可概用此法,恐所设之处,轻易用尽,遇急用者,卒无可用矣。况设处广多,心劳伤,其聪明失所依赖,如饮食过度,其胃脏必致损伤耳。惟切要事宜,初无意义可据者,如姓名,爵里之类,或暂记以便笔注,或强记以备应对,乃用此法,庶为便当。设位法第三凡 记法,须预定处所,以安顿所记之象。处所分三等,有大、有中、有小。其大,则广宇大第,若公府,若黉宫,若寺观,若邸居,若舍馆,自数区至数十

25、百区,多多 益善。中则一堂、一轩、一斋、一室。小则室之一隅,或一神龛,或仓柜座榻。斯其处所之大概也。其处所,又有实、有虚,有半实半虚,亦分三等。实则身目所亲 习,虚则心念所假设,亦自数区至数十百区。着意想象,俾其规模境界,罗列目前,而留识胸中。半实半虚,则如比居相隔,须虚辟门径,以通往来;如楼屋背越, 可虚置阶梯,以便登陟;如堂轩宽敞,必虚安龛柜座榻,以妙分区障蔽。是比居楼屋堂轩皆实,而辟门、置梯、安龛等项,皆心念中所虚设也。大都实有易,而虚设 难。虚设非功夫熟练,不无差失,但其妙必虚设,始能快心适意,而半实半虚尤妙之妙耳。若以虚设为难,可随意图画,玩索印心,与实有者可无殊焉。处所既定, 爰自

26、入门为始,循右而行,如临书然,通前达后,鱼贯鳞次,罗列胸中,以待记顿诸象也。用多则广宇千百间,少则一室可分方隅。要在临时斟酌,不可拘执一辙。 又不论虚实,序成行列,编成字号。如每至十所立一号,记一十字,总记几十几号,以便查考,以便联络应用,庶免紊乱。夫安象于处所,犹书字于漆板。其字有时 洗去,而漆板用之无穷。故处所非象可比,最宜坚固稳妥。然后,利终身之用。至小处所,有相宜及当忌者十三款,备揭于后,其大者、中者,则可触类,不必复 举。一、宜舒广。盖便于安置大象也。若狭隘窘促,象大者不能容矣。但不宜太广,太广则象走易逸。假如安顿一人于处所,高则修长竦立,阔则伸臂横冲,必取其盈满而无余隙。二、宜闲静

27、。盖会集喧嚣,记象易杂。故若官衙厅事,若堙阓,若市衢,若学堂,凡众聚广会之所,系多人来往者,概不可用。然亦须习睹常履,时时存想,庶其处、其象,隐跃目前,无所遗漏。三、宜整饬。若墙垣颓圯,器物狼籍,则人起厌心,象亦随散。务以开朗心胸,使易记存。四、宜光明。盖幽隐暗昧之所,临用索象,多迷失不获。但太明,恐象又随光而散,亦不可得。会须明而不露,密而不昏,在加意斟酌以定之。五、宜贵美。凡人珍重宝异者,心目恒自注存。故处所若华屋,若精舍,器物若金、若玉、若玻璃,若水晶,若文石、采木、斑竹、佳瓷,若锦绣、段帛、西绒、火布,颜色鲜奇,金采灿灼者,用之为妙。六、宜洁垲。凡污秽混浊、湫湿畜水者,皆不用。恐心不容

28、受,而象被污浥损坏故也。七、宜覆盖。若敞露无蔽,恐为雨露浸损其象。八、宜平坦。凡身所易到之处,象亦易取。若栋间梁上,岑楼危阁,取用大难,心亦不能超达,故易忘失。九、宜定守。凡各处所,要安一物象,永远守定,不更移易,用此作号,庶免淆乱。假如一处定马,二处定牛,三处定羊,四处定鹤,五处定孔雀,其余类推。但不用此,亦可。十、宜匀适。凡布置处所,不宜太远,太远则断绝不继,不宜太近,太近则混乱难分。远而五六尺之内,近而三四尺之外。亦不宜忽低忽高,忽平忽深,致意想难于周运。惟联络贯串,如编贝然。十一、宜镇定。上守定,以物守处所也。此则以物之自为处所者言矣。若桌椅之类,皆易移动者,恐至彼不见其物,即忘其象。

29、故安置既定,再不可迁徙别处。十二、宜平稳。上镇定,以物之处言也。此则就物之体言矣。凡定处置器,皆要方棱平底,取其稳定,以便置象。若形圆活转,则并象滚失矣,故如辘轳、转轮、浑仪、圆球。皆不用也。十 三、宜奇异相别。凡处所相同,则易混,必虚加藻绘,分采异饰,或定置器物以别之。其器物,大则龛榻仓柜,中则瓮灶,小则鼎盎。若堂轩斋室之中,布置器物, 先定行次,其一金,其一银,其一玉,又如水晶、玻璃、文石、采木,以至铜、铁、磁、瓦等质,种种各别,毋得相同。假如一区之中,定置诸器,首龛,次瓮,又 次鼎。其龛,一金饰,二银饰,三文石,四斑竹,五紫檀,六乌木,七朱漆,八金漆,九黑漆,十粉油。其瓮及鼎,一金,二银

30、,三玉,四水晶,五玻璃,六文石, 七铜,八铁,九花磁,十白磁器。余皆类此。立象法第四盖 闻中国文字,祖于六书。古之六书,以象形为首,其次指事,次会意,次谐声,次假借,终以转注,皆以补象形之不足,然后,事物之理备焉。但今文字,由大篆而 小篆,小篆而隶,隶而楷,且杂以俗书,去古愈远,原形递变,视昔日自然之文,反以为怪。而时俗所尚,在古所谓谬讹无取者,咸安用无疑。故兹法取象,一以时 尚习见之字为本,特略及古书耳。凡字实有其形者,则象以实有之物。但字之实有其物者甚少,无实物者,可借象,可作象,亦以虚象记实字,盖用象用助记,使易 而不忘。然正象与借象、作象,在我活法以通之,如日、月、星斗、山川、岗阜、花

31、果、草木、禽兽、昆虫、宫室、器用、衣服、饮食等字,均系实有形体之物,即 其物之象而记之,是系本象,犹所谓象形者也。如“本”、“末”二字,皆以大木一枝直立,有一人缘其根而座,则为“本”之象,缘其颠而居,则为“末”之象, 是系作象,犹所谓指事者也。如“明”字,以日月并曜;如“众”字,以三人同居;如“闻”字,以大耳正悬门中;如“见”字,以双目竖生额上,炯彪四望;如 “拜”字,两手齐下着地,恭敬作礼,亦系作象,犹所谓会意者也。如“苟”字以狗,“描”字以猫,“晏”字以鷃,“醇”字以鹑,取其同音,以记实象,是系借 象,犹所谓假借、谐声之义也。如“吏”字,以一巾衫人怀挟文卷;如“兵”字,以一甲胄人起舞军械;

32、斯盖用事而会意,因意而成字,犹六书之所谓转注尔已。又 如“焉”字,“犹”字,皆鸟兽之名,今人多不识其形状。若记“焉”,以一马正面向外而立;记“犹”,以虏酋牵犬,其余形体之物未曾见者,诸如是推之。夫 文字浩繁,动以万计,既难悉陈,又不可无述,乃略具假如,少达其义。如两物俱有,则象以实;或有事无物,则因实记虚;或体用相因,或源流相求,或假人 而为用,或取错综而起义,或取譬况以成奇,大都活象为妙,故用人居多。如记圭璧冕旒以王侯,记高车仪从以卿相,记金鼓旗帜以将帅,记峨冠绣服以仕宦,记巾 履青衿以生儒,记甲胄、干戈、弓矢、白刃以士卒,以珠冠、金凤、翠钿、霞帔以命妇,记谷以仓,记酒以樽,记金以囊,记钱以

33、扑满,记衣服以箱篚,记羞馔以俎 豆,是皆实之实者也。记农以耜、以耒,记渔以竿,以纶,记匠以斧、以锯,记陶以范、以模,记书生以笔墨,记佣工以畚锸,记疱丁以刀案,记机杼、剪尺、缄线 以妇人,此以艺业与其器具互相成实者也。记德则以有德之人,记富则以聚财之人,记天文则以精习玄象之人,记善则以乐善好施之人,记醉则以耽酒之人,记走则 以徒步之人,此借人之实而记事之虚也。记视以目,记听以耳,记嗅以鼻,记啖以口,记言语以舌,记喜怒以颜,记燃以炬,记焚以薪,记登陟以阶梯,记游泳以舟 楫,记驰骋以骐骥,记盘桓以林壑,记燕乐以壶觞、箫鼓,记威武以棨戟、营垒,记舂以臼,记捣以砧,记吹以笙篁,记弹以琴阮,记汲以瓶索,记

34、转以辘轳,记采 以筐籯,记烹以釜锜,记击以缶筑,以拍以串板,记治以君,记化以民,记忠以臣,记孝以子,记敬以弟,记信以友,记别以夫妇,记贞烈以妇女,此因体而识用者 也。记目以采色,记耳以管弦,记鼻以珍香,记口以甘脆,记手以扇,记足以舄,记灯烛以光明,记几席以凭座,记君以临轩宣政,记臣以朝谒奏对,记父以立庭训 子,记子以恭愉侍养,记夫以其妻举案而敬事,记妻以其夫亲迎而至门,记兄弟以其友爱怡怡,承欢堂上,记朋友以图书笔砚相与讨论,记儿童以橎鼗竹马,记仆婢 以井灶箒箕,此因用而识体者也。记雪雨以云,记江湖河泽以泉,云泉其源也。记动以风,风其本也。记果核笋干以茂林修竹,记谷种以嘉禾,林竹、嘉禾者也。记

35、官名,如尚书、侍郎、都御史、都督、布政司、按察使、留守、都指挥,则以所知某人曾登是职;记地名,如府、州、县、驿,则以所知某人,曾任知府、知州、知 县、驿丞;记姓氏,则以习知之人,而人之姓名字号,皆可取其一字或二字,记之为象,此而借用者也。记父以子,记子以父,记伯叔以从子,记从子以伯叔,记祖 以孙,记孙以祖,记兄以弟,记弟以兄,记夫以妇,记妇以夫,记师长以弟子,记弟子以师长,记主人以仆隶,记仆隶以主人,记男子以女人,记女人以男子。如求 其异,则记长以短,记大以小,记纤以巨,记寡以多,记妍以媸,记恶以善,记素以采,记文以朴,此取错综对待以用之也。记圣人以麟凤,记君以龙,记宰相以鼎 鼐,记执法以鹰,

36、记卿寺以棘,记将士以虎豹熊罴,记士大夫以鵷鹭,记父以椿,记母以萱,记父子以鹤、以乔梓,记兄弟以鸿雁、以棠棣,记夫妇以鸳鸯、以连理 枝,记朋友以黄鸟,记贤人君子以美玉,以兰蕙、菡萏,记进士以杏林,记举人以丹桂,记隐逸以鹿、以菊,记医以橘井、以杏林,记武夫以雉,记山野之人以小 草,记妇女以奇葩艳卉,此则取世之譬况而用之者也。至若因实具之物兼形质以成象,或迭本象以成象,或合数象以成象,或参象意而成象,复有难于作象,乃因有 形之物,稍损益之以成其象,则知天下无不可象之之字,亦在乎善权巧变也与!有如毛衣为表,皮箕为簸,木臼为桕,木禽为檎,王册为珊,玉豕为琢,石鬼为塊 (块),犬骨为猾。衣、箕、臼、禽、册

37、、豕、鬼、犬,形也;毛、皮、木、石、玉、骨,质也。又老女为姥,少女为妙,金童为钟,长弓为张,巨矢为矩,斗米为 料,色丝为绝,舟方为舫,文木为枚,大目为具,扁人为偏,七刀为切,九首为馗。老、少、金、长、巨、斗、色、方、文、大、扁、七、九,形也;女、童、弓、 矢、米、丝、舟、木、目、人、刀、首,质也。是皆以一物兼形质而成象者也。有如两木为林,重山为出,并月为朋,叠火为炎,三心为惢,三木为森,三口为品, 三耳为聶,三日为晶,三贝为赑,三牛为奔,三羊为,三犬为猋,三女为奸,斯则以重叠本象而成象者也。有如人犬为伏,人牛为件,鱼羊为鲜,鱼禾为稣,金帛 为锦,木帛为棉,刀圭为刲,刀贝为则,耳舌为聒,矢豆为短

38、,瓜角为觚,犬马为驮,口耳丝为缉,竹门日为简,斯则合数象而成一象者也。及记休以人倚木立,记 楙以矛竖林中,记辇以二夫挽车,记憃杵臼舂心,记褭以骏马披衣,记輠以露车载果,记垄以龙蟠土阜,记翔以羊生羽翼,记枭以鸟栖古木,记蛊以虫承巨皿,记雷 以方田受雨,记器以犬张四口,记妒以女当户旁,记窜以鼠窥垣穴,记麄以鹿分两段,记以羔炙于鬲,记渥以屋临水,记鸂以鸟饮溪边,记鸣以鸟舒其喙,记告 以牛哆其口,记解以牛角挂刀,记闯以马立门中,记矮以女戴禾而执矢,记萌以日月蓡草而同光,斯又参象以意而成象者也。所谓难作象者,如记“每”字则母头戴 帽,“灾”字则以火上张盖,“午”字牛断其头,“干”字羊截其角,“”字龟缩其

39、首,“方”字房撤其户,“什”字老人手携藜杖,“亚”字恶人割去其心,斯 又以形与意损益本体而成象者也。更 有一法,乃以两象合为一体,取其前半为音,后半为韵,以翻切字法,区而识之。如人首兽身,或虫首禽身,或人与禽兽昆虫,凡一切动植有形物类,交互其体,而 各半之。前段之象出切,后段之象行韵。依法翻切成字,记其象则忆其切,忆其切则忆其字矣。其记愈为简便,其理愈为精妙。是以人首羊身,取人羊切攘;铁钉钉 鸡,取钉鸡切低;狗身马头,取马狗切亩,鱼首人身,取鱼人切訚;鹅头龟体,取鹅龟切巍;人额上猴,取额猴切沤;饰锦于笔,取笔锦切禀;貂后狐前,取貂狐切 殽;玉质斧形,取玉斧切禹;蒲中居鳌,取蒲鳌切炮;猪困于筌,

40、取猪筌切旃;狮而象牙,取狮牙切撒;烹羔于鼎,取羔鼎切影;野人杀麝,杀麝切实;豹张两翼, 豹翼切必;獐生长尾,则獐尾切旨。其妙难以形容,此则取两象之音韵合为一字之翻切,其法固不可胜用,第音韵多同,虽切得其声,未审其字,则于上下文义融会 贯通以求之,庶无差讹之患。又有不可不知者,凡预料诸象,概以人之活象为上,其余物之死象为次,故字字必求死活二象,咸备目中,以应其用。如记裘,先以所 知姓裘之人为活,继以毛裘为死;记算,先以所知善算历法之人为活;继以算盘为死;记凤,先以所知之人名凤者为活;继以丹凤独立为死;记剑,先以所知之人好 舞剑者为活,继以宝剑出匣为死。如记数目,则以先知行一之人,行二以至行九行十

41、者当之,又以某百户为百,某千户为千,某万户为万。万户即今指挥,或以所知 姓万之人,皆活象之例也。记一以横栓、签担、铁棍、长戈。记二以挠钩、钢叉、象牙、牛角、兔耳;记三以三眼神枪、鼎足、心星。记四以农家四股穫叉,或棋枰 四角方棱。记五以掌开五指,或五峰笔架。记六以棱觚六角,或六合圆帽。记七以瑶琴七弦。记八以鹿角八叉。记九以斑箫九节,筝鸣九弦。记十以十字木架,或两 掌并张。此为死记之例也。惟数字连记者最为要法,又另详后篇定识篇第五凡 记识,或逐字逐句,或融会意旨,皆因其难易多寡,量力用之。如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则以俊秀学童立观书册为“学”字,以武士倒提镋爬象“而“字, 以日照寺前,一人望之

42、,象“时”字,或以姓“时”字、名“时”之人。以日生两翼,一人骇观,象“習(习)”字,或以姓“习”、名“习”之人。以一人持尺许 之木,削断其头,象“不”字。以一人肩横一戈,腰悬两锤,象“”字,“”,篆文,即“亦”字也。以傅说筑岩,取“说”字,或以一人拍手仰面而笑,亦象 “说”字。以一胡人胡服而居,假借“乎”字。以上九字,逐字立象,循其次第,置之九处,此盖一字寄一处之例也。若欲总记数字于一处,则字象及意象,融化为 一,务成自然。如记“尊德性”三字,先定第二字为活象,以有德或名德之人居中,左手举一酒尊,右手举带血生心,合成尊德性三字。若置四字、五字,就以一童 立其前,如置六字、七字,就以二童立其前,

43、皆举执实物以象。如五字,即“尊德性”下,续“乐道”二字,就于前象之前增一道服童子,左手擎龙头鹤身之象,切 “乐”字,通成“尊德性乐道”五象,记之一处。如七字,即“尊德性乐道”下,再续“极安”二字,就于前有德人之前,道童之右,增一女子戴大斗笠为“字” 字,左手擎太极图,取“极”字,总成“尊德性乐道极安”七象,记之一处。若数目重叠,更宜熟习此法。如记十一,则以一人行十者,右手执长戈以象之。如记二 十,则以一人行十者,左手执铙钩以象之。如记三十四,则以一人行十者,左手持三眼神鎗,右手持农家四股获叉以象之。如记五百,则以一百户,左手持五峰笔阁 以象之。如记六千七百,则以一千户,左手举琴,右手擎六合帽以

44、象之。如记八千九十,则以一千户,左手持八叉鹿角,其侧一人行十者,左手握九节斑箫,合而象 之。如记九千一十一,则以一千户,左手举筝,其侧一人行十者,右手持签担,合而象之,因千十之间空百,故以二人判之。如记万,则以万户为活象,而执死象以 成其数焉。此盖一句数字共记例也。逮欲融会数句之意,则以一象或二象,可该一句二句,以至一事大旨,然必亲切自然,庶经久不忘,如以一人圣容儒服,持白璧 一方,纳向金藤笥中,旁立胡贾,捧白金十定,仰嘻求售,是象乃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价而沽诸”三句。如以一室罗列金玉锦绣服玩器具,中有一人 温恭凝居,其窗壁间十目十手,俨如指视,是象乃记“十止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45、?富润屋,德润身,心宽体胖”六句。如以二人衫巾相向,各执一簪而比同之, 是象乃记“朋盍簪”一句。如以一人运动浑仪,其日月五星晶光杂焕,是象乃记“璇玑玉衡,以齐七政”二句。如以一人射猎,逐二狼,一前蹶自蹈其悬胡,一后蹶 自蹈其尾,是象乃记“狼跋其胡,载疐其尾”二句。此则取象以记章句之例也。凡记诗文书劄,一如是例,或一二句,或三四句作象次第安置,其处甚少,其记甚 多,虽连篇累牍,殊易排布,兼易识存,即偶忘一二字,其大意尚在,而辞可渐索,较之字字记顿者,抑又简捷矣。又如一方伯,戎衣跃马,执旄秉钺,有两野老, 控其马衔,哀容仰视,是象乃记夷齐叩马而谏也。如一人箕踞睥睨,一人携杖而至以击之,是象孔子责原

46、壤而叩其胫也。凡记典故、记事实,一如是例。更或华卉图 书,或良工冶范、镌刻,或优俳搬演,或傀儡当场,乃有俊伟悦观其间,或以学士先生讲论台端,弟子拱听函丈,可以表而识之。第初学记法,须逐字句定象,不得 躐等,遽尔牵联凑合,俟其习练既久,象所既熟,然后任意取用,不复拘泥。其象论多端,善学者更宜明达,附揭十款左右。一、 宜生动有致。盖兀坐、蟠居、稳眠、林立,其象既死,易致遗忘。但象有定,必不能自动者,亦以人事用之,因而活之。故象人也,或笑、或歌、或号、或泣,或手 舞足蹈,或首掉手摇,或舒体徘徊,或抚膺瞻顾,或春容而长啸,或肮脏以雄谈,或撑耳沉吟,或搔首踟蹰,或张眉瞪目、怒发冲冠,或扼腕竦容、愁容下带

47、,或捧 心而凝盼,或蹙额以长嗟,或屈指如有所筹,或鼓颐如有所啖,或矜持褒拜,或跳跃狂呼,或祝祈于庙貌巍灵,或侍听于庭仪典训,或玄览六合,或妙观两仪,或枕 肱而延瞩浮云,或抱膝而停思玄理,或展经朗诵,或搦管微吟,或引扇开襟,或加簪举袂,或敛容敬肃,或散发逍遥,或揽监擒班,怃然太息,或执巾拭涕,喟尔长 吁,或促视图画,闪灼鼻间银镜,或坐调琴瑟,泠朗指下心音,或钟磬戛鸣,或笙箫鼓吹,或筛金击柝,或携杖搴裳,或和味鼎中,或割鲜几上,或旋烹而啜茗,或 当食而尝羹、,或提莒抱罂,或操刀荷篑,或挟持两石,或负戴千钧,或睥睨弯弓、直呼中的,或桀骜试剑、仰绝垂缨,或蹴鞠投壶,或弄丸投石,或拱珍而矜夸珠 璧,或采芳而把玩芝兰,或种植阶除,或耕耘畎亩,或酩酊而潦倒,或鞅掌而憩休,或称比干戈、耀武扬威,或抹施粉黛、委婉娇羞,或官吏坐趋,或主宾揖让,或 倚木而欣颜击节、客共嘉言,或临风而把臂衔环、朋同雅叙,或徒手扑搏,逞技于间场,或执版辨争、健讼于公府,或饰涂鬼面、辗转揶揄,或俯据狮音、张惶咆 吼,或籧篨悼惜,或憔悴伤悲,或优游乎泉石缔盟,或欷歔乎河梁送别。以上诸貌,未尽形容,随人点缀,倘非损改常规,力标新姿,则象必雷同,难于料理矣。其 余一切植蠢,咸云死象,又非与人可同日语者。然亦须概用人象活转其机,或游观指顾,或导引招摇,或豢养滋培,或操持振作,一主于感动之而已。至若木石、宇 垣、器皿、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合同协议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