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前精炼: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题精炼(二).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311786 上传时间:2021-08-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考前精炼: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题精炼(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考前精炼: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题精炼(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考前精炼: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题精炼(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考前精炼: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题精炼(二).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考前精炼: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题精炼(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二、姓名称谓51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52(2017全国卷)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 )53(2015全国卷)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 )54号,与名和字没有根本区别,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般敬称。( )55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死后会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5

2、6(2015全国卷)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 )57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58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 )59“郡望”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如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 )60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如“家父”,又作“家严”“家君”;“家母”,又作“家慈”;舍弟、舍妹、舍侄。( )61古人称对方

3、时,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常用“令”“尊”“贤”等敬辞。其中“令”用以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令爱等;“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尊称平辈或晚辈,如“贤郎”(对方的儿子)、“贤弟”等。( )62(2016全国卷)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63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十三四岁的男子。( )三、礼仪习俗(一)宗法礼仪64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指旧时嫡妻所生的长子,因其地位最高,又称“宗子”

4、,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 )65冬至之日,最高统治者都会祭天,因为他们认为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一直延续到清代;夏至之日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土神、谷神、社稷等。( )66“封禅”指在都城的城郊祭天、祭地的盛典。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都给予特别的重视。( )67古代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 )68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仪式称“朝仪”,是体现一代帝王之尊及典制完备的重要标志,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69古代诸侯会定期朝见天子叫“朝聘”。每年派大夫朝见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

5、为“朝”。( )70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置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71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72祖道,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至易水上,既祖,取道”(荆轲刺秦王)中的“祖”就是“祖道”,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73虚左,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

6、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 )74膜拜,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的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 )75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把孝悌作为实行“仁”的根本,提出“三年无改于父道”“父母在,不远游”等一系列孝悌主张。( )76古代祭祀或祭拜用纯色全体牲畜和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叫“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所以这类牺牲称为“牢”。( )77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独居,以示虔诚。这些活动叫“斋戒”。斋戒时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 )78纨绔子弟代指富贵

7、人家的子弟。因为纨是一种细而有光泽的绢帛;绔是套裤,是套在最外面御寒的。穷人一般穿不起绔,而富贵人家子弟不仅穿纨,还讲究“纨绔”。( )79古人称已嫁出的女子回娘家省父母为“归宁”,也指男子归省父母。( )80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二)节日习俗81春节,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又称元日、新春、新正等。春节习俗是庆贺过去的一年,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源于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之怪兽的传说。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82元宵

8、节,古称上元节、灯节。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好的收成。吃元宵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习俗。元宵节的习俗还有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灯、迎紫姑、走百病等。( )83(2017全国卷)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 )84清明节,据传为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仿效。按农历算在三月上半月,按阳历算则在每年四月五日或六日。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85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习俗有喝雄

9、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86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 )87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88重阳节,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重阳时节,秋高气爽,风清月洁,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89.二十四节气中

10、排第一的是立春,排最后的是除夕。( )参考答案二、姓名称谓51拓展有三种情况直称姓名:自称;用于介绍或作传;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52 5354拓展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是由自己取定。号,又叫别号、表号。55 5657拓展“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58拓展汉书记载,十月汉武帝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认为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纪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那一年为“元狩元年”。5960拓展“先父”“先母”是尊称逝去父母的称呼。61 6263拓展“豆蔻”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其他如“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指八九

11、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指人三十岁;“不惑”指人四十岁;“知命”指人五十岁;“花甲”指人六十岁;“古稀”指人七十岁;“耄耋”指人八九十岁;“期颐”指人一百岁。三、礼仪习俗(一)宗法礼仪64 6566拓展“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史记封禅书:“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6768拓展各朝对朝仪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等级区别。一般规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泛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6970拓展长揖,不分尊卑的相见礼,

12、拱手高举,自上而下;拱,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71拓展顿首,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也常用于书信的开头或末尾。稽首,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72 73 74 7576拓展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猪)三牲全备为“太牢”。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用羊、豕各一,称为“少牢”。77 78 79 80(二)节日习俗81拓展(1)古时候,人们把谷物的成长周期称为“年”。民间一般从上年的腊月初八或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到来年的正月十五都称为“春节

13、”。(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82拓展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唐寅元宵)8384拓展(1)寒食,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因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后人便将寒食的风俗视为清明习俗之一。,(2)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85拓展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86拓展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87拓展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中秋月)88拓展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8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