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本 桃生长规律12.8(8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43107227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范本 桃生长规律12.8(8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范本 桃生长规律12.8(8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范本 桃生长规律12.8(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范本 桃生长规律12.8(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范本 桃生长规律12.8-第 8 页桃树的生长规律及养分吸收规律桃(英文名:Peach)属蔷薇科、李属、桃亚属植物,原产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分布极广,品种很多,目前在世界南北纬2545的地区广泛栽培,在果树生产中占有重要的经济地位。自古以来桃作为五果之首(桃、李、杏、枣、栗),以其果肉鲜美、香味独特、甘甜多汁、风味佳美、富含营养,受到人们的喜爱。据中国医学科学院食物成分表报道,每100g鲜桃果肉含有水分87.5g,蛋白质0.8g,脂肪0.1g,碳水化合物10.7g,钙8mg,磷20.0mg,铁1.2mg,胡萝卜素0.06mg,硫胺素0.01mg,核黄素0.02mg,尼克酸0.7mg,抗坏血酸6

2、.0mg此外,桃果肉中还含有人体不能合成的多种氨基酸,特别在特早熟桃中氨基酸含量极为丰富。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都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价值。一、桃树的生长规律1. 桃根系的结构特点桃树为浅根系树种,水平根发达,无明显主根,根系的水平分布一般与树冠冠径相近或略远(图1),一般新根集中分布在树冠的新梢下。侧根分支多近树干,远离树干则分枝少,其同级分枝粗细相近,尖削度小。绝大多数的根系分布在1060cm土层中,吸收根一般在40cm土层以内,1030cm为生长旺盛区(图2)。砧木种类、土壤条件及栽培管理措施等因素影响根系分布的深、广度。图1 桃树根系的水平分布图(Le pcher,2003) 图2 桃树根系

3、的纵向分布图(Loc Pags, 2000)2. 桃根系的生长发育特点桃根系的年周期生长与土壤温度密切相关。早春土壤温度达到0以上时,开始吸收水分、养分,并同化氮素;当达到5时,新根开始生长,7.2时,营养物质可以向上移动,15以上生长旺盛,土壤温度升到26时新根停止生长,进入夏季休眠。在华北地区新根的发生有三次高峰,第一次为5月下旬,第二次为6月下旬,第三次为9月下旬。11月份以后土壤温度逐渐下降,当降到11以下时,根系生长缓慢,渐而停止生长,进入冬季休眠,在北方的冬季根系生长停止,在南方的冬季,根系生长微弱或停止生长。3. 桃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桃树为喜温树种。一般北方品种以814,南方品种

4、以1217的年平均温度最适宜,地上部发育的温度为1823,新梢生长的适温为25左右。桃的花期要求平均气温在10以上,最好不超过25,夜间不低于5,否则授粉,受精不良,花期快则35天,多则710天。果实成熟期的适宜温度是25左右。我国的大多数品种冬季休眠期必须有7.2以下低温6001200小时,才能正常开花结果,但也有极少数短低温品种只需250小时即可通过自然休眠。桃树喜光照充足,对土壤的适应能力很强。一般土壤都能栽种,以中性偏酸的土壤生长较好。土壤pH低于4或高于8时则严重影响生长。对土壤质地的适应方面,以排水良好、通透性强、土壤较肥沃的砂壤土栽培较好,表现为结果早、品质好;如土壤过于肥沃、质

5、地太黏重、则易生长过旺、结果较晚、早期产量低、品质较差,味淡、果小。要维持桃树健康生长,土壤中含氧量应在15以上。桃树根中含有苦杏仁甙,此物质在腐烂分解时产生氰氢酸,能对幼树根部产生毒害作用,使其生长不良甚至死亡,故桃树忌重茬栽培,新栽桃树宜选新地。4. 桃树的生物学年龄时期及养分需求特性桃树的一生可分为四个生物学年龄时期,各生物学年龄时期有其不同生长发育及养分需求特性依据这些特性,施用技术措施以保证稳产和优质。幼树期:即从定植到结果前的时间,大约24年,是生长的旺盛时期,新梢生长旺,此期应加强夏季修剪,控制无用旺枝的生长,适当长放、拉平辅养枝,使其结果。幼树需控制氮肥的施用。如果幼年树供氮过

6、多,极易引起徒长,影响花芽分化,延迟结果,降低品质,容易出现生理落果和发生流胶病。盛果初期:此期一般为23年,即定植后的第五年开始,此时生长与结果同时进行,主侧枝仍需延伸继续扩大树冠,结果枝增多,产量上升,果品质量也发挥出该品种特点。这个时期需增加施肥量以满足产量上升需要。但施氮过量,尤其在枝梢旺盛时,易加剧生理落果,推迟成熟期,果实着色不良,降低品质。盛果期:定植后717年,产量由上升达到稳定。在栽培管理上要根据树势和产量增加施肥量,氮肥的施用量应随着树龄增长、结果量增多和枝梢生长势的减弱而适当增加,钾肥的施用应充足,可提高坐果率高,果大而味甜。修剪上要注意枝组的更新和维持。保持各类果枝的比

7、例,适当留果,防止增加负载量,调节结果与发枝的关系,均衡树势;并使树冠内部通风透光,保持内膛与下部正常结果,以延长盛果期的年限。衰老期:一般在1720年以后,树体开始衰老。其明显特征是新梢长度和抽生量大量减少,树体下部和内膛逐渐空虚,结果部位上移,短果枝和花束状枝增多,产量和果品质量下降。此期应适当增施氮肥,以增强树势,提高产量,延长寿命,同时应加重修剪,维持树势,更重要的是应着手品种更新工作,为了避免桃树的重茬问题,可分期分批的更新。5. 桃树的年生长周期过程叶、花芽萌动:经过完全休眠的芽2月下旬至3月上旬开始萌动,随后花芽逐渐膨大、开花。叶芽逐渐萌发而展叶。此期间地下根也先于芽的萌动而开始

8、活动和伸长,吸收水分及养分。树体内树液流动逐渐旺盛,以供开花所需的养分。开花、展叶:桃的花期因品种和年份有所变异,一般桃产区为3月上旬至5月上旬,自南向北、自内陆向沿海发展。盛花期约710天。花后随即展叶和抽生新梢。抽生新梢:桃的新梢生长开始自花后3040天,5月下旬至6月上旬生长最为迅速,以后逐渐缓慢,开始加粗生长,并发生二次枝。果实的发育:桃果实的发育为典型的双“S”曲线。主要分三个时期:. 果实的体积和重量迅速增长,主要靠细胞数量的增多,各品种增长速度大致相同。. 果实增长缓慢,果核开始木质化,又称硬核期,各品种间所需时间差异很大。. 果实体积和重量迅速增长,时间大约在采收前30天左右,

9、故又称果实迅速膨大期。花芽分化与休眠: 桃的花芽分化时期各品种和栽培地区有所差异, 9月中下旬以后,树液活动渐缓开始进入休眠,落叶后进入深休眠。桃的休眠期需满足一定的低温量,称为需冷量。一般为7以下750l000小时,若不能满足则发芽、开花不良。根群的第二次生长:果实采收后,光合作用制造的养分将向树体和地下部积存,充实树体。此时土温也下降到适于根系生长的温度,根系开始了第二次生长,吸取水分和养分供给光合作用。图3 华北落叶果树的年生长周期过程(彭世祺和潘季淑,1993)6. 桃树的营养特性桃树结果早,寿命短,较苹果、梨等果树耐瘠薄。在氮、磷、钾三要素中,桃树对钾的需求量最大,对氮的需求量仅次于

10、钾,对磷的需求量较少。一般每生产100公斤桃,需氮0.48公斤,磷0.2公斤,钾0.76公斤,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大体为1:0.42:1.58。桃树对氮素较为敏感,氮肥适量,能促进枝叶生长,有利于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磷肥不足,则根系生长发育不良,春季萌芽开花推迟,影响新梢和果实生长,降低品质,且不耐贮运。钾素对果实的发育特别重要,在果实内的含量为氮的3.2倍。钾肥充足,果个大,含糖量高,风味浓,色泽鲜艳,轻度缺钾时,在硬核期以前不易发现,而到果实第二次膨大,才表现出果实不能迅速膨大的症状。桃树所吸收的矿质营养元素,除了满足当年产量形成的需要外,还要形成足够的营养生长和贮藏养分,以备继续生长发

11、育的需要。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贮藏营养都有很强的依赖性,贮藏营养主要通过秋季追施提供的。树体这种循环供给养分的能力使得肥料效应可能不会在当年完全显现。有研究表明,69%-80%的氮贮藏在桃树的根系中。还有研究表明,开始新生长的前2530天,所有的氮素全部来自贮藏营养,贮藏氮素可以用来供给新的生长一直到花后大约75天。7. 一年生桃树的干物质累积及氮素吸收规律图 3 一年生桃树的氮素吸收及干物质累积情况(N.MUNOZ,1993)图4 一年生树体各部分氮素含量的季节变化(D.Atkinson,1997)8. 三年生早熟和晚熟品种桃的生长规律及养分吸收规律图 9 三年生早熟品种(Flordasta

12、e)和晚熟品种(Tudia)桃树不同时期的氮素吸收情况(M. Policarpo,2002)图 三年生早熟品种(Flordastae)桃树不同时期各部分的氮素含量百分比(M. Policarpo,2002)图 三年生晚熟品种(Tudia)桃树不同时期各部分的氮素含量百分比(M. Policarpo,2002)9. 七年生桃树的生长规律及养分吸收规律图6 七年生桃树各部分干物质含量的季节变化(J. RUFAT,2002)图 七年生桃树各部分氮素含量的季节变化(J. RUFAT,2002)图 七年生桃树各部分的氮素含量占整株树的百分率的季节变化(J. RUFAT,2002)图 七年生桃树果实、叶片

13、和新生枝氮素浓度的季节变化(J. RUFAT,2002)图 七年生桃树的阶段干物质累积量和氮素累积量(J. RUFAT,2002)图1 不同施氮量对晚久保桃生长发育的影响(李付国,2005)Fig 1 Effect of different nitrogen rates on peach growth of late mature jiubao N0 N75 N150 N225图2 不同施氮量对晚久保桃新梢生长的影响(李付国,2005)Fig 2 Effect of different nitrogen rates on shoot growth of late mature jiubao N

14、0 N75 N150 N225养分吸收规律一年中不同生长期对营养的需求量不同。图2研究结果表明,生长前期氮、钾素均呈上升趋势,钾在硬核期后,需求量大增,呈直线上升趋势,以果实成熟前增长最快,而到近成熟时又有所下降。氮在采收时含量最高,约为钾的5倍。磷素除在硬核期有些波动外,以后均比较稳定。N. munoz(1993)研究结果表明(图4),桃树在3月份开始迅速吸收氮素,呈直线上升趋势,6月底达到高峰,随后迅速下降,直到10月份进入深休眠,到达最低。桃树所吸收的矿质营养元素,除了满足当年产量形成的需要外,还要形成足够的营养生长和贮藏养分,以备继续生长发育的需要。有研究表明,69%-80%的氮贮藏在

15、桃树的根系中。还有研究表明,开始新生长的前2530天,所有的氮素全部来自贮藏营养,贮藏氮素可以用来供给新的生长一直到花后大约75天。Ryugo(1988)研究表明,猕猴桃树体内的贮藏物质在6月初开始上升,随后一直增加,直到落叶时达到最高,在冬季树体内一直保持高的贮藏物质含量,随着春天花芽的萌动,树体内的大量贮藏营养开始消耗,到盛花期达到最低(图5)。提洛尔桃园无机氮含量的季节变化。图 提洛尔果园无机氮含量的季节变化(Wolfgang Drahorad, 1999)图 8 桃叶片生长期中的营养元素浓度变化(Rogers, 1953)M. Policarpo(2002)文献报道,早熟品种与晚熟品种

16、的氮素吸收时期不同。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早熟品种(Flordastae)比晚熟品种(Tudia)早一个月左右开始吸收氮素,4月底-10月中旬两个品种氮素吸收量基本相同,早熟品种在10月中旬左右就不再吸收氮素,而晚熟品种则要持续到11月中旬(图9)。图 七年生桃树叶片和果实每天的氮素累积量桃树的施肥还要考虑其吸收特点和分配的季节规律。在果树的年生长周期中,只有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发展,才能获得高产优质的商品果实。若供肥不足,则营养生长不良,即使着生较多的花芽,也无足够的营养发育,造成果少质次;反之,施肥过量、尤其是氮肥过多,会使营养生长过旺、枝梢徒长,花芽分化不良,有的虽然能开花结果,但容易

17、生理落果,或坐果果实小且质次;此外,枝叶旺长还会与果实争夺养分,引起果实缺素症,形成裂核并发生生理性病害,所以,施肥必须考虑枝叶和果实间的营养平衡。图 1 不施氮肥(LN)和施入200kg/ha氮(HN)的果实干物质累积曲线(JOSEP RUFAT,2002)图4 一年生桃树一年内的氮素吸收量桃树养分管理系统推荐施肥模块的建立1. 技术思路:将桃园的目标产量、土壤养分含量及品种分为不同的等级,根据桃树的需肥规律、前期试验、专家经验和文献资料,初步确定不同的肥料用量及施肥时期。在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应用叶片诊断法(DRIS系统)对追肥用量进行调控。技术路线图如下:试验结果目标产量土壤养分含量品 种

18、桃树的养分需求规律初步确定桃园养分基肥及追肥用量及时期DRIS诊断结果判断养分的丰缺状况,调节追肥用量2. 分级标准的制定:目标产量的分级:(以前两年平均产量的115计):高产:30t/ha;中产:2030t/ha;低产:1811570150中14-1890-11540-70110-150低149040110表2平谷土壤微量元素判定标准*土壤肥力有效铁mg/kg有效铜mg/kg有效锌mg/kg有效锰mg/kg极低5.00.10.525.01.84.025.03. 推荐施肥量的确定在推荐系统中,有机肥的施入采用统一的标准,每公顷按照18t施用。化肥氮磷钾肥料用量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确定如下表:表

19、3 根据不同的目标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推荐的桃园氮磷钾养分用量(kg/ha)表4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推荐的桃园微量元素肥料用量表表5 追肥的施用时期及肥料用量分配表养分萌芽期幼果期膨大期养分回流期*氮304030磷100钾404020* 与有机肥一块做基肥施用4. 施肥时期及施肥方法的确定1)基肥时期:在秋季落叶前一个月施用。肥料配比:有机肥的全部,混合氮肥用量的30,磷肥的全部,钾肥的20,以及全部的微肥。将微肥、化肥和有机肥掺混均匀,一同做基肥施入。施用方法:放射状施肥方法。即在距树干1m左右挖六条沟,宽4050cm,深3040cm,内浅外深,以免伤根,均匀撒施。2)追肥:追肥的施用时期与用量

20、分布(见表5)。施用方法:放射状施肥。在距树干1m左右挖六条,3040cm宽的条状沟一直延伸到树冠外缘,深1015cm,将硫酸钾均匀撒施。参考文献JOSEP RUFAT, THEODORE M. DEJONG. 2002. Estimating seasonal nitrogen dynamics in peach trees in response to nitrogen availability. Tree Physiology. 2:1133-1140Michelangelo Policarpo, Luigi Di Marco, Tiziano Caruso et al., 2002.

21、Dynamics of nitrogen uptake and partitioning in early and late fruit ripening peach(Prunus persica) tree genotype under a Mediterranean. Plant and Soil. 239:207-214.Loc Pags, Claude Doussan and Gilles Vercambre. 2000. An introduction on below-ground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 acquisition with special

22、reference on trees. Simulation models should include plant structure and function. Ann For. Sci. 57:513-520. D. Atkinson. 1997. Mineral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Use for Deciduous Fruit Crops. Acta Horticulture. 448:307-315.Wolfgang Drahorad. 1999. Modern Guidelines on Fruit Tree Nutrition. The COMPACT FRUIT TREE. 32(3):91-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