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8.2.ppt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308228 上传时间:2021-08-18 格式:PPTX 页数:85 大小:13.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滕王阁序8.2.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滕王阁序8.2.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滕王阁序8.2.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滕王阁序8.2.pptx(8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序,滕,王,阁,壹,背景导读,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楼实景,滕王阁,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贞观年间,李元婴曾被封于山东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已被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因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 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

2、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岳 阳 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黄 鹤 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滕 王 阁 诗,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弟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王 勃,现在的滕王阁楼于1989年10月8日竣工,全楼九层,高57.5米,背城临江,距唐代遗址百余米。关于滕王阁,历代题咏也很多,

3、如唐代诗人钱起的滕王阁诗,宋代刘敏求的诗,辛弃疾的词贺新郎赋滕王阁,明代洪武年间解缙有对联语。,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 传说当时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字子安,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四杰之首。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6岁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9岁,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4、16岁,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作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王勃,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 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为“绝唱”。,链接:祸起檄英王鸡文,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显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沛王助兴。不料此文传到唐高宗手中,圣颜不悦,读毕则怒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有意虚构,夸

5、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唐高宗认为此篇意在挑拨离间,钦命将他逐出长安。于是,王勃被逐。他凭着自己的才情和苦心经营刚刚打通的仕途,就这样毁于一旦。 檄文: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文学故事,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26。都督阎公不之信。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 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 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

6、”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唐摭言(卷五),全文写完后,阎的女婿却说话了,说这是前人已有的文章,不足挂齿,接着一口气把滕王阁序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使得在座之人,也对他非凡的记忆力惊奇不已。王勃听后,也暗暗佩服,但灵机一动,问道:“序文之后还有一诗,能否也将诗背将出来?”那位女婿一听,不禁张口结舌了。王勃挥笔疾书,将诗写了出来:,注释江:赣江。帝子: 指滕王。槛: jian 栏杆。,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诗,王勃,位置气势 宴乐情景 秀美景色 慨叹:物是人非 世事多变,暮秋之后,

7、鄱阳湖区将有成千上万只侯鸟飞临,那将构成一幅活生生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图,成为滕王阁的一大胜景。,文体知识,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如南朝梁萧统的序,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 祝愿。劝勉之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等,宴会 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这样的序叫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文体知识,骈文,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骈文本义即对偶文。 其主要特点是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 在声韵上,运用平仄,音

8、律和谐。 在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骈文,四、断句品韵: A: 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B: 六字句的断句: (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 (2)临/帝子之长洲;穷/岛屿之萦回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C: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都督/阎公/之雅望,D:四六对四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E:六四对六四:屈贾谊于长沙

9、,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F: 主谓结构相对: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G: 动宾结构相对: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H: 偏正结构相对: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正音,翼轸( yzhn ) 襟( jn ) 三江 鹤汀( tng ) 凫( f )渚( zh ) 川泽纡( y ) 孤鹜( w ) 樽( zn ) 迥( jing ) 盛筵( yn ) 梓( z )泽 襜( chn )帷 睢( su )园 瓯( u )越 骖騑(cn fi ) 睇眄( d min ) 棨戟( q j ) 披绣闼( t ) 叨( to )陪鲤对 遄( chun )飞 命运多舛( chun ),贰,文本赏

10、析,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早给骈文特点作了总结说:“铺采离文,体物写志”,即写景抒情,借物言志。,根据这样的特点,我们把文章写景、抒情的两个部分是?,23段:描写滕王阁美景; 45段:抒写人生感感慨。,这是一篇作诗序言。 第1段,概述滕王阁所处地理环境,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6-7段,诗人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表达对主人的知遇之恩的感谢。,概写洪州风貌,引出与会人物,(2-3):扣“秋日登阁”,三秋时节,滕王阁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4-5):扣“饯”,写宴会盛况,抒发人生感慨。,(6-7):扣“别”,叹知己难遇,胜宴难再。,(1):扣“洪府”,,(2-3):扣“秋日登阁”,

11、,(4-5):扣“饯”,,(6-7):扣“别”,,第一段,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旧时的,意动用法,由古及今,写历史的久远; 由天及地,写界域的广大; 由水及陆,写地势的宏伟。,(它)属于翼、轸二星所对应的地面区域。 地形与衡、庐两山相接。,1.南昌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杰地灵,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物有光华,天有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所在的区域。 人有英杰,地有灵秀(之气),徐孺子在太守 陈蕃家中下榻。 下榻:(客人)住宿。 名句:前者高度概括江西各地繁华富庶; 后者形象说明南昌一带人才济济。,形作动:“具

12、有”,“显示”,雄州 雾 列,俊 采 星 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名作状:像一样,陈蕃下榻的典故,寓有重视人才之意,婉言自己怀才不遇之感。,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借代修辞 棨戟:代阎公 襜帷:代宇文新州的车驾,点,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千里逢迎,高朋满座。,面,点面结合,高:尊贵的,高贵的。,2.参加宴会的人员,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名句 文辞如腾起的蛟龙、飞舞的彩凤的,是文坛领袖孟学士; 宝剑如紫电、如清霜般锋利的, 是勇武有韬略的王将军。,点的描写,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 “胜友”“高朋”“

13、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 ”一词。,俊采,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家君,称自己的父亲。 童子,王勃自称。 家父作交趾县的县令,我探亲路过这个有名的地方(指洪州);年幼无知,(却有幸)亲自遇到了这场盛大的宴会。,这几句写自己的“贸然闯入”,委婉含蓄,赞美而又不失身份,谦虚而又不卑不亢。,3.自己参加宴会的原因,按提示找出相应的句子 研读第一段,地势之美:,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雄州雾列,台隍枕夷夏之交,人物之盛:,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参加宴会的人物:,宇文新州,孟学士,王将军,

14、都督阎公,俊采星驰, 宾主尽东南之美,历史之久:,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地域之广:,第一段(小结),历史悠久 辖境辽阔 物产珍异 人才杰出,紧扣“洪府”,赞,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描绘了一幅山川秀美与天上星光遥相辉映的景象,视野开阔,气势宏伟。,第二、三段,维:句中语气词,帮助判断 序:时序(春夏秋冬) 三秋:古人称七、八、九月为孟秋、仲秋、季秋,三秋即季秋,九月 时间是九月,时序为深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潦水:蓄积的雨水 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天空云烟凝结,傍晚的山峦呈现出紫色。,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品三秋美景,1.举行宴会的时间,俨:通“严”,整齐的样子

15、骖騑:驾车两旁的马匹 上路:高高的 访:看 崇阿:高大的山陵 驾着车在高高的道路上前行,在高大的山陵间寻访风景。,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临、得:到 帝子、天人:都指滕王李元婴 长洲:滕王阁前赣江中的沙洲 旧馆:指滕王阁 来到滕王阁前的沙洲上,见到滕王阁当年修建的滕王阁。,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2.王勃来会的过程,层:重叠 上:上达 飞阁:架空建筑的阁道 流丹:丹漆彩绘鲜艳欲滴 临:从高处往下探望 在这里可以望见重叠的峰峦耸起一片苍翠,上达重霄; 凌空架起的阁道上,涂饰的朱红色油彩鲜艳欲滴,从阁道往下看,地好像没有了似的。,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手法:夸张,突

16、出阁之高; 俯仰结合,上下浑成之美; 色彩对比,流丽飞动之美。,3.滕王阁及其周围的景色,鹤汀凫渚:鹤所栖息的水边平地,野鸭聚处的小洲。 汀:水边平地 凫:野鸭 渚:水中小洲 萦回:曲折 桂,兰:名贵的树,形容宫殿华丽、讲究。 即冈峦之体势:依着山岗的形式(而高低起伏)。 体势:形势、态势。 鹤、野鸭止息的水边平地和小洲,极尽岛屿曲折回环的景致;用桂木、木兰修筑的宫殿,高低起伏像冈峦的样子。,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时维九月, 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 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层峦耸翠, 上出重霄; 飞阁流丹,

17、 下临无地。鹤汀凫渚, 穷岛屿之萦回; 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段意:,写滕王阁及其周围的景色。,滕王阁在山水之间,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披:开 绣闼:绘饰华美的门 雕甍:雕饰华美的屋脊 旷:辽阔 盈视:极目远望,满眼都是 纡:迂回曲折 骇瞩:对所见的景物感到惊骇 骇:使动,使感到惊骇 推开雕花精美的阁门,俯视彩饰的屋脊,放眼远望,辽阔的山岭、平原充满人们的视野,纡回的河流、湖泽使人看了吃惊。,“披绣闼”由外至里, “俯雕甍”由上视下,写登高望远所见的山川之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闾阎:里门,这里代指房屋 扑:满 钟鸣

18、鼎食: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所以用钟鸣鼎食指代名门望族 舸:船 弥:满 青雀黄龙:船的装饰形状,船头作鸟头型,龙头型。 舳:船尾把舵处,这里代指船只。 房屋遍地,有不少官宦人家;船只停满渡口,有许多装饰着青雀、黄龙头形的大船。,极写人烟之盛,舸舰之多,渲染出一片富庶祥和的景象。,销:“销”通“消”,消散 霁:雨过天晴 彩:日光 区:天空 彻:通贯 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晴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鹜:野鸭 晚霞漂浮,野鸭上翔,仿佛一起飞行,秋水澄澈,天空明朗,水天浑然一色。,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穷:穷尽,引申为“直到” 彭蠡:

19、古代大泽,即今鄱阳湖 衡阳:今湖南省,境内有回雁峰,相传秋雁到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返。 断:止 浦:水边、岸边。 渔夫唱着歌傍晚归来,歌声响遍鄱阳湖畔;排成行列的大雁被寒气惊扰,鸣声到衡阳的水滨而止。,手法:虚实结合,听觉联想,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山川之美,人烟之盛,雨后天晴,人鸟共乐,壮美的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滕王阁上眺望所见,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名句:被前人誉为“写

20、尽九月之景” 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 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 上句设色淡雅,下句浓重,在色彩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写出色彩变化之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名句: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 构成一幅色彩协调、动静搭配绝妙好图。 水天一色的一片青碧之中,绚丽的晚霞映照在碧绿的江水中,江渚之上,几只灰白色的野鸭时翔时集。 诗人在落霞孤鹜齐飞的动景中,勾勒出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名句: 句式工整

21、。 动静结合。 意境优美。,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自成对 偶,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 “秋水长天”“霞鹜齐飞,”动静结合,以 动衬静,上句,目随景而动,下句,心因景而静。 青天碧水,水天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 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色彩明丽、上下浑成。,写景“四美”,色彩变化之美,寒潭清,暮山紫,层峦耸翠,飞阁流丹,青雀黄龙,远近变化之美,鹤汀凫渚 桂殿兰宫,山原盈视 川泽骇瞩,云销雨霁 彩彻区明,近景,中景,远景,上出重霄 下临无地,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落霞孤鹜 秋水长天,虚实相衬之美,渔舟唱晚,雁阵惊寒,上下浑成之美,看到如此美景, 王勃的心情如何呢?,遥襟甫

22、畅,逸兴遄飞。,(融情于景),第四、五段,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遥:远望 襟:胸怀 甫:顿时 畅:舒畅 兴:兴致 遄:迅速 爽籁:清脆的排箫音乐 籁:管子参差不齐的排箫 遏:阻止,引申为“停止” 登高望远的胸怀顿时舒畅,飘逸脱俗的兴致油然而生。宴会上,排箫声响起,好像清风拂来;柔美的歌声缭绕不散,遏止了白云飞动。,思考: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起什么作用?“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运用了什么手法?,起过渡作用。从写登览之乐回到写宴会,兴致高昂,情绪激动。 前句通感,后句夸张,极写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凌:

23、超过 彭泽:今江西湖口县东,此代指陶渊明。 邺水:在邺下(今河北省临漳县)。邺下是曹魏兴起的地方,三曹常在此雅集作诗。曹植在此作公宴诗。 朱华:荷花,曹植公宴诗:“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临川:郡名,今江西省抚州,代指即谢灵运。谢灵运曾任临川内史。 今日的宴会,好比当年睢园竹林的聚会,在座的文人雅士,豪爽善饮的气概超过了陶渊明;又有邺水的曹植咏荷花那样的才气,文采可以直逼临川内史谢灵运。,典故: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西汉梁孝王刘武,刘邦的孙子,睢阳为中心,依托自然景色,修建了一个很大的花园,称东苑园,后人称为梁园。梁园中的房舍雕龙画凤,金碧辉煌,几乎可和皇宫媲美。睢水两岸,竹林连绵十余里

24、,各种花木应有尽有,飞禽走兽品类繁多,梁王经常在这里狞猎、宴饮,大会宾朋。天下的文人雅士如枚乘、严忌、司马相如等云集梁园,成了梁孝王的座上宾。俗成语“梁园虽好,不是久留之地”就是来自这个典故。彭泽指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令,喜欢饮酒,所以说“彭泽之樽”。归去来辞中有“携幼入室,有酒盈樽”的句子。 文中引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表示在座的宾客好比是当年聚集在睢园(梁园)里的文人雅士一样饮酒赋诗,他们豪爽善饮的气概超过了陶渊明。,典故: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曹植曾作过“朱华冒绿池”。朱华,字面是红色的花。曹植是建安文学之集大成者,有七步之才。临川,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他曾

25、任临川内史。谢灵运对曹植的才华非常崇拜,曾说过一句比较狂的话:“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所以这里将曹植和谢灵运两人的事迹一起引用。 典故是借诗人曹植、谢灵运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士具有很高的文采。,铺叙欢饮娱乐的场景。交错选用历史典故,暗示宴会之豪华,人物之高雅,含蓄凝练,为下文写落魄失意做铺垫。,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四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二难:贤主、嘉宾难得 睇眄:看 中天:长天 迥:远 盈虚:盈满亏损,指兴衰变化 数:定数,命运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都有,贤主、嘉宾,难得

26、齐聚。放眼远眺无边的长空,在闲暇的日子里尽情欢乐。 苍天高远,大地辽阔,更觉宇宙浩渺无垠;兴致已尽,悲哀随之而来,知道事物的兴衰成败自有定数。,“兴尽悲来”,是全文感情的转折点。作者由赏“美景”到感“悲情”,由喜悦渐生悲慨。 天地广大、宇宙无穷人生无常、盛衰有时 直抒胸臆,抒写内心深处的孤独。,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吴会:古代绍兴的别称,绍兴古称吴会、会稽,是三吴之首。 南溟:南方的大海。事见庄子逍遥游。 天柱:传说中昆仑山高耸入天的铜柱。 神异经:“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 北辰:北极星,比喻国君。 西望长安如在日下般遥远,东看吴

27、地如在云间一样缥缈。地势偏远,南海深邃,天柱高耸,北极星远悬。,典故: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封建社会以帝王比日,因以皇帝所在之地为日下。遥望京都长安如在天边一样遥远,指看吴会也似乎远在飘渺的云海之间一般虚无。 这个典故流露作者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感慨。 典故: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南溟”,指南方的大海,出自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溟),南冥者,天池也。”“天柱”,传说中的擎天之柱,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员周如削,铜柱下有屋,壁方百丈。”天柱,极言其高。 通过宇宙的广阔渺远,来衬托人生的短暂。,登高望远,人们都不免感叹人生短暂、人之渺小。在我们学过的或接触过

28、的诗文中,有没有类似的联想?,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前赤壁赋 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天地阔远 而自身渺小,宇宙无穷 而 人生短暂,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东西南北,极目四望,实则是“极目四想”: 由日落想到长安,由云海想到吴会, 由南方而想到大海,由北方而想到天柱、北极。 世界阔大,宇宙无边, 在这阔大无边的世界宇宙面前,人生是那么的渺小。父亲因自己牵连被贬交趾,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心有戚戚者怎能不伤感?因而才有后文“ ”的情感流露。,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

29、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关山:险关和高山 悲:同情 失路:仕途不遇,比喻不得志 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帝阍:天帝的守门人。这里指皇帝的宫门。 宣室:汉未央宫正殿。汉文帝曾坐宣室接见贾谊,谈话到半夜问鬼神之事。 雄关高山难以越过,谁悲悯不得志的人呢?在座的各位如浮萍在水上相聚,都是客居异乡的人。 思念皇宫却不被召见,等待在宣室被召见又到哪一年?,“兴尽悲来”,王勃为什么而“生悲”?,为自己的失意人生。,王勃凭着横溢的才华,怀着“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走上了坎坷而险恶的仕途。恃才傲物的他,与官场很难融合。他先是因为檄英王鸡的游

30、戏文章而触怒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接着又因擅杀官奴而被判死刑。虽遇大赦保住了性命,但他的父亲却因此而被贬到偏远的交趾(今越南)做地方官,自己也远离都城,不再被任用。,仕途失意之悲、怀才不遇之恨,这是一切“失路之人”共有的悲哀和孤独,极易拨响共鸣的心弦。,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写宴会盛况

31、,管弦之胜,歌声之美 宴会豪华,人物高雅,抒人生感慨(兴尽悲来),叹天地之大,宇宙无穷 (反衬人之渺小),人生无常,盛衰有时 怀才不遇,报国无路,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时运:命运 不齐:有蹉跎、有坎坷 舛:乖违,不顺 屈、窜: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贾谊委屈”“使梁鸿逃窜” 明时:指汉章帝时代,泛指圣明的时代。,一个叹词发端,转为更加强烈的抒情。其下三组句子,分三个层次表达同一个感叹: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第一层,表达基本认识; 第二层,举两个例子,来宽慰和自己一样的失意之人; 第三层,用一个否定判断和一个反诘论述,言之凿

32、凿,情之切切。,唉!命运不好,路途多不顺。冯唐容易老,李广难封侯。使贾谊遭受委屈贬到长沙,并非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到海边,难道不是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吗?,典故: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冯唐身历文、景、武帝三朝,一直只做到郎官,至武帝时,有人举荐了他,可是他己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汉代名将李广英勇善战,才略过人,一生与匈奴打了大大小小70多仗,威名远扬,匈奴望风而逃,称之为“飞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都是赞扬他的名句。然而李广没有能够裂土封侯,引来史家一片惋惜,民间无数惆怅。 后世遂用“冯唐易老、冯唐已老、老冯唐、叹冯唐”等慨叹生不逢时,命

33、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典故: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贾谊洛阳人,18岁就以文才著称,20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深受倚重,拟任贾谊为公卿。然而,朝中的那些公卿王侯对贾生并不宽容,在文帝面前毁谤贾谊“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文帝只得把他贬为长沙王太傅。后转任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堕马而死,他自恨失职,一年后也忧郁而死,年仅33岁。 古代贾谊常作为怀才不遇、英年早逝的代表。,典故: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梁鸿,字伯鸾,东汉文学家。梁鸿幼年丧父。东汉初年,梁鸿入太学受业,虽然家境贫寒但学习刻苦,受业期间曾遍览古今典籍,经史子集无所不通。汉章帝时,梁鸿因去看望好友高恢,经过京城,作了一首五

34、噫歌,一共五句诗,每句后面有一个“噫”字。大意是:登上高高的北芒山,俯览脚下的帝京城,宫室是多么地崔嵬,老百姓的辛勤劳苦,却远远地没有尽头。这首诗被章帝知道了,章帝勃然大怒,便下令搜捕梁鸿。梁鸿闻讯后改名换姓,携妻儿逃到了渤海边上居住。 白天梁鸿为人舂米,晚上每当他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时,孟光已经为他做好了香喷可口的饭菜。她非常敬重丈夫,不敢抬头直视,就半曲身子将盛着饭菜的托盘举至眉前端给丈夫吃。这就是著名的“举案齐眉”典故的由来。有一次给主人看见了,惊叹道:“能使妻子这样敬重自己的人必非常人!”于是换了间大房子给梁鸿夫妇居住,自此梁鸿方得潜心学问,闭门著书十余篇。 后代文人常引“窜梁鸿于海曲,

35、岂乏明时”来抒发自己一生未得志的抱怨。,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机:通“几”,预兆,细微的征兆 达人知命:通达事理的人。 宁移:宁,哪。移:改变。 穷:困厄,处境艰难。 青云之志:比喻远大崇高的志向。 能够依赖的是君子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通达事理的人,知道命运。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心志?处境艰难反而应当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志向。,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句。历来有志之士对自己的理想总是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著地追求,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 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强调

36、“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王勃此时怀才不遇,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思考: 怎样理解“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喝下贪泉的水,却觉得心境清爽, 处在奄奄待毙的时候,却乐观开朗。,表达一种“ ” 的情怀。,乐观开朗,典故: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晋人吴隐之上任途中,经过一处泉水,名叫贪泉,据说喝了这水人就变得贪心。他不信,就取水喝了,而且写了一首诗,大意说不存贪心的人喝了这水不会变贪。他到任后,非常廉洁。 “酌贪泉而觉爽”表达了廉洁的人绝不会受外界污浊的侵蚀,有德行的人即使在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纯正。 庄周向

37、监河侯借粮食,监河侯答应等封邑地方的赋税征收到手后借给他一大笔钱。庄周听了生气说,车辙中的鲋鱼需要的是斗升之水,如果拖延时间去取西江之水,就等于将鲋鱼置于枯鱼之肆。 后来形成了成语“涸辙之鲋”,用以比喻处在困境之中急待救助的人。这个典故意为处境艰难但能自得其乐。,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赊:遥远 东隅:日出处,表示早晨,引申为“早年”。 桑榆:日落处,表示傍晚,引申为“晚年”。 北海虽然遥远,乘着旋风还可以到达; 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为时还不晚。,这是自我激励,也是自我安慰。 两个典故,否定批判。表达自己“ ” 的豪情壮志。,不甘沉沦,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

38、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孟尝品行高洁,却有一腔报国热情;怎能不效法阮籍不拘礼法,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还呢?,典故: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出自庄子逍遥游。 这个典故说明虽然理想遥远,但有执著追求的态度仍然可以到达。 典故: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成语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比喻开始有损失,后来终于得到胜利;年轻时荒废了,年纪大后努力还不迟。出自后汉书冯异传。,典故: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 孟尝字伯周,东汉会稽上虞人。曾任合浦太守,以廉洁奉公著称,为民兴利除弊,百姓称为神明。但由于志趣高尚,洁身自好,长期不得升迁,后来隐居耕田。桓帝时,虽有人多次举荐他,但终不见用。年七十,死于家。 作者以孟尝

39、自比,流露出不被重用的怨气。 典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出自晋书阮籍传 :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阮籍借此宣泄对现实不满的苦闷心情。作者认为这种行为是消极的,不打算仿效。 这是反面用典,表达了作者不甘沉沦,力求振作自强,具有自慰自勉之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段意:感叹命途多舛,但对未来充满信心

40、。,高声朗诵这两段,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欢饮之乐; 对宇宙无穷的感慨; 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为自己怀才不遇而悲伤; 认识现实后的自我安慰; 对理想人格境界的追求; 豁达乐观的情怀。,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古时服制,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 微命:即“一命”,周朝官阶制度是从一命到九命,一命是最低级的官职。 一介:一个。 我王勃,只是一个能够佩三尺绅带的书生。,以自谦之词,点出自己的身份和处境,其复杂的心情可谓一言难尽,隐含书生 之感。,报国无门,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终军:据汉书终军传,终军字子云,汉代

41、济南人。武帝时出使南越,终军出使南越,向朝廷表示,只要给他一根长绳,定把南越王缚至汉朝宫廷来。后果然说服南越王归汉,时仅二十余岁。这两句是说,自己跟终军的年龄相仿,却没有请缨报国的门路。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称“弱冠”。,借古抒怀,先以终军自比,表达了没有终军幸运的感叹,再以班超、宗悫自许,表达了只能羡慕的遗憾。,我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我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志向,也仰慕宗悫“乘风破浪”的气概。,典故: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 班超最初在官府中从事抄写工作,他从军以后,受到大将军窦固的赏识。公元94年,在窦固的推荐下,班超出使西域,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使西域全境

42、统一于东汉。班超因功被封为定远侯。后人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 悫年少时,炳问其志,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唐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现比喻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也形容事业迅速地向前发展。 这两句是说,自己羡慕宗悫乘风破浪的远大报负,所以怀有投笔从戎的志向。,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簪笏:冠簪、手版。官吏用物,这里代指官职地位,富贵爵禄。 百龄:人生一生。 奉晨昏:侍奉父母。 接:结交。 捧袂:举起双袖作揖,指谒见阎公。 袂:衣袖。,写省父和拜见阎公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我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富贵

43、,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我并不是像谢玄那样出色的人才,却能在今日的宴会上结交各位名士。过些时候我将到父亲那里陪侍和聆听教诲;今天举起双袖作揖谒见阎公,十分高兴,好像登上龙门一样。,典故: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谢家:晋朝谢安、谢玄的家庭。宝树:谢玄曾以“芝兰玉树”比喻好子弟。上句是说自己并不象谢家子弟那样的好,有谦虚的成分。 孟母三迁是有名的典故,孟子三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被后世称为“亚圣”的孟子,其实小的时候非常顽皮淘气。为教育他学好,其母亲花费了很多心思。据说其母为教育儿子而三迁择邻。第一次他家住在坟墓附近,孟子小时候专门学埋死人,哭死人,孟母觉得这不是我的孩子所住的地方,就搬

44、到城里去了,谁知这是一个农贸市场附近,孟子又和小伙伴玩起做买卖的游戏,孟母认为这样不利于孩子专心读书,再次搬家,搬到一所学校附近。芳邻:好邻居。 下句是说,自己年幼时父亲也曾经择邻而居,使自己受过良好的教育。又有一层意思是说,自己很高兴能与参加宴会的各位嘉宾结交。,典故: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意思是说,过些时候将到父亲那里去接受教诲。出自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说话没有依据)。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立身没有准则)。鲤退而学礼。”他日:来日。趋庭:恭敬地快步走过庭前。作为典故,“趋庭”“

45、鲤对”“庭对”都指子女接受父亲的教诲;“庭训”多指父亲的教诲或培育。叨陪:惭愧地用以自比。鲤:孔鲤,孔子之子。 这个典故是说明自己将到父亲那里聆听听教诲。,典故:今兹捧袂,喜托龙门 汉人李膺名声很大,被他接待的读书人,感到庆幸,称为登龙门。后来往往把登龙门用来比喻士人忽然得到的荣耀。这里是说,这次能在宴会上拜见阎公,就好象登龙门一般令人高兴。龙门:在现在山西省稷山县和陕西省韩城县之间的黄河中,那里水险流急,河里的大鱼聚集龙门的下边上不去,据传说,上去的鱼将化为龙,因此,“登龙门”往往用来比喻士子忽然得到荣耀,“鲤鱼跳龙门”即此意;也用来比喻由于谒见名人而提高了自己的身价。 这里含有对阎公的赞美

46、。,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即遇,奏流水以何惭?,杨意:杨得意的省称。西汉人,为汉武帝掌管猎狗的官,称“狗监”。 凌云:指司马相如作大人赋。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经蜀人杨得意引荐,方能入朝见汉武帝。 钟期,钟子期的省称。列子汤问说,俞伯牙弹琴,钟子期能听出他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遂成知音。 没有遇到杨得意那样引荐的人,虽有文才也只能独自叹息;既然遇到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又有什么羞惭呢?,再次感叹自己怀才不遇,知已难逢。,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

47、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即遇,奏流水以何惭?,段意:述说怀才不遇的苦闷,感激主人的知遇之恩。,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胜:名胜 常:长存 难:难以 再:再次遇到 兰亭:位于中国绍兴,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王羲之与群贤宴集于此,行修禊礼,祓除不祥。 已:消逝 梓泽:即晋石崇的金谷园,故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唉!名胜的地方不能长存,盛大的宴会难以第二次遇到,当年兰亭宴饮集会的盛况已成为陈迹了,繁华的金谷园也已变为荒丘废墟。,寥寥数语,写尽古今盛会曲终人散、无迹可寻的凄凉。,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

48、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赠言:指留下这篇序文。 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下一篇小序。疏:书,撰写。引:序。 潘江、陆海:潘岳、陆机都是晋朝人,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说“陆才如海,潘才如江。作为成语,一般写作“陆海潘江”。 离别时留下这篇序文,有幸接受厚恩参加这次宴会;登高而作赋,那是在座诸公的事了。冒昧地用尽鄙陋的心怀,恭敬地写下这篇小序,我这首诗铺陈出来,成为四韵。请各位宾客竭尽文采,写出好作品。,由感慨回到现实情境。在礼让中结束全文,妥帖得体。,互文,呜呼!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

49、四韵俱成。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段意:感叹盛筵难再,交代写作目的。,叁,课后拓展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Aenean commodo ligula eget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1)用典故来写物产人物:“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 地灵,徐儒下陈蕃之榻。” (2)用典故来比拟此次滕王阁盛会:“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3)借典故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之情:“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