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人物.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308220 上传时间:2021-08-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楼人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红楼人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楼人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人物.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红楼梦的人物塑造一、人物描写(一)对人物独特性格反复皴染。如贾宝玉“爱博而心劳”的性格特征是通过其敏锐细腻的思维和感情,通过其乖张可笑的言语和行为,反复渲染。(二)将不同人物,特别相近人物进行复杂性格间的全面对照,使其个性独特性在对比中突出出来。如黛、钗,尤二姐和尤三姐。(三)在相似中显出独特性,如同是温柔和气的紫鹃和袭人。(四)对主要人物性格的反复皴染,主要通过日常生活细节,精雕细凿地刻画人物。如通过周瑞家的送宫花、雪雁送手炉等细节把表现黛玉敏感、尖酸的“小性儿”。(五)对次要甚至是无关紧要的人物,能通过几笔的速写,勾勒出人物鲜明的轮廓。(六)完全改变过去小说人物类型化、绝对化描写,表现人物

2、性格的丰富性。1.王熙凤(1)将其置于广阔的社会联系中,从各个生活侧面反复渲染,随着情节发展,构成其性格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完整性高度统一的性格整体,达到典型化高度。与贾母、王夫人:逢迎,既突出虚伪做作,又表现机敏诙谐、泼辣豪爽。与贾氏姊妹、妯娌、侄媳:以利害关系为转移,采取远近亲疏的不同态度,表现其自私和奸诈的性格。与贾琏:夫妻间的貌合神离的双重人格。与尤二姐:“外作贤良,内藏奸滑”的两面手法。与贾府大小管家、奴婢下人:笼络利用与压制虐待并用的统治手段。与贾府外部:勾通官府,胡作非为的性格。(2)一方面是当权的奶奶,治家的干才;另一方面是舞弊营私,贾府的蛀虫。治家与败家构成其性格中的一对矛盾。

3、(3)要求尽情享受,为金钱、权威而玩弄权术,阴险毒辣;也要求在精神上的优越感。是一个充满活力,既可憎可惧,又可亲可近的人物形象。2.贾探春:有胆有识,有才有智;善理家;豪爽;维护封建纲纪坚定无情。二、人物心灵及其矛盾冲突的描写: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的搏斗。如宝玉穿蓑衣。红楼梦的叙事艺术一、写实与诗化融合,既显示了生活原生态又充满诗意朦胧感,既是高度写实又充满理想光彩,既是悲凉慷慨的挽歌又充满青春激情。(一)批评公式化、概念化、违反现实的创作倾向。1.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渗透作者个人血泪感情,“如实描写,并无讳饰”,保持现实生活多样性、丰富性。2.从形形色色的人物关系中,显示出富贵之家的荒谬、虚弱

4、及离析、败落趋势。3.其人物打破“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写法,使古代小说人物塑造完成从类型化到个性化的转变,塑造出典型化的人物形象。4.不同于严格的写实主义小说,而是以诗人的敏感去感知生活,着重表现自己的人生体验,自觉地创造诗的意境,使作品婉约含蓄。(二)作品借景抒情,移情于景,创造出诗画一体的优美意境,把作品歌颂的爱情、青春和生命诗化,唱出美被毁灭的悲歌。“慧紫鹃情辞试莽玉”使宝对黛的痴情,对一切事物充满怜爱之情的性格特征得到诗意的描绘,使人物更添神采,景物更具气韵,作品叙事由于渗入抒情因素更具空灵、高雅、优美的风格。(三)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具诗的含蓄、朦胧的特点。红除一般观念象

5、征,如用翠竹象征黛的孤标傲世的人格,用花谢花飞象征少女离情伤感和红颜薄命外,更创造性的运用整体象征和情绪象征:1.整体象征如石头,既是石又是人的双重含义,造成小说双重层次的艺术世界,一个是以人间故事为代表的写实的具象世界,一个是以石头阐明的意象世界,使作品美学启迪意义呈现出多义性。2.情绪象征如36回,宝钗绣鸳鸯,表现出宝、钗、黛、湘间的感情纠葛,且预示着宝、钗的婚姻悲剧。二、浑融一体的网状结构(一)突破单线结构,采取多条线索齐头并进、交相连结又互相制约的网状结构:1.青埂峰下的顽石由一僧一道携入红尘,经历人间悲欢离合,又由一僧一道携归青埂峰下,在全书形成严密的、契合天地循环的圆形结构;2.在

6、神话世界的统摄下,以大观园为舞台,着重展开宝、黛爱情悲剧,同时体现贾府及整个社会现实世界由盛而衰的没落过程。贾府盛衰是爱情悲剧产生的典型环境,叛逆者的爱情又加速了贾府的败落。这样,全书三个世界构成立体交叉重叠的宏大结构(二)“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注此写彼,手挥目送”的方法,使每个情节具多方面意义,故事和画面转换自然,不着痕迹。如周瑞家送宫花。(三)把大小事件错综结合着写,小矛盾凝聚成大矛盾,小事件积累成大事件,写日常生活也波澜起伏、情趣盎然,如宝玉挨打前后。(四)甄士隐联系着神话世界和现实世界,贾雨村联系着甄士隐和贾府;甄贾二宝玉两相映衬,使神话世界、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融成一体,对全书作出

7、理性的阐释。三、叙事视角的变换(一)叙述者:红楼梦虽残留说书人叙事痕迹,但作者与叙述者分离,作者退隐到幕后,由作者创造的虚拟化以至角色化的叙述来叙事,在中国小说史上第一次自觉采用了叙述人叙事方式。这既便于作者避免直接介入,又便于作者根据不同的审美需要和构思创造不同的叙述人,有利于体现作家个人风格,展示人物真实面貌,深入人物内心世界,进行细致而深刻的心理描写,达到人物个性化的目的。(二)叙述角度:创造性地以叙述人多角度复合叙述,取代说书人单一的全知角度叙述,进一步改变了传统叙事方式。如林黛玉进荣国府。四、个性化的文学语言(一)红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融汇古典书面语言精粹,经高度提炼加工,形成生动形象

8、、准确精练、自然流畅、有生活气息和感染力的文学语言。1.叙述语言是接近口语的通俗浅显的北方官话,用词准确生动传神,富立体感。2.描写人物神态时,把人物的动作感情和心灵状态都描摹了出来。3.描写场面时,生动活泼,富立体感。(二)人物语言个性化:能准确显示人物身份地位,形神兼备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如黛语言机敏、尖利;钗语言圆融、平稳;宝语言温和、奇特,常有“呆话”。(三)对主要人物的语言,既注意写出其主体特征,又适应多样化、复杂化的性格因素,如实写出主体因素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表现、不同语言色彩,如凤姐语言。 红楼梦的影响一、续书:(一)如逍遥子后红楼梦、秦子忱续红楼梦、陈少海红楼复梦、海圃主人

9、续红楼梦、归锄子红楼梦补、临鹤山人红楼圆梦等,约30多种。(二)续作的两种类型:1.接在红楼梦第120回后;2.接在第97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后。(三)内容多将原书爱情悲剧改为庸俗的大团圆。二、红楼梦批判地继承唐传奇及金瓶梅和才子佳人小说创作经验后的重大突破,成为人情小说最伟大的作品。三、“五四”文学革命者重新评价红楼梦:(一)鲁迅等阐述、继承和发扬红楼梦现实主义精神,写平凡人物的悲剧;(二)郁达夫、庐隐等把红楼梦作为自传体小说;(三)红楼梦提出的妇女和爱情婚姻悲剧。四、红学:李放八旗画录注:“光绪初,京朝士大夫尤喜读之(指红楼梦),自相矜为红学云”早期评点、索隐本世纪前期“新红学”50年代后的文学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