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教案.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4305753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制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制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制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制度教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章 教育制度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意义;对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沿革和体系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明确建立学制应遵循的原则。重点难点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2、我国学制的历史沿革,当前我国的学校系统。 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要有效地发展教育事业,培养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就必须设立相应的教育机构,建立能够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机构整体功能的教育制度。一个国家只有通过建立和不断改进教育制度、调整教育结构来实现教育目的,才能使培养的人才在类型、数量和质量上满足社会的多方面的需要,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第1节 教育制度概述1、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一是“指根据国家的性质制订的教育目

2、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二是“指各种教育机构系统”;所谓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体系及其组织运行的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规则,如各种相关的教育法律、规则、条例等。教育制度的特点:(1) 客观性教育制度作为一种制度化的东西,自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一定时代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教育制度的制定虽然反映着人们的一些主观愿望和特殊的价值需求,但是,人们并不是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某种教育制度的制定或废止,有它的客观基础和发展的规律性。这个客观基础和规律性主要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的发

3、展水平所决定的。教育机构的设置,层次类型的分化,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制度化,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受教育者发展水平的制约。(2) 规范性任何教育制度都是其制定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的,具有其一定的规范性。这种规范性,主要表现在入学条件即受教育权的限定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确定上。(3) 历史性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就会有不同的教育需要,因此就要建立不同的教育制度。(4) 强制性教育制度作为教育机构系统的制度,是先与个体而存在的。它独立于个体之外,对个体的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作用。2、 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一)经济对教育制度的制约(二)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制约(三)文化对教育制度的制约

4、三、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原始时代:不可能有教育制度。古代社会:简略性、非群众性和不完善性。它表现在没有严格的程度划分和年限规定,学校类型很少,层次简单,相互衔接不紧密。我国古代教育只有蒙学和大学,甚至连中学都没有。现代社会:阶级性和等级性,生产性和科学性。不但培养政治统治人才和管理人才,更重要的是它还培养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文化教育人才、经济管理人才和众多的有文化的生产工作者。现代学校规模上的群众性和普及性,结构上的多类型和多层次的特点。教育制度在当代还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已有过去单一的现代学校教育系统,发展成为当代的以现代学校教育系统为主体,包括幼儿教育系统、校外儿童教育系统和成人教育系统的庞大

5、的体系,它的发展方向是终身教育,这在发达国家体现得尤为明显。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也是人所受的不同类型教育的综合。前者从纵向上讲,说明终身教育不仅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涵盖了人的一生。后者从横向上讲,说明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第2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1、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大学的产生与发展:在欧洲,12世纪时就产生了中世纪的大学。最早产生于意大利、法国和英

6、国。这些大学一般设文科、神学科、医学科和发学科。现代大学和现代高等学校是经过两条途径发展起来的;一条是通过增强人文学科和自然学科把这些中世纪大学逐步改造为现代大学,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巴黎大学;一条是创办新的大学和新的高等学校,如伦敦大学、洪堡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中学的演变:在欧洲文艺复兴前后,有一批为大学培养预备生和为教会和国家培养僧侣、官吏的古典文科中学。在18世纪初,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产生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需求,于是在欧洲出现了以学习自然科学和现代外语为主要课程的实科中学。小学的兴起与趋向普及:早在文艺复兴以前,西欧就有了早期的初等学校,在文艺复兴时期,教会又办起了许多小学。在

7、18世纪末和19世纪这一百多年里,小学教育广泛发展。19世纪后半叶,英法德美日都通过了普及初等教育的义务教育法,这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普及了初等教育。初级中学的出现与迅速发展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的近一百年的时间里,又发生了以电气在工业技术上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这一革命要求从事电气的劳动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就是说,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就不够了,必须具有中学的文化程度。职业学校的兴起:适应电气化生产的劳动者不但应具有初中的文化水平,而且还应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从20世纪初开始,德国、法国、英国、美国、苏联等国家,不断完善初中程度和高中程度的职业学校,形成

8、了初等教育或初中教育后的职业教育系统。高级中学的日益发展:从20世纪中叶起,开始了以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的时代。因此,从20世纪中叶起,各发达国家的教育都开始了一个进一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提高教育水平、普及完全中等教育的时期。短期大学的兴起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现代生产、现代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以及高中教育的逐步普及,高等教育也走向大众化和普及化。美、日、德、法、俄、英等国的适龄青年升入高校的人数已超过同龄人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了对高级科学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这就要求部分大学本科生毕业后进一步攻读高级学位 。于是,

9、19世纪初的德国产生了现代哲学博士学位后,又产生了现代研究生教育机构。20世纪初,研究生教育开始成为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幼儿教育在当代的大发展:现代幼儿教育机构,最早出现于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后的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时各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幼儿教育机构。二战后,逐步走向普及。与此同时,幼儿教育的性质也在发生变化,即从以保育为主走向以教育为主。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成人教育的发展与终身教育的兴起: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更新周期和陈旧周期越来越短,因此,每个人从学校毕业后,在劳动中如果不经常更新知识,就不能适应技术革新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劳动者闲暇时

10、间的增多,以及个性发展的多样化的需要。2、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现代学制主要有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分支型学制。(1) 双轨学制 在18、19世纪的西欧,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及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影响下,由古代学校演变而来的带有等级特权痕迹的学术性现代学校和新产生的供劳动人民子女入学的群众性现代学校,都同时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于是就形成了欧洲现代教育的双轨学制,简称双轨制。一轨自上而下,一轨自下而上。(二)单轨学制 美国原来的双轨制中的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就被在短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群众性小学和群众性中学所湮没,从而形成了美国的单轨学制,简称单轨制。(3) 分支型学制苏联型学

11、制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分叉,是介于双轨制和单轨制之间的分支型学制。3、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一)从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二)从学校阶段来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1、幼儿教育阶段发达国家几乎普及;幼儿教育的结束期有提前趋势;加强小学和幼儿教育的连接。2、 小学教育阶段小学早已不是结业教育,小学已成了普通文化科学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甚至取消了升入初中的入学考试。3、 初中教育阶段一是初中学制延长;二是把初中阶段看作是普通教育的中间阶段;三是不把它看做是中学的初级阶段,而是把它和小学连接起来,把这个阶段看作是基础教育阶段,而后再进行分流。4、

12、高中教育阶段在当代,所谓三种类型的学制,事实上变成了高中阶段的三种类型了。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多样化,是现代学制的一个重要特点。5、 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当前在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在高中和大学阶段进行的。6、 高等教育阶段现代社会、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日益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各级各类高级人才,于是,推动了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一是多层次,过去主要是本科一个层次,而现在则有多个层次,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硕士 博士);二是多类型,现代高等学校的院校、科系、专业类型十分繁多,有的注重学术性,有的注重专业性,有的偏重专业性。第3节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1、 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随着清政府“废科举,

13、兴学堂”的措施,改革教育,制定了学制。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未及实施。1904年初,又颁布了“葵卯学制”。它以当时的日本学制为蓝本,并保留了尊孔读经等封建教育的遗迹。其突出特点是教育年限长,总共26年。如果6岁入学,中学毕业未20岁,读完通儒院则是32岁。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的影响,强调适应社会进化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求个性发展。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个学制几经修改,但基本没变,影响深远。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其一,保

14、证了劳动人民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其次,职业教育在新学制中占有重要地位,重视培养各种建设人才,贯彻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其三,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坚持了向工农开门的方向,初步表现力我国学制由学校教育系统,向包括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机构系统的方向发展,显示出终身教育的萌芽。1958年,1961年,对当时的学制进行过一定程度的改革。“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的学制和教育事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着手重建被破坏的学制系统。2、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学制,这个学制在1995

1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得到确认。它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教育:学前教育:幼儿初等教育:全日制小学教育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职业中学、农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业余中学、成人中专等。高等教育:分专科、本科与研究生教育三种层次。研究生教育分硕士与博士两个阶段。3、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一)适度发展学前教育(二)全面普及义务教育(三)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四)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作业:1、 教育制度的含义和特点?2、 现代学制有哪些类型?我国现行学制主要属于哪种类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3、 学校教育制度?4、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变革有哪些趋势?5、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哪些层次?(我国现行的学制结构可以从层次和类型两方面分析:从层次结构看,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四个层次;从类型结构看,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四类。另外,从更具体的制度类型看,九年义务教育由小学(初级教育)和初中(初级中等教育)构成,有“五四制”和“六三制”两种比较突出的类型;从形式类型看,有全日制学校、半日制学校、业余学校三种类型。我国高等教育内部分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管理制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