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与爱情--试论《百年孤独》的“孤独”主题.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43055494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孤独与爱情--试论《百年孤独》的“孤独”主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孤独与爱情--试论《百年孤独》的“孤独”主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孤独与爱情--试论《百年孤独》的“孤独”主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孤独与爱情--试论《百年孤独》的“孤独”主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孤独与爱情-试论百年孤独的“孤独”主题马尔克斯看来,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代代沿袭的宿命,家族成员生来孤独,却也正是因为这种与生俱来的孤独让他们渴望获取爱情,通过爱情的滋养来消解医治孤独,但也正是因为本身对爱情的出发点就是基于私欲的需求,并未单纯从爱的角度来定义爱情,所以他们所寻觅的爱情注定是场悲剧。本论文意在“孤独”这条线索的牵引下,从“布恩迪亚家族式”的爱情角度出发,通过深入剖析家族的爱情“诱因”-孤独,从而分析孤独与爱情两者间的辩证关系,进而告诉人们:只有心中有爱,懂爱,才不会孤独。关键词:百年孤独 孤独 爱情绪论: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自六十年代问世以来,就已经

2、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受到一致好评,加西亚马尔克斯也于1982年因百年孤独而摘得诺贝尔文学大奖的桂冠。小说描写了马孔多镇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走向灭亡的百年家族历史,引人深思。一、孤独的末世之爱“爱情”?柏拉图曾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大致意思是说男女之前是一个完整的球体,而后由于某种原因被分成了两半,变成了独立的两个人。之所以觉得有趣,是因为它的寓意深远。“球形”即最完整的人,男女各为“一半”,自然残缺,于是,为了寻找自己的“另一半”,让自己完整,男人和女人开始了苦苦追寻,这样的追寻过程中,“爱情”便应运而生。那么何为“爱情”呢?其实,爱情一直为人们所追寻,亦或是可以说,终其一生,人都离不开爱情

3、。自然,爱情也被赋予了多种定义,在汉文化里,爱情被赋予狭义和广义两种内涵。侠义的爱情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爱情,是指情侣间对彼此强烈的依恋、专一的情感,基于爱情,双方会不加吝啬的与对方分享、沟通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希望拥有对方的心,还向往着与彼此的未来,生命中有彼此,另外,爱情有几大显著的特征:无目的性、无功利性和排他性。无目的性即指爱情的简单纯粹,它的出发点向来仅是对个人自身的吸引,无功利性也是在无目的性之上的一种升华,旨在强调爱情出于心灵的碰撞,而不是权利,财富的依附品。而排他性简单来说就是强烈的占有欲,爱情中的彼此会把对方在自己心中的地位等同于生命一般神圣,也会把彼此像照顾自己最心爱的洋

4、娃娃一样呵护,别人稍一靠近就以为是抢夺,所以,身处爱情之中的每个人都是“自私的”,他们会强烈要求并且确保爱情的专一与忠诚,禁止第三方的涉足和进入。广义的爱情则是与朋友和亲人之间的爱情,爱情作为沟通心灵的桥梁,在爱的情感基础上,人们不仅相互理解、包容以及信任,更能明白生活的真谛,感受到人世的温暖,如是看来,爱情何其伟大。那么布恩迪亚这个大家族中的人又邂逅了怎样的爱情,他们又是怎样处理的呢?“布恩迪亚家族”式爱情谈及“爱情”,往往女人比男人更为敏感,布恩迪亚家族的女人也不例外,只是他们的爱情,更多时候则是与孤独相伴。这个家族的女人生来就与众不同,对于她们而言,与其说爱情是枯燥生活中的一股清流,倒不

5、如说爱情更像是致命的毒药。孤独,怪异,矜持的个性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在对待爱情的方式上,她们迥乎常人,自然也预示了她们爱情之路的悲剧收场,阿玛兰妲便是这个家族中女性的鲜明代表。阿玛兰妲一开始便阴差阳错的喜欢上了钟情于自己表姐丽贝卡的意大利技师皮埃特罗克雷斯皮,姐妹俩也这个男人而反目成仇。这位长相英俊,富有教养而又自带浪漫气质的年轻人让姐妹两情窦初开无法自持,表姐丽贝卡生来孤僻的性格注定了她无法站到爱慕的人面前诉说衷肠,所以她只能忍受单相思的煎熬,甚至在皮埃特罗离开马孔多的不多时日,近乎疯狂到夜夜以吃泥土聊以自慰,痛哭到天明。而阿玛兰妲在偶然得知丽贝卡的痴恋后也开始变得疯狂,她整日把自己关在浴室

6、里写一封又一封情感炽热的信,却也没勇气寄出,只能将其藏在衣箱里。在得知丽贝卡和皮埃特罗订婚的消息后,她鼓足勇气向皮埃特罗表明了自己的爱意,不料却被皮埃特罗当做小孩子的恶作剧一笑而过,阿玛拉妲也因此备受打击,至此带着怨恨不希望表姐结婚,甚至为了阻止婚期的到来,破坏婚纱,最后不惜向表姐下毒,却失误毒死了自己的嫂子。而后时局一再变故,丽贝卡最终嫁给了另外一个男人何塞阿尔卡蒂奥,但不久后何塞阿尔卡蒂奥却又意外死亡了,自此丽贝卡就把自己封闭在小房子里,孤独了却终生。而对于阿玛兰妲来说,自己的心上人没有和表姐结婚实属畅快,加之经过自己的努力也终于得到了心上人皮埃特罗的求爱,爱情到这里本该画上完美的句号,但

7、阿玛兰妲却令人意外的拒绝了皮埃特罗,任由皮埃特罗百般表明爱意,甚至卑躬屈膝到极致也没能改变阿玛兰妲的决绝。伤心的皮埃特罗在一个雨夜选择了自杀,因为情郎的死,嫂子的死,阿玛兰妲心如死灰,决定永不再嫁,并通过自残在手上裹上了永远的黑纱。赫里内勒多马尔克斯上校也是阿玛兰妲生命中的一个重要的男人,马尔克斯执着追求阿玛兰妲,然而阿玛兰妲一面享受着他的爱意,一面却经历四年之久仍然拒绝接受他的求爱,四年之久,性格驱然使她与马尔克斯重新上演了与皮埃特罗的爱情悲剧。而后虽然也渴望过爱情的慰藉,甚至一度靠她亲手抚养大的侄子缓解伤痛,但即便经历种种大起大落也终因无法排解内心的内疚,晚年在预感到死亡到来的时候选择将自

8、己封闭在房间里缝制自己的殓衣,缝了拆拆了缝,直至死亡也未能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抛开孤独真正爱一次。这就是布恩迪亚家族中女人们的缩影,还未尝到爱情的甜美就已经夭折在自己的迷途中,爱情自然而然也在这个家族之中兜兜转转迷了路,她们最终也没能找到那条经由爱情通向幸福的捷径。布恩迪亚家族的男人们的爱情也亦复如是,这里我们以奥雷里亚诺亚布恩迪亚上校为重点研究对象。“孤独”的根深蒂固注定了这是一个没有爱或是无法直视爱的家族,作为驰骋南北疆域的奥雷里亚诺上校,在他那叱咤风雨的一生中,虽然功勋显赫,但是感情世界的土壤却是贫瘠荒芜,仅有那么一段可称之为爱情的短暂时光也只是在他年轻的时候短暂弥留。但他的爱情,却也并

9、非纯粹,爱情本是无目的性和功利性的,而他对妻子的爱,则是出于对自我的满足。他的妻子是小他十几岁足以当他女儿的蕾梅黛丝,他全身心投入作坊工作,早晨需要蕾黛丝端一杯黑咖啡给他,所以与其说他追寻的是爱情,倒不如说他只是在找寻一个能为他早晨送上一杯黑咖啡的女人,而后之所以选择蕾梅黛丝,又与蕾梅黛丝长不大的孩童心智有很大的关联。孩童不谙世事的天真活泼总能让孤独的心找到停靠的港湾,小说中也有写到“蕾梅黛丝给家里带来了快活的气氛,”所以说奥雷里亚诺对她的“爱”,不是为了单纯的“爱”而“爱”,而是为了取得“治疗孤独的药”而“爱”。所以说不懂爱,没有爱人的能力的他一开始就并未出自真心,所以当蕾梅黛丝死后,他才表

10、现为起初还能想起她,而不多时日之后,脑海中就已经记不起她的模样,取而代之的只是一副陌生姑娘模糊的轮廓。这种因孤独制导而去选择爱情的观念在奥雷里亚诺之后的爱情经历中得以更为明显的表达。南征北战的他此后陆续邂逅过很多女人,甚至有十六个女人为他生了十七个孩子,但是他却对这些女人们没有丝毫印象,于他而言,女人们只是依偎在自己身旁替自己驱赶深夜寂寞与孤独的消费品而已,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小说中还有一位男性所谓的爱情值得一提,那就是奥雷里亚诺第二,但对于他来说同样不懂爱情,只是在与生俱来的孤独中跌跌撞撞浅尝爱情。她娶了在全国最美丽的五千名女性中力拔头筹的外来女王费尔南达德尔卡皮奥,两人的婚礼也是大张旗鼓,庆

11、典活动持续了二十天,但是婚后的生活却波澜不惊,就如同佩特拉科特斯所说的,奥雷里亚诺第二只是想和女王结婚,他追寻的不是女王本人,而仅仅是女王的头衔,所以当蜜月一结束,奥雷里亚诺第二就回到了情人佩特拉的住处。而究其他们二人的结合,一方面源于自身寻欢作乐的需要,最直接的原因则是奥雷里亚诺第二为了借助佩特拉的超自然能力来满足自己对利益的索求。佩特拉那股原始的情欲能刺激到他所养的牲畜的繁殖力,奥雷里亚诺第二只有保持和佩特拉的情人关系,他的财富才会源源不断,用之不竭,进而满足他压制来源于家族的孤独本性而大肆的挥霍。所以说,奥雷里亚诺第二为了压制孤独所养成的挥金如土个性决定了他离不开佩特拉的帮助,而佩特拉对

12、奥雷里亚诺第二的需要,则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欲,抑或是出于占有欲的强烈驱使,因为在佩特拉看来,是她教会了奥雷里亚诺第二如何享受生命和挥霍狂欢,也是自己将他由内到外塑造成了一个真正的男人。单就出于女人的嫉妒心考虑,她也不可能将自己一手塑造的男人完全的拱手让人。所以奥雷里亚诺第二、费尔南达和佩特拉间的三角关系全是为了满足各自的私欲,而真正的爱情则是全身心的为他人付出,不索回报。家族其他男性的爱情也诸如此类,大同小异他们的爱情,均以悲剧结尾。谈及了布恩迪亚家族个人的爱情之后,我们再来剖析一下这个家族中广义的爱情,即亲情。百年孤独中唯一保留着亲情的那就是唯一见证了布恩迪亚家族百年兴衰历史的女性乌尔苏

13、拉伊瓜朗。小书中的乌尔苏拉就是一位伟大母爱的践行者,她以一个母亲的胸怀包容了一切,心里没有血腥的杀戮,深深的爱着小镇的所有人,同时不遗余力地守望着破碎的家园,期盼着有一天上帝能够重临这座小镇,让她的家人、小镇所有的人都迷途知返。但是,在冷漠的现实面前,伟大的母爱却也未能发挥出多大的效用,结局自然不言而喻,她的期望落了空,满腔的爱最终也未能得到回应。小说中有写道奥雷里亚诺对于乌尔苏拉态度的描写,书中有说到,乌尔苏拉需要站在距离上校直径为三米的圆圈外,联想到这位伟大母亲所做的一切,对比之下,读者痛心。儿子如是,甚至就连疯了后被绑在树上直至最终死去的丈夫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对她的倾诉却也是充耳不闻

14、,置若茫然。爱情本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而“布恩迪亚家族式”爱情却无一例外都以悲剧收场,我们不免深思,到底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爱情的迷途直至终结?爱情的“诱因”-孤独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摆脱不了的宿命,这种孤独与生俱来而又无孔不入,深入骨髓,也正是基于这份生生不息的孤独让身处这个家族中的人无限渴望着爱情,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对于爱情的出发点就是有目的性和功利性的,而单就这一点而言,就脱离了爱情的正确轨道。因为真正的爱情是付出,是奉献,是不求回报的,而较之布恩迪亚家族成员的爱情观而言,爱情则是索取,是利益,是治疗孤独之症的不二良药。究其原因,还是离不开孤独的作用,一方面在长久孤独的制导下,他们心中缺乏爱,没

15、有爱,自然更加不懂爱。另一方面他们又清楚地知道,除了爱情,别无可以治疗孤独的办法。在这个大家族中,家族成员生来孤独而又排外,离群索居,家族中无时无刻都充斥着冷漠的气氛。夫妻、父子、父女、母女、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正常的感情交流,从他们眼神中看到的只有冷冰冰的孤傲,每个成员都固守在自己一个人的小圈子里,他们不仅不与自己的亲人交流,而且对于外界的人同样也无温情可言,孤独冷傲的性格使得他们将所有人统统拒之千里之外,他们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利益权衡下的选择。小说中奥雷里亚诺第二、佩特拉、费尔兰达早期的爱情就是鲜明的代表。作为身上流淌着布恩迪亚家族血液的奥雷里亚诺第二自然也难逃孤独的侵扰,只是他选择了更为喧闹的

16、方式来压制孤独,他整日整夜的宴请马孔多的村民一起纵酒狂饮,甚至于外来不认识的人也通通都在他的宴请范围内,然而这样的放纵带来的就是财富的大量流失,因此他需要源源不断的财富供应,而这样的方式下,佩特拉和费尔兰达无疑就成为了他爱情的牺牲品。对费尔兰达的选择,完全可以理解为是受一时激情的诱导,因为天生的孤独让他的心理空洞、茫然,而这个时候就需要外来的一些东西进行压制和填补,例如至上的荣耀和财富,所以对于佩特拉女王头衔的垂涎便自然助长了二人的结合。而与佩特拉的苟且则完完全全是基于对财富的需求和情欲的支配,就如前文所说到的,奥雷里亚诺第二与佩特拉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所养的牲畜便会以惊人的速度繁殖,从而满足他

17、通过大肆挥霍来填补孤独的欲望,所以三人间萌生的爱情并不是纯粹的,而是强烈的功利性主导下的产物。此外,阿玛兰妲对爱情的追求同样是受孤独的错误牵引,诚然,爱情可以缓解孤独,但是从缓解孤独的出发点去找寻爱情则显然是错误的。她对丽贝卡意中人皮埃特罗的痴迷,对他们婚期的横加干扰均是出自自己心中难以消解的孤独。我们知道,在丽贝卡到来之后她们一度相处的很融洽,两个小女孩于无形中走进了彼此,借助靠近彼此而相互取暖、慰藉,在不离不弃的陪伴中抚慰对方的孤独。可是突然,丽贝卡有了心爱的别人并且还有了结婚的想法,他有了另外需要关注的对象,那么对于一度靠她的相互陪伴而缓解孤独的阿玛兰妲自然接受不了,可怕的孤独感让她惧怕

18、,所以她也发疯似的爱上了皮埃特罗,所以不难看出这是一种受孤独引导,出于缓解孤独而疯狂的爱,这在他拒绝了皮埃特罗的一次次求婚得到更肯定的确认,如若真心爱着他,又怎会不同意他的结婚请求呢?另外,在与马尔克斯的那段恋爱中她的出发点自然也是为了缓解孤独。她的内心无时无刻都在忍受着孤独的蚀骨折磨,而马尔克斯对她的迷恋,无疑成为一剂强有力的安慰,她的心里装着这个温文尔雅的男人自然不再感觉到因孤独而带来的空洞和焦虑之感,自然,与侄子的隐秘关系也是为了排解孤独带来的压力。也正是因为这种孤独的存在,让她只关注自身的利益,一心只为排解孤独而追寻爱情,从而只知一味的索取而不去付出真心,一次次的透支,挥霍爱情,最终只

19、落个孤独到死的结局。这便是布恩迪亚家族成员们对待爱情的心理,爱情在这里成为了一种玩乐的产物,一种消遣的方式,一味治疗孤独的药剂。在这样的观念下衍生出的爱情自然也是昙花一现,只有早早夭折的命运。2. 是“孤独”不是“爱情”布恩迪亚家族“孤独”马孔多本是一个与世隔绝的村落,它三面环海,远离尘世的侵染,俨然世外桃源般的存在,但它的封闭又使得马孔多变得愚昧、落后与保守。吉卜赛人的最先涉足打开了外在文明通往马孔多的大门,而后随着美国香蕉公司的设立,繁荣景象纷至沓来,马孔多的传统继而土崩瓦解。然而文明的演进也像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先进的同时,灾难和罪恶也随之而来:橡胶厂以购物券取代工资,掠夺资源,压榨工人;

20、政府集合罢工的工人进行集体大屠杀;肮脏的妓女、酒鬼、赌棍在马孔多的安营扎寨等,马孔多在这一系列诸如此类文明世界的审视与侵扰下,越发感受到自身的孤立无援,呈现出一盘散沙状的社会现状。布恩迪亚家族长久的离群索居让他们本就孤独的心敏感,难以捉摸,这样的状态下又无疑更加深了他们深入骨髓的孤独,身处之中自然深受其害,本就缺乏爱的能力,自此,关于爱的能力更是逐渐衰退。布恩迪亚家族成员们虽然生活在属于自己建设的家园里,但是却生存的极度惶恐与不安,孤独作为能够消解恐惧的方式之一,所以他们无法避免的选择了与孤独为伴,而原来的孤独本就已经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慌乱,加之现在的雪上加霜更让他们无所适从,孤独彻底占据了他们

21、的世界。不言而喻,爱情作为治疗孤独的不二良药又无可置疑成为布恩迪亚家族的救命稻草,他们沉迷在“爱情的狂暴”中,借助性欲的大爆发来掩盖孤独下的恐惧。作为家族女主人的费尔南达依旧严格遵循教条古板的生活,此外,她还严格管教着梅梅的行为,而梅梅的性格却直接遗传了父亲奥雷里亚诺第二的轻浮、爱娱乐、喜欢纵情狂欢和挥霍,这也可能只是表明她选择了与父亲同样的方式来抵抗孤独,但这显然与费尔南达严厉苛刻的修女式调教格格不入。孤独的压抑与刺激加之费尔南达对她过度的管教也无疑加剧了她在孤独制导下的叛逆行为。最终,梅梅被一名汽车修理工所吸引,而后与之私通并怀孕,彻底与母亲费尔南达的期望背道而驰,只是最终,梅梅和修理工也

22、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不得不说,梅梅的爱情同样也是长久孤独下的产物,初衷仍然是为了缓解孤独亦或是压抑孤独而爱。佩特拉和奥雷里亚诺第二的牲口养殖业在被暴雨彻底毁掉后,二人的爱情自然又回归到了相对之前的状态。表面上奥雷里亚诺第二是为了承担起布恩迪亚家族的生活开销和孩子们的教育投入费用,实则是在外界入侵的打压下,他那颗因孤独而倍感空虚的内心需要重新被填实补满,所以带着明确的功利性他再次想到了佩特拉,重试“爱情”。然而为了缓解,填补孤独而进行的短暂爱情并不能彻底根除这场文明大灾难所带来的后遗症,恐惧所带来的孤独,孤独导致的恐惧无限升级,结果就成了以自欺欺人的方式体会更为真实与彻底的孤独,茫然无助,陷

23、入更深的孤独,只留一具具行尸走肉般的躯壳。不得不承认,这是“孤独”并非“爱情”。三、孤独与爱情的关系1 .无爱则孤独在百年孤独这部小说中,无爱的基因注定了布恩迪亚家族是要与孤独为伴并且承受与之带来的所有后果的,这个家族一代一代人的爱情悲剧就是最好的佐证。在小说中,我们感受不到彼此出于爱意而对亲人,对身边的人的温情付出,被定义为爱情的东西在布恩迪亚家族不复存在。正如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与乌尔苏拉伊瓜朗的婚姻,他们虽然结婚了,但一直受着生猪尾巴儿的魔性困扰,所以在新婚一开始乌尔苏拉就拒绝与丈夫同房,也就阻挡了爱情的抵达,虽然之后在他人讥笑的怂恿下战胜了恐惧,生儿育女,但是从始至终的生活中都

24、未有过真正的爱情。此外,家族第一代人的爱情寓言也几乎奠定了后代人的爱情模式,近亲结婚、乱伦、惧怕孤独、不懂爱情既而挥霍爱情,他们仅仅只是出于对自身的考虑,凭着自己的想法生活。的确,缺乏爱,不懂爱是这个家族抹灭不掉的共同特征,爱为何物他们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心中本就没有爱,也没有爱人的能力,但却出于本能渴望得到他人的爱,其结果只能是他们最惧怕的孤独的无孔不入,而这种孤独又只会拉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制造愚昧、落后、保守的思想,从而使人变得更加冷漠、绝望,于无形中在亲人与爱人之间筑起一座无法逾越的墙,各自画地为牢,越发孤独。孤独则无爱。在自我封闭制导下,言语不再担任语言交流的媒介,他们缺乏沟通、

25、排斥彼此,固守在自己建构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他们的喜怒哀乐就只能说给自己听,无人能与之交流、与之分享与承受,孤独感自然被无限放大。爱情作为治疗孤独的一剂良药,因而他们出于本能渴望爱情的降临,渴望在对方的胸腔中找到一方乐土,借助爱情的魔力来消解孤独,但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布恩迪亚家族的男性们饥不择食地选择与异性交合,反而感觉到更加孤独。而对于布恩迪亚家族的女性来说,对待爱情排解孤独的方法也是错乱的。阿玛兰妲选择自虐的方式对待爱情,她孤僻而又怯懦,在自己的爱情受到表妹的威胁时选择抠墙皮、吃泥土来压制情愫。而丽贝卡则是通过虐待他人的方法来对待自己所渴望的爱情,在她嫉妒心的驱使下,她恐吓自己的表姐,并

26、不惜像自己的表姐下毒,在得到了情郎的爱意后,却又无情将其抛弃,致使伤心的情郎年纪轻轻就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被他人孤立即意味着被他人拒绝,由于价值观,认知方式有差异,自然做不到与人之间交际的融合,只能选择拒绝他人进入自己的圈子,孤独感油然而生。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就是代表。他在亲眼目睹马孔多残忍的大屠杀之后,历经几个月的等待回到家中,逢人便控诉政府军的残忍,自己目睹大约三千人被屠杀最后尸体驶往海洋的消息,却又一遍遍被告知马孔多没有死人,从他的伯父奥雷里亚诺上校起就没有发生过任何事。他无法接受这样的梦魇,感觉自己与马孔多居民生活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里,对于同一件事,看到和听到的却是天差地别的景象,

27、他一个人待在“便盆室”里了此度日。在军官搜查杂物间却对他视而不见的境遇下,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更坚信了自己和他人无法融合,已被他人漠视的念头,自此选择将自己的余生都封闭在这个堆放七十二个便盆的杂物间里,不再尝试交流与沟通,只希望将自己隐藏起来,不再被人看见,开始一遍遍研读梅尔基亚斯德留下的艰涩难懂的羊皮书。所以在这两种导致孤独的表现下,近乎趋同的他们都选择在自己身边筑起了一座扎满刺的栅栏,从而将自己完全与外界隔离,将自己变成一个个孤立的个体,他们早已习惯了孤独,习惯了冷漠,养成了孤傲的个性,所以当爱情来临抑或是亲情的火苗想要温暖他们的时候,他们只是闪躲、拒绝,谁也不去爱,然而爱是相对的,他们的闪

28、躲与拒绝,结果自然便是他人的驻步不前,最终在等待得不到回应后姗姗离去,漠然的封锁了自己的心,每个成员对待爱情的行为都趋同于复制,如此恶性循环,爱情在布恩迪亚家族中本就如凤毛麟角,在一次次的苦望无果之后,自然消失的无影无踪。因为内心孤独渴望爱情,又同样因为心中无爱,惧怕孤独而拒绝爱情,连锁反应带来最直接的结局就是孤独像无处不在的空气一般纷至沓来,纠缠不休。3. 驱散孤独在布恩迪亚这个大家族中,家族的生活就像一个循环往复的圆圈,人们都站在这个圆圈内原地打转,各成员之间也都将自己封闭在自我狭小的圈子里,从不尝试通过沟通与交流了解彼此的心声,所以也就更谈不上相互理解,共同团结一致为家族的兴盛昌荣而拼搏

29、奋斗了,维系他们亲情关系的仅仅只是那一脉而承的血缘罢了,所以家族才一步步走向衰落。爱情作为情感的最集中展现,自始至终也未在这个大家族中占据一席之地,所以他们才会越来越孤独。那么如何才能彻底摆脱孤独呢?其实孤独有很多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就是不擅长社交或是拒绝社交,正如像布恩迪亚家族成员都选择封闭自我,就只会使我们的人际关系网萎缩,久而久之,即便我们想与人交流,都会发现找不到话题或是融合不进他人的社交圈,反而会使自己更加孤立。所以摆脱孤独最简单的办法首先就是要保持一颗积极开放的心态,敞开心扉去接触更多的人,此外,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一定要心中有爱,对他人真诚相待,布恩迪亚家族的成员至死都没有与之心灵

30、沟通的人,原因就在于他们的脑海中不存在爱的定义,心中无爱,不懂爱,支配他们行为的永远只是和自己的私欲,利益挂钩,做不到真心付出自然得不到他人的真心与共。所以单就布恩迪亚家族来说,爱是治疗孤独的唯一法宝,但是若仅是抱着治疗孤独的想法去爱则无疑找不到真正的爱情,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反而让自己更加孤独。所以说,只有做到心中有爱,懂爱,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不求回报的付出,相互理解和包容,爱情才会真正落户在他们的世界,有了爱情的呵护与陪伴,他们的心里自然也会变得强大,无畏任何孤独所带来的阴霾,从而彻底摆脱,抵达幸福的彼岸。结论:孤独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宿命,在孤独的如影随形下,家族成员之间封闭自我,成了互不交流,互不关心与理解的孤傲冷漠群体,但他们又恐惧孤独,所以一生都在为摆脱孤独而寻求方法。他们将希望寄托于爱情却也都以失败告终,原因只在于家族成员间出于消解孤独的需求而渴求爱情,得到爱又不懂爱,反而使得爱情遥遥无期,孤独也未得到消解,反而不断加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