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43046314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册第章第四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步测试新版北师大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1.以下哪种措施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减少使用农药,控制环境污染B.封山育林,禁止随意打猎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D.大量植树,增加绿地面积2.以下各项措施中,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的是 A.将污染物排放到河流中B.植树造林C.开荒造田D.大量捕杀野生动物3.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牧草的实验区用 网子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而未加网罩的牧草生长良好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 A.网罩影响了牧草的光合作用B.破坏了牧草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C.降低了牧草抵抗害虫的能力D.造成了牧草周围环境的污染4.关于生态平衡的表达,不

2、正确的选项是 A.生态平衡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平衡B.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稳定不变D.生产者大量死亡会破坏生态平衡5.有关生态平衡特点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是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B.处于平衡的状态下的生态系统种各种生物的数量大致不变C.处于平衡的状态下的生态系统种各种生物所占比例大致不变D.处于平衡的状态下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平共处,没有任何的捕杀和争斗发生6.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 A.数量不改变B.比例不改变C.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相对平衡D.数量暂时平衡7.以下各项措施中,有利于生态系统稳定的是 A.开荒造田B.大量捕杀野生

3、动物C.植树造林D.将污染物排放到河流中8.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的有效措施是 A.开垦草原,变牧场为农田B.禁止狩猎,引入食草动物C.保护植被,适度放牧D.提倡狩猎,扩大放牧9.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 A.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C.只有绝对禁捕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才有调节能力D.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10.某小组的同学观察如图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你认为哪些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标杆不平衡,所以生态系统处于不平衡状态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草鼠蛇假设该生态系统被污染,那么蛇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是最多的在该生态系统中,草的数量最

4、多,能量是最少的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就会破坏生态平衡A.B.C.D.11.蝗虫在麦田里大量繁殖,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引起了该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A.青蛙大量被捕杀,破坏了食物链B.大量去除杂草C.大量捕杀田鼠D.大量捕杀黄鼬12.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使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的有效措施是 。 A.开垦草原,改牧场为农田B.禁止狩猎,引入食草动物C.保护植被,实行适度放牧D.提倡狩猎,扩大放牧数量13.假定一个草原是由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假设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A.迅速上升B.缓慢上升C.保持相对稳定D.上升后又下降14.为了防止鸟把葡萄籽吃掉,农民用网子把葡萄园罩起来后来发

5、现,葡萄树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了,而没有罩网子的葡萄树反而生长得良好,造成葡萄园这种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 A.光线缺乏B.昆虫过多C.鸟类减少D.食物链被破坏15.以下防治措施中,不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是 A.防治果林的害虫,放养啄木鸟B.防治棉蚜,大量喷洒杀虫剂C.防治麦蚜,放养七星瓢虫D.防治田鼠,保护猫头鹰或者蛇二、填空题共5题;共14分16.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同编号小鱼条水草棵实验结

6、果生态瓶1号412小鱼存活8天生态瓶2号48小鱼存活6天半生态瓶3号44小鱼存活3天半生态瓶4号42小鱼第2天上午死亡2条,第2下午死亡2条生态瓶5号40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请分析数据并答复以下问题1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池水、沙子中的_是分解者2比拟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拟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动物就可能死亡3由生态瓶1一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_选填

7、“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17.通过以上资料分析,你认为人类_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_的关系,使得各种生物的_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生态平衡。 18.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_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 19.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和所占的_总是维持在相对_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20.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_,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三、综合题共1题;共5分21.水葫芦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生长的植物,原产南美洲,在原产地有200多种天敌。它被引入我国

8、用于净化污水,后来漂入自然水域。近几年,疯长的水葫芦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杀手。以云南昆明滇池为例,水葫芦几乎覆盖了整个湖面,使很多滇池当地水生生物绝迹。 1水葫芦在原产地有_控制其数量,不会造成危害。 2水葫芦覆盖滇池整个湖面,滇池当地很多水生植物会因为缺乏_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水生动物随之因为_而死亡。这种外来生物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_。 3请提供1种治理滇池水葫芦问题的方法_。 答案解析局部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 【解析】【解答】解:C、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不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符合题意;ABD、减少使用农

9、药,控制环境污染;封山育林,禁止随意打猎;大量植树,增加绿地面积均能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BD不符合题意;应选:C【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有一定的限度2.【答案】B 【解析】【解答】解:根据生态平衡的定义,即: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即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选项中的开荒造田、大量捕杀野生动物、将污染物排放到河流中都会导致生物种类数量的减少;而植树造林,会保护

10、生物的多样性,因此有利于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应选:B【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有一定的限度、3.【答案】B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取决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数量,并维持一定的比例,所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在天然 草场中存在着由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组成的食物链当实验区的草场被网子罩上后,这一食物链被破坏,虫子因不能被食虫鸟所食而大量繁殖,最终将草的叶吃 光这是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的一种表现一个物种数量大幅度的减少,会使得跟该物种相关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发生一系列相应的变化,表现为生态系统

11、失去平衡 而未被网子罩上的草场,因食物链未被破坏,牧草生长良好应选:B【分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4.【答案】C 【解析】【解答】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绝对不变,而是相对、持续的稳定。生态系统中各种是生物的数量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动态的平衡,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是稳定的,是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多,调节

12、能力越强;如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植物的数量不仅比草食动物多,而且还要维持一定的比例,如三颗草和两只羊,虽然草比羊多,但是不能保持稳定,因此还要到达一定的比例,同样草食动物要比肉食动物多,并维持一定的比例,如果人类的干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所以人类要遵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规律,不要超过它自身的限度,否那么,将来大自然必将报复我们人类。故答案为:C【分析】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现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13、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状态.5.【答案】D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动态的平衡,在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是稳定的,是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的自动 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越多,调节能力越强;如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 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植物的数量不仅比草食动物多,而且还要维持一定的比例,如三颗草和两只羊,虽然草比羊

14、多,但是不能保持稳定,因此还要到达一定的比 例,同样草食动物要比肉食动物多,并维持一定的比例,如果人类的干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所以人类要遵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规律,不要超过它自身的限度,否那么,将来大自然必将报复我们人类而人类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一是人类为了满足 生活的需要,对生态系统生产性的作用,二是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性的作用应选:D【分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绝对不变,而是相对、持续的稳定6.【答案】A 【解析】

15、【解答】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不是恒定不变,如动物有迁 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故答案为:A【分析】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现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状态.7.【答案】C 【解析】【解答】在一定区域内

16、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有一定的限度,选项中的开荒造田、大量捕杀野生动物、将污染物排放到河流中都会导致生物种类数量的减少;而植树造林,会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因此有利于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故答案为:C【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即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8.【答案】C 【解析】【解答】通过分析知道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在尊重草原生

17、态规律的前提下,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牧草和其他生物,适度放牧A、开垦草原变为粮田,是毁林开荒,会使草原面积减少,不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故不符合题意B、引入食草动物,可能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不利于保护草原生态系统故不符合题意C、保护植被,适度放牧,开展草原事业,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故符合题意D、狩猎会减少生物,扩大放牧,会破坏草原,使草原面积减少,不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故不符合题意应选:C【分析】此题是一道根底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在尊重草原生态规律的前提下,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牧草和其他生物和开展草原事业9.【答案】D 【解析】【解答】在一般情

18、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 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 遭到破坏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使一些草原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草原上牧草受到危害,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应选:D【分析】此题考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的认识10.【答案】B 【解析】【解答】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为标杆不平衡,表示鼠的数量多,蛇的数量较少,鼠的营养级低数量多,蛇的营养级高数量少,符合物质流动的特点,所以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错误食物链是生产者和

19、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局部和分解者每一条食物链都应从生产者开始,只到没有其他消费者吃他为止,故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草鼠蛇,正确 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 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因此假设该生态系统被污染,那么蛇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是最多的,正确在该生态系统中,草位于食物链的首端,是食物链的开始,根据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说明在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草,错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20、有限的,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老鼠就会由于天敌减少而大量繁殖,老鼠吃草籽、啃食草根、挖洞破坏草原,老鼠过多,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正确应选:B【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平衡,不是生物数量 的恒定不变,如动物有迁入、有迁出,有死亡、有出生,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变化的,又是相对稳定的,总会因系统中某一局部先发生改变,引起不平衡,然后依靠生 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又进入新的平衡状态正是这种从平衡到不平衡到又建立新的平衡的反复过程,推动了生态系统整体和各组成局部的开展与进化生态系 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在食物链

21、草鼠蛇鹰中,大量杀鼠后会使蛇缺少食物而饿死,引起狐、鹰的数量发生巨大变化,当这种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就 会打破平衡,破坏生态平衡的稳定性,使生态系统崩溃11.【答案】A 【解析】【解答】在麦田中,蝗虫吃小麦,青蛙吃蝗虫;小麦、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是:小麦蝗虫青蛙;如果青蛙被大量捕杀,食物链就会遭到破坏,蝗虫因失去天敌的控制而数量大增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应选:A【分析】青蛙捕食蝗虫,如果青蛙大量被捕杀,蝗虫的数量就会增多12.【答案】C 【解析】【分析】此题是一道根底知识题,具体考查的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在尊重草原生态规律的前提下,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

22、牧草和其他生物和开展草原事业【解答】通过分析知道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在尊重草原生态规律的前提下,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牧草和其他生物,适度放牧A、开垦草原变为粮田,是毁林开荒,会使草原面积减少,不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故不符合题意B、引入食草动物,可能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不利于保护草原生态系统故不符合题意C、保护植被,适度放牧,开展草原事业,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故符合题意D、狩猎会减少生物,扩大放牧,会破坏草原,使草原面积减少,不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故不符合题意应选:C【点评】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要认真领会并记忆牢固13.【答案】D 【解析】【解答】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

23、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鹿狼的食物链,全部捕杀狼群会使鹿的数量增加,从而使鹿场上的植物鹿的食物减少,以鹿为食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会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故答案为:D【分析】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现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

24、和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状态.14.【答案】D 【解析】【解 答】解:在葡萄园上,虫吃葡萄叶,有的鸟吃葡萄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葡萄籽又吃昆虫;存在:葡萄鸟,葡萄虫鸟的食物链,葡萄地被网子罩起 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葡萄叶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从而破坏了食物链,所以造成葡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应选:D【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使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 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人为地对生态系统施加干扰,就会破坏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食物链而形成的这种关系15.【答案】B 【

25、解析】【解答】A、啄木鸟是害虫的天敌,放飞啄木鸟利于防治森林害虫,利于维持生态平衡,A正确B、喷洒杀虫剂不但杀灭了害虫,也大大消灭了益虫等其他动物,不利于维持生态平衡,B错误C、七星瓢虫是蚜虫的天敌,放飞七星瓢虫利于防治蚜虫,利于维持生态平衡,C正确D、猫头鹰是田鼠的天敌,保护猫头鹰利于防治田鼠,利于维持生态平衡,D正确应选:B【分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二、填空题16.【答案】小鱼;水草;细菌、真菌微生物;较长;植物水草;小于 【解析】【解答】1 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

26、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 物分解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靠分解动、植物遗体、遗物维持生活,包括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因此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小鱼,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水草,池水、 沙子中的细菌、真菌微生物是分解者2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植物数量比拟多,制造的有机物,释放的氧气就多,因此动物存活的时间较长;没有水草植物,生态瓶中缺少食物和氧气,因此动物小鱼就可能死亡3在生态瓶中有食物链:水草小鱼,根据物质流动逐级递减可以得出,水草的数量最多,小鱼的数量比水草的数量少故答案为:1小鱼;

27、水草;细菌、真菌微生物;2较长;植物水草;3小于【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系统的组成解答时可以从生态系统的组成、作用、物质的流动方面来切入17.【答案】不能;制约;数量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某动物是食物链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维持着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

28、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例如“剿灭麻雀会使一些农作物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农作物受到伤害。故答案为:不能;制约;数量【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某动物是食物链不可缺少的环节,并维持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状态.,所以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18.【答案】相对稳定 【解析】【解答】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取决于这个

29、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数量,如草兔,兔多了草就少,草少了兔就被饿死,兔因饿死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就会慢慢增多,草多了,兔因食物充足数量也慢慢增多,但最终草的数量远大于兔的,到达一种动态的平衡,并维持一定的比例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故答案为:相对稳定【分析】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地变化着,并在一定情况下维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现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所以,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

30、数量和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状态.19.【答案】数量;比例;稳定 【解析】【解答】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取决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数量,如草兔,兔多了草就少,草少了兔就被饿死,兔因饿死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就会慢慢增多,草多了,兔因食物充足数量也慢慢增多,但最终草的数量远大于兔的,到达一种动态的平衡,并维持一定的比例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生态平衡故答案为:数量;比例;稳定【分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20.【答案】相对稳定

31、 【解析】【解答】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的、而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动物的数量取决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数量,如草兔,兔多了草就少,草少了兔就被饿死,兔因饿死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就会慢慢增多,草多了,兔因食物充足数量也慢慢增多,但最终草的数量远大于兔的,到达一种动态的平衡,并维持一定的比例故答案为:相对稳定【分析】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因为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如:有的生物出生,有的死亡,有的迁入,有的迁出等.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但这种变化只要不超出一定的限度,生

32、态系统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所以,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叫做生态平衡.三、综合题21.【答案】1天敌2阳光;缺乏氧气;外来物种的入侵3治理水源 或 人工处理水葫芦 【解析】【解答】1、水葫芦在原产地并没有大量繁殖,也没有威胁到原产地的其它生物生存的原因是:水葫芦在原产地有众多天敌,受天敌的控制没有大量繁殖。2、绿色植物需要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为自己和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和氧气,如果水葫芦覆盖滇池整个湖面,滇池当地很多水生植物会因为缺乏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水生动物随之因为缺乏氧气而死亡,这种外来生物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叫外来生物入侵。3、治理滇池水葫芦问题的方法:人工捕捞然后掩埋;引进对其它生物无害的水葫芦的天敌;可研究开发水葫芦的利用如饲料,甚至食品等;可以利用植物病毒进行治理因此治理滇池水葫芦问题的方法有生物防治、人工处理、农药防治等。故答案为:1、天敌,2、阳光、缺乏氧气、外来物种入侵,4、治理水源 或 人工处理水葫芦【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入侵,解答时可以从概念、产生危害的原因、危害、治理方面来考虑,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