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一》优质课教案.doc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4291471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一》优质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一》优质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一》优质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一》优质课教案.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语文园地 一【教学目标】1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2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3认识分号,并能说出分号的用法。4初步了解地名和人名的拼写规则。5朗读并背诵过故人庄,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教学重难点】1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2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路牌,查找田园诗等。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的方法。【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导入,回顾课文1谈话导入:这一单元,我们走进大自然,触摸了山川湖泊的心跳,领略了自然界的奇妙。行走在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丰富大胆的想象,

2、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就这个话题,谈谈怎样阅读文章。2回顾内容,总结方法。(1)引导思考。我们回顾一下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本单元这四篇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2)学生交流回顾。【设计意图】回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及表达方法,使学生能够把整单元联系起来,让知识在头脑中进行整合,以巩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语文要素板块二类比联想,引导交流1质疑:阅读文章时,首先要读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还要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在阅读本单元课文时,你从哪些内容想开去,又想到了什么呢?2聚焦“丁香结”。(1)引导:“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我们由此

3、可以想到其他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如梅、兰、竹、菊,它们又象征着什么?又代表着哪些人生追求?试着填写下表。(学生交流、总结)课件出示:植物象征人生追求丁香结愁怨难解人生难免遇到困难,不妨用豁达心态面对梅花不畏艰难遇到挫折困难,更要以坚毅的品质迎难而上兰花典雅、高洁无论身处何处,都要保持高尚的品质竹子气节不受外界诱惑,不忘初心菊花淡泊名利、超脱乐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豁达乐观的积极态度(2)小结:我们要能根据课文的内容联想到更多。3聚焦“草原”。(1)引导:读懂了草原主客聚会的欢快场景,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自己置身于这个场景中会怎样。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场景应该如何进行描写?如逢年过节时,亲朋好友

4、齐聚一堂的欢快场景该如何描写?(2)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课件出示表格)课件出示:欢快场景如何描写草原主人热情接待客人、主客联欢从文章的内容想下去逢年过节亲朋好友齐聚一堂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3)根据表格所填内容,交流学习收获。(4)小结:我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4总结:我们既可以从作者的角度想下去,也可以从文章的内容想下去。阅读的时候既要读进去,更要想下去。“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在今后的阅读中我们应该多在这方面下功夫。语文要素【设计意图】运用表格的形式,使学生把学到的内容进行类比联想,打开学生的思维,轻松

5、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能够很好地领悟联想的方法。板块三总结方法,迁移运用1师生合作朗读“交流平台”的内容。(课件出示教材第13页“交流平台”的内容)2总结迁移:“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可以从课文内容想开去,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比如,我们读了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会由野草的顽强的生命力联想到什么?“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读了陆游的诗句,我们会联想到什么?(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阅读会伴你一生,请你自觉进行这样的阅读及联想,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设计意

6、图】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白在阅读中,我们随时都可以运用联想的方法来拓展我们的思维,运用联想的方法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板书设计】语文园地第2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并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2认识分号,并能说出分号的用法。3了解人名和路牌上的地名的拼写规则。4背诵、积累古诗过故人庄。【教学过程】板块一认识排比句,体会排比的好处1直入主题。本节课的学习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二是了解分号的用法;三是能通过路牌上的拼音,认识地名;四是熟读并背诵过故人庄,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2认识排比句。课件出示:l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7、。l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l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1)引导交流:自读例句,想想这三组句子都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预设:每组不少于三句;每组各个句子的结构相似;每个句子的意义相关。(2)再读品析:从这三组句子中,你分别读懂了什么?(第一句选自课文花之歌,运用排比,强调了花的用途;第二句选自桂林山水,运用排比,写出了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第三句选自祖父的园子,运用排比,写出了园子里的一切都是自由的。)(3)明确句式:这种修辞手法叫

8、排比,句子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好处:句式整齐,结构形式有一种匀称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能表达作者的强烈感情。)(4)回顾拓展:请同学们回顾以前学过的课文中的排比句,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仿写句子:请同学们运用排比的手法,写一组排比句,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设计意图】通过品析排比句的特点,使学生明白使用排比句式的好处,提高学生赏析句子、运用句子的能力。板块二认识分号,了解分号的用法1读一读,说一说。(1)读一读:请同学们读下列句子,画出句中的分号。课件出示: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

9、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2)想一想:女生读第一句,看看分号前后两部分分别写了什么。男生读第二句,观察分号前后两部分内容有什么关系。思考并归纳:这种并列关系的句子之间应使用分号。课件出示: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较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3)说一说:读这两句话,把句中的分号换成句号,或换成逗号,句子的意思有没有受到影响?(4)思考:我们在什么时候可以用分号?分号有什么作用?(5)明确:当我们进行不同事物间同类状况的类比时,可以用分号;当我们描写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时,也可以用分号。可

10、见,一般用逗号无法表达清楚句中并列分句关系的,都可以用分号。【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男女生对读中自主发现使用分号句子的特点,通过换符号进行比较,了解分号的作用和用法。板块三认识路牌,学习正确拼写1过渡:在等公共汽车的时候,你们是否注意过马路边的路牌?那些路牌上的地名你们是否认识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怎样用拼音正确拼写地名和人名。2拼一拼:出示书上的两个路牌,观察两种颜色不同的路牌,自由拼读,拼出地名。课件出示:3说一说:说说你在哪里见过这两种颜色的路牌。(蓝色是普通道路,绿色是高速公路。)说说你是否认识这些地名,借助拼音该怎样拼读。4思考:路牌上的地名拼写与我们平时的拼写有什么不一

11、样?5明确地名的拼写规则。(都是大写字母;没有声调;有的拼音中间分开,有的连在一起。)6小结:对于特指某一地方的(即专名),如“顾榭、北凫”,要作为词语连写;对于一些通用的名称,如“山、河、湖、路”,要单独写。7写一写:知道了如何用拼音认识地名,那你知道怎么用拼音拼写自己的名字吗?(1)出示人名拼写范例:阳立(Yn Li)阳立明(Yn Limin)欧阳立明(Ouyn Limin)(2)教师介绍姓名的拼写规则:姓在前名在后,且姓和名分开写;姓和名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其余的字母一律小写、连写;复姓或双字名,字间既不空格也不用半字连接线。(3)练习用拼音拼写自己及同桌的名字。【设计意图】通过读、说

12、、对比,引导学生了解分号的用法;出示图片,让学生明白如何拼写路牌和自己的姓名,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板块四日积月累,背诵积累古诗1回顾导入:在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孟浩然的宿建德江,虽然诗里作者在诉说“愁”,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静谧的日暮图景。孟浩然是有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在他的笔下,一山一水,一花一草,都显得格外可亲。“一切景语皆情语”,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他的诗作过故人庄。2研读“画意”。(1)请同学们自由读过故人庄,借助字典扫除生字障碍,读通诗句。(2)欣赏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插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再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想象画面,相互交流。借助插图、字典,同桌尝试说说诗句的意思

13、。3感悟“诗情”。(1)引导:读完此诗,你知道这首诗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吗?(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2)读着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环境,又看到了人们怎样的活动?(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我是从主人准备好丰盛的饭菜邀请“我”,“我们”约好明年再来喝酒、赏菊体会到的。)(4)看看课本上的插图,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诗人和老朋友会聊些什么。(5)从最后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依依不舍,不忍离去)4诵读古诗:男女生合作读古诗。5背诵古诗。6拓展延伸。(1)查找孟浩然的其他名句、名篇。(2)查找其他田园诗。【设计意

14、图】在本单元所学诗歌的基础上,再来学习本首诗歌,学生理解起来很轻松。通过研读感悟“诗情画意”,背诵拓展,学生能够很好地感受田园诗的那份淳朴、恬静。【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一共安排了三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主要是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词句段运用”是让学生了解排比句的特点和分号的用法;“日积月累”教会学生积累古诗词,运用插图想象诗词的画面美。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交流感悟、读说拼写、运用插图感受“诗情画意”等教学方法。1运用表格,打开思路。“交流平台”中,运用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轻松打开学生思路,有效地指导学生该如何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2读说拼写,应用实践。在“词句段运用”中,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拼一拼,写一写,简单流线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排比的特点及好处,领悟分号的用法。在“路牌”的教学中,实用是最主要的目的,让学生大胆尝试自己认读路牌,教师加以点拨,学生能很快掌握要领并举一反三地应用到拼写自己的名字上,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在课堂上就轻松地得到锻炼。3借助插图,想象“画意”。在学习过故人庄时,大胆放手让学生观察插图,引发想象,感受诗中的“画意”,并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走到文字中,和诗人一起“把酒话桑麻”,感受那份田园之乐,享受友情带来的美好。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