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道路工程施工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4290560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道路工程施工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建道路工程施工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建道路工程施工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道路工程施工应急预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新建道路工程施工应急预案编制:审核:集团有限公司编制日期:应 急 预 案一、工程概况:塔东二环路新建道路工程全长902.21米,宽16米。其中10米宽混凝土主车道,两边各3米人行道,84米涵洞一座。主要施工内容:道路工程、涵洞工程、排水工程。该工程工期120天,任务重,交通复杂,地下管线繁多,尤其是塔中路至塔南路的软基和涵洞是工程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工程能否按期完成的关键,施工时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二、材料、设备准备:材料名称数量备注灭火器12个灭火器材30个消防带9个碘钨灯8个手电筒9个卫生急救箱3个对讲机12个手机14部三、工程意外事故应急预案(一)应急领导小组组 长:副组长:组 员:王(二

2、)现场意外事件紧急处置程序1、工地如突发因工重伤、死亡事故,必须立即组织抢救伤员,保护现场,并以最快方式向公司领导和当地安全监督站报告简要情况。报告由组长辛 民负责,报警电话120,由安全员 林先锋 负责报警。2、如认定重伤或死亡事故,项目部负责保护事故现场,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立平图,并提供有关资料。现场保卫组由 陈 煌 负责。3、安全员、项目经理填写事故快报。4、各级人员认真配合上级和政府主管部门人员勘察现场,开展事故调查。5、调查重伤事故由项目经理组织事故调查,并在10天内提出事故报告报公司质安处。6、轻伤事故由安全员调查分析并报告。7、机械事故工程管理部,因机械事故伤及人员的,报机械部

3、门的同时报公司质安处。8、项目部发生重伤事故,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经理要采取组织会议等多种方法通报事故经过、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吸取教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同类事故重复发生或其它事故的再次发生。9、如事件发生在夜间,须由项目部夜间值班人员将情况上报给应急预案小组指挥,由指挥向有关部门汇报。(三)因工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紧急处理:1、发生人身意外伤害时需采取的相应事项:(1)如现场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如当事人没有自觉症状,不要轻意放走当事人,要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并观察24小时,确实没有损伤时才能视为正常。(2)当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停止时要及时向工地急救员 李 刚 和项目经理报告,并及时进行抢救

4、,进行心脏复苏,直至急救医务人员到场进一步抢救。(3)现场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不要慌乱,派专人守在伤员前进行临时救护,并及时报告应急小组负责人,由应急小组负责人与急救中心或医院联系说明伤员所处地点,行车路线及达到所在地点的明显标志。接车工作由 杨详龙 负责。(4)对于骨折伤,特别是怀疑颈、胸腰椎骨折伤员要做好固定,用硬棋逢对手搬运,不得随意拉扯、扭曲身体。(5)现场发现传染病人应立即报告项目部,并进行隔离,对所有周围消毒及检疫,由项目部一有关单位联系处理。2、急救中心及医疗单位急救车联系方法,以及不同伤害部位相应急救首选医院为 。电话 1 3、急救(1)项目经理在得到因工伤害事故报告后,应立

5、即组织抢救受伤人员,指导现场急救或送专门医院抢救,并组织人员救险,防止险情扩大;(2)必须根据具体伤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其指导原则为尽最大努力减少拖延时间,保证抢救及时,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3) 总机号码 1 (4)如现场无应急车辆,须打“120”请求急救车;(5)若医院路线不清,可要求“120”急救车送往指定医院。(6)伤员送往医院过程中,必须由项目部管理人员相陪(夜间施工由值班人员相陪)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并保护好现场,及时通报有关领导及安全人员。(四)意外伤害不同部位相应应急处理措施1、外伤的急救、处理、搬运一般轻伤处理,由项目部卫生员 李 刚 负责处理。外伤出血后,根据伤口

6、的部位、轻重程度,可分别或同时采取指压止血法、加压包扎法或止血带止血法,如有骨折,则采用木板等物予以固定。(1)包扎动作轻、快、准、牢,对暴露的伤口,尽可能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再行包扎。包扎不可过紧、过松,以防滑脱或压迫血管、神经,影响远端血运。(2)骨折固定时,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先进行呼吸心跳的急救,有大出血时,应先止血,再行包扎,最后固定骨折部位。(3)运送伤患者前,应检查伤者头、胸、腹、背及四肢的伤势,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如所处环境危险,应尽快脱离,否则就地抢救,搬运时注意伤员体位,避免再损伤。(4)现场处理后,尽快转送到附近医院。2、现场心、肺、脑复苏施工现场出现电击、严重创伤、中

7、暑、中毒等易引起心跳骤停的情况,及早抢救,对伤者复苏有重大意义。(1)判断心跳骤停症状a、颈动脉搏动消失b、意识丧失,呼之不应(2)现场心肺复苏a、呼救:一旦判断病人昏迷,就要呼救,他人协助打急救电话或叫救护车,本人就地抢救。 b、病人体位仰卧在硬地板或硬板床上。(3)心肺复苏法a、打开气道,使病人颈部上抬使头后仰,保证呼吸道通畅;b、人工呼吸,口对口吹气;(4)心外按摩,建立人工循环用拳击心前区,拳距前胸20-30cm,向前胸猛击两下,有时即可恢复心跳。(5)胸外挤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接处,下压深度3-5cm,频率80-100分。双人操作:吹气与按压比为1:5,每45分钟检查一次颈动脉搏

8、动及自呼吸是否恢复。单人操作:每次按压15次,吹气2次,每45分钟检查一次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是否恢复。按压注意事项:a、按压必须平稳,有规律进行,不能中断;b、平常不能离开胸膛,不能猛压猛松,以免改变按压位置,或引起肋骨骨折;c、双肩应压胸前正上方,平臂要与胸垂直,按压时身体不要前后摇摆;d、胸部按压部位必须正确,否则不仅按压无效,反有危险。3、击伤与中暑的处理电击伤(1)诊断:a、看电源种类、电压、触电时刻及当时情况;b、表现为电击性休克、抽搐、昏迷、青紫、心率不齐、心跳停止;c、并发症:伴有外伤、骨折、背髓受损者可见肢体瘫痪。(2)抢救:a、立即切断电源,用绝缘不导电的物体使患者脱离电源

9、。b、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术。c、对局部烧伤进行消毒包扎处理。呼急救中心转院处理。中暑(1)诊断:因长时间的日光曝晒,或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出现大汗头晕、无力、口渴、眼花、心慌、四肢麻木、体温略升高,血压下降等症状。(2)抢救:发现中暑病人都应立即将其移到荫凉通风处。a、轻度中暑:给予含盐冷饮,服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休息后即可恢复。b、高热型:重点是物理降温,用26-29温水或50%洒精全身擦浴,用电风扇吹风,头部大血管放置冰袋,静脉点滴生理盐水+氯丙嗪90mg。c、痉挛型:重点补充钠、静点5%GNS或3%NS,抽者用10%水含氯醛10-20m1。四、卫生事故应急预案

10、 卫生事故包括食物中毒、突发病、传染病及不明病因的卫生事故等。(一)领导小组组 长:辛 民副组长:王 强、杨详龙组 员:王炳燕、王文华、杨海飞、李 刚、林先锋、陈 煌(二)发生卫生事故应急措施1、如发生事故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就地抢救,另一方面应立即报警并送附近医院进行抢救。项目部要不惜一切代价配合抢救。2、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要立即封存取样食品,并通知当地卫生防疫站对食品进行化验。3、查清事故原因,并立即调查该工人24小时内食用过的食品及来源地,如为外面的仪器引起中毒事故,则应马上报告上级有关部门,以免造成更多人的伤害。4、对不明病因的突发病,要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等,然后急送医院进

11、行抢救。5、如发现传染病,应立即进行隔离,把伤者送医院治疗并对全工地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并对全工地的所有人员进行体检检查,有无传染病扩散现象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针对性处理。五、危险品仓库应急预案(一)领导小组组 长:辛 民副组长:王 强、杨详龙组 员:王炳燕、王文华、杨海飞、李 刚、林先锋、陈 煌(二)应急措施仓库管理员对储备的化学品检查时发现化学品泄漏,应采取措施拦截防止污染面扩大,并根据泄漏化学品的安全技术说明书进行清理,能回收的尽量回收。(1)氧气、乙炔等压缩气体及液化气体泄漏时,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

12、理通风,加速扩散方法、漏气容器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2)洒精、乙二胺、丙酮、松香水、油漆等易燃液体泄漏时,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切断火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区人员至安全区,半进行隔离,切断火源,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区域。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池,大量泄漏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发灾害。(3)硫酸、盐酸等腐蚀化学品泄漏时,迅速撤离污染区人员到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混合,也可用大

13、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入废水池。大量泄漏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4)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时,责任人应及时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同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火灾较大时应拨打“119”通知地方消防队。六、灭火应急预案(一)应急领导小组组 长:辛 民副组长:王 强、杨详龙组 员:王炳燕、王文华、杨海飞、李 刚、林先锋、陈 煌(二)应急准备1、项目部成立消防领导小组和义务消防队。消防队员必须掌握各种火灾的扑救方法和消防器材用途及正确使用方法。2、安全员全权负责落实现场各类消防器材的布置。任何人不得随意挪用,同时安全员必须定期进行检查、维修、更换,确保消防器材的完好性。3、安全员必须每天对现场以及仓库等重点防火部位

14、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建立健全的消防档案,切实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4、所有现场材料的堆放必须通过安全员的检查,切实按项目部有关规定执行。5、现场必须设置报警电话并在有关场所张贴悬挂,公布于众。安全科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三)应急措施1、发现火灾事故时,发现人员要及时向消防领导小组报警,并讲明发生火灾的地点、燃烧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火势情况,报警人姓名、电话等详细情况。2、消防领导小组接到电话报警后,接报人员要立即通知义务消防队员赶赴火场,拨打“119”报警电话报警。义务消防队员必须做到在发生任何情况下都能临危不乱,切实按项目部制定的措施方案执行。3、火灾较大时要立即成立灭火指挥

15、部,下设灭火作战组、抢救疏散组、安全保卫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一般火灾时可不成立。4、消防领导小组负责火灾现场及周围的安全保卫、危险区域的警戒,对现场抢救出的人、财物进行管理和疏散,预防破坏、哄抢、盗窃等案件的发生,扑救过程中及扑救工作结束后对火灾现场加以保护。5、灭火作战组负责扑救火灾。抢救疏散组负责抢救被困人员及贵重物品,在人员集中的场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疏散人员,抢险救灾按照“先人员,后物质,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进行,抢救人员要戴齐防护用具,注意自身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6、后勤保障负责火场上器材装备、供水排水、供电照明、运输工具、食品衣物等灭火工作所需的各种物质供应保障工作

16、。7、医疗救护小组主要负责火场上各种受伤人员的抢救、医治、转移工作,并协助做好防中毒、防中暑防护工作。8、义务消防队员在灭火总指挥的统一调度下,首先要迅速查明火场情况,特别是有无剧毒、爆炸等危险品,火势大小、有无毒性气体、火场电源是否切断等内容。查明后义务消防队按照日常演练及分工,按照“先控制,后消灭,分清主次,救人第一”的原则,针对不同的燃烧物质,采用针对性的方法组织扑救。灭火时要加强个人的防护意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9、火场有有毒气体时,要迅速查明火场上毒气的性质、扩散范围、来源和数量,依此为依据来决定能否在佩戴防毒面具和防护用具的情况下,安全地出入火场进行各种扑救工作。10、火灾扑灭之

17、后,应清洗参战工具,并对参战人员进行体检,消除余毒,减少后患。11、火灾扑灭后由消防小组和安全员共同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各类火灾的灭火方案火灾类别易燃烧类别适用的灭火器材/灭火步骤注意事项A类:固体物质火灾棉、麻、纸张、木材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于火源点保持足够的距离B类:液体和可溶的固体物质火灾汽油、煤油、柴油、原油、油漆、甲醇、乙醇、沥青、电石、石蜡一般用泡沫、干粉等灭火剂禁止使用高压直流水枪直接灭火,可以使用喷雾水枪扑救时要注意保持足够距离二氧化碳适宜小范围油类火灾泡沫扑救容器内的易燃可燃液火灾洒精等醇类火灾要使用抗溶性泡沫砂土适宜扑求沥青和地面上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火灾C

18、类:气体火灾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炔、氢气火灾先将气体输送阀门或管道关死,截断气源,断绝气体来源,进行冷却灭火,可使用直流水枪或喷雾水枪、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剂戴好防护用具,防止烫伤、中暑等对一时无法堵漏、封闭气源的燃烧,不宜立即将火扑灭,可以一边用水冷却俄保护建筑物和设备,一边让气体自行燃烧D类:金属火灾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火灾一般用干砂掩埋忌用水、泡沫及含水性物质,也不能用代烷、二氧化碳及常用干粉灭火剂七、消防应急预案(一)、现场灭火指挥:辛 民 副指挥:王 强、杨详龙(负责组织现场的灭火及现场保护)为确保战斗力,特定以下小组:1、报警组:王炳燕2、扑救组:李 刚3、接车组:

19、王文华4、外围警卫组:杨海飞5、周围警卫组:林先锋6、抢救救护组:李 刚7、电工值班组:陈子雄8、事故调查组:陈 煌(二)各小组职责及注意事项1、报警组:现场一旦发生火灾,负责报警人员首先拨通电话“119”,沉着讲清着火单位、所在街道、位置、燃烧物、火警大小、报警人姓名报警人使用的电话号码。2、接车组:报警后,立即到主要路口去迎接消防车,并清理道路,保证畅通。3、扑救组:现场发生火灾,除派人报警外,应立即组织人员扑救,扑救时,首先切断电源,选用正确的灭火方法,选用适当的消防器材扑救,如有人困在火场,应优先抢救人员。4、外围警卫组:现场失火后,立即派人到外围巡视,以防不法人员出入火场,并疏散制止围观群众。5、周围警卫组:防止人为的破坏或现场物品丢失。6、救护组:抢救烧伤负伤人员,并立即送往医院。7、电工值班组:负责切断电源和临时照明电线路。8、事故调查处理组:负责协助公安消防机关,调查处理火灾事故。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