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6 诗词五首《赤壁》课件.pptx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4290034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PPTX 页数:11 大小:1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6 诗词五首《赤壁》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6 诗词五首《赤壁》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6 诗词五首《赤壁》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6 诗词五首《赤壁》课件.ppt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统编教材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26 诗词五首赤壁,学校: 执教教师:,【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一支折断了的铁戟在水底还没有销蚀掉,拿起来磨光洗净,认出来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

2、雀台中了。,2.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这一片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1.诗人对历史的评价因何而发?,折戟沉沙铁未销,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做了很好的铺垫。,3.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赤壁之战周瑜的胜利,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就是相反的结果。诗人

3、不以成败论英雄。,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4.“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而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方便,那么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由叙事引发议论。,诗的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在联系?,这首咏史吊古诗,似是讥讽周瑜成功的侥幸。诗的开头二句,借物起兴,慨叹前朝人物事迹,后二句议论:赤壁大战,周瑜火攻,倘无东风,东吴早灭,二乔将被掳去,历史就要改观。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的怀才不遇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