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4288553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中五大伤害的其中一种,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1. 常见物体打击事故主要有:(1)在高空作业中,由于工具零件、砖瓦、木块等物从高处掉落伤人;(2)人为乱扔废物、杂物伤人;(3)起重吊装、拆装、拆模时,物料掉落伤人;(4)设备带“病”运行,设备中物体飞出伤人;(5)设备运转中,违章操作,用铁棍捅卡料,铁棍飞弹出伤人;(6)压力容器爆炸的飞出物伤人。2预防物体打击事故的措施(1)人员进入

2、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戴好安全帽。在高处作业的人员,衣着要灵便,不准穿高跟鞋、拖鞋;不得攀爬脚手架或乘运料井架吊篮上下。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落,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2)凡4米以上的在施工程,首层要设1道的安全网,每隔4再支一道固定安全网;同时在施工层处必须设一道安全网。若采取立网防护,立网应高出建筑物(作业面)1米以上。在同一垂直方向上同时进行多层交叉作业时,必须设有隔离防护棚。(3)各种脚手架的搭设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每层要设护身栏和挡脚板(高度在18以上)以防物料从平台缝隙或栏杆底部漏下。(4)施工层脚手板必须铺严,架子上不准留单跳板、探头板。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距离得大于20厘

3、米。各种脚手架使用前应经过安全技术部门的验收。(5)安全通道(施工洞口)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棚的长度不少于3米,同时设有安全警告标志和夜间警示红灯。防护棚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6)施工现场的一切孔、洞,必须设置围栏、盖板、架网等防护措施。(7)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任何人都不准从高处向人抛掷物料,吊装运输零散物料时,要用吊笼或吊斗。同时也应消除各种物品被无意碰落或被风吹落的可能因素。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孔、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8)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9)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指挥

4、,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10)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11)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12)无正式起重指挥人员,不得进行吊装作业。3现场应急措施:(1)事故和紧急事件发生后,现场第一目击者应以最快捷的方法,立即将所发生事故的情况报告应急响应领导小组的任一成员,或项目部办公室(或项目部任一管理部门),或现场负责人。报告内容为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简要情况、伤亡人数。(2)现场施救人员迅速将打击物进行清除,将伤员脱离危险场地,移至安全地带。(3)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颅脑

5、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施救人员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按照救护措施进行现场急救。(4)立即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4注意事项(1)事故发生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2)要注意观察打击物对伤者的覆盖程度。在清除打击物时一定要小心,防止对伤者的二次打击;若打击物嵌入伤者的肌体,只要不影响现场救护,千万不要轻易清除,要与医疗部门进行沟通处置,否则会引起严重的伤害。(3)重伤员运送应用担架,腹部创伤及背柱损伤者,应用卧位运送;胸部伤者一般取半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以免呕吐误吸。运送重伤员,特别是打击物没有清除时,一定要有医护人员陪送。(3)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4)如与重大事故应向相邻施工单位进行求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