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实施方案发展环境和基础.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4285729 上传时间:2021-08-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城市实施方案发展环境和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智慧城市实施方案发展环境和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城市实施方案发展环境和基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城市实施方案发展环境和基础.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智慧城市实施方案发展环境和基础11 基本情况*位于江苏沿海中部,市域总面积3221平方公里,全省县域最大,辖14个镇和4个区(经济开发区、沿海经济区、城东新区、西溪景区),总人口113万。1987年撤县建市,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地区,素有“黄海明珠金*”的美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西汉设镇,东晋置郡,乾隆建县。宋代晏殊、吕夷简、范仲淹三位宰相曾在此担任盐官。“董永七仙女传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海春轩塔,距今已有1380多年。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南宋泰山护国禅寺,是江苏省23座佛教重点保护寺庙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安丰镇、富安镇,拥有始建于唐开元元年的

2、古南街、明清建筑群,遗存唯美古韵古风。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清代水利学家冯道立、新闻学奠基人戈公振、翻译家戈宝权、音乐家周巍峙等均为*骄子。*地处长三角地区,公路、铁路、水路、航空交通网络健全,距上海、南京仅两小时车程,80公里范围内有盐城、南通、扬州泰州3座机场。*依海而生,海岸线长85公里,且每年以150米左右的速度向东延伸,新增土地1万亩以上。江苏省委、省政府正在*沿海实施百万亩滩涂围垦,建设国家级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打造江苏版“新万金”。*2010年率先在苏北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连续十四届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位居第45位。先后获得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国家绿

3、色能源示范县(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称号。12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紧紧围绕“全省争先、苏中领先、苏北率先”的发展定位,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经济社会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3年,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70亿元,增长12.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5亿元,增长20.1%。固定资产投资330亿元,增长22%。外贸出口总额5.1亿美元,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亿元,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300元,分别增长10%、1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型工业转型发展。出

4、台工业发展“18条”和“新8条”政策,推进企业技改扩能、创新创牌、重组上市,经济发展质态明显提升。2013年,工业开票销售增长30%,单位GDP能耗下降3.9%。积极培育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异军突起。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实行现代服务业培育引进与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两手抓,主攻服务业集聚区和2.5产业园建设,引进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等新型业态,入驻商业银行机构14家、数量居苏北第一,服务业增加值提高到40%。现代农业高效发展。强化示范带动、龙头引领和科技支撑,高效农业面积、规模企业数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被誉为中国西瓜之乡、茧丝绸之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走在

5、全国前列,率先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行列,位居全国第6位。沿海开发加快推进。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打生态牌、走绿色路,加快建设国家级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同步推进滩涂围垦和港口建设,条子泥匡围一期工程正式合龙,深水大港完成可能性论证报告并通过专家评审。集“风光渔”互补、循环经济、高涂养殖、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滩涂综合开发先导区工程初具规模。以城市副中心为定位建设海滨港城,沿海现代化特色小城市初具规模。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连续多年保持苏北第一。建立社会保障“五险合一”制度,基本建成社会托底救助机制和“15分钟社会保障服务圈”。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共享,被表彰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6、市)。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被确定为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单位。社会治安公众满意率居全省前列,被表彰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13 产业发展情况适应经济转型要求,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绿色食品等新特产业,五大特色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50多家,销售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量的70以上。神华、中节能、国机、华电、中粮、上海电气等一批央企、国企纷纷落户*。新材料产业推动特种金属、特种纤维、特种玻璃等产业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方向拓展,建成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装备制造产业向技术自主化、产品高端化

7、方向发展,形成纺织机械、工程机械、电气装备、木工机械、包装机械、船舶机械等特色系列,整机制造企业达25家,全力打造江苏沿海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走高端化、规模化、集聚化发展之路,实现异军突起、后来居上,领胜科技、捷士通科技等一批领军企业落户,打造长三角地区有影响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新能源产业坚持应用与制造互动发展,建成全球最大的滩涂光伏电站,“风光渔”立体开发模式系全国首创,积极争创国家级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绿色食品产业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主攻健康肉制品、生物保健品、特色海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国家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14 城市发展情况141 城市战略定位按照建设沿海现代产业集聚区、

8、苏北城乡一体化先行区和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总体定位,以创业、创新、创优为动力,彰显创新、开放、生态、幸福新*特色,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把*打造成江苏东部沿海新兴中心城市。江苏沿海城市轴南通至盐城间的次级中心城市。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大力提升城镇化内涵和质量,完善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对人口和人才的吸引力。加快建设国家级百万亩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新能源综合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精心打造“一城三区”为主体的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促进沿204国道城镇轴和三大片区集镇联动发展,提升*在沿海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力,建成江苏沿海城市轴南通至盐

9、城间的次级中心城市。力争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10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68%,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达到50万左右,远期达到80万左右。长三角北翼现代工商业城市。充分利用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叠加机遇,发挥苏北接轨上海第一站的区位优势,深度融入上海两小时都市圈,加快承接经济外溢和产业转移。发展壮大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绿色食品等新兴特色产业,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按照现代商业都市标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科技、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智慧、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在城市集聚发展。力争到2020年,全市二产增加值

10、突破480亿元,三产增加值突破500亿元,二三产占GDP比重突破90%。全国著名沿海生态旅游胜地。围绕“红”、“绿”、“蓝”,整合全市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传统文化旅游、绿色生态旅游、亲海体验旅游和特色乡村旅游,推动西溪景区创成5A级景区,永丰林生态园、黄海森林公园争创国家4A级景区和国家级森林公园,围绕“风光渔”互补景观建设沿海知名的生态科普旅游景区,加快推进省级旅游度假区建设,着力打造生态特色鲜明、人居环境俱佳、旅游产业发达、综合效益较高的全国知名的优质沿海旅游特色市。力争到2020年,全市实现旅游业收入10亿元,年接纳游客突破200万人次。142 城乡一体化建设积极策应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

11、,以提升内涵质量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被列入江苏20个中心城市(组群),是长江以北唯一单独列入的县级城市。中心城市建设。 “一城三区”的功能定位更加明晰,128平方公里的中等城市框架全面拉开,45公里的城市外环全线贯通,城镇化率达55%。中心城区功能完善、商业发达,人居环境优良。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建成百亿级园区,被认定为省功能材料特色产业基地,正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城东新区重抓纺机产业园、风光电产业园、科技软件园、2.5产业园等“区中园”建设,打造产城互动、融合发展的现代化新城区。西溪景区借助独特的人文、历史、生态资源,建设省级文化产业集聚区和国家4A级景区。沿海港城大力发展

12、临海产业,加快建设国家级滩涂综合开发试验区和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江苏沿海最具特色的现代化小城市初具规模。特色镇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错位发展,优化镇村布局,完善基础配套,安丰镇、弶港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安丰镇、富安镇创成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临塔村、甘港村分别被评为江苏最美乡村和最具魅力休闲乡村。围绕构建市域水陆大交通格局,先后实施352省道、610省道、344国道西段以及通榆河、川东港整治等重点工程,率先在苏北实现城乡供水、住房保障、公交客运“三个全覆盖”。15 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以创建“江苏省创新型城市”为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互动,拓展政府主导、企业主体

13、、社会参与的创新机制,有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3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18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25%,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全社会研发投入11.4亿元,占GDP比重2%,从事科研人员4804人。创新载体方面。经济开发区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新材料产业基地。高科技术创业园认定为国家级科技创业园。城东科技创业园认定为省级科技创业园。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7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研究生工作站8家。中科院南京分院*滩涂研究院、新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特种茧丝绸科技公共服务平台3家。专利申请方面。扎实开展专利重点企业创建、专利优势企业培育、知识产权管理达标企业创建,加大自主创新力度。2011-2013年申请专利76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267件,授权专利2673件。2013年共申请专利3159件。*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产学研合作方面。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和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人才优势,为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集聚创新要素,每年开发新项目、新产品150项以上。积极推进科技金融创新,以省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市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省、市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作用,扩大“苏科贷”支持范围,为全市科技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