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4283351 上传时间:2021-07-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3《现代诗二首》优质课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 现代诗二首 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现代诗二首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秋晚的江上是近代诗人刘大白1923年的作品,收录在开明书店1926年版邮吻诗集中。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新诗,归鸟低飞,残阳斜照,浅滩芦苇,微风嬉水,一派秋晚江上的景色。此诗形散而意浓,隽永而优美。花牛歌是诗人徐志摩的作品,这首诗歌使我们体会到了童年时的乐趣。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象,让我们在诗的世界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教学目标】1.认识“巢、苇”等6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

2、中描绘的景物和画面,感受秋晚江上的美景、花牛的悠闲。【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激趣导入,了解作者1.导入课题。(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现代诗二首。(板书课题,学生齐读)(2)引导:请打开书,看看两首诗的题目是什么。(板书:秋晚的江上花牛歌)2.简介作者。(1)提问: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谁?(2)课件出示作者的资料。课件出示: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现代诗人、文学史家。他的诗以描写民众疾苦之作影响最大,感情浓烈,语言明快有力,通俗易懂。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

3、文家。他的诗想象丰富,意境优美。【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引导学生关注诗题,了解作者,激发学生对现代诗的阅读兴趣。板块二初读诗文,读好诗句1.初读诗句,读准字音。(1)自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圈画本课的生字新词,把字音读准确,把诗句读通顺。(2)认读字词。课件出示:归巢芦苇剪秋罗霸占眠指名认读。提示:“巢”是翘舌音,“眠”不能读成了“民”。识记生字。课件出示“巢”的小篆字形,引导:你怎么记住它?点拨:“巢”是象形字,下边是树木,木上是三只鸟和鸟窝。合起来表示鸟筑巢于树上。出示“眠”:你用什么方法识记?引导组词:安眠、睡眠、失眠、冬眠、不眠之夜。看图理解词语。出示“芦苇”“剪秋罗”图片,请学

4、生指图读词语。(3)练读诗歌。个人自读同伴互读指名朗读。2.再读诗句,读出节奏。(1)教师范读,指导停顿。课件出示: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花牛在草地里坐,压扁了一穗剪秋罗。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太阳偷渡了西山的青峰。(2)学生练读:指名读齐读。【设计意图】这一板块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诗味,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美,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板块三指导自读,想象画面1.默读阅读提示。课件出示:阅读提示:反复朗读,说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2.学生自读秋晚的江上,用横线画出诗

5、中的景物。学生交流。教师板书:鸟儿、斜阳、江上、芦苇。3.阅读第一小节。语文要素(1)指名读,说说你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预设:倦鸟归巢,斜阳夕照。(2)引导看图:归巢的鸟儿是怎样飞的?倦了的鸟儿是怎样驮着斜阳的?(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3)品“驮着”:诗中哪个词语让这幅画面充满了动感和诗意?(“驮着”,把“倦鸟”和“斜阳”联系在一起)(4)齐读第一小节。4.阅读第二小节。(1)指名读,说一说你脑海中又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2)学生描述画面。预设:鸟儿翻飞,斜阳一瞬间把江面染红了,把头白的芦苇染红了。(3)引导:谁来演一演鸟儿“双翅一翻”的动作?(4)看图:鸟儿把斜阳掉到江上,是怎样的

6、画面?(指名交流)课件出示:播放夕阳映照江面,把白色芦苇染红的视频。5.想象画面,齐读全诗。【设计意图】本课是略读课文,但学生对现代诗还是比较陌生。这一板块指导学生阅读秋晚的江上,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借助插图,边读边想象画面,读懂诗歌,领会阅读现代诗的基本方法。这是“授之以渔”,很有必要,也为后面的自主阅读做好铺垫。板块四自主阅读,想象画面语文要素1.总结学法:抓关键词,借助插图,边读边想象画面。2.自读花牛歌,想一想:花牛在草地上有哪些不同的活动?学生交流,相机板书:坐、眠、走、做梦。3.小组合作学习,出示学习提示。课件出示:学习提示:读一读:小组4人轮读诗歌。找一找: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想一

7、想: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了一头怎样的花牛?说一说:看文中插图,描述想象的画面。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预设1:诗中描绘的景物有哪些?(草地、花牛、剪秋罗、白云、太阳、青峰)预设2:第一节,想象画面花牛坐在草地上,压扁了一穗剪秋罗。点拨:出示花牛和剪秋罗的配图,借助图片展开想象。预设3:第二节,想象画面花牛在草地里睡觉,天上白云悠悠。点拨:抓住“眠”“霸占”两个动作展开想象。“霸占”通过拆字组词来理解。预设4:第三节,想象画面花牛甩动小尾巴在草地里散步。点拨:“甩得滴溜溜”是什么样的?可以看到什么样的花牛呢?小尾巴摆得欢快的样子凸显了花牛的可爱,读着充

8、满童趣。预设5:第四节,想象画面花牛在草地里做梦,夕阳偷偷落到了西山的青峰之上。点拨:“偷渡”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太阳慢慢落山的样子,可以联系诗句来理解,表明时间悄悄地溜走,花牛玩累了,又进入了梦乡,营造出静谧、安逸的氛围。5.朗读全诗。 (1)男女生分小节轮流读。引导:边听边想象画面,你发现画面有什么变化吗?(自由发言) (2)小结:第一、三小节的画面充满动感,花牛显得顽皮可爱;第二、四小节的画面变得静谧,花牛又是那么悠闲、自在。(板书:顽皮可爱、悠闲自在) (3)指导朗读。“压扁了一穗剪秋罗”可读得稍重些、慢些,表现花牛的沉重,对被压扁的剪秋罗的些许惋惜;“小尾巴甩得滴溜溜”可读得轻快、俏

9、皮些,表现出花牛的顽皮、悠闲。(4)齐读全诗,读出动静交替的变化。6.拓展练笔:花牛在草地上还可能做什么?试着说一说,也可以仿照着写一节(两行)诗。【设计意图】这一板块紧扣学习提示进行教学。学生在边朗读诗句边想象画面中读懂诗意,走入诗境,体悟诗情。学生在反复地朗读诗歌和描述画面中锻炼了想象力、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体会诗中画面的动静交替。【板书设计】3*现代诗二首秋晚的江上花牛歌【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应给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自主阅读。在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以朗读为根本,体现诗歌教学特色。诗歌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10、本文选的两首现代诗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中不必进行过多的分析讲解,重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读中领悟诗意,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本课教学以“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读通诗句,读出节奏、读出画面,利用自由读、分组读、男女生轮流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朗读诗歌,感知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加深对现代诗歌的感受。2.以想象为翅膀,落实单元教学重点。诗歌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韵律,还在于它的意境。因此,仅读得熟练,读得流畅,读得朗朗上口还不行,还得读出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本课教学中我不仅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而且注意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展开想象,在脑海中浮现出诗歌描绘的美丽画面。这样边读边想象,边读边体会,体会之后再读,与作者一道沉浸在自然的美景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阅读诗歌的乐趣。我还注重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拓展想象花牛在草地上还可能做什么,并仿照课文的语言形式写一写,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设计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