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42833183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复习资料.doc(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宇宙间的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各种物质通称为天体。2、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及图示读图要求(必修P8图1-3):识别地球在八大绕日行星中的位置、运动方向、相邻行星的名称。太阳系八大行星排列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它位于金星和火星轨道之间。八大行星共同运动特征:同向性(自西向东)、近圆性(运行轨道)、共面性(轨道平面)。在火星轨道及木星轨道之间存在一个小行星带。4、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基本条件:适

2、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充足的水分。原因:(1)地球处于一个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2)距日远近适宜,有适宜的温度,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3)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适中的大气层,有以氮、氧为主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4)地球内部水汽的生成及外逸凝结导致了液态水的存在。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及地球(1)太阳辐射的特点: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太阳辐射可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三部分。太阳辐射约50%的能量集中在可见光区。(教材P12图1-7 彩色光谱图)(2)太阳辐射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

3、源,维持着地表温度。为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生物的活动和变化提供动力。太阳辐射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能源,如煤炭、石油、水能等。2太阳活动及地球(1)太阳外部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太阳外部结构从里到外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的类型: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和日珥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发生在日冕层。太阳活动周期:11年(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黑子数目多少及地球气候的变化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一般来说,太阳活动极大年,地球上反常气候出现的概率明显增大;太阳活动极小年,地球上气候相对比较平稳。影响短波通讯:耀斑干扰地球大气中的电离层,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

4、扰甚至中断。影响地球磁场:当太阳活动强烈时,太阳大气向外抛射大量的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干扰,产生“磁暴”现象。极光现象:太阳风导致地球高纬地区大气出现电离,产生极光。三、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自转基本要素基本内容特征方向自西向东饶地轴转北逆南顺周期恒星日即23小时56分4秒,真正的自转周期速度线速度1670cos千米/时(为纬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点为零角速度150/小时除南北极点为零外,都一样(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现象昼夜半球: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任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样就形成了昼夜现象。向着太阳的半球叫

5、昼半球,而背着太阳的半球叫夜半球。晨昏圈:昼夜半球分界线。昼夜交替:地球自转运动导致了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 拓展提示晨昏圈及太阳光线相垂直,平分赤道,自西向东运动。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叫太阳高度。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晨线及赤道的交点(及经过该点的经线)为6时,昏线及赤道的交点(及经过该点的经线)为18时。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转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地方时地方时特点:A、不同的经度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B、东边地点时刻比西边地点时刻要早,表现为时间值要大。C、经度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

6、;经度相差1度,时间相差4分钟。地方时计算:未知地方时 = 已知地方时 + (经度差x 4分钟)/1(东加西减)时区及区时特点:全球共划分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0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又叫标准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中国统一用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0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时区及区时的计算:时区的计算:经度/15=a(商)若能整除,时区数即为a若不能整除,余数大于7.5,时区数为a+1;余数小于或等于7.5,时区数为a。区时的计算:第一步:已知经度求时区;第二步:已知时区求时差(同减异加);第三步:未知区时 = 已知区时 + 时差(东

7、加西减)。已知西时区求东时区用加,知东时区求西时区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小时,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日界线及日期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减去一天,向西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加一天,时刻不变。180经线及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完全重合。0时经线:向东经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向西经过0时经线,日期减一天。2、地球公转:(1)地球公转的轨道、速度、方向、周期及图示 方向:自西向东轨道(面):公转轨道(面)或黄道(面)。(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其中一个焦点上。)周期:1恒星年(约365日6时9分)速度:近日点(1月初)较快,远日点(7月初)较慢 读

8、图要求(必修p21图1-14):(1)了解地球公转轨道的特点;(2)识记近日点、远日点位置,并注意冬至日、夏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置的差异;(3)把握公转方向;(4)正确理解公转速度变化的规律。(2)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图示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的平面叫黄道平面。两个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约为23.50,地轴垂直于赤道面,所以地轴及黄道面的夹角为66.50。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公转运动形式的综合体现,即地球总是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读图要求(必修p21图1-15):(1)地轴的空间位置不变,一端始终指向北极星;(2)找出黄道面及赤道面;(3)识记黄赤交角、地轴及黄道面的夹

9、角大小。(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夏半年(春分日-秋分日)(3.31-9.23)1.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2.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3.春分日-夏至日:昼渐长,夜渐短,昼大于夜。4.夏至日-秋分日:昼渐短,夜渐长,昼大于夜。冬半年(秋分日-春分日)(9.23-3.21)1.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2.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3.秋分日-冬至日:昼渐短,夜渐长,昼小于夜。4.冬至日-春分日:昼渐长,夜渐短,昼小于夜。春分日及秋分日昼夜等长:各1

10、2小时赤道全年昼夜等分拓展提示光照图的判断方法:(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的依据为: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及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分、秋分日;晨昏线及极圈想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50;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50。(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及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

11、线及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0,时间相差1小时,每隔10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想减,异侧想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昼长计算: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12-日出时间)x2=(日落时间-12)x2日出时间 = 12 - 昼长/2 日落时间 = 12 + 昼长/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方时为12点时,太阳光线相对于当地地平面的倾角叫正午太阳高度(H),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纬度变化由直射点向南

12、北两侧递减季节变化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冬半年较小具体变化春分、秋分日由赤道向两侧递减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赤道在春分、秋分日达最大值;南北回归线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正午太阳高度计算:H = 900 -丨当地纬度 + 直射点纬度丨(同减异加)先求所求地点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点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点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和,再用900减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楼间距计算、太阳能热水器安

13、装、户内采光设计、确定地方时等四季变化规律和五带的分布特征四季的更替:四季更替表现为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夏季为一年中白昼最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四季更替的原因是:地球公转,直射点的移动造成的。四季的划分:四季西方国家我国春季3月、4月、5月立春(2月4日)-立夏(5月6日)夏季6月、7月、8月立夏(5月6日)-立秋(8月7日)秋季9月、10月、11月立秋(8月7日)-立冬(11月7日)冬季12月、1月、2月立冬(11月7日)-立春(2月4日)五带的划分:五带纬度范围太阳直射情况极昼极夜情况北寒带66.5N90N无直射有北

14、温带23.5N66.5N无直射无热带23.5S23.5N南北回归线1次,其他地区2次无南温带23.5S66.5S无直射无南寒带66.5S90S无直射有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四、地球的圈层结构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各层的特点范围基本特征划分依据地壳地壳至莫霍面(地下33km)平均厚度17km,大陆部分33km,海洋部分6km,高山高原60-70km;上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层地震波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纵波(P):固液气,速度较快横波(S):固体,速度较慢地幔莫霍面至古登堡面(地下2900km)分上下地幔,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是岩浆发源地之一地核古登堡面至

15、地心分内、外核,铁镍组成;内:固态;外:熔融状态岩石圈的范围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平均厚度为100-110千米。2、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及特点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氮、氧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圈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海洋水、陆地水(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是主体和最活跃因素生物圈及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一、地壳的物质组成和

16、物质循环1、地壳的物质组成地壳的物质组成 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矿物及岩石的关系 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矿物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基本存在形式。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固态矿物集合体。三大类岩石的成因 岩石可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岩浆岩是由岩浆冷凝形成。可分为侵入岩(如花岗岩)和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沉积岩是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受到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而形成的;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存在化石两大特征。主要有砾岩、砂石、页岩、石灰岩等

17、。变质岩是原有岩石存在条件产生变化导致其结构、矿物成分随之变化而形成的;主要有片麻岩、石英岩、板岩等。2、地壳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二、地球表面形态1、 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内力作用使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地球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力和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2、内力作用及地表形态(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表层岩石圈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

18、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处于相对运动状态;板块之间呈现两种基本关系:互相挤压碰撞或彼此分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见教材必修1第37页图2-10。(2)板块运动及宏观地形 在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的地带形成山脉和高原(如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在海洋板块及大陆板块挤压碰撞的地带形成海沟、山脉和岛弧(太平洋中的深海沟、美洲西岸的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弧)。 在板块张裂地带形成裂谷(东非大裂谷、大西洋)。(3)地质构造及地表形态 地质构造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主要类型有褶皱和断层。形 式形态岩层新老关系地 貌原 因褶皱背斜向上拱起中间老,两翼新一般成山岩层中间向上拱起有时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

19、向斜向下弯曲中间新,两翼老一般成谷岩层中间向下弯曲有时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断层地垒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庐山、泰山)或陡峻的山峰(华山西峰、峨眉山万佛顶)。地堑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盆地或谷地,如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3、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主要外力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冰川作用、海浪作用外力作用及地表形态作用因素作用过程对地貌的影响流水作用侵蚀冲刷河床,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河流上游形成“V”型谷、峡谷;中下游使河道变宽、变弯沉积流速降低,所携带物质逐渐沉

20、积山区河流在出山口形成洪积扇;河流中下流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河流入海口形成河口三角洲风力作用侵蚀风沙吹蚀地表;地表沙尘和碎屑被风力侵蚀搬运形成风蚀沟谷、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沉积风速减小或气流受阻,导致风沙堆积形成新月形沙丘、沙垄等;黄土高原的形成冰川作用高山地区冰川运动形成角峰、冰斗、“U”型谷、冰渍丘陵等地貌海浪作用沿海地区海浪作用形成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三、大气环境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引起天气现象的变化杂质:凝结核(2)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可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三层。(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21、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表现为选择性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参及的大气成分波长范围作用特点吸收臭氧紫外线有选择性:红、紫外线被强烈吸收,可见光被吸收少,大部分可到达地面二氧化碳、水汽红外线散射空气分子、微小尘埃蓝、紫色光有选择性,波长越短越易散射较大尘埃、雾粒、小水滴所有波段无选择性,各波段同样被散射反射云层、尘埃所有波段无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云层最强(4)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太阳-(太阳辐射)-地面-(地面辐射)-大气-(大气逆辐射)-地面大气给予地面大气逆辐射的过程就叫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5)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 影响地面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下垫面因素

22、和气象因素。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1)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由于地面冷热不均,使近地面空气也冷热不均,导致近地面空气水平气压出现差异和相应高空水平气压出现差异(等压面呈现弯曲);水平气压差异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造成空气的水平移动,形成了热力环流。规律:垂直方向:等压线向高处凸出为高压,近地面高压气流下沉;等压线向低处凹进为低压,近地面低压气流上升。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越低。 水平方向:近地面高温低压,低温高压;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2)常见的热力环流山谷风:白天谷风;夜晚山风海陆风:白天海风;夜晚陆风城市风:郊区城区(注意郊区环境保护,减少对城区空气的污染)(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

23、形成根本原因:不同地区水平方向的气压差异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及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影响因素:A.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风速。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反之越小。B.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南左北右,垂直于风向。赤道地区为零,像南北两极逐渐增大。C.摩擦力:减小风速,改变风向,影响近地面风。方向及风向相反。近地面风向及等压线成一定夹角(3045)高空风不受摩擦力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及地转偏向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风向及等压线平行。风向图:教材P49 图2-31 (4)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24、2个)、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和极地高气压带(2个)。近地面风带:信风带:北半球东北信风,南半球东南信风。西风带:北半球西南风,南半球西北风。极地东风带:北半球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形成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有: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热力因素: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因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有规律地南北移动。导致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则相反。教材P51图2-334、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对气候的影响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

25、带;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气压带及信风带交替;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交替;地中海西风带及副高交替;温带海洋气气候西风带及副极地低气压带;冰原气候极地高压带及极地东风。(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对气压中心分布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的背景下,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由于大陆增温和降温都比海洋快,因而在大陆上,夏季形成热低压,冬季形成冷高压。月份,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存在夏威夷高压和亚速尔高压;月份,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所切断,仅在大洋上保留阿留申低压和冰岛低压。季风是大范围地区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有

26、显著改变的现象。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季风类型源地风向成因性质东亚季风夏季风副热带太平洋东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温暖湿润冬季风蒙古、西伯利亚西北风寒冷干燥南亚季风夏季风赤道附近印度洋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温暖湿润冬季风蒙古、西伯利亚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低温干燥5、常见的天气系统冷暖锋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天气状况锋面的特点:冷气团在锋面的下方,暖气团在锋面的上方。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都有显著的差别,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锋面一般分为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和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冷锋过境前,

27、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冷锋过境时,在锋后常出现阴天、大风、降温、降雨、降雪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好。暖锋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暖锋过境时,在锋前产生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暖。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多及锋面活动有联系(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都是冷锋活动形成的)。准静止锋及天气(我国)江淮准静止锋江淮地区6月份“梅雨”;华南准静止锋华南春夏季持续暴雨;昆明准静止锋贵州“天无三日晴”;天山准静止锋天山北坡、北疆冬春降水。低气压(气旋)系统及高气压(反气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天气状况低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等压

28、线闭合,中心气压低,向外逐渐增高;气流运动方向在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高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向外逐渐降低;气流运动方向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旋转(南半球呈逆时针旋转)下沉辐散,不易成云致雨。锋面气旋系统及天气教材必修第页图“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北半球规律:锋面气旋系统常出现在中纬地区;暖气团东侧为暖锋,西侧为冷锋;天气变化明显,常产生云、雨、雪,甚至雷雨、暴雨、暴雪、大风降温天气;北半球锋面气旋呈逆时针旋转移动。11.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是指水体的空间位置移动及其运动形态、物理状态的变化。太阳能和地球重力是推动水循环的动

29、力。水循环分类:海洋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海陆间大循环是最重要的水循环的类型。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分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A.维持全球水量平衡;B.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C.使地球各圈层间、海陆间实现物质迁移及能量交换;D.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12.洋流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 洋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的稳定流动。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见下表:洋流模式环流中心流向主要洋流副热带环流南、北纬25-30海域北顺南逆北赤道洋流、赤道逆流、南赤道洋流、西风漂流副极地环流副极地海区北逆南无 图见教材必修1第6

30、1页图2-40“南北半球洋流模式”。另可以参考第62页图2-41“世界洋流分布”,了解世界洋流分布的基本规律,熟记全球各大洋流。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洋流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的水热输送和全球的热量平衡;对沿岸地区气候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2、对海洋生物分布和渔业生产的影响:寒暖流交汇为鱼类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形成渔场,世界四大渔场的形成: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 3、对海洋事业的影响:顺水航行可以省时、省油料,逆水反之。4、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利于海洋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也可使污染范围扩大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

31、性及差异性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地理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地形、生物、土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具体表现为:A.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及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B.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C.某一要素的变化,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2、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人类活动,其中成土母质和地形是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

32、生物则是比较活跃的影响因素。 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性状的作用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及强度。气候还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生物: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及生物作用密切关联,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养分元素的富集具有重要作用。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人类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及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如

33、农业生产活动。人类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表现为:积极影响是培育一些肥沃、高产的土壤,如水稻土;消极影响主要是导致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表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不同空间尺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2、主要陆地自然带: 3、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1)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导致热量从低纬向高纬地区减少,形成大体沿纬线方向延伸(东西延伸),沿纬度变化方向更替(南北更替)的自然带分布规律。以低纬、高纬地区最为典型。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热量条件。干湿度地带分异

34、规律:同一纬度地带内,由于降水量从沿海到内陆逐步降低,形成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南北延伸),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东西更替)的“经度地带分异”规律。以亚洲大陆中纬地区最为典型。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垂直分异规律: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热量、干湿状况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形成了相应的由气候、植被、土壤等要素组成的自然带,表现为随等高线延伸(水平延伸),从山麓到山顶更替(垂直更替)的现象。这种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拓展提示珠峰南坡自然带谱较北坡复杂的成因:南坡朝向印度洋,夏季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且南坡为阳坡,热量条件较好。南坡的相对高度大,带谱较北坡复杂。地方性分异规律:在地形起伏、海陆分布、洋流、岩性、土质、地貌部位等不同的条件下,自然带发生一定变化的规律,它具有重复性、有序性的规律,是属于一种小尺度的地域分异。拓展提示天山南坡山麓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有利于棉花种植)、南半球缺失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海陆分布)等。(2)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主导因素热量;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水分;垂直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水热条件的组合;地方性分异规律主导因素水热情况。第 - 10 -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