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湘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42828702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湘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湘教版必修1).doc(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的:1、 了解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形成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 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3、 了解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及地貌诸要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自然带4、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家乡所在地区的陆地环境的区域特征及其成因。5、 认识陆地环境的复杂、多样和规律性,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重点难点: 1、了解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的形成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及其成因3、了解气候、水文、生物、土壤及地貌诸要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自然带 讲授过程:导入:陆地环境要素的组成?气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五大要素。问题学习了哪些循环?五大要素通过四大循环紧

2、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陆地环境)。几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构成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一、陆地环境的整体性:1、陆地环境:是由地球表面的大气、水、岩石、地貌、土壤、生物等自然地理要素,通过密切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构成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2、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陆地环境各要素的一致性。例:济南市: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河流:夏季丰水,冬季枯水结冰。地貌:山前冲积平原:南部山区降水携带泥沙向北流并沉积下来。植被:由于气候所致:落叶阔叶林。土壤

3、:山区:褐土。总体体现一种温带的季节性变化明显的环境特点。又例:西北内陆地区:环境特征上表现为“干燥”P75图2-3-1:撒哈拉大沙漠地区的气候类型(2)还表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例一:黄土高原的变迁:局部小气候水土流失连年战争,大兴土木 森林被破坏土壤贫瘠下游堆积河流多沙例二:矿物燃料的燃烧: 矿物燃料的燃烧,使地壳中的C元素减少,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多,大气保温效应增强,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并引起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陆地。由于陆地环境的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利用自然,改造环境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承转陆地环

4、境虽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这个整体内部的不同地区,又表现出显著的地域差异,可以这样说: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是绝对的,因为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两种完全相同的事物,所以也必然不会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以上五个主要要素的任何变化都会造成这种地域差异的形成。当然,造成这种地域差异的最基本要素是: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差异而引起的热量和水分的差异。而热量和水分的组合形成不同的气候,而不同的气候又造就了及之相对应的植被和土壤等,从而在地球上形成了具一定宽度,并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图3-2-4气候的差异所导致的陆地自然带。利用理想大陆自然带来看差异性

5、:以非洲为例讲述陆地自然带。由于陆地环境纷繁复杂,多姿多彩,造成自然带的多样性。从以上的非洲自然带分布我们也可以看出自然带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以亚洲东部讲述纬度地带性。以亚洲中纬度地区讲述经度地带性。以喜山讲述垂直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全球尺度)经度地带性(区域尺度)垂直地带性(局地尺度)方向沿纬度变化方向从沿海向大陆内部沿经度变化方向沿海拔变化方向 4321图示13424321 成因纬度差异热量为基础水热共同作用纬度位置引起的热量差异,同时也受水份条件影响。以热量为基础,实际上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距海远近水分为基础距海远近引起的水份差异。以水分为基础。 海拔高度水热差异海拔高度引起

6、的水热变化,表现低纬度和高纬度更明显从赤道到极地的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带变化中纬度地区的由沿海经到内陆的景观: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布图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暴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读图,完成下面问题: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请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简要分析不合理灌溉可能会对该平原地区土壤会造成哪些影响,并简要说明其过程。解析:通过图中的经纬网及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出图中的L湖为咸海,该地区气候类型应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农业生产的前

7、提条件是灌溉,如果合理灌溉,土壤含水量较大,其热容量比较大,并且蒸发和蒸腾会对热量进行调节,它可以改变区域的气候。但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该地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最终导致土壤的盐碱化。答案:会导致该地土壤盐碱化;当地下水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溶解的矿物质不断积累,导致土壤表层盐分增多,出现土壤盐碱化。点评:本题是2004年夏季的全国高考文综试题。该题对于我国西部干旱地区、华北平原的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气候土壤生物水文地貌及陆地环境总体特征相统一分异热 量非地带性垂直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自然带地域分异基础水 分水分、热量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板书设计教后感:第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