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县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思路与区十三五服务业总结及十四五工作思路.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4272949 上传时间:2021-07-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县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思路与区十三五服务业总结及十四五工作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1年县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思路与区十三五服务业总结及十四五工作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县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思路与区十三五服务业总结及十四五工作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县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思路与区十三五服务业总结及十四五工作思路.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县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思路与区十三五服务业总结及十四五工作思路2021年县民政局“十三五”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思路文按照县政府通知精神,县民政局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局党组会专题研究,及时对“十三五”期间特别是今年以来的各项民政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并研究制定了“十四五”期间的民政工作思路。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一、“十三五”期间民政工作总结“十三五”期间,我县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积极履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宗旨,

2、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跨越发展,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效能,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期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困难群众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更有力度1.逐步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标准认真对标上级有关标准和要求,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标准科学确定和自然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2016-2020年,城市低保保障标准从每人每月360元调整提高到每人每月750元;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从年每人每年2400元调整提高到每人每年5200元;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760元调整提高到每人每年6780元,城市特困人员救

3、助供养标准由每人每月559元调整提高到每人每月975元;孤儿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900元;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2.及时精准实施民政各项保障政策立足困难群众实际困难和需求,严格按照救助标准,精准实施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和儿童福利等救助保障政策,确保各类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全力保障了我县扶贫工作大局。2016年至2020年10月,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30690.621万元,特困供养金3959.039万元,孤儿保障金154.02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1538.815万元,临时救助资金1085.843万元。3.实施社会救助兜底脱贫

4、攻坚(1)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政策对脱贫攻坚兜底作用、持续抓好农村低保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截止目前,我县共有在享农村低保对象5523户19341人,2020年1-10月累计新增纳入农村低保515户、248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49户1279人,累计发放农村低保202051人次、4779.357万元,人均补助水平为236.54元。(2)持续做好农村低保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工作。一是切实做好5个未脱贫村和全县239户未脱贫户的兜底保障工作。截止目前,未脱贫户共纳入低保239户。二是加大对脱贫监测户和边缘户的核查力度,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全县共有脱贫监测

5、户和边缘户842户,其中已纳入低保457户、正在申请低保80户、已获得临时救助196户,发放临时救助资金81.5万元。三是深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符合低保救助条件的及时纳入兜底保障范围。目前全县927户易地搬迁贫困户共纳入低保262户。四是落实增发极度贫困低保户救助资金政策。我县共有极度贫困低保户125户548人,按自治区文件要求,每人每月增发低保金20元,2020年1-10月共增发低保资金共11.078万元。(二)社会事务管理不断强化,基本社会服务更显专业1.提高区划地名和边界管理水平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加快地名命名、更名工作。深化平安边界创建工作,定期开展湘桂界线、XX

6、与恭城界线的联合检查工作。2.依法开展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工作加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规范登记服务程序,圆满完成特殊节日登记工作。2016年至2020年10月,共办理结婚登记11554对,离婚登记1514对,补发婚姻登记证2646对,补录婚姻历史数据46239条,各类婚姻登记合格率达到100%。严格开展孤儿收养登记工作,确保收养登记百分之百符合法律规范。3.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加大救助管理机构建设力度,积极开展救助站寻亲服务主题宣传周活动及“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行动,2016年以来,累计实施救助流浪乞讨人员807人次。4.扎实做好养老服务工作大力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狠抓养老服务质量提升

7、,积极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促进全县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近两年我县投入400多万元,对已实行公建民营的康乐、麦岭、朝东、柳家等养老机构进行提质改造,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设施,目前入住老人180多人。(三)社会自治功能全面增强,基层治理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1.创新开展社区建设工作按照农村社区“六有”“四宜”标准,积极推行“4+4”建设模式,结合基层党建亮点,以农村新型生态宜居社区标准,以点带面,串点连线推进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工作。2017年12月,我县被确认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2.扎实开展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目前我县有民办非企业43家,社会团体191家。我

8、局能及时下发社会组织年检通知,年检合格率达100%,按时完成了上级相关部门交办的社会组织日常管理工作。二、“十三五”期间民政工作存在问题(一)存在严重的人少事多的现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民政事业一直处于全区的前列,上级民政部门把多项民政工作放在我县作为试点和把我县民政工作作为典型推介,无形中增加了很多工作。近几年,我局新增了村干部离任养老补贴、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及农村“三留守”人员和残疾人关爱及养老服务等工作,加上乡镇民政办工作条件差、人员不稳定,导致了我县民政工作的服务能力难以跟上社会需求。(二)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编制没有落实。婚姻登记机关等级评定标准(行业标准,MZ/T024

9、-2011)规定:办理内地居民婚姻登记的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辖区户籍人口30万以下的,至少配4名婚姻登记员,辖区户籍人口30万以上的县、县级市,每增加10万户籍人口增配1名婚姻登记员。目前,我县尚未设置婚姻登记人员编制,现有从事婚姻登记工作的2名工作人员均从我局下属机构调剂,加之我局现有人员编制少,工作任务重,已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贺州市其他县区均设立了婚姻登记机构作为民政局的二层机构,并落实了人员编制)三、“十四五”民政工作思路(一)扎实做好我县民政“十四五”规划工作结合我县社会领域的短板和不足,积极规划我县民政“十四五”项目拟申报我县养老、殡葬、社会治理等项目,进一步补齐我县社会民

10、生短板,强化我县社会服务功能。(二)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对象兜底保障工作以发挥社会救助在社会建设中的兜底性、基础性作用为引领,以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职责为核心任务,以城乡低保、城乡特困为主要内容,以村委(社区)为依托平台,推动形成各项工作之间有机联系、分工明确、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构建起制度更加完备、体系更加健全、覆盖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救助工作新格局,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着力做好困难群体福利保障工作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制和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开展好困境儿童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开展

11、好生活无着落人员救助工作,加大流浪乞讨人员寻亲工作。(四)逐步推进我县健康养老工作深化养老服务业改革,积极探索符合我县实际的养老服务模式,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拟建设县级养老服务中心、莲山、福利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不断改善我县养老机构条件,合理布局全县养老机构设置,为康养创造更好的条件。(五)继续推进城乡社会治理和社区建设切实抓好新一届村(社区)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加快推进基层政权和城乡社区建设,加快城乡社区协商民主建设,探索符合XX实际的乡村治理机制。(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注重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素质、能力素质、作风素质、身体素质,不断强化为民工作理念、增强为民工作本领,建立一支高素质、能力强的民

12、政干部队伍。四、2020年民政工作情况及2021年民政工作计划材料(一)工作情况1.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根据有关文件要求,我局通过成立党员先锋岗、巡防队、防控卡点等方式,广泛动员、迅速行动,有力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婚姻登记处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的同时,积极做好婚姻登记工作,确保群众的办证需求。为确保我县养老机构安全运行、对养老机构实行封闭式管理,对我县3家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入住老人进行免费的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2.社会救助各项工作有序开展(1)城乡低保工作。截止2020年10月,我县有城市低保677户1731人,农村低保5523户19341人,2020年1-10月累计发放城市低

13、保资金840.1079万元,农村低保资金5606.7269万元。(2)城乡特困供养工作。按时足额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自2020年4月起,调整提高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全县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实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目前我县共有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1721人,其中:农村特困人员1650人,城市特困人员71人。2020年累计发放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886.6099万元,发放特困人员护理费52.3692万元。(3)积极落实临时救助政策。截止2020年10月,全县共开展临时救助2176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50.458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61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95万元。(4)及时发放临时

14、价格补贴。深入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运机制,全面落实价格临时补贴政策。今年以来,按上级文件要求共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共发放城乡低保、城乡特困人员价格临时补贴190711人次、1019.1092万元。(5)稳步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救助供养审批权限下放乡镇改革工作。我县的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救助供养审批权限下放乡镇改革工作已于今年4月开始实施。由县人民政府授权将城乡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审批权限下放至乡镇人民政府,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开展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事项受理、审核、审批工作,实行“谁受理、谁调查、谁审核、谁审批、谁负责”的社会救助管理体制。(6)切实抓好农村

15、低保专项整治工作。把农村低保专项治理自查自纠工作纳入2020年民政重点工作,印发了2020年XX县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自查自纠方案,要求各乡镇要对全县在享农村低保对象开展“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集中治理群众反映强烈的“人情保”、“骗保”、“错保”、“漏保”、“死亡人员领低保”等问题,坚决做到“三个100%”即:所有农村低保在享对象100%进行集中评议;对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100%纳入低保范围,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要100%清退。2020年以来,全县共新增纳入农村低保515户、248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49户1279人;共停发不再符合享受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共855户3168人。3.社会

16、福利和社会事务管理工作稳步推进(1)认真做好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工作。截至10月,共发放孤儿生活保障金24.12万元;已满18周岁后领取“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助学金的对象5名(8月起变为3名),共发放3.6万元。我县于今年1月起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生活保障资金,截至10月,共发放资金11.354万元。(2)按时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今年1月至10月,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10.504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17.456万元。(3)依法开展婚姻登记工作,今年1-10月,办理结婚登记1516对,离婚262对,补发婚姻登记证274对,查档和复函300多人次。(4

17、)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依法管理,全县有民办非企业43家,有社会团体191家。我局能及时下发社会组织年检通知,年检合格率达100%。(5)做好地名普查工作,我局参与了4起广西和湖南省界因生产和开发产生的纠纷调处工作,完成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档案入库工作,开展了地名更新工作,目前已登记新增和变更地名37条。(6)会同相关部门做好2020年支书主任“一肩挑”候选人初步人选的联合审查工作,及时足额发放离任村干部养老补贴,今年1-10月共发放补贴840.6085万元。4.加大投入极力改善养老服务设施为改善全县养老机构服务设施,我局投入近40万元为麦岭、朝东、柳家3家养老机构采购了服务设施,拟投入260多万元对

18、以上3家养老机构进行提升改造,投入2.1万元对康乐养老院的残疾人设施进行改造,项目建设后,将极大改善我县现有养老机构条件。(二)存在困难2020年以来我县民政事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效的,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二是民政能力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监管和执法力量需进一步增强。三是民政工作力量不足,乡镇民政办工作条件差、人员不稳定。(三)2021年工作计划材料(一)全力推进全县民政工作,全面完成县委、县人民政府及上级民政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二)继续抓好社会救助各项工作,切实保障民生。(三)切实抓好新一届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2021年区“十三五”服务

19、业工作总结及“十四五”工作思路4253字文2016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市商务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及有关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中心,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有效地推进服务业各项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2016年度XX区经贸局荣获XX市内贸流通进步奖;2017至2018年度XX区经贸局连续两年荣获XX市电子商务工作优秀奖;2019年度XX区工信(商务)局荣获XX市内贸流通工作优秀奖。现将“十三五”以来我区开展服务业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十三五”以来

20、主要工作成效(一)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一是外贸进出口贸易总额。20162019年三年来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完成13675.08万元、25837.78万元、17489.14万元、50217.1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34%、88.94%、-32.30%、187.1%。2020年14月份17989.58万元,同比增长23.44%。预测全年全区外贸进出口累计为55000万元,同比增长10%。二是直接利用外资情况。20162019年三年来直接利用外资分别为460万美元、470万美元、800万美元、945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6.98%、2.17%、70.21%、18.1%。2020年14月份55万美元。预测

21、全年全区利用外资累计为1040万美元,同比增长10%。三是社消、批零住餐指标完成情况。2016年-2019年度全区社销同比分别增长10.1%、10.3%、6.5%、10.6%;批发业同比分别增长12.7%、38.2%、25.3%、18.5%。零售业同比分别增长12.4%、15.2%、21.6%、14%;住宿业同比分别增长0.5%、5.5%、24.2%、14.1%;餐饮业同比分别增长0.8%、6.9%、24.3%、20.4%。2020年第一季度社消-11.6%,批发12.4%,零售-15.9%,住宿-58.6%,餐饮-38.7%。预测全年社消5%、批发8%、零售7%、住宿3%、餐饮2%。四是限额

22、以上商贸企业(个体)入库情况。2016-2019年度三年来全区限上商贸企业(个体)完成入库分别为:2家、19家、23家、15家。目前全区限上商贸企业(个体)在库累计共57家。(二)主要工作做法1、加强重点企业服务。重点跟踪服务好广西丰烁投资有限公司、贵宝鞋业和XX市荣厚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等25家外贸企业和及时为外贸企业做好出口退税工作等。同时,挖掘和培育内贸流通业企业新增长点,做到应统尽统,进一步提高增长点。2、扎实开展电子商务进企业、进农村工作和电商扶贫工作,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到目前为止,全区已建电子商务服务点152个,覆盖率93.33%(其中,贫困村建立电商服务点50个,覆盖率100%)。

23、全区有生产简易木衣柜,婴儿床等木制品加工企业30多家,其中有亿顺木业、天健公司、华九家居、一加一家居、嘉佳家居等5家年产值超千万元的电商骨干企业。比如:2019年实现行业总产值超6亿元,解决3000多人的就业问题。天健公司的产品出口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全年全区农产品销售额累计达到2亿元,有力帮助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3、加快推进商贸流通项目建设工作。重点抓好南江农贸市场和木松岭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和XX区南站综合批发市场建设运营工作。南江农贸市场计划今年投入使用。4、认真组织企业开展促消费活动和参加区内外各种展销会活动,进一步提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9年“三月三”期间、12月初两次分别在四

24、季花田、新世纪广场举办“党旗领航,电商扶贫”农产品展销会活动,组织我区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23家两次分别参加展销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20年“三月三”、“五一”期间,组织60多家企业参加“壮美广西三月三暖心生活节”活动和市长代言直播活动,其中“壮美广西三月三暖心生活节”活动截止4月26日直接带动我区消费1084.49万元,市长代言直播活动销售额合计达68379.9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特色农产品和贫困地区产品网络销售。5、扎实开展商务行政综合执法检查和打假、打私工作,维护我区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重点开展成品油市场源头整治专项行动。2019年7月份,我局为牵头单位,组织公安、市场监督

25、管理局、安监局、消防大队等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整治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500人次、执法车辆65车次、联合整治行动1次、检查加油站101家次;XX公安分局查处非法经营成品油案1起、破1起、刑事拘留1人、逮捕1人。五年来,通过开展整治专项行动,维护了我区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6、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商贸流通领域企业生产安全。(三)存在问题:1.外贸进出口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板材行业受美国、韩国等对板材进口关税提高的影响,以及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企业进出口受阻,订单减少,导致出口成本增加,进出口总额下滑,利润大幅度降低。2.商贸流通业基础薄弱,没有大型企业支撑,加上行业发展不够完善,社消总额增

26、幅不大。(四)下一步工作:1.外贸进出口方面:继续加强政策宣传工作和深入做好企业服务指导工作,做强做大外贸经营主体。2.商贸流通业方面:一是做好限上企业培育工作,加强部门配合以及组织企业开展各种展销会和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拉动内贸经济增长。二是继续做好商贸流通业项目建设工作及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繁荣我区商贸经济。二、“十四五”期间商贸业发展工作思路“十四五”期间,我区商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区委“工业强区、商贸旺区”的战略发展思路,不断深化商业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商贸企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型商贸业态,培育XX商业特色。(一)“十四五”期间我区商贸业发展

27、的主要目标:1、基本建成XX义乌中国小商品智慧新商业产业园。该产业园将覆盖到商业贸易、专业市场、生产加工、仓储物流、休闲购物、宜居配套、现代商务、直播中心等8位-体的产业链运营模式,建成后将形成:桂东南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文化旅游服务中心城市服务中心、休闲购物中心。加快商业建设发展步伐,建立起立足区内、辐射周边、产销结合、畅通高效的商业贸易流通体系,建立起交易规模大、辐射面广、规范有序、功能先进的市场交易体系。2、基本建成特色化商业集群。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创建服务品牌,做大特色规模。以江南农贸市场、木松岭市场、南站综合市场为载体、以南湖商贸城、江南商贸城为中心,商贸流通业、餐饮业与休闲娱乐业相互

28、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是以南湖商贸城为中心,新建XX市南湖茗茶、茶具、花卉、古玩、美食专业街,建成以茶叶、花卉、宠物、工艺品、美食一条街,发展天宁万家和德龙超市;二是以江南商贸城为中心,新建XX市南山路旅游商品专业街,建成以旅游小商品、本地土特产、宗教用品为主的专业街;三是以江南农贸市场、木松岭市场为载体,发展华隆超市、步步高超市、阳光超市等商贸企业,发展形成江一路布艺装饰、江二路装修装饰、江南大道东段汽修一条街、中山南路东面住宿、西面五金一条街。四是从郁江大桥以南至南环路,重点加快道路扩宽升级建设和改造小型零售网点。在江南工业园内建设广西增乾(国际)木材仓储物流交易中心;在XX万亩羽绒

29、产业城内建设一家羽绒交易中心,配备步行街建设。3、基本建成网络状商贸流通体系。以促进发展为主线,加快辖区内营销网络建设。主要是发展电子商务带动新型业态,建成城乡联动的网络状商贸流通体系。(二)“十四五”期末,我区商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8亿元,年均增长8%;2、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50亿元,年均增长10%;(三)“十三五”商贸业的发展重点1、汽车修理美容租赁业。汽车修理美容租赁业是我区的新兴产业也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区域内现有汽车修理美容租赁业户近150家。主要分布在江南大道东段及江一路郁江大桥至南山路南面一带,其中,车港汽修、鸿雁汽修、中泰汽修等企业其年营业额均已超百

30、万元。规划定位:在“店多隆市”的集聚效应下,由政府积极引导、企业和个人自愿投资,以324国道、江南大道、中山南路及南山路为主干道,利用区位优势,扩大网点,逐渐发展形成有组织、规范管理、合理发展的汽车修理美容业。2、旅游业。充分利用南山公园、南湖公园优势资源,推进城区旅游资源开发,增加游乐活动场所,把旅游业与其他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相关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多赢共利。做足旅游产品的经销,促进我区旅游业全面发展,实现商旅结合、以商兴旅,以旅促商。另外,积极打造桥圩镇温泉项目、湛江镇四季花田农业生态园、木格镇君子垌客家围屋群等。3、房地产业。按照区委“滨江亮区”战略,新上港龙湾、水岸丽都、十里江湾、

31、彰泰.滨江学府、国宾一号、中鼎滨江城等一批房地产项目,加快推进昊业中心城建设步伐和重点开发以南湖公园、南山风景名胜公园、仙衣滩公园、马骝塘植物园、儿童公园以及青云大桥和罗泊湾大桥周边地带为中心东南片规划。通过新城区建设、旧城区改造,改善我区居住设施,发展商住及服务相结合的商业。4、加快发展市场建设。一是改造原有农贸市场,完善市场功能,亮化、美化、规范南江市场、木松岭市场。二是培育一批专业批发市场。依托城镇化建设及工业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增乾(国际)木材交易中心建设,兴建羽绒、建材、服装、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江南工业园区综合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完善专业市场设施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

32、展要求的新形市场体系和管理机制。5、做旺沿街商铺,打造新的商业中心。重点推进沿街商业网点的增量、扩容与整合,协调发展优势企业和特色企业的经营风貌,使行政中心周边形成景中有商、商中有景的商业带。依托现有及新建的住宅商业小区以及电子商务进农村、企业等,规划商业布局,扩大城区和乡镇的商业网点。依托XX区政府附近的南郡名邸、碧桂园.城央府、XX一号、港龙湾和水岸郦都小区城市设施先进、城区规划合理、文化特色明显等特点,在现有商业设施基础上,规划形成我区的商业中心。一是注重引入大型超市。二是做大现有商场,摒弃小卖部、地摊等落后的商业形态。三是日用消费、农机兴农、餐饮休闲娱乐、信息金融等服务业,扩大网点覆盖

33、面,特别是以行政中心为中心的临江商业,注重品味和文化。四是打造桥圩、木格镇夜间经济试范点,规范江南大道夜市,在南湖商贸城建设一条商业步行街,既要突出个性化、又要突出多样化。6、临江物流业。利用东环路建成通车的有利条件,加快推进苏湾码头项目建设。另外,围绕玉贵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我区与玉林市合作,共建东津物流园区,进一步做好西江综合保税区规划建设工作,争取尽快启动东津保税区和物流园建设,进一步推动港产城互动融合发展。7、乡镇商贸业。重点抓住城乡现代流通网络工程项目建设这个机遇,规划商业布局,扩大乡镇的商业网点及其覆盖面,提高乡镇的社会消费品销售额和消费水平。八塘街道重点在江南工业园区建设一个农贸市场,发挥区位优势,建设一个江南物流中心;新塘镇重点利用其农副产品种养、加工的优势,建设一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桥圩镇重点规划建设XX市羽绒交易中心集聚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他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