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章与篆刻印章的种类.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42720645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印章与篆刻印章的种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代印章与篆刻印章的种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印章与篆刻印章的种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印章与篆刻印章的种类.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印章与篆刻印章的种类 篇一:历代名家篆刻印章欣赏 一、元 赵棣顾德辉鲜于枢箕子之裔伯几印章 德日生枢鲜于鲜 于困学斋 二、明 文彭琴罢倚松玩鹤 何地置老夫周鼎张凤翼周祚新金俊明吴会孤云明怀上下千年孙 龙姚 绶琴心三叠沧江虹月知足之足常乐 归昌 世拿云心事人不知负雅志于高云李流芳项圣谟 天意每随人神游林壑风下松而含曲 恨古人不见我松涛中画 史留真迹与人间垂千 古彬彬在野砚田耕老不愁荒与山水传神梁袤不朽盛事国士之风丁承吉 芝房何震兰雪堂何长卿子公 沽酒听渔歌俞安期印小山楼云中白鹤 戴本孝画髓张瑞图此子宜置丘壑中 暂住蓬莱王时敏苏宣之印 苏宣深得酒仙三昧 映雪读书 处啸民王瑞庭印 书淫徐枋祝允明

2、朱彝尊笪重光梅清皆大欢喜可为知者道朱简陈继儒印杲叔恽寿平贤者而后乐此王原祁邹之麟魏 植三十六峰长周旋 滴露研朱点周易烟霞泉石平章 髡 残胡正言周亮工周亮工戴明说傅 山邵 弥顾苓龚贤周之冕 朱 耷篇二:印章历史及种类 印章历史及种类 战国古玺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 这些古玺的许多文字,现在我们还不认识。朱文古玺大都配上宽边。 印文笔划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 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等名称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物图案。 秦印 秦印指的是战国未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

3、字叫秦篆。 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有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 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为多,低级职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约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 呈长方形,作日字格,称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长方形,此外还有圆和椭圆的形式, 内容除官名、姓名、吉语外还有敬事、相想得志、和众等格言成语入印。 汉官印 广义地说是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印的统称。印文与秦篆相比,更为整齐,结体平直方正,风格雄浑典重。 西汉末手工业甚为发达,所以新莽时代,(?新为王莽的朝代名)的官印尤为精美生动, 汉代的印章艺术登峰造极,因而成为后世篆刻家学习的典范。 两汉官印以白文为多,皆为铸造。 只有少数军中急用和

4、给兄弟民族的官印凿而不铸,这在后面还要介绍。 汉私印 汉私印即为汉代的私人用印,是古印中数量最多、形式最为丰富的一类。 不仅形状各异,朱白皆备,更有朱白合为一印,或加四灵等图案作为装饰的,进而有多面印、套印(子母印)、带钩印等。印文除了姓名之外, 往往还加上吉语、籍贯、表字以及“之印”、“私印”、“信印”等辅助文字,钮制极为多样, 充分显示了汉代工匠的巧思。两汉私印仍以白文为多,西汉以凿印为主,东汉则有铸有凿。 将军印 将军印也是汉官印中的一种。这些印章往往是在行军中急于临时任命, 而在仓促之间以刀在印面上刻凿成的,所又称急就章。 将军印风格独特,天趣横生,对后的艺术风格有很大影响。 汉代的将

5、军用印,普通都不称印而叫做章,这是军印的一大特点。 汉玉印 两汉玉印在古印中是十分珍贵稀少的一类。佩玉在古代也是名公贵卿和士大夫的一种高雅风尚。 一般玉印制作精良、章法严谨、笔势圆转,粗看笔划平方正直,却全无板滞之意。由于玉质坚硬,不易受刀,也就产生了特殊的篆刻技法,即所谓的平刀直下的切刀法。 又由于玉质的不易腐蚀受损,使传世下印得以比较好地保留了它的本来面目。 魏晋南北朝印 魏晋的官私印形式和钮制都沿袭汉代,但铸造上不及汉印精美。 传世的给兄弟民族的官印,文字较多,用刀如刻如凿,书法风格表现为舒放自然, 从而成为一个时期篆刻风格的代表。 南北朝各国传世印章不多,官印尺寸稍大,文字凿款比较草率

6、,官印未见铸印。 朱白文印 朱白文相间的印式在汉印中很见巧思,据说起自东汉。 它的方式极为多样,朱白文字的位置安排及字数均可灵活变化不受局限。这里例举的数印就可见一斑。 朱白的原则大致根据笔划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笔划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笔划较少,白文则相反,从而达到朱如白,白如朱的和谐效果,这类印大多工稳的私印,未见用于官印。 字母印 子母印又称玺印,起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六朝,是大小两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 人印腹空,可以合宜地套进一方或二方小印,形成母怀子的形状。 也有套进一方两印(如右栏郭意印)成一组三方的。 在一方印章的体积中,兼备了几方印的使用价值,古代印匠的工艺水平由此见。 六面印

7、传世六面印实物较少。这种呈凸字形的印章,上面的印鼻有孔,可以穿带而佩, 鼻端作一小印,连同其余五个印面故称六面印。 传世六面印的一种典型风格为带边白文,每字为一行,密上疏下,印文竖笔多引长下垂, 末端尖细,犹如悬针,所以有悬针篆的俗名。 这种风格虽然尚有笔意舒展、疏密相映的好处,但很容易流篇三:印章石历史及种类 印章石历史及种类 在中国,印章石历史很是久远,从古至今,印章石一直为文人术心灵和思绪的寓体,陆游有云“花如解语嫌多事,石不能言最可有”,印石以其特有的色、纹、韵、刚、柔、形,无言地传文达意,以无声现有声。 早在战国到西汉时期,就开始用滑石制印,但石质粗劣,只用于殉葬。后出现了古代玺印,

8、多以质坚耐久的铜玉为材料。元末,浙江的著名画家王冕,用花乳石自刻印章,这可说是印章石挤身艺术之林的开始。明代中期,文彭在南京于意外中得到四筐用来制作妇女首饰的青田冻石,试着自刻印章,自此在文人中兴起了篆刻艺术。经过数代,印章石料日益丰富,载体多样,形式各异。 这其中以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最秀。 一、 寿山 石 寿山石,在中国一并与巴林石、青田石和鸡血石被成为中国“四大名石”,在1999年中国的“国石”参评活动中,寿山石和芙蓉石更是被分别评为“石王”和“石后”,在很多艺术家的眼中寿山石就是中国的“国石”。 寿山石产于水碧山青、风景秀丽的福建省福州市寿山乡,因为此地是天造地设的精灵福地,

9、前人便唤作“寿山”,那传说中女娲补天的遗石-寿山石便富藏在山中。 寿山石质地纯净者,色泽为润白。若微含其他成份者则呈五彩。质地好的寿山石表面一般呈现珍珠、凝脂和玻璃光泽,绝大多数都有滑腻感。 寿山石分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共60多种。 田坑石简称“田石”,产于寿山溪旁水田古砂层中,外形殊异,靠深挖田土收集而来,最为稀罕。 水坑石产于坑头占山麓,位于寿山乡东南3里处,因矿脉很陡,易生成晶冻类珍品。多透明状,光泽好,质细腻。 山坑石矿布10多平方公里,产品极多,质地差异较大,变化也复杂。 寿山石中最名贵者为田黄,昂贵之原因大概有三:一是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和清乾隆均曾好田黄,因而使其身价倍增,加之黄色

10、一向为王者专用,而田黄又特别晶亮,所以田黄昂贵。二是意境好,所谓“福寿田”也一向为王者所追求,田黄取福寿双全之意,更显珍贵。三主要是田黄产于寿山溪旁水田古砂层中,外形特殊,独石分散,无脉可寻,十分稀有。 二、青田石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色彩丰富,花纹奇特。以“叶蜡石”为主,显蜡状,油脂、玻璃光泽,无透明、微透明至半透明,质地坚密细致,是中国篆刻用石最早之石种。 青田石共分10大类108种。以“封门”为上品,微透明而淡青略带黄者称封门青。另外,晶莹如玉,照之璨如灯辉,半透明者称灯光冻。色如幽兰,明润纯净,通灵微透者称兰花青。这三“青”于田黄,鸡血石并称为三大佳石,其价值也越来越高。由于封门青

11、的矿脉细,且扭盘曲折,游延于严石之中,量之奇少,色之高雅,质之温润,性之“中庸”,是所有印石中最宜受刀之石,大为篆刻家所青睐。其色彩天然,绝无人工或他石能仿造,容易辨认。鸡血、田青以色浓质艳见长,象征富贵;封门青则以清新见长,象征隐逸淡泊,专家称之为“石中之君子”,十分贴切。 青田石除灯光冻、兰花青、封门青外,还有黄金耀、竹叶青、金玉冻、白果青田、红青田(美人红)、紫檀、蓝花钉、封门三彩(三色)、水藻花、煨冰纹、皮蛋冻、酱油冻等,均于实物名称相类,易辨。近出龙蛋石,系暗红杂石包裹体,内往往有圆或椭圆上品封门青独石,极为珍稀;形成类似田黄,价值亦愈益昂贵。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云和的小顺石,这是

12、近几年来新开发出的叶蜡石矿。其色彩之丰富,透明度之高,柔润受刀之特点直逼寿山、青田、昌化,大受雕刻界青睐,身价直线上升。小顺石内质外观于寿山、昌化及小部分青田相似,除似寿山色彩之艳之外且透明度大多高于寿山。 三、昌化 石 昌化石产浙江省临安昌化镇。昌化石具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极少数透明。品种很多,大部色泽沉着,性韧涩,明显带有团片状细白粉点。按色分有白冻(透明,或称鱼脑冻)、田黄冻、桃花冻、牛角冻、砂冻、藕粉冻(为主)等,均为优良品种。色纯无杂者稀贵,质地纤密,韧而涩刀,少含砂丁及杂质。 如果在上述昌化冻石中有“血”者则为上品“鸡血石”。所谓鸡血,实是硃砂(辰砂),即一种特殊的汞矿石,鲜

13、红色。 鸡血石大部分是有地子的鸡血石。地子越灵透纯净越好。如桃花地鸡血红;遍体艳若桃花,鲜艳夺目。白玉地鸡血红,质地月白如素,无杂色,血色淋漓尽致。“刘、关、张”:红、白、黑三色相间,极富特色。豆青地鸡血红,地子似碗豆青色,微透明,血色鲜艳。荸荠糕地鸡血红,其透明度相当强,血呈红斑,片片诱人眼目。牛角地鸡血红,质地乌黑纯正,血艳,呈流纹,动感很强。藕粉地鸡血红,质地若冲泡而成的西湖藕粉,呈粉白色,鸡血醒目。肉膏地鸡血红,产量较多,质地有透明不透明之分,其红色似鸡血滴入石中为佳者。 值得提醒的是,鸡血石较易仿造。仿造者手段之“高妙”足以乱真,若非行家实不易辨认。但识别的手段亦有二:不管采用何种手

14、段,使用何种材质,用打火机火苗燃之即发出特殊气味,为假,此一种。第二种鸡血倒是真的,然是人工“嫁接”的(取鸡血石碎小石,掺以化学物合成),确切地说是在真鸡血的基础上,做了假的手脚,其漂亮的程度令人怀疑,这类的分辨只能靠眼睛去仔细辨别。鸡血的自然外观有瑰红、条红、片红、斑红、星红、霞红等,色调浓淡过渡自然。经过人工嫁接的鸡血,它的外观形态一般是不会统一的,分辨的关键也即在此(但做假的高手也不管确有使外观统一的,那是在极偶然,极有心,收集碎料、废料的前提下,统一地子,统一色调,统一血色,统一纹路,煞费苦心集中比较后使用贴片法合成,此谓以假乱真,看似大瑰面的红,实质上是由数小块拼接而成)。 四、巴林

15、石 巴林石属天然原石,属铝硅酸盐类,是以高岭石、叶开石为主的多种矿物质组成的黏土岩,因矿床坐落于内蒙古巴林右旗草原而得名。并与福建省的寿山石、浙江省的青田石和昌化石齐名公称中国四大名石。巴林石的分类没有寿山石那样复杂,按照质地分类,巴林石大体上可分为鸡血石、福黄石、冻石、彩石,其他一些叫法则多从寿山石石种称谓而来。 巴林鸡血石,是巴林石中的极品。其石质地温润坚实,石上鸡血艳如彩霞、光彩耀人。以大小和色韵而论,堪称中国“鸡血石之王”。 巴林福黄石,其石质地柔和莹润,坚而不脆,色泽纯黄无暇,集细、洁、润、腻、温、凝六味于一身。 巴林彩石,其彩色图案以天然纹理见长,色彩艳丽多姿,惟妙惟肖。巴林彩石上绚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形式栩栩如生的水草松枝等天然画面,鬼斧神工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奥妙。国内唯巴林盛产彩石,实属独一无二。 巴林冻石,石质细润,晶莹透亮,质地细洁,颜色妩媚,似婴儿之肌肤,娇嫩无比,其彩霞冻石更为珍贵,洁白透明,肌体中所渗之云霞状红色纹理变化无穷,犹如一幅旭日喷薄,红霞漫天的水彩画,绝非他石之匹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