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通信原理课程报告-数字调制系统误比特率测试的仿真设计与分析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42615503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61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通信原理课程报告-数字调制系统误比特率测试的仿真设计与分析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年通信原理课程报告-数字调制系统误比特率测试的仿真设计与分析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通信原理课程报告-数字调制系统误比特率测试的仿真设计与分析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通信原理课程报告-数字调制系统误比特率测试的仿真设计与分析 .pdf(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原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1-一、概 述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的重要的实践性环节之一,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电子信息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几乎囊括了所有通信系统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在学习中有些内容未免抽象,而且不是每部分内容都有相应的硬件实验,为了使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加深理解通信电路和通信系统原理及其应用,验证、消化和巩固其基本理论,增强对通信系统的感性认识,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在通信原理的理论教学结束后我们开设了通信原理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Systemview 是 ELANIX公司推出的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设计、模拟和分析的可视化仿真

2、平台。从滤波器设计、信号处理、完整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直到一般的系统数学模型建立等各个领域,Systemview 在友好而且功能齐全的窗口环境下,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精密的嵌入式分析工具。它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基于个人计算机的动态通信系统仿真工具,可达到在不具备先进仪器的条件下也能完成复杂的通信系统设计与仿真的目的,特别适合于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和方案论证,尤其适合于无线电话、无绳电话、寻呼机、调制解调器、卫星通讯等通信系统;并可进行各种系统时域和频域分析、谱分析,及对各种逻辑电路、射频/模拟电路(混合器、放大器、RLC电路、运放电路等)进行理论分析和失真分析。在通信系统分析和设计领域具有广阔的

3、应用前景。在本课程设计中学生通过运用先进的仿真软件对通信系统进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19 页 -中原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2-行仿真设计,既可深化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完成实验室中用硬件难以实现的大型系统设计,又可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设计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系统性和工程性的训练。二、课设目的1 熟悉并掌握 2DPSK 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和调制、解调特性;2利用仿真软件 System View 对上述系统进行仿真,构建各系统并观察频谱和波形;3通过系统仿真,建立 2DPSK 通信系统模型,分析工作原理和时、频特性,以验证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

4、4.通过仿真操作掌握SystemView系统误比特率分析的方法。5培养学生的团队和协作精神。三、课设要求1会利用 System View 仿真软件,选择合适的模块、参数和时钟,搭建 2DPSK 通信系统,进行仿真并输出波形。2按照要求,独立组建完成通信系统;3会正确观察波形及测试结果,并能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际结果,得出结论;4 对已完成的系统进行调试并整理数据;四SystemView 仿真软件简介4.1、SystemView系统的特点SystemView 属于一个系统级的工作平台,它通过方便、直观、形象的过程构建系统,提供了丰富的部件资源、强大的分析功能和可视化开放的体系结构,已逐渐成为各

5、种通信、信号处理、控制及其它系统的分析、设计和仿真平台以及通信系统综合实验平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19 页 -中原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3-台。整个系统具有如下特点:(1)强大的动态系统设计与仿真功能SystemView 提供了开发电子系统的模拟和数字工具,在基本库中包括多种信号源、接收器、各种函数运算器等,大量的信号源和丰富的算子图符和函数库便于设计和分析各种系统;多种信号接受器为时频域的数值分析提供了便捷的途径;它还自带有通讯(Communication)、逻辑(Logic)、数字信号处理(DSP)、射频/模拟(RF/Analog)等专业库以

6、备选择,正是由于这些库中提供了大量完成具体功能的直观的图符单元,使复杂的系统设计和模拟变得易于实现,特别适合于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仿真和方案论证。它还可以实时的仿真各种DSP结构,以及对各种逻辑电路、射频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和失真分析。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通信技术已日趋成熟和完善,利用 SystemView 带有的 CDMA、DVB等扩展库即可十分方便的完成这些系统的设计和仿真。(2)方便快捷SystemView使用了用户熟悉的Windows界面功能键,采用功能模块去描述系统。设计窗口中各功能模块都用形象直观的图符表示,图符参数可根据需要实时调整,无需进行复杂编程即可完成各种系统的设计与功

7、能级上的仿真。同时其无限制的分层结构使建立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变得容易。在系统仿真方面,SystemView还提供了一个灵活的动态探针功能,可以仿真实际的示波器或频谱分析仪的工作,用于输出信号观察。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在设计窗口和分析窗口之间切换,分析窗口带有的“接收计算器”功能强大,可以完成对仿真运行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19 页 -中原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4-结果的各种运算、谱分析、滤波以及眼图与星座图绘制等,通过真实而灵活的分析窗口用以检查系统波形。使得对所设计的系统可达到实时修改、实时直观显示的操作效果,(3)可扩展性Systemview 具

8、有与外部数据文件的接口,可直接获得并处理输入/输出的数据,使信号分析更加灵活方便。另外,它还提供了与编程语言 VC+或仿真工具 Matlab 的接口,可以很方便的调用其函数。除了一般的方案论证外,SystemView 还提供了灵活的硬件设计的接口:与Xilinx公司的软件 Core Generator配套,可以将 SystemView系统中的部分器件生成下载FPGA 芯片所需的数据文件;SystemView还有与 DSP芯片设计的接口,可以将其 DSP库中的部分器件生成DSP芯片编程的 C语言源代码。总之,Systemview 是一个功能强大、用途广泛的工具平台,并且特别适合于信号的分析、处理

9、及系统的设计和模拟。目前他在工程技术、教学和产品开发等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4.2、使用 Systemview(1)建立系统模型:根据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确定总的系统功能,并将各部分功能模块化,根据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画出系统框图。(2)基本系统搭建和图标定义:从各种功能库中选取满足需要的可视化图符和功能模块,组建系统,设置各个功能模块的参数和指标,在系统窗口按照设计功能框图完成图标的连接;(3)调整参数,实现系统模拟参数设置,包括运行系统参数设置(系统模拟时间、采样速率等)等。(4)运行结果分析:在系统的关键点处设置观察窗口,利用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10、 19 页 -中原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5-接收计算器分析仿真数据和波形,用于检查、监测模拟系统的运行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参数,分析结果。五设计内容简介5.1 设计题目:本次课题为:数字调制系统误比特率(BER)测试的仿真设计与分析5.2 设计分析内容DPSK 信号的产生原理、调制解调的方法以及误比特率的分析是通信原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以相干接收2DPSK 调制传输系统为误比特率分析对象,被调载频为1000Hz,以 PN 码作为二进制信源,码速率 Rb100bit/s,信道为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对该系统的误比特率BER 进行分析。5.3 分析内容要求1 观测仿真过程中原始基带信号波

11、形、差分码波形、2DPSK信号波形、本地载波、解调端相乘器输出、低通滤波器输出、抽样判决输出波形以及码反变换后的输出波形。观测输入和输出波形的时序关系;2在 2DPSK 系统中,“差分编码译码”环节的引入可以有效地克服接收提取的载波存在180相位模糊度,即使接收端同步载波与发送端调制载波间出现倒相180的现象,差分译码输出的码序列不会全部倒相。重新设置接收载波源的参数,将其中的相位设为 180,运行观察体会 2DPSK 系统时如何克服同步载波与调制载波间180相位模糊度的。3、利用建立的 SystemView DPSK 系统相干接收的仿真模型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12、 页,共 19 页 -中原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6-进行 BER 测试,产生该系统的BER 曲线以此评估通信系统的性能;它以相干接收 DPSK 调制传输系统为误比特率分析对象,信道模型为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利用全局参数链接功能通过设置循环来改变噪声功率得到不同信噪比下的误比特率,六系统组成原理6.1 2DPSK 系统组成原理2DPSK 系统组成原理如图6-1 所示,系统中差分编、译码器是用来克服 2PSK 系统中接收提取载波的180相位模糊度。6.1.1 2DPSK 调制原理分析二进制移相键控是二进制数字信号调制基本方式之一,其包括两种方式:绝对移相方式(2PSK)和相对(差分)移相方

13、式(2DPSK)。绝对移相方式存在一个缺点,即倒“”现象,且一旦发生基带信号将全部取反。而相对移相方式则是由两相邻载波波形的初始相位之差决定的,可以很好地克服倒“”所引起的误码。因此,在实际中一般不采用2PSK 方式,而采用 2DPSK 方式。相对(差分)移相方式(2DPSK)对应的调制系统如图6-2 所示:图 6-2 相对(差分)移相的调制系统PN 码发生器差 分编码器2PSK 系 统差 分译码输出图 6-1 2DPSK 系统组成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19 页 -中原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7-其中差分编码的具体实现功能就是将基带信号码(绝对码)

14、通过模二处理转化为相对码(2DPSK 码)。将得到的相对码与载波相乘从而在信道中传输。6.1.2 2DPSK 解调原理分析2DPSK 信号有两种解调方式:极性比较法和差分相干解调法。(1)极性比较法极性比较法的解调原理是:对 2DPSK 信号进行极性比较,恢复出相对码,再通过码反变换转换为绝对码,从而恢复出发送的二进制数字信息。在解调过程中,若相干载波产生180相位跳变,解调出的相对码会产生倒“”现象,但是经过码反变换后,输出的绝对码不会发生任何倒“”现象,从而解决了载波相位跳变引起的问题。极性比较法的解调系统原理框图如下图6-3 所示:图 6-3 极性比较法的解调系统(2)差分相干解调法2D

15、PSK 信号也可以采用差分相干解调方式(相位比较法),其解调系统原理框图如下图2-4 所示。其解调原理是:直接比较前、后码元的相位差,从而恢复发送的二进制数字信息。由于解调的同时完成了码反变换作用,故解调器中不需要码反变换器。由于差分相干解调方式不需要专门的相干载波,因此是一种非相干解调方法。如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19 页 -中原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8-图 6-4 所示。图 6-4 差分相干解调系统6.2、误比特率(BER:Bit Error Rate)误比特率(BER:Bit Error Rate)是指二进制传输系统出现码传输错误的概率,也

16、就是二进制系统的误码率,它是衡量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误比特率越低说明抗干扰性能越强。对于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一般用误符号率(Symble Error Rate)表示,误符号率和误比特率之间可以进行换算,例如采用格雷编码的 MPSK 系统,其误比特率和误符号率之间的换算关系近似为:其中,M 为进制数,且误比特率小于误符号率。6.2.1、2DPSK 系统误比特率测试的结构框图在二进制传输系统中误比特率BER(Bit Error Rate)是指出现码传输错误的概率,误比特率越低说明抗干扰性能越强。几种基本的数字调制方式中,2PSK 具有最好的误码率性能,但2PSK信号传输系统中存在相位

17、不确定性,易造成接收码元“0”和“1”的颠倒,产生误码。这个问题将直接影响2PSK 信号用于长距离传输。为克服此缺点并保存2PSK 信号的优点,采用二进制差分相移MPPMPSKsMPSKb2,log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19 页 -中原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9-键控(2DPSK),2DPSK信号的产生原理、调制解调的方法以及误比特率的分析也是通信原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2 DPSK信号克服了 2PSK 信号的相位“模糊”问题,但其误码率性能略差于 2PSK,2DPSK信号的解调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相位比较法,另一是极性比较法,相干DPSK系统

18、BER测试利用SystemView来产生一个通信系统的 BER曲线以此评估通信系统的性能;它以相干 DPSK调制传输系统为误比特率分析对象,信道模型为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利用全局参数链接功能通过设置循环来改变噪声功率得到不同信噪比下的误比特率,相干2DPSK系统误比特率测试的结构框图如图6-5所示:随机信源载波发生采样信道噪声本地载波低通滤波抽样判决码反变换采样BER计算码变换图6-5 相干 2DPSK系统误比特率测试的结构框图SystemView 的通信库(Comm Lib)中提供了 BER 分析的专用图符块,可直接调用。6.2.2、相干2DPSK系统误比特率测试的仿真模型的建立根据图 3-

19、2测试的结构框图,建立仿真模型,模型中各图符的参数指标根据随机信源和调制载波的频率来设定,模型建立之后的参数调整直至调试出现正确结果的过程,也是一个对调制解调原理的不断理解和消化的过程,其中对滤波器的截至频率设置,抽样判决的实现、码反变换的相关参数设置、BER计算时原始信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9 页,共 19 页 -中原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10-源相对抽样判决后码元的延迟时间的计算以及系统的采样速率的设置等都能进一步加深对原理的掌握并可通过调试结果的直观体现出来,从而将抽象的原理和具体的实现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6.2.3、仿真结果及相干 2DPSK 系统误

20、比特率曲线绘制仿真过程波形可用瀑布图直观表示,要观察的依次为原始基带信号波形、差分码波形、2DPSK、本地载波、解调端相乘器输出、低通滤波器输出、抽样判决后的波形以及码反变换后的输出波形。由图观察解调输出与基带输入是否相一致,并注意二者波形时序。七.仿真模型的建立及结果分析7.1 仿真模型的建立其总模型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7.1.1 调制部分模块2DPSK 的调制系统是利用了异或门实现从绝对码到相对码的转换的。利用一个延时器将首先发送的一个绝对码元和其后的一个码元取模二加从而得到相对码。在仿真系统中,我们选择的是先得到相对码再利用和 PSK 码类似的单刀双掷开关,起到键控作用,将码元 1对应

21、180初始相位的载波输出,将码元0对应0初始相位的载波输出。180初始相位的载波是直接利用了一个反相器(其实也可以直接利用延迟半个载波周期)实现的。基带信号码源是单极性非归零码,为了便于和输出码作对比,在观测基带码波形前加了一个延时器,通过观测到的两波形是否一一对应的反馈来决定延迟时间的大小。7.1.2 信道部分在本次仿真系统中我们添加了高斯噪声,窄带干扰信道作为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0 页,共 19 页 -中原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11-对信号的干扰,在解调部分添加相应的误码检测模块来检验系统的抗噪性能。7.1.3 解调部分模块对于2DPSK 信号可以用

22、极性比较法和差分相干解调法两种解调方式,故有两种不同的解调模块。具体如下:极性比较法:经过带通滤波器后的,将本地载波信号与带通信号相乘,得到的高频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滤波后,得到的滤波信号经过抽样判决可得到相对码码元波形,再经过最后的码反变换器还原出原始基带信号。由2PSK 解调加差分译码,2PSK 解调器将输入的 2DPSK 信号还原成相对码,再由差分译码器(码反变换器)把相对码转换成绝对码输出。差分相干解调法:它是直接比较前后码元的相位差而构成的,故也称为相位比较法解调。这种方法不需要码变换器,也不需要专门的相干载波发生器,因此设备比较简单、实用。延时电路的输出起着参考载波的作用。乘法器起着

23、相位比较(鉴相)的作用。7.2 2DPSK 系统的仿真模型在SystemView 环境下建立调制 2DPSK 的仿真模型,根据其输入频率的高低和解调方法的不同,可以有以下四种组合,其各自仿真模型如下;7.2.1 低频时相干解调:输入为低频信号时,根据相干解调原理可以画出如图7-1的总模型框图: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1 页,共 19 页 -中原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12-图 7-1 低频时相干解调模型图(1)对此系统中的主要图符块设置参数如表7-1 所示:编号图符块属性(Attribute)类型(Type)参数设置(Parameters)30 Source

24、PN Seq Amp=1v,Offset=0v,Rate=20Hz,Level=2 31 Operator Delay Delay(sec)=50e-3,7 Source Sinusoid Amp=1v,Frequency=20Hz,Phase=0 8 Source Gauss Noise Pwr Density=0W/Hz,Mean=0v,System=1 ohms 34 Operator Gain Gain Unit=dB Power,Gain=-1.8dB 27 Operator Linear Sys Butterworth,Lowpass IIR,3 Poles,Fc=25Hz 38

25、Operator Compare ab,true output=1,false output=0,39,40,41,4243,44,45 Sink Analysis-(观察叠加的高斯噪声每次循环的强度变化)注:Token 2:乘法器,Token 6:加法器Token9:乘法器Token4,Token 18:逻辑异或(Operator库/Logic 组/Xor 项)Token 37:保持(Gain=1)(2)、运行时间的设置运行时间=400e-3s 采样频率:10e+3Hz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2 页,共 19 页 -中原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13-(3)

26、、运行系统在 System View 系统窗内运行电路后,观察各信号接收器的波形。波形如下图 7-2 所示:图 7-2 低频时相干解调时波形7.2.2 高频时相干解调输入为高频信号时,根据相干解调原理可以画出如图7-3的总模型框图:图 7-3 高频时相干解调模型图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3 页,共 19 页 -中原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14-(1)对此仿真系统中的主要图符块设置参数如表7-2 所示:编号图符块属性(Attribute)类型(Type)参数设置(Parameters)30 Source PN Seq Amp=1v,Offset=0v,Rate=

27、1e+3Hz,Level=2 31,32 Operator Delay Delay(sec)=1e-3,7 Source Sinusoid Amp=1v,Frequency=5e+3Hz,Phase=0 8 Source Gauss Noise Pwr Density=2.2e-3 W/Hz,Mean=0v,System=1 ohms 34 Operator Gain Gain Unit=dB Power,Gain=-24.2 dB 27 Operator Linear Sys Butterworth,Lowpass IIR,3 Poles,Fc=1.16e+3Hz 38 Operator C

28、ompare ab,true output=1,false output=0,43 Comm BER Rate No.Trials=5e+3bits,Threshoid=0v,Offset=0 Sec 41 Operator Smpl Delay Fill Last register,Delay=16 samples 53,54 Operator Sampler Interpolating,Rate=5e+3Hz 47 Sink Final Value-(终值显示图符块)49 Fuction Cmlty Avg Gain=1(累积平均图符块)19,20,21,22,24,36,40,44,50

29、 Sink Analysis-(观察叠加的高斯噪声每次循环的强度变化)注:Token 2:乘法器,Token 6:加法器Token9:乘法器Token4,Token 18:逻辑异或(Operator库/Logic 组/Xor 项)Token 37:保持(Gain=1)(2)运行时间的设置运行时间=1.312s 采样频率:50e+3Hz (3)运行系统在 System View 系统窗内运行电路后,观察输出的误码率曲线。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4 页,共 19 页 -中原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15-其波形曲线如图7-4 所示,并与理想的波形进行比较,观察误差变

30、化规律图 7-4 高频时相干解调时的误码率曲线7.2.3 低频时差分相干解调:输入为低频信号时,根据差分相干解调原理可以画出如图7-5的总模型框图:图 7-5 低频时差分相干解调模型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5 页,共 19 页 -中原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16-(1).仿真系统中的主要图符块设置参数如表7-3 所示:编号图符块属性(Attribute)类型(Type)参数设置(Parameters)30 Source PN Seq Amp=1v,Offset=0v,Rate=20Hz,Level=2 31 Operator Delay Delay(sec)=

31、50e-3,7 Source Sinusoid Amp=1v,Frequency=20Hz,Phase=0 8 Source Gauss Noise Pwr Density=0W/Hz,Mean=0v,System=1 ohms 34 Operator Gain Gain Unit=dB Power,Gain=-2 dB 27 Operator Linear Sys Butterworth,Lowpass IIR,3 Poles,Fc=22Hz 38 Operator Compare ab,true output=1,false output=0,56,57,58,59,60,61,62 Si

32、nk Analysis-(观察叠加的高斯噪声每次循环的强度变化)注:Token 2:乘法器,Token 6:加法器Token9:乘法器Token4,Token 18:逻辑异或(Operator库/Logic 组/Xor 项)Token 37:保持(Gain=1)(2)、运行时间的设置运行时间=1.2s 采样频率:50e+3Hz (3)、运行系统在 System View 系统窗内运行电路后,观察观察输出的误码率曲线。其波形曲线如图 7-6所示,并与理想的波形进行比较,观察误差变化规律。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6 页,共 19 页 -中原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33、17-图 7-6 低频时差分相干解调时波形7.2.4 高频时差分相干解调:输入为高频信号时,根据差分相干解调原理可以画出如图7-7的总模型框图:图 77 高频时差分相干解调模型(1).仿真系统中的主要图符块设置参数如表7-4 所示: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7 页,共 19 页 -中原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18-编号图符块属性(Attribute)类型(Type)参数设置(Parameters)30 Source PN Seq Amp=1v,Offset=0v,Rate=1e+3Hz,Level=2 31,55 Operator Delay Delay(sec

34、)=1e-3,7 Source Sinusoid Amp=1v,Frequency=5e+3Hz,Phase=0 8 Source Gauss Noise Pwr Density=2e-3 W/Hz,Mean=0v,System=1 ohms 34 Operator Gain Gain Unit=dB Power,Gain=-23.1dB 27 Operator Linear Sys Butterworth,Lowpass IIR,3 Poles,Fc=1.16e+3Hz 38 Operator Compare ab,true output=1,false output=0,43 Comm B

35、ER Rate No.Trials=5e+3bits,Threshoid=0v,Offset=0 Sec 41 Operator Smpl Delay Fill Last register,Delay=16 samples 53,54 Operator Sampler Interpolating,Rate=5e+3Hz 47 Sink Final Value-(终值显示图符块)49 Fuction Cmlty Avg Gain=1(累积平均图符块)19,20,21,24,36,40,44,50 Sink Analysis-(观察叠加的高斯噪声每次循环的强度变化)注:Token 2:乘法器,To

36、ken 6:加法器Token9:乘法器Token4,Token 18:逻辑异或(Operator库/Logic 组/Xor 项)Token 37:保持(Gain=1)(2)运行时间的设置运行时间=1.3107s 采样频率:50e+3Hz(3)运行系统在 System View系统窗内运行电路后,观察各信号接收器的波形。波形如图7-8 所示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8 页,共 19 页 -中原工学院-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19-图 7-8 高频时差分相干解调时的误码率曲线7.3 仿真模型结果分析由以上各个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相干解调时比差分相干解调(非相干解调)要好。但相关解调的设备却又相对复杂。参考文献1 樊昌信.通信原理.第5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年5月:2 吴伟陵.通信原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3 李东生,雍爱霞,左洪浩。System View 系统设计及仿真入门与应用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 青松,程岱松等。数字通信系统的 System View仿真与分析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 5 仇润鹤,刘世地,唐明浩.SystemView 及其通信系统仿真分析实验指导书.6 韩力.SVU实验指导书,北京理工大学内部资料,2008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9 页,共 19 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