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是思想而不是手段.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42311893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是思想而不是手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探究是思想而不是手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究是思想而不是手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是思想而不是手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探究是思想而不是手段 曹葵/黄文君作者简介:曹葵,黄文君,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100080) o原发信息:教学仪器与实验(京)2014年第4期 第18-21页期刊名称:中学化学教与学复印期号:20印年07期我们认为探究就是对未知事物或产生事物的原因进行系统的、遵循一 定科学基本方法的研究。探究教学方式在学校的化学实验与理论教学中已经被广泛使用,但问 题多多。首先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深蒂固,大多数教师很难转变。即使转 变,探究式教学也仅仅是一种陪衬、表现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手段。其 次,探究式教学往往是教师个人的无意行为,都是一个个单独的个案。即 使是多个成功的探究个案,也无法形成系统的探究课程

2、。而将众多的探究 设计统一协调,系统完善,就是一个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将探究从课 例变为课程,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笔者认为探究教学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培养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 想、训练科学方法、养成科学习惯。一、教材中探究实验重结论而轻过程现行教材中多处要求学生进行探究。例如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 介绍溶解吸放热时要求学生做系列探究,见表lo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亲手实验,体会到溶解过程中存在吸放热的现象。在现实教学中,探究并不能得到顺利贯彻。一方面,学生实验费时 间,导致课时紧张;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课外班的形式提前学 习相关内容,探究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意义。经济越兴旺的地方进行探究 教学的

3、条件就越好,而提前学习的现象也越普遍,使得探究反而更没有意 义。笔者曾调查一个重点班,85%的学生已在初三之前比拟系统地学习了 化学课程,并且学业越好的学生,平均水平越高的学校,提前在外学习的 现象越普遍。上课对他们来说是复习,探究变成验证,在一定程度上课本 上的探究意义越来越小。在经济兴旺地区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最重要的 是,通常这些探究实验的结论在课本上都可以找到答案。二、探究过程是探究的本质设想在课本探究基础之上,运用同样的原理设计一个实验,而学生一 般一时无法从教材找到该实验的结果,这样的探究应该更符合探究的本 质,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更能提高教学效果。而这也是我们设计探究 的最根本

4、出发点。即不在现有教材上选取现成的课题,而是借鉴之后,进 行颠覆性的设计。在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尝试。以溶解吸放热实验为基础,我们调整了实验方案。学生学案:实验室给你提供了几种化学试剂,请你鉴别一下它们溶解过程中热量 有无变化。实验提供的试剂包括:氯化钠、硝酸镂、无水硫酸钠、结晶硫酸钠、 无水碳酸钠、结晶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浓盐酸。将以上试剂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用手 摸试管壁,感觉温度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现象。(提示:如果你选了浓盐酸做实验,要先在试管中加一些水,后加浓 盐酸。盐酸有很刺激的气味,用后立即盖好塞子。并且在通风口附近进行 实验。)下一步我们要

5、对实验进行定量测试。从上面热量变化明显的试剂中选 择1种,测试一下,加入药品的质量变化后,温度变化与加入的试剂量有 无关系。(请自己设计方案)(提示:今天进行的是定量实验。如果我们选的试剂改变、试剂的质 量改变、溶剂的质量改变,那么实验就没有可比性。所以,做实验时只能 让一个条件改变,这称作受控比照实验。本次实验建议使用相同的水量进 行比照,例如水量为10mL或20mLo )这个实验在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无水硫酸钠、结晶硫酸钠、无水碳酸 钠、结晶碳酸钠、碳酸氢钠、浓盐酸几种物质。这几种物质恰好组成几个 对子,无水硫酸钠、结晶硫酸钠是一对,无水碳酸钠、结晶碳酸钠是一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是一对。但它

6、们的温度变化恰好不同。通过这种超纲”的实验,学生无法提前获知其温度变化规律,尤其是无水盐与含 结晶水的盐,这细微的差异有可能造成温度差异。有学生猜想:带结晶水 的盐是不是温度变化少一点?好奇心驱使他们非常认真地完成实验。并且 学生只需要完成一个试剂的实验,而后互相交流、汇报结果。无水碳酸钠 和结晶碳酸钠溶解时一个升温一个降温,对学生来说这是不可思议的差 异,更能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而接着的深化实验更能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在温度上升的基 础上,加入lg、2g、3g、4g、5g不同质量的氢氧化钠,温度曲线如 何?学生提出了三种可能性,并给出了适当理由。有学生提出每克药品放 出的热量应该是相

7、同的,所以曲线应该是直线;有学生提出容器也吸收热 量,但是药品用量增大后,容器吸收的热量相对就小了,曲线应该拐头向 上;还有学生认为温度高那么热量散失就快,因而曲线是向下拐的。见图 lo三种都有道理。教师又补充三种,见图2。理由是,加入很多氢氧化 钠之后,水沸腾,温度就不再上升,学生们也觉得有道理。但是究竟哪个 对,需要靠实验确定。实验前,学生的任务是大胆想象,而后就是小心求证了。在教学中, 探究的过程是为结论服务的。而这里的探究要的不仅仅是结论,过程其实比结论还要重要。学生实验数据实例见表2。实际教学中,由于配制高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会释放出刺激性的羟基,非常呛人,不宜继续展开实验。同时课堂教

8、学时间有限,很遗憾没有 让学生们看到曲线最后是不是走平。并且由于各组学生实验的水平差距, 以及仪器等各方面的原因,现象也不尽相同,自然结论也就不完全一致, 竟然出现了谁也说服不了谁的现象。如果此时教师不顾学生实验结论的差 异说出一个标准答案,这就是常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们最习以为常 的学习方式。但这恰恰是科学研究的忌讳。科学的结论,必须是可以重复 验证的。学生们已经习惯于在实验中出现了与老师给出结论不同的现象 时,就认为是自己做错了,因为老师不会错。而我们就是不希望让学生们 形成这种惯性思维,要让学生们坚信自己实验的结果。如果大家的结果不 同,也给学生们留下一个问题,以后通过实验或者找文献解决

9、。在这个实 验中我们还有意识地提出了受控比照概念。学生们得到的结论不完全一致 的原因之一就是实验细节的略微差异,进而导致数据差异。例如有的学生 溶剂选用30mL水,而有的学生选用50mL水。我们试图通过这种最笨拙 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科学方法的训练。同时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采用绘图的方式展示实验结果,暴露出局部学 生综合能力的欠缺。数学学习过的方式不会运用到化学中,将曲线图绘成 折线图的大有人在。探究也是综合能力的表达。三、通过开放性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思想无论是物理课还是化学课在讲分子的时候,都提到过分子间隙,会用到图3实验器材。实验中乙醇和水混合后可以看到液面下降,从而证明分 子有间隔。

10、但几乎没人注意到,混合后的溶液温度略微上升。上课时教师 拿着温度计用实际温度数据作证据,提出温度变化导致容器变大,从而导 致液面下降,而不是分子之间有间隙的假说。学生们十分震惊。下面的工 作就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对教师的假设进行实验分析,验证或者 否认。一些学生提出,只要将实验器冷却到室温再观察就可以知道假设是 否正确,原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然而问题仅仅解决一半,因为此时仅仅解 决了室温情况下的体积变化问题。如何确认混合后温度升高时,究竟容积 变化和溶液体积变化哪个更大?看似简单的问题,解决起来并不简单,随 着讨论和实验的逐步深入,最终演变为测量水和玻璃的膨胀系数。最后, 学生发现老师的假

11、设居然是错误的。在以往课堂上,老师的地位崇高,老 师一言九鼎,不会犯错。而此次在课堂设计上,有意识地根据实验现象, 提出一个貌似科学的假想,让学生在体验探究的过程中,综合利用多学科 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让学生敢于设想,认识到真正的科学研究大局部是 失败的,而科学研究也恰恰建立在大胆假设的基础上。化学老师在读大学的时候一定都做过一些无机制备。当遇到有结晶水 的无机盐时,结晶条件非常重要,不同的温度、浓度、降温速率、溶剂等 都会导致不同的结晶产品。而当时我们都是按照教材给出的标准步骤完 成,对这些问题往往没有多想。但作为老师,要设计一个探究实验时,就 需要充分思考。在教学中,我们尝试设计了一个探究

12、实验,用碱式碳酸铜 和甲酸为原料,制备两种含不同结晶水的甲酸铜晶体,且产品质量要到达 一定的要求。事前,我们曾担忧学生面对如此开放的课题会无从下手或盲 目开始。课堂上,学生们面对这个课题并没有出现我们所担忧的状况。他 们互相探讨,设想可能的影响因素,而后分工实验,分组研究,很快比照 结果就得到了,并且与理论基本一致。这些学生在设计细节上存在一些欠 缺,例如没有先做小样实验,而是直接称取较多的原料进行实验。但是瑕 不掩瑜,学生不但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也对含结晶水盐的析晶条件有 了更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四、结束语在探究教学中,我们最大的问题是将探究作为上课时让学生掌握某一 知识点的手段或者方法,而

13、忽视了探究的本质其实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思 想。老师要保持一份探究之心,不能将思想局限在应对考试上。很多看似 简单的问题都可经过努力转化为研究课题。我们原来担忧学生可能做不 到,其实是担忧自己做不到。当我们总保持一颗探究之心,学生的探究活 动自然就会生机勃勃。这些研究短期看与高考、中考无关,但给学生的是 潜在的综合素质的提高。知识常常会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步忘却,而通过探 究训练而得以提高的技能和综合素质,会成为学生潜意识的组成局部,将 伴随他们的一生。凯恩斯在通论中的最后一句话:快还是慢,真正对一个社会产 生好与坏的影响,不是既得利益,而是思想或者思潮。”我们要说的是:探究不仅仅是教学的一个手段,我们不必在乎短期的教学成绩。探究更是一种思想,是解放我们思想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