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2篇 3章1.ppt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4228524 上传时间:2021-06-23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2篇 3章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2篇 3章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2篇 3章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2篇 3章1.ppt(10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3.1 集成运算放大器概述,第三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集成运算放大器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线性集成电路,它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应用在模拟信号的运算、放大、检测、信号变换、信号处理、信号产生等等场合。,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典型结构及特点,集成运算放大器是通过半导体集成工艺制成的一种高增益、直接耦合式多级放大器。,一、集成运放的典型结构,运放的典型电路通常有三级放大电路组成,运放输入级,该级要求有低温漂,高共模抑制比和高输入电阻等特性。,差分放大(差动放大器)电路,中间放大级:,运算放大器的增益主要由这一级承担,所以这一级要有很高的电压放大倍数(增益)。,通常采用CE(CS)放大电路,输出级,输出级要

2、求能驱动较大的负载电流,同时应有一定的输出电压,因此,对该级要求具有低输出电阻。,采用互补对称式射极跟随器结构,二、集成运放的主要特点,1具有“二高一低”特性。即高增益、高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的多级直接耦合放大器,2为保证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功耗低,电路采用微电流源作为偏置,集电极电阻采用有源负载,以提高电压增益。,3在理想条件下,集成运算放大器可以等效成一个电压控制电压源(VCVS)。,集成运放的电路符号,国标符号,简化符号,习惯符号,反相输入端,同相输入端,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相位反相,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相位同相,在低频小信号,工作在线性区的条件下,运算放大器可用下面电路等效,低频小信号电路

3、模型,2.3.2集成运放中的恒流偏置电路 提供静态工作点,基本电流源电路镜像电流源,T1和T2参数和特性完全相同,T1管的VCE=VBE=0.7V,保证不进入饱和区。所以有:,使IC1和IL呈镜像关系镜像电流源,RREF中的参考电流为,当,该电路具有一定的温度补偿作用:,RREF压降增加,可以是一个放大电路,跟随型镜像电流源电路,电路由三只晶体管组成,在负载电阻 上将流过恒定的电流 。电路要求T1、T2、T3晶体管参数相同,特性也相同。,改进型电流源电路,晶体管T1、T2组成镜像电流源结构,参考电阻RREF决定参考电流IREF,T管为减小IL电流与参考电流的误差而设置,射极电阻Re3为提高T1

4、、T2管集电极电流镜像精度,约为几十千欧。,电路中:令 相同,当50时,输出电流IL与参考电流IREF的相对误差小于0.08%,温度补偿作用:,电阻Re3作用:,增大T3管工作电流,从而提高T3管的。,因为:,多路电流源电路,当参考电流IREF确定后,在各支路串入不同的射极电阻,可得到不同的输出电流。,T10、T11微电流源,T5、T6、T7三管电流源,T8、T9镜像电流源,2.3.3 差分放大电路运放输入级,差分放大器为克服直接耦合放大器的零点漂移而推出。是集成运算放大器中十分重要的一级放大器。,DC放大器温漂的说明,一、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电路结构,特性和参数完全对称的T1和T2管发射极连

5、在一起后,通过电阻接负电源,两个基极分别加入两个输入信号,集电极通过RC电阻接另一正电源。输出从两个集电极之间引出。,从结构可以看出,该电路的输入有两种方式:,(a)两输入端同时对地输入信号双端输入,(b)一端接地,另一端输入信号单端输入,两种输出方式:,(c) 输出信号取自两个集电极双端输出,这一结构的指导思想能有效地解决温度漂移(另点漂移问题),(d)输出信号取自一个集电极对地信号单端输出,1.静态分析,vI1 和vI2都为零,即输入端接地,V,如果双端输出时,输出为零,2.动态分析(工作原理),当两输入端的信号分别为,则两端信号可以分解为:,两信号之差,两信号平均值,1端对地仍是,2端对

6、地仍是,所以:,称差模信号,两个大小相等,而极性相反的信号,称共模信号,两个大小相等,而极性相同的信号,由于有两种信号存在,所以可以分开差模信号单独存在时和共模信号单独存在时进行分析,而差分放大器的总输出应该是差模输出成分和共模输出成分之和。,差模增益,差模增益,差模输入,共模输入,Avd大,Avc小,【例2.3.1】,差分放大电路端和端分别加入图示的信号电压,其电路的差模电压增益Avd-80,共模电压增益为Avc-0.01,试求vO?,解:,电路的差模信号为:两端输入信号之差,电路的共模信号为:两端输入信号之平均值,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电压有:,二、差分放大电路动态指标的计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7、vd,差模输入电阻,差模输出电阻,共模抑制比KCMR,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vc,1. 差模工作状态分析,差分放大器只存在差模输入信号时。,差模交流通路,注意:在差模信号作用下,,相当于差模交流地。,差模增益电压增益:,双端输出,单端输出,单端输出,如果双端输出和单端输出分别接负载电阻RL时,电压增益表达式如何变了?,双端输出,单端输出,差模输入电阻,差模输出电阻,2. 共模工作状态分析,差分放大器只存在共模输入信号时。,共模交流通路,注意:在共模信号作用下,,共模电压增益,双端输出,单端输出,单端输出,对T1和T2管影响相同的外界干扰信号,如电源电压波动,环境温度变化等都可以认为是共模信号。,共

8、模抑制比KCMR,定义为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与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之比的绝对值。,Av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差分放大电路抑制共模干扰信号和温漂的能力,Avc 越小,则抑制温漂能力越强。,常用分贝表示:,理想的差分放大电路双端输出时,因共模电压增益为零,所以:,KCMR,单端输出时,只有增大Re电阻才能减小共模增益,从而增大共模抑制比。,这种差分放大器通常采用电流源供电,以提供静态工作电流的同时,解决射极大电阻的问题。,电流源供电差分电路,等效电路,【例2.3.2】,差分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80,rbe=2k。求该电路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vd、差模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解:先画出差模交流通路:,

9、3. 输入、输出方式,双入/双出,双入/单出,单入/单出,单入/双出,【例2.3.3】,电路如图所示,已知=50,rbb=300,Rw在中间位置,求:,(4)若vI1=16mV,vI2=10mV,求vO1。,(3) KCMR;,(2) Avd、Ri和Ro;,(1) ICQ;,解:,(1)求ICQ;,(2) 求Avd、Ri和Ro;,(3)求共模抑制比KCMR;,(4),若vI1=16mV,vI2=10mV,则,【例2.3.4】,已知1=2=3=50,Rbb=200 ,rce=200k,VBE=0.7V,试求:,解:,(1)求静态工作点,计算rbe。,(2)求差模电压增益。,(3)求电流源电路输出

10、电阻RO3,列出两个回路方程联解后得,(4)求共模电压增益,(5)求共模抑制比,(6)求差模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习 题,P218 2.3.1 2.3.3,4.场效应管差分放大电路,FET差分放大电路差模输入电阻很高,减小了输入偏置电流的不对称性。,式中,Rod=2Rd,5.FET和BJT混合型输入级,漏极电流源电路,源极电流源电路,T1、T2差分管,电路是双端输入单端输出结构,由于漏极是三管电流源,使得单端输出具有双端输出的效果。,当差模信号输入时,当共模信号输入时,说明单端输出同样具有双端输出时的共模抑制效果。,2.3.4 集成运放的中间级和输出级,一、运放的中间级运放电压增益的主要承担者,

11、主要任务是提高电压增益,常用共射或共源放大电路。从电压增益表达式可知,提高电压增益的主要途经如下:,Rc代之以恒流源,增加一级CC电路(射极跟随器)进行阻抗变换,采用纵向三极管或达林顿复合管,提高值,T1、R1构成恒流源电路,其内阻为,射极跟随器措施+恒流源负载,而T2是射极跟随器,T3是准共射放大电路,R3起提高电路工作稳定性的作用。,其中Ri3是T3级输入电阻,Ro1是T1电流源内阻。,复合管+恒流源负载措施,T1和T4、R4为镜象电流源,T2、T3复合管,RO1是镜象电流源内阻,一、运放输出级互补对称输出电路,对集成运放输出级电路的要求,1运放输出级的基本电路,由两只参数和特性完全对称的

12、NPN和PNP管组成互补对称电路。,输出级的输入电阻又必须大,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尽可能大,输出电阻小,静态(vi=0)时,T、T管均截止,vO0;,在输入正弦信号时:,当输入信号正半周(vi0)时,T管导通,T管截止,流过负载电阻RL的电流路径为:,VCCT1RLGND,当输入信号负半周(vi0)时,T1管截止,T2管导通,电流路径将为GNDRLT2-VCC,在一个信号周期内,流过负载的电流正好也是一个信号周期。,互补对称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电压,由于互补对称电路在一周内两只晶体管轮流导电,并尽量工作在极限状态,即截止和饱和导电两个极限状态,所以在输出特性上画出两管工作时的负载线如图。,最大输出

13、电压为VCCVCES。当电源电压为15V时,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一般为(1214)V。,输入电阻较高,乙类放大电路的交越失真问题,在输入信号小于三极管的开启电压时,T与T管均截止,产生交越失真。,2甲乙类互补对称输出电路,静态时T1、T2处于微导通状态,VOQ0。当输入正弦波时,由于二极管的动态电阻很小,所以vb1vb2vi。,利用二极管提供静态偏置,使输入信号为零时,两只管子不完全截止。,利用恒压电路提供静态偏置,选择合适的R1、R2阻值,使VCE31.4V。,741型运放电路图,2.3.5 集成运放的主要性能指标,一、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和三项基本参数,例如设Aod=105, 、 为10V

14、,,则vId10/105 10-4V 0.1mV,电压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集成运放线性放大区所对应的输入信号范围很小。,在理想条件下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通过坐标原点。运放的输入/输出电压既可以用增量(或交流量)表示,也可以用瞬时量表示。,实际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曲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称为输出失调。为了弥补输出失调电压,通常在运放输入级电路中设置了调零端。,输出调零电位器,(1)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od,Aod一般为104106(即80120dB)。在手册中Aod常以V/mV作单位,如100V/mV即为105。,运放等效电路,如CF741的Rid1M,高阻型运放的Rid可达104M以上

15、。,(2)差模输入电阻Rid,(3)输出电阻Ro,集成运放的输出电阻RO,通常为100至1k之间。,二、集成运放的失调参数,集成运放在vId=0时的输出电压称作输出失调电压,记作VOO。,(1)输入失调电压VIO,为了使输出电压回到零,需在输入端加上反向补偿电压,该补偿电压称为输入失调电压。,(2)输入失调电压温度漂移dVIO/dT,输入失调电压的温度系数,反映输入失调电压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该漂移越小越好。,(3)输入失调电流 IIO,反映集成运放输入端输入电流的不平衡程度。,输入偏置电流,输入失调电流,(4)输入失调电流温度漂移dIIO/dT,反映输入失调电流IIO随温度而变化的程度。,分

16、析输出失调电压和失调电流的电路模型,(1)实际应用中应选择R1R2。R、R2称为输入平衡电阻。,此时,由输入偏置电流引起的输出失调电压为零了。,(2)R和R2越小,则IIO对VOO的影响也越少。因此,在实际使用时,要求运放两个输入端的外接平衡电阻相等且较小。,(3) 由于运放开环增益很大,即使运放输入端短路,运放的输出电压也已进入接近VCC的电压了(假定Aod=104,VIO为1.5mV,则VOO已达15V)。因此,集成运放在用作线性放大时必须接成闭环方式。,?,三、集成运放的共模参数,(1)共模抑制比KCMR,集成运放的共模抑制比一般在60dB以上,性能较好的运放在100dB以上。,(2)最

17、大共模输入电压VIcmax,当共模输入电压超出VIcmax时,将影响运放内部电路中相关晶体管的工作状态。运放将失去正常的差模放大能力。,(3)共模输入电阻Ric,四、集成运放的时域和频域参数,(1)-3dB带宽fH,BWf Hf L f H,通用型运放的带宽fH仅为几赫兹至几十赫兹。,(2)单位增益带宽f c,指运放差模开环电压增益Aod下降至0dB 时的频率。,(3)转换速率SR(也称压摆率),是衡量运放在大幅度信号作用下工作速度的一个参数。,(4)全功率带宽f p,表示当运放输出较大幅度的电压时,为保证输出波形不产生因SR为有限值而引起的波形失真,运放所能工作的最高频率。,3.2.4 集成

18、运放应用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运放类型:,通用型:其性能指标适合于一般性使用, 产品量大适用面广。,高阻型:输入电阻在1012左右。,高速型:转换速率在10V/S左右。,高精度型:失调电压温漂在1V以下。,低功耗型:静态功耗在1mW左右,可用 于便携设备。,跨导型:输入量为电压,输出为电流;,宽带型:单位增益带宽在10MHz左右;,功率型:允许的电源电压较高,输出电 流较大;,其它:如程控型、电压跟随型等;,差分电流型:输入为差分电流,输出为电压。,高压型:允许供电电压在30V以上;,选择集成运放时注意的问题:,不要盲目追求指标先进。,应尽量选择通用型运放,应考虑能避免冲击电压和电流的保护措施,要注意单元之间的输出电平配合问题,要注意性能指标的测量条件,在弱信号条件下使用时,应注意噪声系数不能太大,习 题,P219 2.3.6 2.3.8,P220 2.3.9 2.3.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