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态势和展望.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4209970 上传时间:2021-05-27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态势和展望.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态势和展望.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态势和展望.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态势和展望.pdf(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16 年 第 61 卷 第 10 期:1042 1054 引用格式引用格式: 吴绍洪, 罗勇, 王浩, 等. 中国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 态势和展望. 科学通报, 2016, 61: 10421054 Wu S H, Luo Y, Wang H, et al. Climate change impacts and adaptation in China: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prospect (in Chinese). Chin Sci Bull, 2016, 61: 10421054, doi: 10.1360/N972015-01240 2016中

2、国科学杂志社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专题: 解读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评 述 中国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 态势和展望 摘要 2015年出版的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总结了第二次评估报告发布以来中国学者对气候变化影 响与适应的最新研究结果. 科学界对中国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研究的主要认识进展有: 不同领域(农业、水资源、 生态系统、冰冻圈、海岸带等)和区域已经显现出来气候变化影响的事实, 总体判断弊大于利, 特别是未来进一步 增温将主要造成负面影响. 影响评估的特点包括, 气候变化对重点领域影响评估更加全面, 重点领域对气候变化 响应过程研究深入, 评估方法与

3、数据更加规范, 辨识气候变化对不同领域和区域影响的利弊. 本文分析了气候变 化影响与适应研究差距. 未来的研究将集中在降低气候变化影响认识的不确定性、提高定量化风险评估水平、增 强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的综合交叉、趋利避害适应原则、有序适应机制、定量适应措施.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影响与适应, 态势, 展望, 中国 迄今我国已发布3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其第二部分聚焦于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 2007年, 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气候变 化国家评估报告, 首次系统总结气候变化对我国重 点领域的影响, 并提出初步的适应对策建议. “十一 五”以来,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

4、的实施, 加快推进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评估以及适应技术研 发. 我国于2011年发布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 告, 在第一次评估报告的基础上拓展、延伸, 以准 确、 客观反映我国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研究领域的最 新进展. “十二五”期间, 由于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 的颁布, 以 及“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 对于科技研发任务的部署和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 科学研究计划的实施, 形成了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 领域的诸多创新性研究. 在此背景下, 由科技部、国 家气象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牵头, 会同外交 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保部、

5、教育部、农业 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海洋局、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委员会等16部门共同完成的 第三次气候变化 国家评估报告1于2015年11月20日正式发布. 相对 于前两次评估报告, 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 告(下称报告)有关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的内容 特色显著: (1) 更全面, 囊括我国气候变化敏感的多 个自然和社会经济领域; (2) 更深入, 厘清利弊影响, 明晰重点领域响应的脆弱性; (3) 更规范, 数据方法 趋于统一, 适应技术更具推广性. 1043 评 述 1 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的系统认识 报告根据气候变化影响受体涵盖范围, 重点 评估领域涉及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多个

6、 方面, 如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冰川、海岸带等. 其中, 农业、生态和水资源系统由于直接暴露在气候 因素的冲击之下而持续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来, 尤其 是自2011年我国第二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发 布以来, 由于科学发展推动和社会需求, 重点领域气 候变化影响评估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已基本形成 对气候变化影响较为系统的认识(表1). 1.1 气候变化对重点领域影响的新进展与认识 () 农业. 在作物产量方面, 论证了气候变化 对不同作物类型的影响程度2, 突出了粮食安全的综 合影响评估工作3,4, 阐述了对耕地质量和病虫害的 影响内容510, 增加了部门之间的交互作用. 主要的 新认识

7、是, 气候变化对小麦和玉米呈略微负面影响 (图1), 单产分别降低1.27%和1.73%; 气候变暖导致 病虫害呈加重态势、耕地质量总体下降; 不考虑技术 进步, 气候变暖将造成中国粮食自给率下降, 粮食安 全风险增加11, 其中水资源短缺是农业可持续发展 最大的限制因素. () 水资源.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及其适 应, 使用了更新的文献和资料进行评估, 气候变化与 水相关的数据系列更新到2010年, 强调了气候变化 对需水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主要的新认识是, 近50 年来气候变化对海河流域、 黄河中游河川径流减少的 贡献率分别为26%和38%12; 区域径流敏感性干旱区 最大, 气候过

8、渡区次之, 湿润地区最弱13,14; 在 RCP4.5排放情景下, 水资源南多北少格局不会改变, 但水资源量总体减少5%以内(图2), 旱涝灾害频次和 表 1 关键领域与重点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利弊a) Table 1 Pros and cons of climate change for different sectors and regionsa) 关键领域 利弊影响 重点区域 有利 不利 农业 热量资源增加 种植制度调整 耕地质量下降 用水供需矛盾 病虫害加重 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 区()、华中地区(+)、西北地区(+) 水资源 冰川融水径流增加 径流量总体下降 旱涝灾害加

9、重 华北地区()、华中地区()、西南地 区()、西北地区(+) 森林与其他自然 生态系统 森林总体碳汇 温带草原增加 高山牧场草原界线上移 北方落叶林减少 西部荒漠化、生产力下降 东部湿地萎缩 局部物种消失 东北地区()、西南地区(+ red, without consid- ering CO2 fertilization)1 强度增加; 气候变化进一步导致农业、工业、生活需 水增加, 水资源供需缺口增大. () 森林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 进一步评估气 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发生的影响与预计的影 响; 评估森林和自然生态系统与其他部门的交互作 用; 评估了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0、 主要的新认识是, 植物生长季开始提前、结束推 后1519, 生长期延长20; 森林分布北移高扩, 总体 呈碳汇增加趋势 21,22; 气候暖干化使草原分布东 移23、 西部呈荒漠化趋势6,7,24; 生境改变, 一些物种 发生局地消失25; 预计未来影响继续, 但近期气候 变化对中国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大, 中、远期负面影响 较大, 3以内升温不会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并对 农牧业和生态可持续性有负面影响26. () 海岸带和近海环境. 总结气候变化和海平 面上升对中国近海和海岸带环境以及生态系统的影 响. 主要的新认识是, 19612009年, 北隍城、葫芦 岛、秦皇岛和塘沽平均盐度均上升;

11、20112012年, 渤、 黄海出现底层海水文石饱和度2.0的海水酸化现 象; 未来百年海表呈明显增温趋势, 海表pH下降 0.20.3; 风暴潮灾害频率增高和损失加剧, 尤其是 进入21世纪后更加明显; 海岸带侵蚀增强, 预计21世 纪末长三角海岸线后退可达10 m以上, 导致滨海湿 地减少、红树林和珊瑚礁退化, 渔业和近海养殖业深 受影响. () 冰冻圈环境. 系统总结了青藏高原和中亚 天山冰川变化2729; 指出了有关冻土退化导致的垂 向不衔接现象30,31; 在海冰方面, 进行北极西北航道 海冰变化与同行研究对比分析32. 主要的新认识是, 冰川萎缩、径流增加, 冰湖溃决突发洪水风险加

12、大, 在RCP4.5和RCP8.5情景下, 预计2100年冰川面积平 均剩余25%和10%; 多年冻土区面积萎缩, 融区范围 不断扩大30,31,33,34, 21世纪末青藏高原冻土面积减少 81%、中西部山区冻土下界将升高100200 cm; 20世 纪5090年代渤海及黄海北部冰情总体呈缓解趋 势35, 但未来可能出现强烈的年际变化, 某些年份 仍然会出现重冰情况, 对北极“西北航道”应给予高 度关注; 过去与未来河湖冰封冻期均呈减少趋势, 冰 凌洪水灾害减弱; 封冻期缩短可能会对水生生态系 统、水循环产生影响. () 重大工程. 三峡工程库区极端气候事件趋 强趋多, 汛期长江洪涝发生的频

13、率增加, 将使三峡水 库的运行风险增加36;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 南水 北调工程调水区水资源量可能减少, 主要的受水区 水资源可能有所增加 3 7 , 3 8 ; 青藏铁路受影响较 大39,40, 因冻土退化面临路基变形风险41; 林业工 程受气候暖干化影响, 未来可能导致造林成活率和 生产力水平降低42,43; 气候变化增大塔里木河工程 生态修复的难度44,45, 降水的直接作用有限, 但预计 径流增加将会增强水资源的保障性; 三江源工程植 被受到气候变化的显著影响46, 已实施的三江源工 1045 评 述 图图 2 RCP4.5 排放情景下 20212050 年水资源较基准期变化1 Fi

14、gure 2 Changes in total volume of water resource during 20212050 under the scenario of RCP4.5 relative to that of reference period1 程, 使得土地覆被增加, 沙漠化趋势得到抑制. () 人体健康与环境质量. 气候变化对人体健 康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 主要集中在极端气候对健 康影响与气候变化对媒介传播疾病影响, 表现为间 接、负面影响为主47,48. 气候变化对环境质量产生了 可辨识的影响, 但是这些影响较为多样, 影响范围、 程度及应对难度决定着影响的复杂性和人类

15、社会适 应能力. () 气候变化对重点领域影响的区域特征. 肯 定了第一、二次评估的结论49; 补充了新的研究结 果, 如增加了中东部地区城市雾霾天气的增多, 西南 地区高原湖泊富营养化程度的加重等一些观测到的 新问题的描述, 同时增加城市内涝等内容. 不同区域 主要影响领域及影响利弊如图3和表1. 1.2 气候变化适应技术与策略 适应气候变化包含3个层面, 由气候变化影响与 风险、适应技术研发、适应技术应用与保障组成, 最 终目标是有序适应气候变化. 此过程中包含3个主要 步骤: 首先, 明晰适应起点, 即前述气候变化对不同 领域的影响与风险评估, 明确不同区域、不同领域面 临的气候变化关键

16、问题, 为有针对性的确定适应技 术奠定基础; 第二, 适应技术研发, 结合脆弱性与风 险评估结果, 梳理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海岸带 等不同领域适应气候变化技术清单, 对适应气候变 化技术的适用性进行分析, 并对未来需求开展评估, 构建不同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综合技术体系; 第三, 技 术应用示范与保障体系, 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区域的 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 提出具体而明确的适应气候 变化技术应用示范方案, 建立应气候变化试点示范 基地, 并从法制、机制、体制等方面加强适应气候变 化的制度建设. () 气候变化适应技术. 由于气候变化适应机 理研究薄弱、领域和区域间适应技术差异较大, 近期 应以“

17、技术先导”为核心, 立足领域和区域适应技术 挖掘、研发和应用示范, 厘清重点领域和区域适应气 候变化技术清单, 增强适应技术研发及其领域可用 性、区域适用性, 重点任务包括(表2)(“十二五”国家 2016 年 4 月 第 61 卷 第 10 期 1046 图图 3 中国各区域气候变化影响的关键领域1 Figure 3 The key influenced sectors under climate change for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1 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 极端天气气候事 件预测预警技术; 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 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

18、技术; 植物抗旱耐高温品种选 育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典型气候敏感生态系统的保 护与修复技术;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风险评估技术; 人体健康综合适应技术; 典型海岸带综合适应技术; 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保障 技术; 重点行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标准与规范修订;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 当前, 已在农业、水利、林业等 部门, 以及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中开展气候变化适应 工作, 尽管这些工作多是定性的, 且缺乏针对性. () 适应气候变化的制度与政策. 中央政府高 度重视气候变化适应, 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政 策和国家战略; 在国家、部门和地方的重要发展规划 中, 包括了气候变化的适应内容.

1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于2009年正式发布 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 从法律层面指导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规划与实 施. 当前, 我国正在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编制 工作, 适应气候变化作为保障国家气候安全, 推进生 态文明建设,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列入应对气候变化法的指导范围. 此外, 我国已 建立并逐步形成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统一 领导、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归口管理、各有关部门 分工负责、 各地方各行业广泛参与的应对气候变化管 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自2007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应对 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以来, 政府各部门相继发布和实 施了一大批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 包

20、括国家适 应 气 候 变 化 战 略 、 国 家 应 对 气 候 变 化 规 划 (20142020年) 、 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方案 (20092015年)等. 1.3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新特点 () 气候变化对重点领域影响评估更加全面. 针对重点领域, 气候变化影响评估范围和内容进一 步更新和扩展, 如在农业领域, 已证明气候变化对中 国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的生长 发育和产量产生了显著影响50, 对未来粮食安全的 影响评估也引入了社会经济要素; 在重大工程领域, 1047 评 述 表 2 重点任务(技术研发)及其对应的具体适应技术1 Table 2 The key t

21、asks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the specific techniques1 重点任务 适应技术 气候变化影响-脆弱性-风险基础研究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测预警技术; 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评估技术; 人工影响天气技术 重点领域气候变化适应技术体系 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 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技术; 植物抗旱耐高温品种选育与病虫 害防治技术; 典型气候敏感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技术; 人体健康综合适应技术; 典型海岸 带综合适应技术; 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保障技术 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气候论证 重点行业适应气候变化的标准与规范修订; 应对

22、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保 障技术 社会经济系统适应能力提升 人体健康综合适应技术; 典型海岸带综合适应技术; 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城市生命线工 程安全保障技术 所涉工程类型也有明显扩充, 包括了三江源生态保 护和建设工程以及“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 另一方面, 强调了评估领域与其他领域/部门的交互 影响, 如在气候变化背景下, 评估了农业和水资源、 生态系统以及农村环境的关联, 生态系统与水利以 及林业和农牧业等部门的交互作用等. () 重点领域对气候变化响应过程研究的深入. 不同领域响应过程研究是气候变化影响的内在机制 与评估工作的理论基础, 当前对农业、水资源、自然

23、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研究已受 重视并获得初步结论. 例如, 对比水稻随平均温度上 升1、日较差升高1发生的相应变化, 发现辐射下 降10%导致水稻脆弱区范围最大51,52; 温度每升高 1, 黄河中游径流量将减少9.6亿m3, 径流对降水增 加比对减少更加敏感53; 在IPCC-SRES的B2情景下, 升温1导致生态系统正负效应相当, 2开始负面影 响程度逐渐增加(图4)36. () 评估方法与数据更加规范. 自从第二次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54发布之后, 对重点领域气 候变化影响的评估, 基本上应用了国际上通用的模型 方法. 特别是, 全面应用了IPCC的SRES气候情景数

24、据预估未来气候变化影响, 以往的增量情景方法基本 上结束. 这样使中国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结果, 具备 了与国际上同类研究的可比性. 但是, 由于研究与国 际上相比有所滞后, 因而IPCC推出的典型浓度路径情 景(RCPs)55未能全面得到应用. 该报告中评估到的研 究结果, 只有一小部分涉及RCPs情景的内容56,57. () 辨识气候变化对不同领域和区域影响的利 弊. 自然环境条件的复杂多样, 以及社会经济状况 的巨大差异, 使得气候变化对中国不同领域与区域 的影响程度差别各异, 总体上判断是利弊共存、弊大 于利(表1)58. 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农业、 水 资源、自然生态系统、冰冻圈

25、环境等带来有利影响, 但对所有评估领域都产生了不利后果. 对于重点区 域而言, 除了对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中地区、西 北地区农业生产具有正面促进作用外, 气候变化对 重点区域关键领域的影响仍以负面效应为主. 2 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研究差距 报告 对重点领域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进行了 全面的评估, 特别对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的全面总结, 增加了专门的章节, 分析了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的特 点、分类和实施效果. 中国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得 到国家高层的重视, 发布了国家战略、法律法规以及 相关的政策. 重点行业也开始进行适应技术的应 用5961, 且部分已经显示初步的效果. 但评估显示, 气候变化影响仍然

26、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而且明确 针对气候变化影响而设计的技术应用项目仍然为数 图图 4 未来不同增温程度下农业和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 Figure 4 The future problems for agriculture and ecosystem due to different degrees of global warming 2016 年 4 月 第 61 卷 第 10 期 1048 不多. 适应气候变化虽在研究领域有较为深刻的理 解, 但气候变化适应也没有显示出为各行业和广大 民众所认识, 政策与技术相互配合的协同效果也尚 未体现出来. 2.1 气候变化影响机理与事实研究较为薄弱 尽

27、管已有大量的实验观测、 数理模型和统计方法 应用于气候变化影响研究62, 但多数研究结果属于 “现象对现象”, 难以揭示影响事实, 结果因而难以令 人信服, 进而导致作为气候变化适应原则的“趋利避 害”中的“利”、 “害”定量表达不够明晰. 脆弱性和适应 性已在气候变化影响研究中得以突出强调, 如生态 系统受到气候变化等环境胁迫后, 其结构、功能和生 境可能发生改变, 其中的胁迫幅度、速率和趋势决定 了生态系统能否适应, 亦或处于脆弱状态63. 然而, 目前仅从农业、生态系统、水资源等领域初步开展了 脆弱性研究, 而且大多尚处在定性描述阶段, 缺乏机 理性研究和定量评估. 2.2 气候与非气候

28、因子的影响检测亟需加强 应对气候变化行动, 需要对气候变化影响及其 空间格局有全面、 系统、 综合的认识. 多数情况下, 不 同领域时空演变受到气候变化与其他因素(特别是人 口、经济、土地利用和技术发展等)的共同影响, 这 些因素的作用程度和受体的脆弱性也是不断变化的, 许多科学的挑战在于分离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 进而指导具体的和本地化的应对措施的制定. 目前 的研究并未有效分离出气候变化的影响, 导致我国 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评价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难以 形成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统一认识, 成为制约适应行 动有效开展的重要瓶颈. 2.3 未来气候变化风险研究不确定性显著 由于气候变化与陆地-海

29、洋系统的复杂性以及人 类认知的局限性, 目前气候变化对重点领域风险预 估的程度和范围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包括气候 系统过程与反馈的极端复杂性、 未来温室气体排放情 景设计导致的气候变化时空动态和演化趋势的不确 定性, 以及相关承险体变动的不确定性. 在影响评估 与风险预估方面, 由于主要采用国际上的物理机制 模型, 这些模型应用于中国的适用性尚需深入研究, 目前部分结果与实际情况可能相差较大. 此外, 研究 的深入程度在领域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如对气 候变化农业影响的评估做了大量工作64,65, 但关于 森林、草地和牧业以及人类健康等的影响, 研究还相 对较少, 学科与领域之间的交叉综

30、合更是缺乏. 2.4 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的基础薄弱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 中国在农业、水资源、林 业等部门, 以及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中取得了重要 进展. 虽然这些措施并非完全是针对气候变化的适 应, 但其效果对今后的适应行动有借鉴作用. 目前多 数是定性研究, 针对具体影响程度进行定量适应的 案例尚不多见, 同时缺乏行业可操作性的适应技术 清单. 气候变化适应技术的表达方式、选择的理论依 据以及适应性效果分析还比较薄弱, 尤其在应对气 候变化的适应性成本效益方法分析方面的研究和成 果还很有限66. 2.5 建立完善的适应气候变化协调机制势在必行 当前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政策法规、技术等 之间的

31、协调与合力不足; 以定性适应战略为主导的 适应气候变化工作, 尚不能满足有效应对复杂多变 的风险管理形势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形势; 从保障 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尚缺乏一个更加 完善的政策-法规-技术综合体系. 2.6 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尚未建立起适应气候变化的资金机制, 政 府财政支出中缺乏适应专项预算科目. 适应资金的 相关政策和法规尚未建立, 民间资金缺乏合理的投 资渠道, 缺乏引导、鼓励企业投资的有效措施. 相对 于减缓而言, 社会公众对适应的科学内涵认识不足, 决策部门对适应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影响了适应行 动的有效开展. 3 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研究展望 3.

32、1 降低气候变化影响认识的不确定性 由于观测到的各领域变化大多是气候与非气候 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目前评估单纯源于气候 变化的影响还相对比较困难. 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 测能力, 是适应气候变化能否有效开展的基础, 而最 大限度减小其预估的不确定性, 应是未来适应气候 1049 评 述 变化最根本的基础科学问题. 理论上, 对气候变化的 调整和应对只能针对“人为气候”的部分, 因此解决 的途径是, 设法将影响中气候与非气候因素定量分 离, 降低影响评估的不确定性, 其中气候数据、模型 模拟与多模式集合, 实验-试验是最基础的技术途径. 3.2 提高定量化风险评估水平 对气候变化风险进行识别

33、和定量评估是风险管 理的基础, 同时也是适应气候变化需要解决的重要 科学问题. 报告 指出气候变化风险体现了脆弱性、 暴露量和危险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当务之急, 一是要 实现概念框架的定量化评估, 二是在未来社会经济 与资源环境的发展趋势需要有一个合理的预估, 此 两者对量化气候变化风险不可或缺. 需要特别指出 的是,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突出强调了“关键风险” 的概念, 即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暴露于高危险或呈 现高脆弱度时的气候变化风险, 并指出当前已在人 体健康、基础设施、粮食安全、生态系统等领域检测 出关键风险. 相对比而言, 报告中大部分相关内 容为评估领域未来演化趋势预估, 对于关键

34、风险识 别与风险定量评估很欠缺. 3.3 增强气候变化影响与风险的综合交叉 单一领域或部门中, 影响评估工作具有较好的 基础, 风险的评估也逐步展开, 但基本局限在各自研 究领域的范围内, 敏感区域影响研究也是集中在各 自的学科领域. 然而,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风险是跨领 域甚至跨区域的, 往往综合作用于自然和社会经济 系统67. 报告在农业、森林与其他自然生态系统 的章节, 对于评估领域与其他部分的交互作用进行 总结、评估, 如指出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与水资源 受到的影响密切相关, 而要解决水资源的问题, 又可 能涉及到自然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服务. IPCC第五 次评估报告进一步指出, 与气候

35、有关的危害通过影 响生计、 减少农作物产量或毁坏民宅等方式直接影响 贫困人口的生活, 并通过诸如粮食价格上涨和粮食 安全风险增加等间接影响其福祉(高信度). 因此, 要 加强研究和发展跨部门、跨领域的综合评估模式, 建 立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的联系, 同时落实到敏感 的区域上. 只有这样, 才有可能作为适应气候变化的 基础, 为国家制定未来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 战略规划提供科学依据68. 3.4 趋利避害适应原则 遵循“趋利避害”原则适应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决 策者和学者的共识. 充分利用气候变化带来的有利 因素, 最大限度地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 变 挑战为机遇, 保障经济社会的可

36、持续发展. 例如, 在 农业上充分利用气候变暖带来的热量资源和无霜期 延长等有利条件, 采取调整种植结构和作物布局、改 变耕作制度、 提高复种指数和开发新品种等一系列措 施, 提高作物产量,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同时发展反 季节果蔬; 而对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生态系统、 海岸带环境、重大工程运行、区域发展等的诸多不利 影响, 则需要采取避害的适应措施. 3.5 有序适应机制 适应气候变化需要一个机制进行社会、经济、政 策、技术的协调, 而且必须突出这个机制的有序性, 使各个方面发挥最佳效益. 重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 容: 一是技术措施集成创新, 针对单一领域或区域无 法解决整体对气候变化适应的

37、问题, 应以问题为导 向, 推进综合集成, 增强领域间的协同和区域间的联 动, 重点融合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 研发农业与生态 灾害链风险防控技术; 推动实现水-粮食-生态集成适 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 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 丝绸之路经济带等经济一体化区域进行示范; 二是 推动实施整体有序适应气候变化策略, 在机制体制 方面, 机构统筹规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农、 林、水、能源、交通、工业等部门的联动; 在法制和 政策方面, 规章制度与资金有力保障, 将自然科学与 社会科学的技术手段有机结合起来, 着力推进适应 气候变化制度安排、战略规划完善、法律体系构建、 适应政策优化、以及实施流程

38、常规化. 3.6 定量适应措施 定量显示适应气候变化的结果, 是应对气候变 化的重要组成内容, 同时可使政府、企业到民众广泛 认识适应气候变化的具体效果. 首先, 根据评估到的 影响程度, 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定量目标. 进而在国 家层面上对国内外各适应技术进行集成, 加强相关 行业和领域的适应技术的相互联系, 定量分析技术 合理性与经济可行性. 最后在实现适应气候变化的 技术可行性的基础上, 需要进一步研究成本-效益的 合理性, 开发成本-效益分析、多目标分析和风险-效 2016 年 4 月 第 61 卷 第 10 期 1050 益分析等方法评估适应的效果. 4 结语 过去30多年, 国际科学

39、界突出气候变化影响和 风险研究, 以界定气候变化的利弊影响、定量评估未 来风险, 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行动提供强有 力的科技支撑. 在科学发展的推动和社会需求的刺 激下, 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 前沿领域, 近几十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 报告第 二部分旨在全面评估中国的科学界对气候变化影响 与适应的新认识, 预估对未来不同领域和区域可能 受到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 反映科学界对应对气候 变化的重要方面适应的研究程度, 同时也力求 反映科学界对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的重点. (1) 概述重点领域(农业、水资源、能源与交通、 生态系统和海岸带等)进行影响评估的主要方法和工 具;

40、 增加了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所用的典型排放路 径(RCPs)的应用; 总结了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研究的 优先领域和差距, 今后影响与风险研究的重点是降 低不确定性, 提高定量化水平, 加强综合交叉. (2) 不同行业逐步采取了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 但并非完全是有计划的适应, 需要加强有序、定量适 应的研究; 以趋利与避害原则进行“适应”, 特别在农 业、生物多样性、湿地生态系统、重大工程、海岸带 等领域上有较为具体的技术措施和计划实施行动, 并且在科学研究和能力建设上有较大的投入. (3) 与“减缓”气候变化相比, 针对适应气候变化 的政策尚远不能保障适应的顺利实施, 适应气候变 化的政策与法律

41、保障, 今后应该具有与技术手段和 经济效益同等重要的地位, 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以支 撑适应气候变化取得预期的成效. 2014年,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二工作组报告 正式发布, 与其相比, 报告在前沿领域的把握、 内容总结的系统性、 科学认知与制度建设的推动等方 面, 均体现了我国科技界和政府的贡献和担当, 同时 也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影响评估领域, 我国学者高度重视IPCC所提出的脆弱性、影响分离、 综合交叉、关键风险等先进理念, 但在具体评估工作 中却又往往脱离其内涵, 包括脆弱性过程与机制研 究的薄弱、交叉研究难以突破、风险定量化不足、关 键风险识别尚未开展等. 在适应气

42、候变化领域, 尽管 各部门已推出类型丰富的技术体系, 但与传统行业 或领域边界不清, 缺乏气候要素变化的针对性, 适应 技术研发与影响评估和风险预估研究分离, 更为重 要的是, 当前仍缺乏对作为适应战略实施方案的发 展路线图的整体思考与设计, 这对适应技术的应用 示范和制度保障, 甚至整体有序适应目标的实现造 成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Editing Commission of the Third National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of China. The Third National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in Chi- n

43、ese).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15 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编委会. 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2 Tao F L, Zhang S A, Zhang Z.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wheat phenology in China under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day length and cultivar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Eur J Agron, 2012, 43: 201212 3 Hao X Y, Han X, Ju

44、H, et al. Impact of climatic change on soybean production: A review (in Chinese). Chin J Appl Ecol, 2010, 21: 26972706 郝兴宇, 韩雪, 居辉, 等. 气候变化对大豆影响的研究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 2010, 21: 26972706 4 Qin D H, Ding Y J, Mu M, et al. The Evolution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in China: Impact and Vulnerability, Vol 2 (in C

45、hinese). Beijing: Chinese Meteorological Press, 2012 秦大河, 丁永建, 穆穆, 等.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 影响与脆弱性. 第二卷. 北京: 气 象出版社, 2012 5 Ci L J. The impact of global change on desertification in China (in Chinese). J Nat Resour, 1994, 9: 289303 慈龙骏. 全球变化对我国 荒漠化的影响. 自然资源学报, 1994, 9: 289303 6 Ci L J, Yang X H, Chen Z X. The

46、potential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on desertification in China (in Chinese). Earth Sci Front, 2002, 9: 287294 慈龙骏, 杨晓晖, 陈仲新.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荒漠化的潜在影响. 地学前缘, 2002, 9: 287294 7 Zhou G S, Zhang X S. Study on NPP of natural vegetation in China under global climate change (in Chinese). Acta Phytoecol

47、 Sin, 1996, 20: 1119 周广胜, 张新时. 全球气候变化的中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力研究.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20: 1119 8 Piao S, Ciais P, Huang Y, et al.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water resources and agriculture in China. Nature, 2010, 467: 4351 9 Huo Z G, Li M S, Li N, et al. Impacts of seasonal climate warming on crop diseases an

48、d pests in China (in Chinese). Sci Agric Sin, 2011, 1051 评 述 45: 21682179 霍治国, 李茂松, 李娜, 等. 季节性变暖对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5: 21682179 10 Pan G X, Gao M, Hu G H, et al.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f China (in Chinese). J Agro-Environ Sci, 2011, 30: 16981706 潘根兴, 高民, 胡国华,

49、等.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16981706 11 Ye L, Xiong W, Li Z, et al. Climate change impact on China food security in 2050. Agron Sust Dev, 2013, 33: 363374 12 Tang Q, Oki T, Kanae S, et al. Hydrological cycles change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during the la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J Clim, 2008, 21: 17901806 13 Ye B S, Chen P, D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