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史教案.ppt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4206570 上传时间:2021-05-2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文学史教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唐代文学史教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代文学史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文学史教案.ppt(5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唐代文学史教案,主讲教师:梁旭艳,绪论,唐代文学繁荣盛况 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唐文学的发展进程,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第一节 隋代文学(581-618)与初唐宫廷诗苑 一,隋代文学(581-618) 1、特点:过渡性。 短命的王朝,自己的文学特点并没有形成。(似秦朝,“秦无文。”) 南北统一,为南北文学的大融合作了准备,但南北文学融而未合。 2、作家 北朝入隋的有:卢思道、杨素、薛道衡; 南朝入隋的有:虞世基。 另有隋炀帝。,二、初唐宫廷诗苑,初唐诗人面临的课题 (合南北文学之两长、形成唐诗的风格 ) 宫廷诗苑在初唐诗歌的演进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宫廷诗发展的三个阶段及特点,1,贞观

2、诗坛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太宗及其周围的诗人。特点:典雅绮丽、雍容平和 多君臣唱和、应制奉答、宴饮赋咏之作,内容多以歌功颂德、写景、咏物为主。 2,龙朔变体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体,也称“上官体”。仍以应制奉和为主 ,风格“绮错婉媚” 。 3,“文章四友”与沈宋高宗后期和武后时。 特点: 使得律诗定型、初步完成。 语言由绮丽而变为自然流丽。,第二节 王绩与“初唐四杰”,王绩别具一格的诗人。代表作野望,四杰的成就:,转变初唐诗风 题材拓展 边塞诗;羁旅诗;牢骚诗;咏史咏物诗。 完善律绝,发展歌行。 王杨长于律体,卢骆长于歌行,第三节 陈子昂唐诗发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人物,生平 革新主张:“风

3、骨”、“兴寄” 创作 陈子昂集收诗一百一十首。著名感遇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组诗和登幽州台歌。,第二章 盛唐诗坛,盛唐山水田园诗(王孟) 盛唐边塞诗 (高岑 ) 李白 杜甫,山水田园诗在盛唐繁盛的原因 1、隐逸之风。读书山林、“走终南捷径”、隐居山川等。 2、漫游之风。其中名山大川是主要地之一。 3、贬谪。如柳宗元与“永州山水”。 4、佛道盛行。求仙拜佛到名山。“五岳寻仙不辞远, 以生好入名山游。”(李白) 5、陶谢田园山水诗为盛唐诗人提供了艺术借鉴,由模 山范水而与自然融为一体,抒写情致。,孟浩然及其诗歌 1、生平:襄阳人,早于王维,是终生未仕的诗人。40岁前后为界,由隐居求仕而真隐。

4、 孟浩然是高士、名流、隐者的形象,傲岸的李白赞曰: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青云。(赠孟浩然 2、创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冲淡中有壮逸之气”。 宿建德江、过故人庄、春晓都是淡远之作。 3、评论: 胡震亨唐音癸签: 孟浩然诗祖建安、宗渊明,冲淡中有壮逸之气。,王维“最伟大的自然诗人” 11、生平:701761,与李白同时。取“维摩诘”为名、字。梵文中,维,无也;摩诘,诟也。官至尚书右丞,称“王右丞”。又有“诗佛“之称。 22、创作:以天宝初为界,维之思想和创作可分为前后两时期:前期,积极进取,有政治诗、边塞诗;后期,隐遁事佛,以山水田园诗为主。 使至塞上、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终

5、南山、辋川集二十首绝句。 3、山水田园诗特点诗画乐禅的合一,盛唐边塞诗概况 1、边塞诗在盛唐繁盛的原因 2、边塞诗的主要内容 3、边塞诗的体裁 4、盛唐边塞诗的时代色彩 5、唐代边塞诗的分类:,高适及其诗歌 1、生平(702765):字达夫,渤海人,祖父高偘,武后时人,乾陵有其陪葬墓,是有名的将领。高适虽为文士而建立功业的愿望强。 2、创作:题材有边塞诗、关心民瘼的政治诗、抒写怀抱和友情的抒情诗。代表作燕歌行 岑参及其诗歌 1、生平(715770):祖南阳人,出生湖北江陵。岑参出生世家,曾祖父(文本)、伯祖父(长清)、伯父(羲)皆以文至宰相。岑参言“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矣。”(感旧赋)岑参父官至

6、刺史, 2、创作:杜甫说“岑参兄弟皆好奇”(美陂行),岑参以“好奇”之眼看奇丽独绝之景,他笔下的景色最神奇、最具特色。代表作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昌龄等诗人 1、王昌龄(约690755)。曾为江宁(今南宁)丞,世称“王江宁。”又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世称“王龙标。”后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今存诗177首,以七绝为主(75首)。其诗负有盛名,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尤其七绝,明王世贞说他可以与李白争衡,列为“神品”,称为“联璧”。或称“七绝圣手”、称“开天圣手”。 其诗题材主要有闺怨(宫怨长信秋词: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边塞、

7、赠别。出塞被称为七绝压卷之作。 2、王之涣 极负诗名,但仅存诗六首。著名有凉州词、登鹳雀楼。 3、 王翰,有凉州词著名。 崔颢,有黄鹤楼著名。,李白的生平、思想 (一)生平:(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官至翰林待诏,称“李翰林” ,又有“诗仙”之称。 1、信道求仙 2、隐居游历 3、仗义行侠,嗜酒终身 4、求仕与为官 (二)思想 儒道侠兼有。道教思想伴其一生,也影响其创作个性。 他在政治上极端自负,想有所作为:“申管晏之谈, 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 海县清一。”但他又以谢安自喻,追求功成身退: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救苍生应为晚。” 儒道兼重,又加上极度自负,政

8、治上的无能, 他的一生充满矛盾和痛苦。,李白的创作 李阳冰曾编草堂集,今不存。现有宋人 编李太白文集,最好的版本是日本静嘉堂 文库所存。南宋杨齐贤编、元萧士赟补注 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杨第一个为李白作注, 萧进士及第后,专心注李诗,历时五十年。) 其诗内容有讴歌山水、赠别、抒怀、反映社会问题、 反映妇女生活等。 其擅长的诗体是歌行及绝句(159篇), 律诗不占十分之一。,“风格即人” 作家个性的多面性 鲁迅评陶渊明不是“浑身是静穆”的也有“金刚怒目”的一面 李白的狂放天真 李白自己说“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谣 杜甫评李白: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赠李白 又说“昔年有狂客,

9、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寄李十二百二十韵,“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为草芥”的狂傲 阮籍式的“醉后发轻狂”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州”的狂兴,“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为草芥”的狂傲: “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锁贤。”玉壶吟 “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新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把六朝以来的反权贵文学(或寒士文学)推上了高潮 左思咏史八首用“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的鲜明形象揭示“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不平现实。 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自古圣贤皆寂寞,何况我辈孤且直

10、”有力控诉门阀氏族摧残压抑人才。,2,阮籍式的“醉后发轻狂”: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乡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月下独酌邀月共饮,与月共舞的醉兴。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不同文体各有其特点 “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 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律诗以凝炼见长,绝句以含蓄见长,乐府歌行以 奔放见长 李白狂放的个性成就了他乐府歌行雄豪奔放的风格: 1,喷发式的抒情方式 2,变幻莫测的想象 3,壮美的意象类型,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 而又爆发强烈的

11、感情,形成李白抒情方式的 鲜明特点喷发式,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 节制的奔涌而出。 与喷发式感情表达相结合的是想象的变幻莫测, 往往发想无端奇之又奇。“白发三千丈,缘愁是 个长”,“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 成雪。”同时一个想象与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很大,衔接是大跨度的,离奇变换。 壮美的意向类型,李白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尤为倾心。像大鹏、巨鲲、天马、大江、大河、 雪山等等。除此,夸张的数字,在将进酒 中斗酒十千,千金裘,万古愁,三百杯等,二,李白天真成就了他绝句清新俊逸的风格: 1,丰富天真的想象 以月为例李白任真率直,嗜月如命。“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12、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以山为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2,清新优美的意象 清溪、明月、渌水、白露、白云等。 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语言 自然白描、朴实真率,一、杜甫的生平、思想 (一)生平:(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 先祖居长安附近杜陵,自称“少陵野老”、“杜陵布衣”。 官至左拾遗、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又有 “诗圣”之称。 (二)思想 奉儒守官的家庭,儒家思想伴其一生,无论穷达都兼 善天下。 二、创作 存诗1400余篇,仅次于白居易。 其诗内容兼收并蓄,细大不捐、包罗万象, “杜甫无海棠诗”。主要有反映安史之乱前后

13、社会生活、 反映个人经历和人生忧患等。,三、本章需要掌握的几个问题: (一)杜甫的创作与生平紧密联系,编年清楚。 1、青年时也是趾高气扬,充满进取心的人。好饮酒, 有望岳、房兵曹胡马等诗为证。 2、在长安,历尽辛酸,生活落魄,“朝扣富儿门,暮随 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 看到生民的苦难及贫富差别,写出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如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陷长安,写春望、月夜;回羌村,写 羌村三首、北征;乾元二年,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期,也是现实主义成熟期。许多诗都是哭天抢地,可见他 的困顿。有“三吏三别”。 4、夔州两年是他创作的第二高峰期,有近430首

14、诗。 与华州至洛阳的创作不同,他尝试各种律诗的写作。 登岳阳楼五律、登高是七律中对仗最工整的, 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是联章体。 另有长至百韵的排律,164句对仗,可见他驾驭语言的能力。,(二)“诗史”意义。(史诗:重视诗歌的叙事性) 1、史实,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客观性。 如兵车行、石壕吏反映穷兵黩武及安史之乱前后 唐代社会生活。 2、历史的广阔性、形象性。 其创作涉及社会生活的多方面,对历史是形象的补充。 3、历史的深刻性,揭露了社会的某些本质方面。 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4、历史的预见性。 如“群冰从西下,极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表现了安史之乱前国势倾危,“山雨

15、欲来风满楼” 的政治形势。,(三)何谓沉郁顿挫 清人吴瞻泰杜诗提要: “沉郁者,意也,顿挫者,法也。” 沉郁,思想感情深厚、沉重、博大、悲壮; 顿挫,音节豪宕,格律精严而又富有变化。 感情表达波浪起伏,反复低回。他深厚阔大的感情力量, 欲喷发时,他的儒家涵养及中和心态,又把悲怆抑制住 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低回起伏。 (四)杜甫七律的成就 如果说,沈、宋可以算作律诗体制的确立者,那么, 杜甫才真正是名副其实的律诗艺术的奠基人。 杜甫律诗的创造与贡献参考: 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代序论杜甫七律 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七)杜诗的影响? 韩愈:李杜文章在,光

16、焰万丈长。 郭沫若:李杜“双子星座”。 或曰:子美诗非唐诗,乃宋诗。宋王禹偁:“子美集开诗世界”。 陆侃如、冯阮君:天宝前,李白的时代;天宝后,杜甫的时代。 杜诗是唐诗的转折: 1、由古体向近体的转变,乐府也转为新题时事; 2、由唐诗风向宋诗风的转变:由山水蕴藉向现实忧患、个人感叹;由诗人之诗向学人之诗的转变。杜诗已露以才学为诗的倾向。,(五)杜诗的影响 韩愈: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郭沫若:李杜“双子星座”。 或曰:子美诗非唐诗,乃宋诗。 宋王禹偁:“子美集开诗世界”。 陆侃如、冯阮君:天宝前,李白的时代; 天宝后,杜甫的时代。 杜诗是唐诗的转折: 1、由古体向近体的转变,乐府也转为新题时

17、事; 2、由唐诗风向宋诗风的转变:由山水蕴藉向现实忧患 个人感叹;由诗人之诗向学人之诗的转变。 杜诗已露以才学为诗的倾向。,(六)重要注本: 杜诗在宋流传很广,号千家注杜诗,现存宋刊本杜诗 有十多种。有“杜诗学”。较好的注本: 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集各家注止大成,取其善。 杨伦杜诗镜诠 浦起龙读杜心解,浅解,分析很细; 钱谦益钱注杜诗(杜诗笺注),重诗歌与 政治关系,即“史实”。 萧涤非杜甫研究、杜甫诗选注,第三章 中唐文学 一、中唐诗歌概况(766835) 中唐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继盛唐之后 的又一个繁荣时期。至贞元、元和年间,由于出现了韩孟、 元白两大风格迥异的流派和刘禹锡、

18、柳宗元等风格独标的 名家,唐诗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有三 个高峰期,称为“三元”开元、元和、元祐。这一诗歌 高潮的出现,与“元和中兴”的历史背景有关。 与盛唐时期诗歌相比,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如下的特征: 1、诗歌作者和作品数量多、远远超过盛唐时期。 2、追求新变。盛唐时期诗歌创作达到高峰,盛极难继, 中唐诗人不得不另辟蹊径,追求新变。正如白居易所说: “诗到元和体变新”(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 3、多元化。不同的诗人和创作群体有不同的新变追求, 结果就形成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其表现就是创作个性更为 鲜明突出,风格流派更为丰富多样。,中唐诗歌创作又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1、

19、中唐前期(766790)代宗、德宗贞元初。 主要为大历诗坛。 2、中唐后期(791836)德宗贞元、顺宗永贞、宪宗 元和、穆宗长庆、敬宗宝历、文宗大和年间。这一时期出 现了两个风格迥异的诗歌流派,即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 前者奇崛险怪,后者通俗平易。 二、大历诗坛概况 (一) 士人心态 1、在盛唐已养成的入世热情、救世济民的思想,使他们仍关注着社会现实,试图恢复元气,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这反映在他们的诗中中,有着豪气与激情。 2、痛苦的现实和士大夫独善其身的观念、软弱的性格,经 安史之乱八年,催垮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疲倦、衰顿、 苍老、冷淡的内心代替了盛唐士人狂放、慷慨、豪迈、 昂扬进取的精神

20、。,(二)总体诗风。 通过描写自然山水的恬静、幽远、清冷甚至孤寂来表现 人生的感叹及个人内心的惆怅。诗歌幽隽、闲雅,重清丽 的韵致。 (三)主要诗群: (1)以长安、洛阳为中心的台阁诗人群大历十才子 钱起、卢纶、韩翃等。 (2)以江东吴越为中心的地方官诗人群刘长卿、戴叔伦等。 (3)元结、顾况等反映现实生活的诗人 (4)韦应物等山水诗人 (5)李益等边塞诗人,三、大历十才子钱起、卢纶、韩翃等 从题材上看,内容单一,赠别酬唱、吟咏山水之作 最多,约占三分之一以上。台阁之中,文人宴集, 各擅名场。 从艺术上看,推崇六朝二谢(灵运、朓)、王维。 意境闲淡幽冷,喜作律体,注重锻炼字句,精细工巧。 四、

21、以江东吴越为中心的地方官诗人群刘长卿、戴叔伦等 刘长卿现存诗五百余篇,数量相当可观。他和“大历十才子” 专攻律诗,尤长于五律,但基本上走的是盛唐诸家的路子, 文辞、声律上修整得十分工致,气度的安详与意象的浑融 则不及 。诗多灰暗、寒冷、苍白的意象,有人以 “幽州白日寒“明其诗风,甚当。,五、元结、顾况等反映现实生活的诗人 元结比杜甫稍晚,也经历了安史之乱,其诗在反映安史 之乱之后的社会现实这一点上与杜甫“诗史”类的作品 也相似,他曾经辑录同时人的诗选箧中集,所收诗人 与自己的作品相近,因此,可以说以元结为首,形成了一 个现实主义诗歌流派,是紧承杜甫之后的。杜甫有 同元使君舂陵行并序,称赞元结。

22、 顾况部分作品与元结一派相近,用古体和写实手法 抨击现实弊病。 六、韦应物等山水诗人 学陶潜,在语言上清新朴素,但对田园缺乏亲切感, 不如陶把田园看作理想和归宿,故不够亲切自然; 学王维,没有王对自然的亲和,似带有无可奈何的成分。 前人有“王、孟、韦、柳四家”之说,即指山水田园诗。 王“清而秀”、孟“清而旷”、韦“清而润”、柳“清而峭” (参见诗薮外编卷四)。,七、李益等边塞诗人 李益所作多为边塞题材,是中唐时期最有成就的边塞诗人 擅长七绝,胡应麟认为其七绝可与李白、王昌龄比美 (参见诗薮内编卷六)。如其名作夜上受降城闻笛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一、元白诗派概说 1、主要成员:元稹、白居易、李绅

23、、张籍、王建等。 2、“新乐府”的概念:就是以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 (注:新乐府名为乐府,但象唐朝一般旧题乐府一样, 并未入曲乐。) 3、新乐府诗的理论:主要在白居易与元九书、 新乐府序中,二、白居易(772846) (一)其生平和思想可分为前后两期,以四十四岁贬 谪江州司马为界: 前期:积极入世,以“兼济天下”为主导思想。 后期:中年时由于受到政治挫折,思想趋于消极, 奉行“独善其身”的处世原则, (二)白居易诗歌现存有近二千七八百首,为唐人之最。 在江州自分其诗七八百首为四类(与元九书): 讽谕诗美刺比兴,因事立题,新乐府150首。 闲适诗移病闲居,知足保,吟玩情性,100首。 感伤

24、诗事牵情动,随感而吟咏,100首。 杂律诗亲朋离散,释恨佐欢,一时一物,一笑一吟, 400首。,三、元稹 (七七九一一八三一) 才子,曾官至宰相。与白居易情同手足,在文学上 是知音,一唱一和。今存诗八百余首。主要成就在: 新乐府有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与白居易 长恨歌、琵琶行齐名天下。 艳情诗他生性风流,有莺莺传记其事。 苏轼评曰;“元轻白俗”。元诗“轻”大概指有些作品“轻佻” 轻薄,如会真诗三十韵等艳情诗,这是中唐文学 世俗化的表现之一。另外可能也与莺莺传 (又名会真记)的影响有关。“白俗”指白诗通俗平易。 悼亡诗妻韦丛贤惠,早逝,追思亡妻。 这些诗使他永垂不朽。,四、李绅、张籍、王建 (一)

25、李绅,因“短李”。曾官至宰相。他是新乐府的 最早创作者,原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可惜已佚。 古风二首(又名悯农二首)流传甚广。诗云: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张籍、王建:两个都擅长写乐府诗,后世并称 为“张王乐府”。 韩柳与古文运动 唐散文有骈体有散体,骈体占主导,公文等都是以骈体 写成。古文,相对于六朝时期盛行的骈体而言,因通行 于六朝以前的先秦两汉的古代,称古文。 一、韩柳古文运动 (一)古文运动与政治上的“中兴” (二)儒家道统、儒学复古与古文运动 (三)古文运动的理论 1、“文以明道”2、文道结合,重视文的作

26、用 3、文体、文风、文学语言的革新。,二、韩愈的散文 主要有议论文和记叙文。议论文有说理文,如原道 原性等阐释儒家道统及思想文字,还有杂感, 如师说、进学解等反映现实,揭露矛盾, 不平则鸣的文字。记叙文有碑志、传记、书启等, 如张中丞传后序、祭十二郎文 三、柳宗元散文 四种主要文体: (一)议论文。封建论(与贾谊过秦论、 苏洵六国论并称封建三大论。) (二)传记文。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 (三)山水游记。“永州八记” (四)寓言文:如罴说。,韩孟诗派与刘柳等诗人 韩孟诗派概说(贞元末元和初) (一)代表诗人:韩愈、孟郊、贾岛、卢仝、马异、 李贺、刘叉。 (二)成因: (1)共同的命运和个性:

27、个性狷介、仕途坎坷, 都与韩有交往。 (2)共同的文学主张:“不平则鸣”、“笔补造化”。 (3)共同的创作态度:苦吟,尚奇求怪,力避圆熟平俗 (4)共同的审美趣味:以怪奇怒张为美,追求惊世骇俗 的审美情趣。 (三)风格:奇崛险怪。 (四)不足:他们追求新变的精神应该肯定。 但是有失误,有时追新求奇过甚,不免流于怪诞。,韩愈 (一)生平思想(768824) (二)雄奇险怪诗风,韩愈 (一)生平思想(768824) (二)雄奇险怪诗风 韩愈的诗歌有两种,一种平易,一种奇险。后人谈论最多 的是后者,因为它最能反映韩诗的艺术个性,影响也大。 其奇崛险怪风格的成因、具体表现、瑕疵以及影响: 1、成因:“

28、风格即人”,韩诗亦然。韩诗奇险风格的形成 与作者的个性特点直接相关。 (1)性格狷介强梗,心理躁郁斗进。 (2)才大气雄而又富于创造精神。 2、雄奇险怪的表现: (1)意象上。峥嵘奇特、壮伟瑰怪 (2)“以文为诗”。 (3)用奇字 (4)声韵上。好用(险韵僻韵 (5)审美上。以俗、丑为美。 3、韩诗地位与影响:原诗内编上:“唐诗为八代以来 一大变,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 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 可谓极盛。”,孟郊、贾岛、李贺 (一)三人的共同点: l、他们都与韩愈有密切交往,其创作也都受韩诗追求 奇崛险怪的影响。 2、三人都是科场失意不顺、仕途蹭蹬偃蹇。

29、 3、三人皆以苦吟而著称。 (二)“郊寒岛瘦” 苏轼祭柳子玉文云:“郊寒岛瘦” “寒”大概主要是 就郊诗的内容而言,多写其苦寒生活及凄凉心境。 “瘦”大概主要指贾岛诗内容单薄情感淡漠,显得不饱满 不丰腴:另外贾岛工于五律,语言凝炼简约,而又时见 奇峭,故给人瘦硬之感。 “鬼仙”李贺 李贺只活到27岁,但流传作品240多首,就年龄与作品数量 而言,相当可观,其它诗人少有及之者。李贺是中国文学史 上最富有艺术个性的诗人之一。从创作方法来看,他受 屈原和李白的影响,以浪漫主义为主。主要表现是想象丰富 而奇诡。,柳宗元、刘禹锡 刘早年与柳同登进士(21、22岁),同为官,共同参加 永贞革新(33、34

30、岁),同贬南荒,故“刘柳”并称 在山水诗方面, “王、孟、韦、柳”并称,但风格不同。 柳宗元的山水诗与其山水游记小品相似,渗透了迁谪意识 其游南亭初还叙志七十韵云:“投迹山水地, 放情咏离骚。”风格清峭幽冷,如江雪、 渔翁。 刘禹锡诗题材多样,众体兼备。值得称道的特点有不少, 最值得注意的是白居易的一个评价。白居易 刘白唱和集解:“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 少敢当者。”这里的“豪”是指刘诗雄豪苍劲,这一风格 的形成主要得之于作者气质的坚毅和性格的豪迈。 “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外, 又如秋词二首之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 春朝。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31、幻良淘沙九首之八:“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 沙沉。干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晚唐文学 晚唐诗歌普遍带有衰飒悲凉的气氛,感伤色彩很浓 余恕诚唐诗风貌把晚唐诗歌分为两大群体:一是穷士诗人,以贾岛、姚合、孟郊为代表,包括皮日休、陆龟蒙。风貌特点:收敛境界缩小、淡冷淡泊冷清的心理、着意写诗用心思。二是绮艳诗人,以“小李杜”、温庭筠为代表。风貌特点:悲怆、绮丽、委婉。 晚唐诗人以李商隐、温庭筠、杜牧三人为代表。 一、李商隐及其无题诗: 1、李商隐无题诗两类: 一是以“无题”为题,一是借用篇首或句中二字为题,如锦瑟、碧城。 2、李商隐无题诗的特色

32、 (1)表现的内容“哀乐循环无端”的感情境界。 (2)艺术手法重内心深处的开拓。 (3)艺术构思循环跳跃。 (4)意象的独特典故和象征。,二、杜牧及其诗歌 咏史诗,好为翻案文章,如: 赤壁:“春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乌江:胜负兵家未可知,含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小李杜” 并称,而诗风不同:商隐工七律,深情婉转; 杜牧工七绝,俊爽清丽。 艺概曰:杜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绵邈。 三、温庭筠 温庭筠存诗330首,华美浓丽,多写闺阁、宴游, 且以乐府为

33、上 。绮艳诗与李商隐并称“温李”。 温,重视外部容貌、神态等的刻画;李,重心灵深处 的开拓。,四、韦庄(836910) “温韦”并称,主要指在词史上的地位。 秦妇吟,唐代最长的叙事诗,1666字,七言歌行。写成后广为流传,称韦“秦妇吟秀才”。 五、受贾岛、姚合影响的晚唐诗人皮日休、陆龟蒙等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一、唐传奇 (一)唐传奇:唐代文言短篇小说,得名于晚唐裴铏传奇小说集。传奇,即传述奇事奇遇之义。名之“传奇”,有贬义,以区别古文之高文。(鲁迅) (二)唐传奇兴盛的原因 (三)唐传奇的发展 (四)唐传奇艺术成就 (五)唐传奇的影响和价值,二、俗讲和变文 (一)俗讲:僧徒为弘扬佛教教义,在寺

34、庙进行通俗讲经 僧徒俗讲时演唱佛经故事的底本,有三类: 1、押座文(缘起)。 2、讲经文(正宗)。 3、变文(为吸引听众听讲经文而说唱的民间故事)。 (二)变文 省称“变“,变是变化、改变的意思。其得名可能与佛经的“变现”(即显现某种幻境)及“变相”(变佛经为图相)有关。也即是说,变文与变相辅相成而行。 今存敦煌卷中题为“变”或“变文”者,大致有四类: 第一类与佛经故事有关,如降魔变文; 第二类吟唱时事,又具有变文特点的,则今人称拟变文,如张义潮变文; 第三类演唱历史故事,如王昭君变文; 第四类是民间传说题材,如舜子至孝变文。,唐五代词 一、 词的起源词是随着燕(宴)乐的兴起而兴起的。 1、燕

35、(宴)乐的兴起 2、词的名称 3、词的特点 二、敦煌曲子词 敦煌曲子词的发现解决了由诗而词,词发展史上悬而 未决的疑问。词也如其他题材的文字一样,是由民间发展 而来的。 最早词集云谣集杂曲子,收词三十首。题材广泛, 内容丰富,格律上较粗糙,用语朴拙,带有明显的草创 之痕。不同于后来文人词单一的特点。 三、中唐文人词 初盛唐时,民间词已广泛传唱,文人也开始模仿创作。 如相传李白作的忆秦娥、菩萨蛮二词,中唐时, 文人词已渐渐成为气候,词白居易、刘禹锡、张志和等 都有词传世。文人词比起民间词来,清丽优美,圆熟典雅 。,四、晚唐五代词 (一)“温韦”与“花间词人” 温庭筠,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填词的作家

36、,存世约 七十首。题材狭窄,以绮闺阁为主,开词为艳科的先河。 风格绮丽婉约。 韦庄,由唐入蜀为相,是后蜀词人中成就最高者。 (二)冯延巳、李煜与南唐词人 冯延巳,字正中存词九十多首,为五代词人之最。 其词以男女之情、离别相思为主 。 李璟,存词四首。较冯延巳更庄重,忧患意识更强。 著名的有浣溪纱(细雨梦回鸡塞远)。 李煜,李璟第六子 。其词在词史上的地位: 1、后期词由前期的艳情而至家国之痛、人生感慨。 且用艺术化、形象化的手法表达出来。 2、由含蓄婉媚而至直抒胸臆,突破了词的抒写内容, 拓宽了词境。 3、风格清丽典雅。王国维:词至后主而眼光始大, 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