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5(2021新版).docx

上传人:鹿哥 文档编号:4197746 上传时间:2021-05-12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5(2021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5(2021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5(2021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5(2021新版).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冷和热1. 冷热与温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温度的概念,知道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过程与方法学会测量水温,自己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教学重点】学会测量水温。【教学难点】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有什么特点?明确:春:暖 夏:热 秋:凉 冬:寒2、你知道什么是温度吗?明确: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越冷,温度越低;越热,温度越高。二、讲授新课一、观察水温1、你能判断出1号杯和3号杯,哪杯是

2、热水,哪杯是冷水吗?明确:我们可以运用感官观察法进行观察。2、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放入1号杯热水和3号杯冷水中,5秒后再同时放入2号杯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明确:放入热水中的手指感觉冷,放入冷水中的手指感觉热。同一杯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并不一样。仅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3、怎样可以准确地知道水的温度?明确: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出物体的温度。二、观察温度计1、曾经学过用来测量气温的寒暑表,它的结构是怎样的?明确:包括液泡、液柱、刻度等。2、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专门是用来测量液体温度的。它的结构和寒暑表一样,包括三部分:液泡、刻度和液柱。温度单位:摄氏度()【资料】摄氏温度的由来摄

3、氏温度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来的。后人为了纪念摄尔修斯,用他的名字第一个字母“C”来表示。3、温度计的量程不同,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观察回答: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是多少?测量温度超过最大值或最小值会怎样?温度计上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明确: 4、温度计是易碎品,要轻拿轻放,注意使用方法。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资料】歌谣测量温度要注意,轻拿轻放不易碎;液泡全插液体中,不碰容器底和壁;等到液柱不动时,视线要与液柱平。5、

4、读数 “甲”温度计是_,“乙”温度计是_。6、练习使用温度计测一测前面三杯水的温度,然后记录下来。三、探究热水降温规律1、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匀速下降,还是先快后慢地下降,或是其他?请做出自己的假设。2、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热水、温度计、秒表、石棉网、三脚架3、实验设计摆好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把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在烧杯内倒上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读数填写到表格的0分钟格内。从此时起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连续记录6次。 把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线。 4、实

5、验数据统计与分析我们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 热水降温折线统计图 实验结论:热水变凉的过程,温度的变化是先快后慢。5、实验讨论(1)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一致吗?(2)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明确: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量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3)假如继续观测下去,水温会怎样变化?明确:我的预测是水温继续下降,直到与室内温度相同为止。四、课堂练习1.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正确的是( ) A.俯视 B.平视 C.仰视2、如图的温度计中,显示的温度是( ) A.27 B.33 C.253、温度计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4、一杯开水,由热

6、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是( ) A.均匀变化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五、拓展提高生活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探针式电子温度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温湿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红外线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更方便、快捷。六、作业布置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仅凭感官不能准确判定物体温度,必须借助实验用的温度计。我们在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后,探索出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先快后慢。【教学后记】2. 热胀冷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7、知道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2)知道物体基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实验进行观察,认识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2)能够通过做实验,认识到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2)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好处。【教学重点】认识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体积的影响。【教学难点】设计物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明确:有液泡、液柱和刻度等。2、观察:把两支刻度一样的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明确:热水中的温度计,液柱上升;冷水中的温度计,液柱下降。3

8、、液泡和玻璃管中装着红色液体。当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液面会随着水的冷热变化而变化,从而显示水的准确温度。想一想,红水增加或减少了吗?为什么?明确:在密封的玻璃管里,红水不可能增加或减少,液柱的上升或下降是怎么回事呢?我的猜测:液泡里的红水受热时体积增大,遇冷时体积变小。回顾二、讲授新课一、实验1: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水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会有什么变化?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进行观察吗?1、实验材料红墨水、水、热水、冷水、带塞的玻璃瓶、细管等2、实验设计准备一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可以自制)和配套的烧瓶。 往烧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水,用胶塞塞紧瓶口。记下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把烧瓶放入热水

9、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再把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3、实验记录表1 4、像水这样受热体积就增大,受冷体积就缩小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热胀冷缩。温度计就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不过温度计里装的不是水,而是酒精、煤油或水银。实验结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二、实验2:研究气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你能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出研究空气加热或冷却后体积变化的实验吗?1、实验设计用气球嘴套住烧瓶瓶口。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再将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2、实验记录表2 3、实验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实验3:研究固体受热和冷

10、却后体积的变化 1、观察演示实验回答:观察常温下,铁球能否刚好通过铁圈。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后,观察铜球是否能通过铁圈。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观察铜球是否能通过铁圈。2、实验记录表3 3、实验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4、温馨提示铜球加热后不要触摸,以免烫伤。用酒精灯加热时,要按正确的方法操作。5、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加热物体。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6、酒精灯结构酒精灯由灯帽、灯芯和盛酒精的灯壶三部分组成。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外焰、內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7、讨论绝大多数物

11、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物体为什么会热胀冷缩呢?播放视频。四、课堂练习1.生活中哪些例子用到了热胀冷缩的原理?( ) A.压瘪的乒乓球浸入热水能重新鼓起来 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冒“白烟” C.摇晃汽水,气体冒出2.如图所示,关于酒精灯的使用,其中正确的是( ) 3.如图所示,将空烧瓶A 放入热水中,会观察到( ) A.B杯中有气泡冒出 B.B杯中玻璃细管中水柱上升 C.没有现象发生4.要做热胀冷缩实验,下列装置效果最好的是( ) 5.如图所示,铁轨间留有一定空隙,是为了( ) A.防止因热胀冷缩引起对铁轨的破坏 B.减轻铁轨重量 C.降低火车经过铁轨时发出的噪声五、拓

12、展提高:你能解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1、夏天轮胎容易爆胎(轮胎内气体受热体积增大)2、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球内气体受热体积增大)3、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冬天温度低,电线收缩)六、作业布置生活中,你遇到哪些热胀冷缩现象?收集起来,与大家分享。三、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做实验进行观察,认识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认识到物体的热胀冷缩体积发生变化现象,知道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物体的热胀冷缩在生活中普遍存在。【教学后记】3. 水受热以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固体、液体和气体是水的三态变化。水、冰、水蒸气是同一物质,形态不同。(2)冰从固态变成液态

13、,称为融化。(3)一般情况下。水加热到100时开始沸腾,沸腾时温度成为沸点。(4)冰融化和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过程与方法(1)观察冰、水、水蒸气的异同点。(2)实验探究冰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3)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教学重点】(1)比较水、冰和水蒸气的异同。(2)冰融化和水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规律。【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冰融化和水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吗?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观察图片)明确: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存在形态:固态、液态和气态。液态水,固态冰,气态水蒸气。

14、冰、水、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只是形态不同。 2、水的三态变化主要取决温度的变化。二、讲授新课一、冰的融化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冰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发生怎样的变化?1、实验:研究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1)实验器材:铁架台、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冰块、温度计、秒表(2)实验设计取少量冰,测量它的温度。用酒精灯加热冰,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烧杯中的水温达到10C时为止。(3)温馨提示实验器材的摆放自下而上进行: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烧杯、冰、温度计温度计不要触碰烧杯壁和底。正确使用酒精灯。(4)冰融化的温度记录表 2、分析数据这是根据冰融化的温度记录绘制的折线图。

15、阅读后分析回答:冰融化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冰融化时的温度是多少?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明确:冰融化前的温度一直在升高,当温度升到0时,冰就开始融化,在融化的过程中很长时间保持在0,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上升。二、水的沸腾你见过水沸腾的现象吗?水在什么情况下会沸腾?沸腾时会发生哪些现象?1、实验:继续给水加热,研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1)实验需要哪些器材?怎么摆放?提醒学生参考上面的实验。(展示图片)(2)实验设计加热前,记录烧杯中水面的位置。用酒精灯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温,直到水沸腾后4分钟,停止加热。待水面平静后,观察、记录烧杯中水面的位置

16、。(3)提示想一想:实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4)水加热过程中温度记录表 2、数据分析把下图中的点连成线,即为水沸腾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水沸腾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是否继续上升?明确: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沸腾以后,停止加热前,温度保持不变。3、讨论(1)撤走酒精灯,水还在沸腾吗?说明什么问题?明确:撤走酒精灯,水会逐渐停止沸腾。这说明水的沸腾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2)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明确:加热 水面上升停止加热水面下降主要原因:热胀冷缩 变成水蒸

17、气(3)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什么现象?明确: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声音大沸腾后:气泡由小变大,声音小4、知识卡片在一般情況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三、课堂练习1、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从( ) A.固态转化成液态 B.气态转化成液态 C.液态转化成固态2、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始终( )0 A.保持 B.高于 C.低于3、水沸腾时杯内有大量气泡产生,杯中的水(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4、装满水的水壶加热,沸腾时水会溢出来,是因为水温升高后,水的( )变化了。 A.浓度 B.质量 C.体积四、拓展提高1、满壶的水烧开后

18、会产生哪些现象?为什么?明确:水会溢出来,水烧开后壶盖跳动水做剧烈的运动,壶口冒烟这就是沸腾现象。2、小试管中的水能沸腾吗? 明确:当大试管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小试管中的水虽能达到沸点,却不能继续通过大试管中的水吸热,所以不能沸腾。五、作业布置不同液体,沸点不同,查阅资料,与大家分享。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有三态变化:液态、固态和气态。掌握了冰在融化的过程中以及水加热到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而理解沸点的科学概念。同时,能运用融化和沸腾的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教学后记】4. 水遇冷以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凝结是气态的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的水。(2)水在一般

19、情况下,温度降到0是结冰。结冰时,水体积变大。(3)水的三态变化条件是温度的变化。过程与方法(1)观察露水现象,思考露水与温度关系。(2)实验探究,水蒸气遇冷以后的变化。(3)实验探究,水结冰时温度和体积的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教学重点】认识凝结和凝固的科学规律【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凝结和凝固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迷语(打一自然物)小珍珠,真可爱,花儿草儿身上戴。太阳公公一出来,急急忙忙都躲开。(谜底:露水)2、悄悄问问:你见过露水吗?什么时候见过的?那时的气温是一天中最高还是最低?小结:露水,出现在气温较低的清晨或傍晚。3、露水是怎么形成的?(播放

20、视频)傍晚或清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在草叶上的小水滴,称为露水。4、拓展:自然界中,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在高空便是云,在低空便是雾,降落到地面便是雨,落在草木叶子上便是露。猜谜语回答观看视频认真听通过观察现象和观看视频,了解露水的成因与温度有关。二、讲授新课一、实验:水蒸气遇冷以后的变化1、实验器材: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烧杯、玻璃棒、温水、锡纸等。2、实验设计放上三脚架,摆平石棉网,放上烧杯,加半杯温水,用铝箔纸包住烧杯口,并在铝箔纸上开个小洞。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直到水沸腾。在铝箔纸洞口上方斜放一根温度较低的玻璃棒,观察发生的现象。3、实验现象:玻璃棒上有小水珠滚动。4

21、、温馨提示为了加快实验速度和保障安全,请使用温水。注意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在撤离酒精灯时,小心开水烫伤。5、讨论从玻璃棒上流下来的水滴是怎样形成的?明确:烧杯中的水蒸气遇到了冷的玻璃棒,水蒸气迅速冷却,凝结为液体。6、知识卡片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做凝结。二、实验:水结冰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1、回顾冰在0时,开始融化为液态的水。水在什么情况下会结成冰呢?2、实验设计在试管中加少量水,插入温度计,再记下水面的位置。把试管连同温度计放到加了盐的碎冰中,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温度降到-2时为止。观察试管中冰面的位置

22、与原来水面的位置有什么不同。3、温馨提示温度计不能碰到试管。首先记录插入水中时温度计的读数。正确使用秒表计数。小组分工合作。4、实验观察记录表 5、绘制水结冰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6、知识卡片:绘制温度变化曲线图方法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几个时间段。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差值标上温度值。将表中各时间段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线把各点连接起来,完成气温曲线图。7、分析数据回答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多少?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试管中冰面的位置与原来水面的位置有什么不同。8、我们的发现一般情况下,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水结冰过程中温度不变。水结冰后体积变大。9、讨论实验中,为什

23、么要在碎冰中食盐?明确:盐会在冰中溶解而发生吸热作用,从而使冰的温度降低。10、小结在自然界中,水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三、课堂练习1.下列属于凝结现象的是( ) A.湿毛巾放在空中变干 B.冰棍袋上的小水珠 C.河面结冰2.做水结冰实验时,在碎冰中加入较多的盐是为了( ) A.改变水的颜色 B.产生更低的温度 C.改变水的味道3.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 ) A.膨胀 B.不变 C.缩小4.水结冰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 C.保持在0不变5.下列现象又水蒸气凝结而成的是( ) 四、

24、拓展提高:为什么会出现这现象?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球(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瓶子外壁凝结而成)水缸里的水结冰后缸裂开(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结冰后塑料瓶鼓胀(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房檐下挂满冰凌(房檐上的雪融化成水,水在0结成冰)冬天进入室内,镜片上出现小水珠(室内温度高,空气中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结成小水珠)冬天水管容易爆裂(冬天温度低,水管结冰后,体积变大造成的)五、作业布置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说明水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水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教学后记】第

25、二单元 地球、月球与太阳5.地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2)地球是球形的。过程与方法(1)阅读资料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漫长历程。(2)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对地球形状的猜测。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中运用想象建立假设以及解释的重要性。(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教学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教学难点】模拟实验对猜想的验证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猜它是什么球?说它像球,不是球。肚子里面啥都有,人物、动物和植物,全都生活在里头。高山、森林处处见,江河、湖水向海流,天天围着太阳

26、转。明确:地球。2、思考:地球是什么形状?你是怎么知道的?二、讲授新课一、对地球形状的认识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资料。最初,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像一口锅,倒扣在地上;地像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发现,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由此,人们认识到海面不是平的。我国汉代的张衡在他的 浑天仪注中写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形阴影,推测地球是球形的。2、思考你认为这些解释合理吗?二、验证合理性1、模拟实验1:小船进出港

27、(1)实验器材:地球是球体演示仪、帆船、桌子(2)实验过程 A同学让小船在地球是球体演示仪上模拟进出港航行,B同学观察,有什么发现。(3)温馨提示 B同学视线要与地球仪的顶端保持水平。(4)实验现象进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出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5)实验结论地球是球形。2、模拟实验2:环球航行(1)观看视频(2)阅读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 1519年9月30日,麦哲伦率领5条海船、234人从西班牙外港出发,向南航行,12月13日到达里约热内卢湾,1520年10月,麦哲伦率领船队进入一条海峡,经过一个月才走出,为了纪念麦哲伦的这次探航,后人把这条海峡命名“麦哲伦海峡”。10月28日,

28、船队向西航行,进入“南面的海”,航行了110天,没有遇到狂风巨浪,平安无事,他们就把这个大海洋命名为“太平洋”。1521年3月6日船队在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关岛首次登陆,几日后,在菲律宾群岛中,麦哲伦插手当地部族的战争,结果受了重伤,被土著杀死。麦哲伦的助手带领幸存者从太平洋绕好望角回到大西洋,1522年9月返回西班牙。(3)用彩笔在地球仪上标注出麦哲伦航于路线的主要停靠点。提示:见学生活动手册。(4)在主要停靠点上插一面小旗,并用棉线将小旗按航行路线连起来。提示:小旗可用黏土粘到地球仪上。(5)交流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明确:地球是个球体,是可以环绕的。三、地球是球形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进入了太

29、空,终于从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全貌。 1961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航天员从太空看到了地球这颗蓝色的星球。1、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行星。地球表面有液态的水,温度适宜,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有生物,特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2、这是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照片的各种颜色可能是什么?哪个颜色面积大?(展示照片)白色蓝色咖啡色绿色明确:白色云层或冰川蓝色海洋咖啡色沙漠绿色平原其中,蓝色海洋部分的面积最大。3、模拟实验:做一个地球参考地球仪,将陆地板块贴纸贴在一个蓝色气球上。提示:找准板块相应位置小组合作完成四、课堂练习1.下列现象不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

30、的有( ) A、日食现象 B、麦哲伦率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 C、海面上驶来的船只,先出现桅杆 D、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地球照片2.如果你乘船出海,你会看到港口的灯塔( ) A、整个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B、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C、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D、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3.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方法( )A.在海边看到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B.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环地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C.人造地球卫星拍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D.月食是地球的影子遮当了月球,从月食的过程可以判断地球是球体五、拓展提高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苏联宇航

31、员尤里加加林搭乘“东方一号”飞船在太空飞行。这是人类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观察到了地球。1969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地球的照片。2003年,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他说:为了人类共同的事业,我们中国人也来到了太空!“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从太空遥望地球。六、作业布置人类探索地球的脚步并没有停止。收集相关资料,一起分享。三、课堂小结2003年,我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了14圈。他说:为了人类共同的事业,我们中国人也来到了太空!“这是中国人第一次从太空遥望地球。【教学后记】 6.月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月球是地球

32、的卫,没有空气、水和生命。(2)月球表面显著的特征有众多的环形山和月海。(3)环形山大多数是流星体撞击形成的。(4)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形状。(5)月相的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过程与方法(1)通过模拟实验,验证对环形山成因的猜测。(2)通过实验、持续观察,记录月相变化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道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科技不断进步为人类探索月球提供支撑。(2)科学观察需持之以恒。【教学重点】环形山的成因和月相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实验探究对猜想的验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茫茫的宇宙中,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千百年来,她始终蒙着一层神秘

33、的面纱,编织着许多神话与传说,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撩开月亮神秘的面纱。二、讲授新课一、环形山的成因1、阅读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月球的地形主要有两种:月海和环形山。月海是月球上比较低洼的平原。环形山,即月坑,希腊文中是“碗”的意思,是一种环形隆起的低洼地形。月球表面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环形山,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月球上直径大于1千米的环形山多达33000多个。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结合观测证据提出了新的观点:这些环形山大部分是由

34、来自宇宙的流星体撞击形成的。2、模拟实验1(1)实验材料托盘、直尺、大小不同的石子、细沙(2)实验步骤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沙,用尺子刮平。从不同高度、不同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子。再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3)注意事项把沙子倒入盘子后,把沙子抹平,以便在实验中成坑明显。石子要自然下落,手松时不要用力。取出石子时要小心,注意不要破坏“陨石坑”的形状。重复三次。(4)实验说明 (5)实验观察记录表 (6)实验现象大小相同的石子越高形成的沙坑越深越大,越低形成的沙坑越浅越小。从相同高度扔石子,石子越大形成的沙坑越大,石子越小形成的沙坑越小。(7)实验结论 环形山是陨石或

35、流星撞击形成的。2、实验2:“环形山”阴影的变化(1)实验过程 用手电筒光模拟阳光,直射、斜射沙盘里的石子坑,观察石子坑阴影的变化。(2)实验现象当手电筒直射沙坑时,观察到沙坑影子较小;而斜射时沙坑影较大。(3)讨论你认为在什么日子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效果最好?明确:由于每月农历十五时候阳光直射月球,月球上看不出什么影子,所以观察环形山的日子应该选在每月农历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左右。二、月相的变化1、实验:模拟月球的公转,观察“月相”的变化(1)想一想用什么模拟月球和地球?还要模拟什么?月球是如何运动的?进行模拟月球 “运动”时要注意哪些?(2)实验器材台灯(模拟太阳)、排球(模拟月球)、

36、人(模拟地球)(3)实验过程拉上窗帘,关上顶灯,打开台灯并放在教室中央。手臂伸直,双手托住一只排球,球的位置比头稍高。原地转动身体,让球一直保持在身体的前方。观察球面受光的情形。(3)注意事项在地面上用粉笔画出八个方向,实验者站在方向标中心。实验者每转到一个方向稍停一会,观察并画出球面受光的情形。实验者按照逆时针旋转。转动时必须保证月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始终保持不变。(4)模拟实验观察的月相变化记录表 (5)实验总结月相变化跟月球不发光有关,跟太阳照射有关,跟月球在围绕地球公转有关。2、知识卡片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它还是迄

37、今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3、讨论如果到月球旅行你会观察到什么?需要带哪些东西?明确:会观察到:环形山、月海需带东西:食品、饮水、氧气、手电4、持续观察月相的实际变化和和模拟实验观察到一样吗?(1)观察要求每晚6:00对月亮进行观察。将观察到的月亮形状和此时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记录下来。(2)展示月相观察记录(3)整理月相观察日记认识下图中各种月相名称,将你记录的月相对照下图进行归类。 (4)讨论根据月相观察日记,数一数两次满月大约间隔多少天。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明确:两次满月大约间隔15天,月相的变化规

38、律是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由圆到缺。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有什么规律?明确:每天同一时间去观察,会发现月亮每天会向东后退。三、课堂练习1.月球表面环形山形成的主要原因,科学界比较公认的假说是( ) A.月球表面隆起 B.陨石撞击形成 C.火山爆发形成2.月球有许多不同于地球的特征,以下不属于月球特征的有( ) A.生活着许多的生物 B.没有水 C.没有生命 D.有环形山3. 下列关于月球的运动轨迹的图形,正确的是( ) 4.诗句中“杨柳岸晓风残月”所描绘的月相最接近的是( ) 5.诗句“可怜九月初三夜”中这一天出现的月相图是( ) 四、拓展提高:月球小档案 五、作业布置你对月球还想知道哪些?请

39、查阅资料,把它整理出来。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没有空气和水,表面几乎布满了环形山。通过模拟实验,认识到环形山是小行星或陨石撞击形成的。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和持续观察,掌握了月相的变化规律,解开月球神秘的面纱。【教学后记】7.太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太阳的基本情况(2)理解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角过程与方法(1)查阅资料,交流太阳的基本特点。(2)通过小组测量,清楚表示太阳一天内高度的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1)查阅资料能解决对科学知识的欲望。(2)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1)了解太阳的基本特点。(2)学会测量有太阳高度角。【教学难点】小组合作测

40、量太阳高度角,探索一天内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当一缕清晨的阳光徐徐升起的时候,新的一天开始了;当一抹落日的余晖洒满大地的时候,新的一天结束了。有关太阳的故事或传说你知道哪些?明确:在人类历史上,太阳一直是许多民族崇拜的对象。中华民族把自己的祖先炎帝尊为太阳神。而在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则是宙斯的儿子。中国古代有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等什么故事。二、讲授新课一、认识太阳1、这个既令人生畏又受人崇敬的星球,你对它了解多少呢?视频:燃烧的太阳明确:(1)太阳是恒星太阳是一颗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天文学家把太阳这样的星球称为恒星。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恒

41、星。(2)太阳温度表面温度约5700,内部温度可达1600万。(3)太阳体积与质量太阳的体积相当于130万个地球那么大。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2、拓展:知识卡片太阳的表面常常会出现黑色的斑点,这是由于太阳表面气流的温度较低,所以看起来是黑色的,人们叫它“太阳黑子”。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3、算一算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30万千米/秒。算算:此刻照在你身上的阳光是什么时候从太阳发出的?明确:阳光到地球需8分钟,但人一睁眼就能看到。4、拓展:知识卡片1.5

42、亿于米有多远假如乘坐速度为1000千米/时的飞机,要连续飞行17年;假如乘坐速度为40000千米/时的火箭,要连续飞行5个多月。二、一天内太阳高度变化1、一天中,太阳的高度发生怎样的变化?明确:太阳每天升西落,位置不断变化。清晨到中午,高度逐渐增大;中午到傍晚,高度逐渐减小。2、怎样才能清楚地表示太阳的高度在一日内的变化?明确:用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阳光照射到地面,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3、用什么器材测量太阳高度角?明确:量角器、绳子4、怎么用器材测量太阳高度角?明确:一名同学背对太阳站立。在人影前端与头顶之间拉直根线。测出这根线与地平面之间夹角的角度。5、注意事项测量不

43、同时刻太阳的高度。选择平坦的地方测量。小组合作完成。6、太阳高度观测记录表 7、分析数据一天之中太阳高度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日出日落为0,正午最大。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高度越大;太阳高度角越小,太阳高度越小。8、讨论上午9:00和下午3:00的太阳高度角有什么不同?明确:太阳高度角相同,只是角的方向不同。三、课堂练习1.关于太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太阳比月球离地球更近 B.太阳是一个能自己发光发热的星体 C.太阳围绕地球运动2.太阳表面经常出现的太阳黑子是太阳( ) A.不发光的地方 B.温度高的地方 C.温度低的地方3.如图,根据太阳的方向,可以知道图中此时是一天中的( )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傍晚4.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