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 doc--初中化学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837391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 doc--初中化学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0年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 doc--初中化学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 doc--初中化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 doc--初中化学 .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2010年中考化学实验总复习一实验基础:1元素化合物复习时结合实验复习,但重在“性质与现象”。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是:“性质决定变化,变化反映性质”即;通过性质推导反应现象,根据现象推断性质。2实验基本仪器使用及基本操作的结合。(1)酒精灯给物质加热。(2)滴管、滴瓶、细口瓶、广口瓶、药匙等药品取用。(3)天平、量筒药品的称量、量取。3重要实验的装置、操作(重基本原理)(1)气体的制备和收集(2)性质实验(3)实验操作溶液配制、粗盐提纯二实验综合:1实验失败的原因例1)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出现下列异常现象:事先已经检验证明通入装氧化铜的试管中的氢气是纯净的,但在加热试

2、管中的氧化铜时却发生了爆鸣。试管中有亮红色金属出现时,试管底部破裂。试管中的氧化铜粉末全部变红后,有逐渐变黑。试从操作和装置等方面考虑,简述产生上述三种异常现象可能的原因: 。2学科间联系(1)联系物理:体积变化、浮力与化学反应;做功与化学反应柴油机工作原理;体积变化、压强变化与化学反应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电学、溶液的导电性与化学反应Ba(OH)2+H2SO4BaSO4+2H2O;饱和溶液随温度变化后密度的改变;(2)联系生物:“碳循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联系地理:化工厂的选址、新建城镇的选址、3综合提高(1)洗气检验、除杂(干燥)(2)定性分析(3)定量分析(4)干扰的考虑是否除干

3、净三综合提高练习:1定性分析: 例1.乙醇是以高粱、玉米、薯类等为原料,经发酵、蒸馏制得,属于可再能源。在汽油中假入适量乙醇作为汽油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2001年4月2日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车用乙醇汽油国家标准,并于同年4月15日开始实施。乙醇(C2H5OH)完全燃烧时生成CO2和H 2O。如果氧气不足,乙醇燃烧可生成。现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确证乙醇燃烧产物中有CO 、CO2和H 2O。请回答下列问题: (1)能确证产物中有H 2O的现象是 ;能确证产物中有CO的现象是 、 。(2)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B中石灰水变浑浊,D中石灰水无变化。B装置的作用是 ;C装置的作用是 ;

4、D装置的作用是 。(3)若乙醇燃烧产物中CO和CO2 的总质量为25.2克,其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5,则参加反应的乙醇的质量为 克,产物中H 2O的质量为 克。(4)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甲烷的水合物。质量相等的甲烷和乙醇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完全燃烧,产生CO2的质量较多的是 。考查知识点:本题属化学基本实验的综合:CO的还原性;CO的检验;CO2 的检验和吸收;水蒸气的检验。能力要求:能根据同一种物质与不同试剂反应现象的不同,正确认识验证和除去该物质的试剂;能分析物质的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因果关系,能根据实验的目的,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例2下图为常见的实验装

5、置,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装置可重复使用)(1)将含水蒸气的氢气干燥后在还原氧化铜,则该气体先要通过 装置;写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2)如果验证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和水蒸气,需连接的仪器顺序是(写序号) 。(3)如果验证混合气体中有氢气、一氧化碳和水蒸气,需连接的仪器顺序是(写序号) 。2理论结合实际:(安全、操作简便、成本低)例1NaCl中混有少量的CuSO4杂质,若要除去CuSO4应加入适量的 。例2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经测定该废水的PH小于7,这种废水对人、畜和农作物都有害,为除去废水中的硫酸铜和降低其酸性,通常在此废水中加入适量的 。(生石灰、铁粉)例3为除去铜

6、粉中少量的氧化铜,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甲:Cu(CuO)+H2SO4 振荡后过滤Cu 乙:Cu(CuO)+H2 加热Cu你认为两个实验方案中哪个较好?为什么?例4用废铜屑制取硫酸铜,有人拟定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甲方案:铜屑 + 浓H2SO4硫酸铜Cu+ 2H2SO4(浓)CuSO4 +SO2+2H2O乙:铜屑 空气中加热 氧化铜 +硫酸硫酸铜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 方案,理由是 , 。考查知识点:物质的性质的应用;能力要求: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物质除杂的要求,会选择适当的试剂;根据物质的性质,结合实际,选择正确的方法。3气体制备拓展:例1过氧化氢溶液(H2O2)是一

7、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氧化剂、消毒杀菌剂等,俗称双氧水。在加少量MnO2(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若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代替氯酸钾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其反应方程式: 。(2)可选用实验室制取 气体的发生装置。(3)可采取的收集方法是 。例2实验室用3% 的H2O2溶液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甲乙两位同学欲用3% 的H2O2溶液来制取干燥的氧气,甲同学使用的是装置图(1),乙同学使用的是装置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 同学使用的是装置是合理的,原因是 。(2)两装置的B仪器中盛放的物质是 。(3)两装置的C仪器被用

8、来检验氧气中的水分是否已经完全除尽,C仪器中应盛放的物质是 ,证明氧气已经干燥的现象是 。考查知识点:物质的性质的应用;氧气的收集方法。能力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推断选择正确的实验装置;能根据同一种物质与不同试剂反应现象的不同,正确选择验证和除去该物质的试剂;能根据实际,正确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例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验装用序号表示):(1)写出编号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3)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叫氢硫酸。

9、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硫化氢,制取硫化氢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气体由 (填导管口代号)导入集气瓶。(4)收集气体后,对硫化氢尾气要进行特别处理,以防止污染环境。现有如下装置:处理硫化氢尾气的效果最好的装置是 。4学科联系:一木块漂浮于50时的KNO3饱和溶液中,如图(1)所示,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随时间(t)发生了如图(2)所示的变化。由此推断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填“升温”或“降温”) ,同时观察到烧杯底部KNO3晶体(填“增多”或“减少”) 。考查知识点:KNO3的溶解性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10、;溶液的浓度与密度的关系;物理学科的浮力知识。能力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视图能力,要能以数学的思维模式认识“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能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推断正确认识的实验现象的实质;能结合有关的物理和化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5定量分析:例3将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气体燃料放入足量的氧气中点燃全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将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下图装置,(气体全部被吸收),实验测得有关数据如下:实验前实验后浓硫酸+广口瓶301.3克303.1克氢氧化钠+U形管113.0克15.2克请根据实验数据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中生成水的质量为 ,二氧化碳的质

11、量为 。(2)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3)该气体燃料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该气体燃料的化学式为 。考查知识点:本题属化学基本实验的综合:CO2 的检验和吸收; 根据化学实验的方法,运用实验测得的数据对物质的组成进行定量分析与判断。能力要求:能根据同一种物质与不同试剂反应现象的不同,正确认识验证和除去该物质的试剂;能分析物质的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因果关系,能根据实验的目的,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对化学实验的方法、实验的数据、实验的结果误差的综合分析评判与计算能力。补充一实验现象及应用:1燃烧的火焰现象蓝色的有 。2鉴

12、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3鉴别氢气、二氧化碳、空气、氧气和氮气? 4除杂质5重要物质(离子)的检验6推断题二综合实验及应用:1洗气瓶的用途(1)洗气(2)排液取气(3)排气取气用途装置图进出口洗涤剂被吸收物备注1)洗气长进短出NaOH浓CO2 、HCl 、SO2、NO、NO2H2SO4浓H2O、NH3AgNO3溶液HCl 检验为主,并吸收;Ca(OH)2检验CO2检验为主,(吸收弱);水HCl、NH3用途装置图进出口预装剂被收集物根据密度、溶解性2)排液取气气短进液长出水H2、N2、CO、O2、CH43)排气取气短进长出空气H2 、CH4 NH3、CO N2;密度小于空气长进短出O2 、CO2 、HCl、Cl2密度大于空气2干燥管检验、除去混合气中的水蒸气(一般最后除去混合气中的水蒸气)。用途装置图洗气装置作用除水除水、HCl、CO2检验水除水、HCl、CO2进出口长进短出任意任意宽进严(细)出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