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化学140分突破第一轮复习资料(50课时·打包下载!) 第2课时doc--高中化学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832764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届高三化学140分突破第一轮复习资料(50课时·打包下载!) 第2课时doc--高中化学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0届高三化学140分突破第一轮复习资料(50课时·打包下载!) 第2课时doc--高中化学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届高三化学140分突破第一轮复习资料(50课时·打包下载!) 第2课时doc--高中化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届高三化学140分突破第一轮复习资料(50课时·打包下载!) 第2课时doc--高中化学 .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第2课时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的变化 (A卷)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考测点导航:1从不同的视角了解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全面而准确地掌握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这四种隶属于初中课本内容的反应,并能应用于判断新颖而复杂的化学反应的类型。2掌握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3熟悉四种无机基本类型反应的定义、特点。判断四种无机基本反应的类型时,要由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共同确定,只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种类是片面的,易导致误判。如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2KClO3 2KCl + 3O2,Fe +CuSO4 = FeSO4 + Cu,既可能是分解反应也可能为置换反

2、应。4重视置换反应的一般规律:金属置换金属(应记住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置换非金属、非金属置换金属(一般在高温下进行)、非金属置换非金属。注意某些反应的特殊性:最活泼的K、Ca、Na等在溶液(酸除外)中,必定是先与水反应;金属与强氧化性酸发生的不是置换反应,不能生成H2;F2在水溶液中只发生F2与H2O的置换反应。5发生的条件:有难溶的或难电离的或挥发性的物质生成,只要具备上述条件之一,复分解反应就能发生。6能源、材料和信息被称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能源是指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它分为常规能源(如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燃料等),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等)。能源的利用,其

3、实就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物质内部的能量越低,则该物质越稳定,根据反应热,可比较物质内部能量高低。7热化学方程式: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时的注意点: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因为物质呈现哪一种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即:反应物的物质相同、状态不同、H也不同。要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若为同素异形体,要注明名称)。因为H的大小和反应的温度、压强有关。如不特别注明,即表示在101KPa和25。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而是表示物质的量,故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相同物质的化学反应,当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H也同等倍数的改变。H表示:在热化学方程式

4、中H的“+”与“-”一定要注明,“+”代表吸热,“-”代表放热。8反应热的简单计算及比较: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热成正比例;反应热等于生成物总键能减去生成物总键能;某种物质的状态或晶型不同会引起反应热的差异,计算时可将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加减”后,根据反应过程的反应热比较大小。9注意对燃烧热及中和热的概念要点的理解。典型题点击:1通过下列反应不可能得到单质的是( )A 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2下列化学反应,从反应类型看,与其它三个反应不同的是 ( )A用石墨电极电解水 B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共热C苛性钠与稀盐酸的反应 D浓硝酸见光发生的反应 (该题考查学生对分解反应

5、类型的了解答题时应先理解上述反应的反应原理)3某化工厂按如下步骤进行生产:以煤为燃料煅烧石灰石;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充分吸收步骤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使步骤中产生的氧化钙跟水反应;消石灰跟碳酸钠反应。回答题。该厂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物质有:石灰石,纯碱,小苏打,烧碱,二氧化碳,消石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起始原料是、 B起始原料是、C最终产品是、 D最终产品是、该厂生产过程的优点可能有:排放的气体对大气无污染生产过程中的部分产品可作为起始原料使用;无高温作业。其中正确的是( ) A只有 B只有 C和 D和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本题首先要

6、求学生阅读理解出该化工生产中的化学反应原理以及起始原料、中间产物和最终产品,并了解其反应条件,然后分析其反应类型)。4 某单质X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可知( )A当X、Y都是金属时,X一定比Y活泼B当X、Y都是非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C当X是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D当X是非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该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置换反应的理解,解题过程中注意盐可以是正盐,也可能是酸式盐,如NaHSO4溶液与Zn的反应,则是金属置换出非金属。) 5(2003江苏卷)已知在25,101KPa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表示上

7、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8H18(l)+12.5O2(g)= 8CO2(g) + 9H2O(g)H=-48.40KJ/molBC8H18(l)+12.5O2(g)= 8CO2(g) + 9H2O(l)H=-5518KJ/molCC8H18(l)+12.5O2(g)= 8CO2(g) + 9H2O(l)H=+5518KJ/molDC8H18(l)+12.5O2(g)= 8CO2(g) + 9H2O(l)H=-48.40KJ/mol (该题考查学生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正误判断,分析过程中应注意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热有关以及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反应热成正比例)新活题网站 1下列四

8、个反应:氨气与氯化氢混和产生白烟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乙醇和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CH3 COO 和H+ 结合成CH3 COOH。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B C D2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A B C D3中国锅炉燃煤采用沸腾炉逐渐增多,采用沸腾炉好处在于 ( )A增大煤炭燃烧时的燃烧热并形成清洁能源B减少炉中杂质气体(如SO2等)的形成C提高煤炭的热效率并减少CO的排放D使得燃料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本题考查沸腾炉的工作原理以及煤炭中的主要杂质成分和学生对清洁能源的了解)4

9、某单质X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由此可知 ( ) A当X、Y都是金属时,X一定比Y活泼B当X、Y都是非金属时,Y一定比X活泼C当X是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D当X是非金属时,Y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5下列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将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B向饱和食盐水中通直流电C用纯碱除去硬水中的Ca2+离子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人氯气(本题考查学生对复分解反应概念的理解和一些化学反应原理的掌握)6下列反应属于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且无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是 ( )AMnO2与浓盐酸 BFe2O3与稀盐酸CFeO与稀硝酸 DNa2O2与稀硝酸7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10、142.9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 O2(g)=2H2O(l);H =-142.9 KJ/molB2H2(g)+ O2(g)=2H2O(l);H =-571.6 KJ/molC2H2 + O2 = 2H2O;H =-571.6 KJ/molD2H2(g)+ O2(g)=2H2O(l);H =+571.6 KJ/mol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H2SO4与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B在101KPa时,1mol碳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C由C(石墨)C(金刚石);H = +119 kJ/mol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D等

11、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本题考查中和热、燃烧热的概念以及物质所含能量的高低与稳定性的关系)9(全国高考题1996)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1 Q2的是 () A2H2(g)+O2(g)2H2O(l) ;H= Q1 2H2(g)+O2(g)2H2O(g); H= Q2BS(g)+O2(g)SO2(g) ;H= Q1 S(s)+O2(g)SO2(g)H= Q2 C C(s)+0.5O2(g)CO2(g);H= Q1C(s)+O2(g)CO2(g);H= Q2 DH2(g)+Cl2(g)2HCl(g);H= Q10.5H2(g)+0.5 Cl2(g)HCl(g

12、);H= Q210某K2CO3样品中含有Na2CO3、KNO3和Ba(NO3)2三种杂质中的一种或二种。现将13.8克样品加入足量水,样品全部溶解.再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得到9克沉淀。对样品所含杂质的正确判断是( )A肯定有KNO3 ,可能有Ba(NO3)2 B肯定有KNO3,可能还含有Na2CO3C肯定没有Ba(NO3)2,可能有KNO3 D肯定没有Na2CO3和Ba(NO3)2(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及其极值的判断方法)11分别写出由氧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下列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反应条件)O3 ;Na2O2 ;Na2O 。指出以上反应的反应类型 (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13、 D复分解反应 E氧化还原反应 F非氧化还原反应中选择)。1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四个反应方程式:前一个反应的生成物(或其水溶液之一),必须是下一个反应的反应物之一,且这四个反应类型依次是置换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中和反应。 ; ; ; 。13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热241.8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若1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2.444kJ,则反应H2(g)+0.5O2(g)=H2O(l) 的H=_kJ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_ kJmol-1。(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及反应热、燃烧热的计算)第2课时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的变化 (B卷)易错现象1注意热化学方

14、程式的书写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不同点以及其注意事项;2不能完全理解“置换”一词的内含;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时没有能够注意到NaHSO4这种特殊的盐;3考虑反应类型单纯从反应物或生成物角度去片面分析,未能注意到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等典型反应;4没有能够完全理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纠错训练1下列反应中CuO + CO(加热)CuO + H2(加热)K + CuSO4(溶液) CuSO4 + H2O(电解)Fe + CuSO4(溶液),能置换出铜的是 ( ) A B C D2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的是( )ANaOH BH2SiO3 CFe(OH)3 DFeCl23下列

15、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生成盐或水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B凡是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凡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4下列关于化学反应A + B = C + D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A和 B各取10克,混和后让其充分反应,生成C和 D的质量之和一定是 20 g BA与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C与D的质量比C若C和D分别是盐和水,该反应可能是中和反应D若C为单质,B、D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5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H =a KJ/mol H2(g)+1/2O2(g)=

16、H2O(l);H =b KJ/mol2H2(g)+ O2(g)=2H2O(l);H =c KJ/mol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a、b和c均为正值 C反应热的关系:a=b D反应热的关系:2b=c检测提高1我国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元素矿床。提炼时使稀土元素(以R代表)与铁、锰等分离的方法之一是在已处理后的矿石的硫酸浸出液中加入Na2SO4粉末,使稀土的硫酸盐转化为沉淀:R2(SO4)3+ Na2SO4+ xH2O R2(SO4)3 Na2SO4 xH2O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反应要在碱性溶液中进行 B该反应原理属于化合反应C生成的沉淀物属于

17、酸式盐 D反应表明Na2SO4的溶解度更小2为减少汽车对城市大气的污染,近年来中国成功地开发了以新燃料作能源的“绿色汽车”。 这种汽车可避免有毒的有机铅、苯和苯的同系物以及多环芳烃的排放,保护环境。这种“绿色汽车”的燃料是( )A甲醇 B汽油 C柴油 D重油3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 NH4ClO4=N2+4H2O+Cl2+2O2;H0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在反应中高氯

18、酸铵只能起氧化剂作用4一定质量的无水乙醇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Q,它所生成的CO2用过量饱和石灰水完全吸收,可得100gCaCO3沉淀,则完全燃烧1mol无水乙醇时放出的热量( ) A0.5Q BQ C2Q D5Q5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C(s)+O2(g)CO2(g);H=393.5kJ/mol2H2(g)+O2(g)2H2O(g);H=483.6kJ/mol现有0.2mol炭粉和氢气组成的悬浮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共放出63.53kJ的热量。则炭与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1:1B1:2C2:3D3:26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l,HN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

19、方程式:N2 + 3H2 = 2NH3 H=92.4 KJ/mol,则NN键的键能是 ( )A431 KJ/mol B946 KJ/mol C649 KJ/mol D869 KJ/mol7物质的生成热可定义为由稳定单质生成1mol物质所放出的热量,如二氧化碳气体的生成热就是C(s)+O2(g)=CO2(g)的反应热已知下列几种物质的生成热:葡萄糖1259 KJ/mol,H2O285.8 KJ/mol,CO2393.5 KJ/mol。则1Kg葡萄糖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最多可提供的能量为 ( )A3225 KJ B2816 KJ C6999 KJ D15645 KJ8已知下列物

20、质的标准生成热:Fe3O4(s)为1117.13KJ/mol,CO (g) 为110.54 KJ/mol,CO2(g)为393.51 KJ/mol,则反应:Fe3O4(s)+4 CO (g)=3 Fe(s)+4 CO2(g) ;A. H= ( )A14.75 KJ/mol B +14.75 KJ/mol C110.54 KJ/mol D29.5 KJ/mol 9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强下,4体积某气体化合物完全分解后产生1体积磷蒸气和6体积氢气,由此可以推断该气态化合物分子式是 ,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10把试管放入盛有25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mL盐酸于试管

21、中,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由实验推知,氯化镁溶液和氢气的总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11已知X和Y是短周期元素中的同族单质, W、V是化合物,它们有如下反应(式中系数及反应条件均略去):X + W =Y + V,试写出符合上述题意并满足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W是水 ; W、V均是氧化物 。12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它们混合反应时,即产生大量氮气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已知0.4mol液态肼与足量的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氮气

22、和水蒸气,放出256.652KJ的热量。(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又已知H2O(l)H2O(g);H=+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 KJ。(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除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是 。 13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

23、“无影响”)。(4)实验中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用50mL0.50mol/L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141mol气态钠离子和1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mol 氯化钠晶体所释放出的热能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

24、钠晶体晶格能的是 。ANa+(g) + Cl-(g) = NaCl(s) HBNa(s) +1/2Cl2(g)=NaCl(s) H1 CNa(s)= Na(g) H2 D Na(g) e-= Na+(g) H3B. E1/2Cl2(g) =Cl(g) H4FCl(g)+ e-= Cl-(g) H5(2)写出H1与H、H2、H3、H4、H5之间的关系式 。 已知氧化亚铁晶体结构跟氯化钠晶体结构相似,则:(3)氧化亚铁晶体中,跟二价铁离子紧邻且等距的氧离子的个数是 。(4)设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A,若氧化亚铁的密度为g/cm3,则氧化亚铁晶体中二价铁离子与氧离子之间最近距离是 cm(用代数式表示)

25、。(5)若氧化亚铁晶体中有3n个二价铁离子被2n个三价铁离子所替代,该晶体中氧离子的数目将 (填“减少”、“增多”或“保持不变”)。15已知X为和的混合物,取两份等质量的X样品进行下列实验:固体 酸性溶液 无色气体(1)写出、和步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设从步所得固体D的质量为,溶液E中只含有一种金属离子,气体F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试计算取用的每份X的质量和X中和的质量比。16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两种原子间形成1mol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或断开1mol化学键时所吸收的能量。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kJ/mol)PP:198 PO:360 O=O:498 P=O:585试根据这些数据,计算以下反应的Q P4(白磷)(g) + 5O2(g) = P4O10(g); H=Q kJ/mol(提示:白磷是正四面体型的分子,当与氧形成P4O10时,每两个磷原子之间插入一个氧原子,此外每个磷原子又以双键结合一个氧原子)17化肥厂有一个制取水煤气的生产工艺:C(s)+H2O(l)= CO (g)+H2 (g);H=+131kJ/molC(s)+ O2(g)= CO2(g);H=393kJ/mol假定要得到2000Kg水煤气,理论上要多少千克空气才能使炉温回到原来的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