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该不该进校园写作思路示例.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182453 上传时间:2021-04-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机该不该进校园写作思路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手机该不该进校园写作思路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机该不该进校园写作思路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机该不该进校园写作思路示例.docx(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手机该不该进校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手机该不该进校园”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说,学生玩手机会分散注意力,干扰教学秩序,影响学习和集体生活质量,还可能接触到不良信息。也有人说,手机可以作为学习工具,辅助教师教学,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是学校职责之一,不能一禁了之。还有人认为,课堂上和课余时间应该区别对待。对此,文德中学准备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代表的意见,然后再决定是否出台相关规定。请结合材料内容,在学生、教师、家长中任选一种身份,写一篇演讲稿,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

2、作思路示例】吉林一中 高岩 原创思路高度概述材料引出中心论点:手机不该进入校园。当然,手机禁止入校并不等于手机本身是洪水猛兽,在当前时代手机已成为生活必需品,它给我们的生活乃至课余的学习带来了不少便利先简单说两句手机对生活的价值,再说手机对日常课余学习的帮助,再说手机对疫情期间学习的帮助但是当我们回归校园,手机对学习生活的影响基本是不利的,所以,手机不该进入校园。手机入校不利之一(对物质层面的影响):“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尽管手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学习工具,辅助教师教学,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学校提供的电子设备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用手机辅助教师教学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计。相反

3、,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的心智不够成熟,抵抗诱惑的意志不够坚定,而且培养自控力的时间成本又过高,因此手机入校总体是不利的分散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效果,变得越来越贫乏和没文化,成为当代文盲;影响视力,侵占运动时间,损害健康(对个人);干扰教学秩序,增加校方的管理成本(对校方)。手机入校不利之二(对精神层面的影响):“行成于思,而毁于随。”依赖手机,查抄答案,丧失思维能力,形成投机取巧、自欺欺人的习惯;沉迷手机,玩物丧志,丧失学习动力和奋斗拼搏的劲头,迷失人生目标;沉迷手机,陶醉于自己的世界,脱离群体,缺失了情感交流与体验,变得越来越孤僻和没有情趣;接触不良信息,形成拜金、损人利己、偏执等

4、等错误的思想意识和人生观、价值观。前述弊端小则会毁掉一个人,如果不加限制而形成风气,会毁掉一代人,最终会毁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由手机入校的不利拓展到普遍的玩物丧志的结局(由个别到普遍):“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接着举例证明因玩物丧志而毁前途、毁生命、毁国家的事例(高度概括地写),然后回扣到“手机”与学习比、与人生前途比是“忽微”之物,不可于此“忽微”之物上给自己积累祸患。接着写,学生有着人生最美好的年华,要让自己的青春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学生更是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复兴国家的使命,要在最美好的年华中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到为振兴国家而学习当中;而且专心学习可能有所大成。没

5、有手机干扰的好处之一(专注于学习造就人才:小我)“学必专静,而后能有成。”学校是地方,而不是地方;学习成果需要靠专心致志、勤奋踏实地投入才能获得。手机入校无疑是对专心致志学习的一种干扰,没有手机非但不会影响学习效果,相反会造就出一代代杰出的人才举例证明没有手机的时代和没有手机的干扰,因专注于学习而成才的古今名人。没有手机干扰的好处之二(专注于研学造福国家和人类:大我)“君子之学贵乎一,一则明,明则有功。”学生身份决定自身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专心研学不但成就自身,还能成就国家和人类。接着举例证明没有手机的时代和没有手机干扰,专注于研学而造就国家的文明和富强乃至于人类的进步。(唐玄奘专注翻译佛经,传播了佛教文化;潘建伟专注于量子通信的研究,强大了国家;居里夫人专注于放射性元素的研究,造福了人类等等事例)。最后回扣到学生在受教育阶段专心学习必会养成专注研学的习惯,将来在研学类的事业中也很可能取得或作出与前辈伟人相似的大成就、大贡献。当然,手机不能入校不等于学生不能触碰手机,回家的时间可以利用手机适当放松和娱乐,但要掌握度;更可以利用手机查找资料,弥补校内学习的不足,但不能陷入查抄答案的泥潭。总之,课余时间对待手机也要分清轻重,有所选择。只有明确人生的主要目标,朝着学生该走的正确道路专心勤奋地走下去,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