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锅炉事故重点排查表.xlsx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4181870 上传时间:2021-04-15 格式:XLSX 页数:14 大小:3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止锅炉事故重点排查表.xls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防止锅炉事故重点排查表.xls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止锅炉事故重点排查表.xls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止锅炉事故重点排查表.xlsx(1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 6 防防止止锅锅炉炉事事故故实实施施细细则则 项项目目序序号号应应完完成成的的工工作作 检检查查情情况况整整改改完完成成情情况况 是是否否时时间间填填报报人人签签字字 审审核核人人签签字字是是否否时时间间 6.1防防止止锅锅炉炉尾尾部部再再燃燃烧烧事事故故 防止锅 炉尾部 再燃烧 事故 1锅炉空气预热器的传热元件在安装前,严禁采用浸油防腐方式 2 机组基建、调试阶段和检修期间应重视空气预热器的全面检查和资料审 查,重点包括空气预热器的热控逻辑、吹灰系统、水冲洗系统、消防系 统、停转保护、报警系统及隔离挡板等 3 新建燃煤机组尾部烟道下部省煤器灰斗应设输灰系统,输灰系统应能保 证正常投运,以

2、保证未燃物可以及时的输送出去 4 机组基建调试前期和启动前,必须做好吹灰系统、冲洗系统、消防系统 的调试、消缺和维护工作;应检查吹灰、冲洗、消防行程、喷头有无死 角,有无堵塞问题并及时处理 5有关空气预热器的所有系统都必须在锅炉点火前达到投运状态 6 基建机组首次点火前或空气预热器检修后应逐项检查传动火灾报警测点 和系统,确保火灾报警系统正常投用 7 基建调试或机组检修期间应进入烟道内部,就地检查、调试空气预热器 各烟风挡板,确保分散控制系统显示、就地刻度和挡板实际位置一致, 且动作灵活,关闭严密,能起到隔绝作用 8 空气预热器在安装后第一次投运时,应将杂物彻底清理干净,蓄热元件 必须进行全面

3、的通透性检查,经制造、施工、建设、生产等各方验收合 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防止锅 炉尾部 再燃烧 事故 9 基建或检修期间,不论在炉膛或者烟风道内进行工作后,必须彻底检查 清理炉膛、风道和烟道,并经过验收,防止风机启动后杂物积聚在空气 预热器换热元件表面上或缝隙中 10 新建机组或改造过的锅炉燃油系统必须经过辅汽吹扫,并按要求进行油 循环,首次投运前必须经过燃油泄漏试验确保各油阀的严密性 11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出入口烟/风挡板,应能够电动投入,且挡板能全开到 位、关闭严密、指示正确 12若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停转,盘车装置应能够正常投入 13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应设有独立的主辅电机、盘车装置及烟气挡板联

4、锁保 护 14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应设有可靠的停转报警装置,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 停转报警信号,应取自空气预热器的主轴信号,而不能取自空气预热器 的马达信号 15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应设有完善的水冲洗系统,并定期维护,确保处于可 靠备用状态. 16 对于安装SCR脱硝装置的锅炉,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应装设在线水冲洗装 置 17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应设有完善的消防系统,应在空气及烟气侧装设有 消防喷淋水管,喷淋面积应覆盖整个受热面 18 所有燃烧器都必须设置完善的火焰监测保护装置,火焰检测的开关量和 模拟量信号必须在画面中同时有显示,发现不正常及时联系处理 19 应制定锅炉制粉系统和燃烧系统的运行调

5、整措施,防止未完全燃烧的油 和煤粉存积在尾部受热面或烟道上 20油燃烧器必须设置配风器,以保证油枪点火可靠,着火稳定 防止锅 炉尾部 再燃烧 事故 21 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油燃烧器出口必须设计足够的油燃烧空间,保证油 进入炉膛前能够完全燃烧 22 锅炉正常运行中,应定期试验油枪,保证能正常投停,雾化良好,阀门关闭 严密 23 燃油喷嘴要确保雾化良好方可使用,每个喷嘴出厂前应在雾化试验台上 实测雾化合格 24 锅炉燃用渣油或重油时,应能够保证燃油温度和油压在规定值内,保证 油枪雾化良好、燃烧完全 25 采用介质雾化时,应能够保证雾化介质的压力和温度在规定值内;并应 有可靠的雾化介质压力低或燃油

6、压力低保护 26 运行规程应明确省煤器、脱硝装置、空气预热器烟道在不同工况烟气温 度限制值 27 运行中应当严密监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风温度变化情况,当烟气 温度超过规定值、有再燃前兆时,应立即停炉,并及时采取消防措施 28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应设有完善的吹灰装置,并可以保证锅炉在任何负荷 下均可投入 29 如果采用蒸汽吹灰,其汽源应合理选择,且必须与公共汽源相连,以满足低 负荷和机组启动期间的吹灰需要 30投入蒸汽吹灰前必须进行充分疏水,确保吹灰要求的蒸汽过热度 31锅炉负荷低于25%额定负荷时,应坚持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进行连续吹灰 32锅炉负荷大于25%额定负荷时,至少每8h对回转式空气

7、预热器吹灰一次 33 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烟气侧压差增加或低负荷煤、油混烧时,适当增加 吹灰次数 防止锅 炉尾部 再燃烧 事故 34 若锅炉较长时间低负荷燃油或煤油混烧,要根据具体情况利用停炉机会 ,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受热面进行检查 35 做好锅炉启动后的运行调整工作,保证燃烧系统各参数合理,加强运行 分析,以保证燃料燃烧完全,传热合理 36 采用少油无油点火方式启动锅炉机组,应保证入炉煤质,调整煤粉细 度和磨煤机通风量在合理范围,控制磨煤机出力和风、粉浓度,使着火 稳定和燃烧充分 37煤油混烧情况下应防止燃烧器超出力 防止锅 炉尾部 再燃烧 事故 38 采用等离子及微油点火方式启动的机组,在锅

8、炉启动初期,空气预热器 必须连续吹灰 39 锅炉停炉1周以上时必须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受热面进行检查,若有存挂 油垢或积灰堵塞的现象,应及时清理并进行通风干燥 40 机组运行中,如果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阻力超过对应工况设计阻力的150% ,应及时安排水冲洗;机组每次大、小修均应对空气预热器受热面进行 检查,若发现受热元件有残留物积存,必要时可以进行水冲洗 41 对空气预热器不论选择哪种冲洗方式,都必须事先制定全面的冲洗措施 并经过审批,整个冲洗工作严格按措施执行,必须严格达到冲洗工艺要 求,一次性彻底冲洗干净,验收合格 42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冲洗后必须正确地进行干燥,并保证彻底干燥。不能 立即启动引

9、送风机进行强制通风干燥,防止炉内积灰被空气预热器金属 表面水膜吸附造成二次污染 43 锅炉停炉后,严格按照运行规程和厂家要求停运空气预热器,应加强停 炉后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运行监控,防止异常发生 防止锅 炉尾部 再燃烧 事故 44 若发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停转,立即将其隔绝,投入盘车装置。若挡板 隔绝不严或转子盘不动,采取措施无效时,应立即停炉 45 若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未设出入口烟风挡板,发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停 转,应立即停炉 46 在低负荷煤油混烧、等离子点火期间,脱硝反应器内必须加强吹灰,并 严密监控反应器前后阻力及烟气温度 47 干排渣系统在低负荷燃油、等离子点火或煤油混烧期间,需要严密监

10、视 必要时派人就地监控,防止干排渣系统的钢带由于锅炉未燃尽的物质落 入钢带二次燃烧,损坏钢带 48 新建燃煤机组尾部烟道下部省煤器灰斗应设输灰系统,输灰系统应能保 证正常投运,以保证未燃物可以及时的输送出去 49 如果在低负荷燃油、等离子点火或煤油混烧期间电除尘器在投入,电除 尘器应降低二次电压、电流运行,除灰系统在此期间连续输送,防止在 集尘极和放电极之间燃烧 6.2防防止止锅锅炉炉炉炉膛膛爆爆炸炸事事故故 防止锅 炉灭火 事故 1 制定防止锅炉灭火放炮的具体措施,其内容应包括煤质监督、混配煤、 燃烧调整、低负荷运行等,并严格执行 2 发电厂应结合本厂机组实际制定并执行防止锅炉炉膛爆炸事故的

11、技术措 施 3 制定煤质监督制度,开展煤质分析工作,保证入炉煤质量稳定,热值、 硫份、水份等主要指标不发生突变 4完善混煤设施,定期检查检修,满足配煤需要 5 制定并严格执行混配煤制度,保证入炉煤各项指标保持在适烧值范围内 ,并将燃用煤种的煤质分析报告及时通知运行人员 防止锅 炉灭火 事故 6 新炉投产、或改进性大修(尤其当燃烧系统进行改进时)或煤质特性有 重大变化后,应进行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 防止锅 炉尾部 再燃烧 事故 7 新炉投产、锅炉改进性大修后,或当使用燃料与设计燃料有较大差异时 ,应进行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试验 8 当炉膛已经灭火或已局部灭火并濒临全部灭火时,严禁投油助燃油枪、 等离

12、子点火枪等稳燃。锅炉灭火后,应做到先切断燃料,严禁用爆燃法 恢复燃烧 9 在重新点火前进行炉膛吹扫。吹扫空气量一般为额定负荷空气量的25 30%,吹扫时间不得小于5分钟,保证吹扫彻底 10 炉膛负压等参与灭火保护的热工测点应单独设置并冗余配置。必须保证 炉膛压力信号取样部位的设计、安装合理,取样管相互独立,系统工作 可靠,每一个取样管应具备防堵功能 11应配备四个炉膛压力变送器:其中三个为调节用,另一个作监视用 12 炉膛压力保护定值应合理,要综合考虑炉膛防爆能力、炉底密封承受能 力和锅炉正常燃烧要求 13运行规程中应明确规定锅炉炉膛压力运行的控制值、报警值和跳闸值 14 锅炉应装设锅炉灭火保

13、护装置,该装置至少必须包括以下功能:炉膛吹 扫、锅炉点火、主燃料跳闸、全炉膛火焰监视和灭火保护功能、主燃料 跳闸首出等 15 锅炉灭火保护装置必须具备可靠的联锁保护系统,保护定值准确,联锁 合理 16 必须制定并严格持执行锅炉灭火保护装置的维护与管理制度,定期检查 和试验 防止锅 炉灭火 事故 17 新机启动或机组检修后启动时必须进行炉膛压力保护带工质传动试验,试 验不合格不得点火启动 18 锅炉灭火保护装置和就地控制设备电源应可靠,电源应采用两路交流 220V供电电源,其中一路应为交流不间断电源,另一路电源引自厂用事 故保安电源。当设置冗余不间断电源系统时,也可两路均采用不间断电 源,但两路

14、进线应分别取自不同的供电母线上 19 具备完备的火焰检测装置,每个煤、油、气燃烧器都应单独设置火焰检 测装置。保证锅炉在高、低负荷以及适用煤种下都能正确检测到火焰 20 加强对火焰检测装置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不应存在火焰检测装置烧毁、 污染失灵、炉膛负压管堵塞等缺馅,造成锅炉灭火保护装置不能正常投 用 21具备完善的火焰监测冷风系统,并具有冷却风压力低报警和保护联锁 22 制定防止热工仪表、保护、给粉控制电源瞬间失电,造成锅炉灭火的措 施 23 锅炉运行中严禁随意退出锅炉灭火保护。因设备缺陷需退出部分锅炉主 保护时,必须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题下,经总工程师批准才能进行 24 采取措施解决炉膛严重漏

15、风、一次风管不畅、送风不正常脉动、直吹式 制粉系统磨煤机堵煤断煤和粉管堵粉、中储式制粉系统给粉机下粉不均 或煤粉自流、热控设备失灵等问题 防止锅 炉灭火 事故 25加强点火油、气系统的维护管理,消除泄漏点,软管应定期检查和更换 26燃油速断阀应定期进行试验,确保动作正确、关闭严密 27 锅炉点火系统应能可靠备用。定期对油枪进行清理和投入试验,确保油 枪动作可靠、雾化良好 28 在停炉检修或备用期间,运行人员必须检查确认燃油或燃气系统阀门关 闭严密。锅炉点火前应进行燃油、燃气系统泄漏试验,不合格不允许点 火启动 防止锅 炉灭火 事故 29 对于装有等离子无油点火装置或小油枪微油点火装置的锅炉点火

16、时,严 禁解除全炉膛灭火保护;当采用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时,任一角 在180s内未点燃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磨煤机的运行;对于中储式制粉系 统任一角在30s内未点燃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给粉机的运行,经充分通风 吹扫、查明原因后再重新投入 30 加强热工控制系统的维护与管理,防止因分散控制系统死机导致的锅炉 炉膛灭火放炮事故 31 锅炉低于最低稳燃负荷运行时应投入稳燃系统。煤质变差影响到燃烧稳 定性时,应及时投入稳燃系统稳燃 防止锅 炉严重 结焦 1 锅炉炉膛的设计、选型要参照大容量煤粉燃烧锅炉炉膛选型导则( DL/T831-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 2重视锅炉燃烧器的安装、检修和维护质量管理,必

17、须保留好安装记录 3 燃烧器改造后的锅炉投运前应进行炉膛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以检查燃 烧器安装角度是否正确,确定锅炉炉内空气动力场符合设计要求 4 建立氧量计、一氧化碳测量装置、风量测量装置及二次风门等锅炉燃烧 监视调整重要设备的定期校验制度,以确保其指示准确,动作正确 5应制定防止炉膛严重结焦的措施 6 锅炉燃用煤种特性必须与设计相匹配,当煤种改变时,要进行变煤种燃 烧调整试验 7应制定受热面及炉底等部位严重结渣的处理预案 8 运行人员应经常从看火孔等部位检查监视炉膛结焦情况,一旦发现结焦 ,应及时处理 9 运行人员必须了解防止炉膛结焦的要素,熟悉相应的燃烧调整方法,避 免锅炉高负荷工况下缺

18、氧燃烧 10锅炉吹灰器系统正常投入运行,并保持合理的吹灰压力 防止锅 炉内爆 1 新建机组引风机和脱硫增压风机的最大压头设计必须与炉膛及尾部烟道 防内爆能力相匹配,设计炉膛及尾部烟道防内爆强度应大于引风机及脱 硫增压风机压头之和 2 机组进行脱硫、脱硝改造时,应高度重视改造方案的技术论证工作,要 求改造方案应重新核算机组尾部烟道的负压承受能力,应及时对强度不 足部分进行重新加固 防止锅 炉灭火 事故 3 单机容量600MW及以上机组或采用脱硫、脱硝装置的机组,在锅炉主保护 和烟风系统连锁保护功能上应考虑炉膛负压低跳锅炉和负压低跳引风机 的连锁保护;机组快速减负荷(RB)功能应可靠投用 4 加强

19、引风机、脱硫增压风机等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定期对入口调节装 置进行试验,确保动作灵活可靠和炉膛负压自动调节特性良好 5运行规程中必须有防止炉膛内爆的条款和事故处理预案 循环流 化床锅 炉防爆 1 循环流化床锅炉启动前或主燃料跳闸、锅炉跳闸后应根据床温情况严格 进行炉膛冷态或热态吹扫程序,禁止采用降低一次风量至临界流化风量 以下的方式点火 2 精心调整燃烧,确保床上、床下油枪雾化良好、燃烧完全。油枪投用时 应严密监视油枪雾化和燃烧情况,发现油枪雾化不良应立即停用,并及 时进行清理检修 3 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应根据实际燃用煤质着火点情况进行间断投煤操 作,禁止床温未达到投煤允许条件连续大量投煤

20、循环流 化床锅 炉防爆 4 循环流化床锅炉压火应先停止给煤机,切断所有燃料,并严格执行炉膛 吹扫程序,待床温开始下降、氧量回升时再按正确顺序停风机;禁止通 过锅炉跳闸直接跳闸风机联跳主燃料跳闸的方式压火。压火后的热启动 应严格执行热态吹扫程序,并根据床温情况进行投油升温或投煤启动 5 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泄漏后,应尽快停炉,并保留一台引风机运行, 禁止闷炉;冷渣器泄漏后,应立即切断炉渣进料,并隔绝冷却水 6.3防防止止制制粉粉系系统统爆爆炸炸和和煤煤尘尘爆爆炸炸事事故故 防止制 粉系统 爆炸 1 在锅炉设计和制粉系统设计选型时期,必须严格遵照相关规程要求,保 证制粉系统设计和磨煤机的选型,与燃

21、用煤种特性和锅炉机组性能要求 相匹配和适应,且制粉系统防爆能力满足规程的要求 2 在设计期间应重视制粉系统的防爆要求,当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大于 25%(或煤的爆炸性指数大于3.0)时,不宜采用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 制粉系统防爆压力和防爆门的防爆设计符合DL/T5121和DL/T5145的要求 3 应设计可靠足够的温度、压力、流量测点和完备的连锁保护逻辑,以保 证对制粉系统状态测量指示准确、监控全面、动作合理。中间储仓制粉 系统的粉仓和直吹制粉系统的磨煤机出口,应设置至少3个的温度测点和 温度报警装置,并定期进行校验 4 制粉系统设计时,水平管段必须保证5以上坡度,整个系统要做到严密 、内壁

22、光滑、无积粉死角 5 热风道与磨煤机连接部位,以及排粉机出入口风箱的连接部位,应达到 防爆规程规定的抗爆强度 6 对于爆炸特性较强煤种,制粉系统应配套设计合理的消防系统和充惰系 统 7 防爆薄膜应有足够的防爆面积和规定的强度。防爆门的动作方向应能够 避免危及人身和设备的安全;特别不能直对电缆桥架 防止制 粉系统 爆炸 8 制粉系统应设计配置齐全的磨煤机出口隔离门和热风隔绝门,磨煤机出 口隔离门应选用快速关闭的挡板门 防止锅 炉内爆 9 在锅炉机组进行跨煤种改烧时,在对燃烧器和配风方式进行改造同时, 必须对制粉系统进行相应配套工作,包括对干燥介质系统的改造,以保 证炉膛和制粉系统全面达到安全要求

23、 10 做好入厂煤和入炉煤的管理工作,建立煤质分析和配煤管理制度,燃用 易燃易爆煤种应制定完善的防爆措施并提前通知运行人员 11做好“三块分离”和入炉煤杂物清除工作,避免杂物进入磨内 12 要做好磨煤机风门挡板和石子煤系统的检修维护工作,保证磨煤机能够 隔离严密、石子煤能够清理排出干净 13制定并严格执行煤粉仓定期降粉制度 14制定并严格执行停炉前煤粉仓空仓制度 15 根据煤种的自燃特性,建立停炉烧空煤仓制度,防止因长期停运导致原 煤仓自燃 16 运行规程中,应规定磨煤机的出口温度限值,磨煤机运行及启停过程中 严格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不超过规定值 17 运行操作中,特别是在磨煤机启动暧磨和停止过

24、程中,都必须遵守通风 、吹扫、充惰、加减负荷等要求,保证各项操作规范,负荷、风量、温 度等参数控制平稳,避免大幅扰动 18 针对燃用煤质和制粉系统特点,制定合理的制粉系统定期轮换制度,防 止因长期停运导致原煤仓或磨煤机内部发生自燃 19 根据煤仓、粉仓的结构特点,应设置足够的煤仓、粉仓温度测点和温度 报警装置,并定期进行较验 20应制定煤仓、粉仓温度异常升高和粉仓内煤粉自燃的处理预案 防止制 粉系统 爆炸 21 煤粉仓应保持较好的严密性,没有漏风、漏粉等缺陷;煤粉仓内壁应光 滑,不存在积粉死角;煤粉仓抗爆能力应符合规程要求 22定期检查煤仓、煤粉仓仓壁内衬钢板;严防衬板磨漏、夹层积粉自燃 23

25、 定期对制粉系统中可能存在积粉的设备及管道进行检查,并及时处理及 改进,防止积粉的产生 24 定期检查制粉系统入口快关门(关断门)和出口隔绝门,并定期检查联 锁保护可靠投入 25 制粉设备及管道磨损后检修中,应采用挖补钢板全焊接工艺措施;严禁 采用贴补方法,以防止夹层积粉自燃 26制粉系统检修动火前应将积粉清理干净,并正确办理动火工作票手续 27 应对输粉管道系统的气粉混合物流速进行标定;一般应大于18m/s为宜, 防止气、固两相流分层运行,有煤粉沉积产生自燃 28制定及时清除煤中雷管等外来火源的措施,并认真贯彻执行 29 粉仓的吸潮管应完好,管内通畅无阻;吸潮阀的开度应使运行中粉仓能 够保持

26、适当负压 30 制定防止断煤和满煤的措施,一旦出现断煤、满煤问题,必须及时正确 处理 31输粉管道停运时应进行吹扫 防止制 粉系统 爆炸 32 定期对排渣箱渣量进行检查,及时排渣;正常运行中当排渣箱渣量较少 时也要定期排渣,以防止渣箱自燃 33制粉系统充惰系统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充惰灭火系统能随时投入 34 当发现磨煤机内着火时,要立即停止运行,关闭其所有的出入口风门挡 板以隔绝空气,并用蒸汽消防进行灭火,严禁用开启风门挡板的方法降 温 35定期对防爆门进行检查,确保防爆门严密完好,爆破划痕明显 防止制 粉系统 爆炸 36 制定制粉系统在正常运行中,对容易积粉的部位,如锁气器、木屑分离 器

27、等进行定期检查、活动、清理的措施,并认真贯彻执行 37制粉系统发生煤粉爆炸,应查出积粉着火点,采取措施消除积粉 38 煤粉仓、制粉系统和输煤系统附近应设有消防设施,并备有专用的灭火 器材 39 及时消除制粉系统和输煤系统的粉尘泄漏点,降低煤粉浓度。大量放粉 或清理煤粉时,应制定和落实相关安全措施,应尽可能避免扬尘,杜绝 明火 40 煤粉仓投运前应做严密性试验。凡基建投产时未作过严密性试验的要补 做漏风试验 41煤粉仓的灭火系统保持完好,能够随时投用 42消防系统水源、水压等应符合要求 43消防灭火设施应按期进行试验(试验时灭火剂不进入粉仓) 6.4防防止止锅锅炉炉满满水水和和缺缺水水事事故故

28、防止锅 炉满水 和缺水 事故 1 汽包锅炉应至少配置两只彼此独立的就地汽包水位计和三只远传汽包水 位计。水位计的配置应采用两种以上工作原理共存的配置方式 2 取样管应穿过汽包内壁隔层,管口应尽量避开汽包内水汽工况不稳定区 (如安全阀排汽口、汽包进水口、下降管口、汽水分离器水槽处等), 若不能避开时,应在汽包内取样管口加装稳流装置 3 汽包水位计水侧取样管孔位置应低于锅炉汽包水位停炉保护动作值并留 有足够的裕量(一般应大于30mm) 4 水位计、水位平衡容器或变送器与汽包连接的取样管,一般应至少有1: 100的斜度 5 就地联通管式水位计(即玻璃板式、云母板式、牛眼式、电接点式), 必须满足:汽

29、侧取样管为取样孔侧高,水侧取样管为取样孔侧低 防止锅 炉满水 和缺水 事故 6 差压式水位计严禁采用将汽水取样管引到一个连通容器(平衡容器), 再在平衡容器中段引出差压水位计的汽水侧取样的方法;汽侧取样管为 取样孔侧低,水侧取样管为取样孔侧高 7 就地连通管式水位计和差压式水位计的汽、水侧取样门其门杆必须处于 水平位置 8 对于过热器出口压力为13.5MPa及以上的锅炉,其汽包水位计应以差压式 (带压力修正回路)水位计为基准,汽包水位信号应采用三选中值的方 式进行优选 防止制 粉系统 爆炸 9 差压水位计(变送器)应采用压力补偿。汽包水位测量应充分考虑平衡 容器的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必要时采用

30、补偿措施 10 汽包水位测量系统,应采取正确的保温、伴热及防冻措施,两取样管必 须平行敷设,共同保温,中间无保温隔离层;取样门、汽和水侧取样管 、及其之间连通管应保温良好,满足水位计的测量要求 11 汽包就地水位计的零位应以制造厂提供的数据为准,并进行定期核对、 标定 12 定期对汽包水位计进行零位校验,核对各汽包水位测量装置间的示值偏 差,当偏差大于30mm时,应立即汇报,并查明原因予以消除。当不能保 证两种类型水位计正常运行时,必须停炉处理 13 严格按照运行规程及各项制度,对水位计及其测量系统进行检查及维护 。机组启动调试时应对汽包水位校正补偿方法进行校对、验证,并进行 汽包水位计的热态

31、调整及校核 14 新机组验收时应有汽包水位计安装、调试及试运专项报告,并列入验收 主要项目之一 防止锅 炉满水 和缺水 事故 15 当一套水位测量装置因故障退出运行时,应及时联系处理,并在8h内恢 复,若不能完成,应制定措施,经总工程师批准,允许延长工期,但最 多不能超过24h 16锅炉汽包水位高、低保护应采用独立测量的三取二的逻辑判断方式 17 锅炉汽包水位保护所用的三个独立的水位测量装置输出的信号均应分别 通过三个独立的I/O模件引入分散控制系统的冗余控制器。每个补偿用的 汽包压力变送器也应分别独立配置,其输出信号引入相对应的汽包水位 差压信号I/O模件 18 锅炉汽包水位保护在锅炉启动前

32、应进行实际传动校检。用上水方法进行 高水位保护试验、用排污门放水的方法进行低水位保护试验,严禁用信 号短接方法进行模拟传动替代 19 锅炉汽包水位保护的定值和延时值随炉型和汽包内部结构不同而异,具 体数值应由锅炉制造厂确定 20必须建立完善的汽包水位保护投退及审批制度 21 汽包锅炉水位是锅炉启动的必备条件之一,水位显示不正常或保护不完 整严禁启动 22当在运行中无法判断汽包真实水位时,应紧急停炉 23对于控制循环锅炉,应设计炉水循环泵差压低停炉水循环泵保护 24 控制循环锅炉的炉水循环泵差压信号应采用独立测量的元件,对于差压 低停泵保护应采用三取二的逻辑判别方式,当有一点故障退出运行时, 应

33、自动转为二取一的逻辑判断方式,并办理审批手续,限期恢复(不宜 超过8h)。当两点故障超过4h时,应立即停止该炉水循环泵运行 25 对于控制循环锅炉,正常运行中应注意两侧汽包水位的偏差,当偏差超 过30mm时应查明原因并消除 防止锅 炉满水 和缺水 事故 防止锅 炉满水 和缺水 事故 26 对于直流炉,应设计省煤器入口流量低保护,流量低保护应遵循三取二 原则。主给水流量测量应取自三个独立的取样点、传压管路和差压变送 器并进行三选中后的信号 27 直流炉应严格控制燃水比,严防燃水比失调。湿态运行时应严密监视分 离器水位,干态运行时应严密监视微过热点(中间点)温度,防止蒸汽 带水或金属壁温超温 28

34、直流锅炉应设置微过热点(中间点)温度高保护,防止过热器超温损坏 6.5防防止止锅锅炉炉承承压压部部件件失失效效事事故故 严格锅 炉监造 和监理 工作 1 新建锅炉承压部件在安装前必须进行安全性能检验,并将该项工作前移 至制造厂,与设备监造工作结合进行 2 新建锅炉承压部件在制造过程中应派有资格的检验人员到制造现场进行 水压试验见证、文件见证和制造质量抽检 3新建锅炉在安装阶段应进行安全性能监督检验 4在役锅炉结合每次大修开展锅炉定期检验 防止超 压超温 1严防锅炉缺水和超温超压运行 2 严禁在水位表数量不足而导致不能确定正常水位、安全阀全部解列的状 况下运行 3 参加电网调峰的锅炉,运行规程中

35、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按调峰设计 的锅炉,其调峰性能应与汽轮机性能相匹配;非调峰设计的锅炉,其调 峰负荷的下限应由水动力计算、试验及燃烧稳定性试验确定,并在运行 规程制定相应的反事故措施 4 锅炉的蒸发段、过热器、再热器等应有完整的管壁温度测点,以便监视 各受热面的温度,运行中必须严格控制各处壁温,不允许超过规定值, 防止超温爆管 防止超 压超温 5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锅炉超压水压试验和安全阀整定 6 装有一、二级旁路系统的机组,机组启停时应投入旁路系统,旁路系统 的减温水须正常可靠 7 锅炉启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汽温变化速率。在启动中应加强燃烧调整 ,防止炉膛出口烟温超过规定值 8 直流锅炉

36、要严格按照规程规定的负荷点进行干湿态转换操作,并避免在 该负荷点长时间运行 9 受热面使用的材料应合格,材料的允许使用温度应高于计算壁温并留有 足够的裕度; 10 应配置必要的炉膛出口或受热面两侧烟温测点,应加强对烟温偏差的监 视和调整 11 对锅炉承压系统中厚壁容器(如汽包)应设置足够的壁温测点,运行中 应严格按照规程规定控制壁温升降速度和壁温差 防止设 备大面 积腐蚀 1 凝结水的精处理设备严禁退出运行,应规章必须退出时,必须经过总工 程师批准,且持续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否则应停机处理 2 机组启动时应及时投入凝结水精处理设备(直流锅炉机组在启动冲洗时 即应投入精处理设备),保证精处理出水

37、质量合格 3 精处理再生时要保证阴阳树脂的完全分离,防止再生过程的交叉污染, 阴树脂的再生剂应采用高纯碱,阳树脂的再生剂应采用合成酸 4 精处理树脂投运前应充分正洗,防止树脂中的残留再生酸带入水汽系统 造成炉水pH值大幅降低 5 应定期检查凝结水精处理混床和树脂捕捉器的完好性,防止凝结水混床 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跑漏树脂 防止设 备大面 积腐蚀 6 做好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动态模拟试验结果控 制循环水的各项指标,防止凝汽器管材腐蚀结垢和泄漏 7当凝结器管材发生泄漏造成凝结水品质超标时,应及时查找、堵漏 8当运行机组发生水汽质量劣化时,必须严格按 “三级处理”原则处理 9 按照火

38、力发电厂停(备)热力设备防锈蚀导则(DL/T956-2005)进 行机组停用保护 10 安装或更新凝汽器铜管前,要对铜管进行全面涡流探伤和内应力抽检( 24h氨熏试验),必要时进行退火处理 11 凝汽器铜管或不锈钢管试胀合格后,方可正式胀管,以确保胀管的质量 。电厂应结合大修对凝汽器铜管或不锈钢管腐蚀及减薄情况进行检查, 必要时应进行涡流探伤检查 12做好锅炉燃烧调整,改善贴壁气氛,避免高温腐蚀 13 锅炉改燃非设计煤种时,应全面分析新煤种高温腐蚀特性,采取有针对 性的措施 14 采用主燃区过量空气系数低于1.0的低氮燃烧技术时应有完善的防止高温 腐蚀措施,且大小修时必须对锅炉水冷壁管的高温腐

39、蚀情况进行检查 锅炉水冷壁结垢量超标时应及时进行化学清洗 15 对于直流锅炉必须严格控制汽水品质,禁止超标运行,防止水冷壁运行 中垢的快速沉积 1 做好炉外管巡视工作,对管系振动、水击、膨胀受阻、保温脱落等现象 应认真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 2炉外管发生漏气、漏水现象,必须尽快查明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 防止炉 外管爆 破 3 按照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438-2009),对汽包、集 中下降管、联箱、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管道、弯管、弯头、阀门、三 通等大口径部件及其焊缝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对于不 能及时处理的缺陷,应做好相应技术措施 4 定期对导汽管、汽水联络管、下降管

40、等炉外管以及联箱封头、接管座等 进行外观检查、壁厚测量、圆度测量及无损检测,发现裂纹、冲刷减薄 或圆度异常等问题应及时采取打磨、补焊、更换等处理措施 5 定期对汽水系统中的高中压疏水、排污、减温水等小径管的管座焊缝、 内壁冲刷和外表腐蚀现象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防止设 备大面 积腐蚀 6 按照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与支吊架维修调整导则(DL/T616-2006) 的要求,对支吊架进行定期检查。运行时间达到100000h的主蒸汽管道、 再热蒸汽管道的支吊架应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 7 对于易引起汽水两相流的疏水、空气等管道,应重点检查其与母管相连 的角焊缝、母管开孔的内孔周围、弯头等部位的裂纹和冲

41、刷,其管道、 弯头、三通和阀门,运行lOOOOOh后,宜结合检修全部更换 8 定期对喷水减温器检查: (1)混合式减温器每隔1.5万3万h检查一次,应采用内窥镜进行内部 检查,喷头应无脱落、喷孔无扩大,联箱内衬套应无裂纹、腐蚀和断裂 ;(2)减温器内衬套长度小于8m时,除工艺要求的必须焊缝外,不宜增 加拼接焊缝;若必须采用拼接时,焊缝应经100%探伤合格后方可使用。 防止减温器喷头及套筒断裂造成过热器联箱裂纹,面式减温器运行2万 3万h后应抽芯检查管板变形,内壁裂纹、腐蚀情况及芯管水压检查泄漏 情况,以后每大修检查一次 9 在检修中,应重点检查可能因膨胀和机械原因引起的承压部件爆漏的缺 陷 防

42、止炉 外管爆 破 10 机组投运的第一年内,应对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管道的不锈钢温度套管角 焊缝进行渗透和超声波检测,并结合每次A级检修进行检测 11 锅炉水压试验结束后,应严格控制泄压速度,并将炉外蒸汽管道存水完 全放净,防止发生水击 12 焊接工艺、质量、热处理及焊接检验应符合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和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 13 锅炉投入使用前必须按照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国质检 锅2003207号)办理注册登记手续,申领使用证。不按规定检验、申报 注册的锅炉,严禁投入使用 防止锅 炉四管 爆漏 1 建立锅炉承压部件防磨防爆设备台账,制定和落实防磨防爆定期检查计 划、

43、防磨防爆预案,完善防磨防爆检查、考核制度 2 应安装锅炉泄漏监测装置,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可靠运行,以便能及时 发现泄漏的缺陷 3 锅炉发生四管爆漏后,必须尽快停炉。过热器、再热器管发生爆漏时, 应立即停炉,防止扩大冲刷损坏其他管段 4 定期检查水冷壁刚性梁四角连接及燃烧器悬吊机构,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防止因水冷壁晃动或燃烧器与水冷壁鳍片处焊缝受力过载拉裂而造成 水冷壁泄漏 5 做好蒸汽吹灰设备系统的维护及管理。在蒸汽吹灰系统投入正式运行前 ,应对各吹灰器蒸汽喷嘴伸入炉膛内的实际位置及角度进行测量、调整 ,并对吹灰器的吹灰压力进行逐个整定,避免吹灰压力过高。运行中遇 有吹灰器卡涩、进汽门关闭不严

44、等问题,应及时将吹灰器退出并关闭进 汽门,避免受热面被吹损,并通知检修人员处理 防止锅 炉四管 爆漏 6 在对锅炉运行数据和爆口位置、数量、宏观形貌、内外壁情况等信息作 全面记录后方可进行割管和检修 防止炉 外管爆 破 7 应对发生爆口的管道进行宏观分析、金相组织分析和力学性能试验,并 对结垢和腐蚀产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8 运行时间接近设计寿命或发生频繁泄漏的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 ,应对受热面管进行寿命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安排更换 9 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机组和设备,必须按规定对主设备特别是承压管路 进行全面检查和试验,组织专家进行全面安全性评估,经主管部门审

45、批 后,方可继续投入使用 防止超 (超超 )临界 锅炉高 温受热 面管内 氧化皮 大面积 脱落 1 超(超超)临界锅炉受热面设计必须尽可能减少热偏差,各段受热面必 须布置足够的壁温测点,测点应定期检查校验,确保壁温测点的准确性 2高温受热面管材的选取应考虑合理的高温抗氧化裕度 3 做好锅炉受热面和联箱监造、安装阶段的监督检查工作,必须确保用材 正确,受热面内部清洁,无杂物。重点检查原材料质量证明书、入厂复 检报告和进口材料的商检报告 4必须准确掌握各受热面多种材料拼接情况,合理制定壁温定值 5 必须重视试运中酸洗、吹管工艺质量,吹管完成过热器高温受热面联箱 和节流孔必须进行内部检查、清理工作,

46、确保联箱及节流圈前清洁无异 物 6 不论是机组启动过程,还是运行中,都必须建立严格的超温管理制度, 认真落实,严格执行规程,杜绝超温 7严格执行厂家设计的启动、停止方式和变负荷、变温速率 8 机组运行中,尽可能通过燃烧调整,结合平稳使用减温水和吹灰,减少 烟温、汽温和受热面壁温偏差,保证各段受热面吸热正常,防止超温和 温度突变 防止超 (超超 )临界 锅炉高 温受热 面管内 氧化皮 大面积 脱落 9对于存在氧化皮问题的锅炉,严禁停炉后强制通风快冷 10 加强汽水监督,给水品质达到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水质质量标准( DL/T912-2005) 11 新投产的超(超超)临界锅炉,必须在第一次检修时进

47、行高温段受热面 的管内氧化情况检查。对于存在氧化皮问题的锅炉,必须利用检修机会 对不锈钢管弯头及水平段进行氧化层检查,以及氧化皮分布和运行中壁 温指示对应性检查 12 做好对超(超超)临界机组锅炉过热器的高温段联箱、管排下部弯管和 节流圈的检查工作,以防止由于异物和氧化皮脱落造成的堵管爆破事故 。对弯曲半径较小的弯管应进行重点检查 13 严格进行新型高合金材质管道和锅炉蒸汽连接管的使用过程中的监督检 验,每次检修均应对焊口、弯头、三通、阀门等进行抽查,尤其应注重 对焊接接头中危害性缺陷(如裂纹、未熔合等)的检查和处理,不允许 存在超标缺陷的设备投入运行;对于记录缺陷也应加强监督,掌握缺陷 在运

48、行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对可能造成的隐患提前作出预判 防止超 (超超 )临界 锅炉高 温受热 面管内 氧化皮 大面积 脱落 14 加强新型高合金材质管道和锅炉蒸汽连接管运行过程中材质变化规律的 分析: 防止锅 炉四管 爆漏 (1)定期对P91、P92、P122等材质的管道和管件进行硬度和微观金相组 织定点跟踪抽查,积累试验数据并与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 掌握材质老化的规律,一旦发现材质劣化严重应及时进行更换 (2)对于应用于高温蒸汽管道的P91、P92、P122等材质的管道,如果发 现硬度低于180HB,管件硬度低于175HB,应及时分析原因,进行金相组 织检验,强度计算与寿命评

49、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措施 (3)焊缝硬度超出控制范围,首先在原测点附近两处和原测点1800位置 再次测量;其次在原测点可适当打磨较深位置,打磨后的管子壁厚不应 小于管子的最小计算壁厚 奥氏体 不锈钢 小管的 监督 1 奥氏体不锈钢管子蠕变应变大于4.5%,低合金钢管外径蠕变应变大于 2.5%,碳素钢管外径蠕变应交大于3.5%,T91、T122类管子外径蠕变应 变大于1.2%,应进行更换 2 对于奥氏体不锈钢管子要结合大修检查钢管及焊缝是否存在沿晶、穿晶 裂纹,一旦发现应及时换管 3 对于奥氏体不锈钢管与铁素体钢管的异种钢接头在40000h进行割管检查 ,重点检查铁素体钢一侧的熔合线是否开裂 防止超 (超超 )临界 锅炉高 温受热 面管内 氧化皮 大面积 脱落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