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大纲.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4176352 上传时间:2021-04-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大纲.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微生物学实验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微生物学实验(英文):Microbiology Experiments课程编号:18241045课程学分:0.8学分课程总学时:24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前修课程:微生物学二、课程内容简介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内容,是可能从事生物类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微生物学实验主要包括四项基本实验技术,即无菌操作技术、显微技术、纯种分离技术和纯培养技术。微生物实验技术在现代生物学中,特别是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具备微生物实验技术的学生将会顺利完成这些课程的学习。三、实验目标与要求本课程以

2、微生物实验课程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约占1/4 到1/5 时间。教师要掌握每个实验的重点和难点,作好操作示范。教学的主要时间将用于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训练。在学生实际操作训练中,教师要组织好巡视和辅导环节。为提高教学效果,可结合课外小组的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实验准备工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基础知识、注重实践、突出重点、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指导,加强基本实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和操作,训练学生掌握基本的微生物学实验技能和实验技巧,提高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四、学时分配实验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实验类别备 注1

3、油镜使用、无菌操作、简单染色法3验证性实验生态学专业简单染色改为革兰氏染色2革兰氏染色法、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 4验证性实验0.5学分不做3细菌培养特征的观察、蓝细菌(蓝藻)形态的观察、放线菌形态与菌落特征的观察3/2验证性实验除生态学专业观察放线菌个体形态,其余专业不做4霉菌形态及其菌落特征的观察、酵母菌形态及其菌落特征的观察3验证性实验0.5学分不做5培养基的制备、灭菌和消毒、微生物纯系分离4综合性实验6微生物接种技术2验证性实验0.7学分不做7紫外线对微生物的作用、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的作用4综合性实验0.7学分不做8实验室环境及人体表面微生物检测3综合性实实验9结果观察和微生物细胞数量的镜

4、检记数法2验证性实验合计27/28注: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总计24,安排8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占5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占50%。五、教学内容与安排实验一:油镜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及其基本原理;2. 了解分辨率意义;3. 掌握油镜的原理、使用和保养常识。(二)实验主要仪器显微镜,培养箱,冰箱,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烘箱,电磁炉等。(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制片观察细菌形态;2. 操作要点:观察前的准备,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油镜观察。(四)作业1. 使用油镜观察标本时为何要加香柏油?2. 用油镜观察标本时为何不可用调节螺旋向下转的方法来寻找目的物?实验二:微生物学实验的

5、无菌操作(一)实验目的掌握了解无菌操作意义、无菌操作方法。(二)实验主要仪器显微镜,培养箱,冰箱,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烘箱,电磁炉等。(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无菌操作接种或取菌种制片;2. 操作要点:灼烧接种环,火焰封试管口,接种。(四)作业简述无菌操作的意义。实验三:简单染色法(一)实验目的1. 掌握涂片方法;2. 掌握了解染色原理和染色方法。(二)实验主要仪器显微镜,培养箱,冰箱,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烘箱,电磁炉等。(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观察和绘图;2. 操作要点:涂片、干燥、固定、染色、水洗、干燥、观察、绘图。(四)作业绘出枯草杆菌和四联球菌形态图。实验四:革兰氏(Gram)染色法

6、(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革兰氏染色法意义、操作方法;2. 了解影响革兰氏染色的因素;(二)实验主要仪器显微镜,培养箱,冰箱,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烘箱,电磁炉等。(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对不同的细菌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2. 操作要点:涂片固定、初染、媒染、脱色、复染、水洗、干燥、观察、绘图。(四)作业1. 绘图。2. 革兰氏染色关键是哪一步?为什么?实验五: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学习细胞大小测定的原理;2. 掌握细胞大小测定的方法。(二)实验主要仪器显微镜,培养箱,冰箱,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烘箱,电磁炉,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等。(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利用精确长度

7、的台微尺标定目微尺的长度;2. 用目微尺测定细胞大小;操作要点:台微尺标定、细胞大小测定。(四)作业1. 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的标定物镜倍数目镜倍数两尺相重合的格数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m)目镜测微尺物镜测微尺2. 细菌细胞大小测定结果菌名长度(测定数据)宽度(测定数据)实验六:细菌培养特征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细菌群体培养的特征,菌落特征的意义;2. 学习观察记录细菌培养特征的方法。(二)实验主要仪器显微镜,培养箱,冰箱,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烘箱,电磁炉等。(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四联球菌、霉状芽胞杆菌菌落特征的观察;2. 操作要点:观察细菌菌落特征、测量大小

8、。(四)作业观察并记录细菌菌落特征。实验七:蓝细菌(蓝藻)形态的观察(一)实验目的了解蓝细菌细胞结构特征。(二)实验主要仪器显微镜,培养箱,冰箱,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烘箱,电磁炉等。(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使用菌液观察蓝细菌菌丝、细胞;2. 操作要点:制片,观察(四)作业绘图记录蓝细菌的菌丝特征。实验八:放线菌形态及其菌落特征的观察(一)实验目的学习观察记录放线菌培养特征的方法。(二)实验主要仪器显微镜,培养箱,冰箱,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烘箱,电磁炉等。(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灰色链霉菌,双轮链霉菌菌落形态的观察;2. 用插片法观察放线菌菌丝;3. 比较细菌和放线菌菌落特征;4. 操作要点:观

9、察细菌菌落特征、测量大小、插片法观察放线菌菌丝。(四)作业1. 绘图。2. 描述放线菌菌落特征。实验九:霉菌菌形态及其菌落特征的观察(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霉菌与细菌、放线菌的细胞构造的区别。(二)实验主要仪器显微镜,培养箱,冰箱,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烘箱,电磁炉等。(三)实验内容与方法观察记录根霉、黑曲霉、青霉、赤霉菌丝和孢子形态;观察记录根霉、黑曲霉、青霉、赤霉菌落特征;操作要点:观察菌落特征、测量大小(四)作业(1)绘图(2)描述霉菌菌落特征。实验十:酵母菌形态及其菌落特征的观察(一)实验目的1. 掌握酵母菌与细菌、放线菌的细胞构造的区别;2. 掌握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菌落特征的区

10、别。(二)实验主要仪器显微镜,培养箱,冰箱,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烘箱,电磁炉等。(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观察记录酵母菌菌体形态;2. 操作要点:观察菌落特征、测量大小、制片观察酵母细胞形态(四)作业1. 绘图。2. 描述菌落特征。实验十一:培养基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学习培养基的设计原理和制备方法;2. 了解培养基的类别和用途;(二)实验主要仪器显微镜,培养箱,冰箱,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烘箱,电磁炉等。(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制备培养基,分装、包扎;包扎吸管、培养皿;2. 操作要点:称量、加热溶解、搅拌、分装、包扎。(四)作业1. 简述培养基的种类。2. 配制培养基的注意事项。实验十二

11、:灭菌和消毒(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和方法;2. 了解干热灭菌的原理和方法;3. 了解实验室常用的其他灭菌和消毒的方法;(二)实验主要仪器显微镜,培养箱,冰箱,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烘箱,电磁炉等。(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将平皿干热灭菌、培养基和蒸馏水高压蒸汽灭菌;2. 操作要点:干热灭菌160180保温2小时、高压蒸汽灭菌先排除冷空气,然后121,保温20分钟。(四)作业1. 为什么高压蒸汽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需要的温度低且时间短?2. 为什么高压蒸汽灭菌时必须先要排除灭菌锅内的冷空气?实验十三:微生物的纯系分离(一)实验目的1. 了解和掌握纯培养物的意义和用途;2.

12、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纯系分离的原理和方法;(二)实验主要仪器显微镜,培养箱,冰箱,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烘箱,电磁炉等。(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从土壤中分离固氮菌;2. 操作要点:土样采集、培养基制备、倒平板、稀释平板法分离固氮菌、培养、观察、计数。(四)作业1. 记录结果,并计算每克土壤中的固氮菌数。2. 讨论:影响纯系分离的因素有哪些?实验十四:微生物接种技术(一)实验目的了解微生物工作的基本接种法,建立无菌概念,进一步巩固无菌操作。(二)实验主要仪器显微镜,培养箱,冰箱,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烘箱,电磁炉,紫外辐射箱等。(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斜面接种;2. 平板接种;3. 液体接种;4.

13、穿刺接种。(四)作业1. 记录几种接种操作练习结果。2. 何谓无菌概念? 实验十五:紫外线对微生物的作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物理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的原理;2. 掌握测定UV抑制细菌生长的方法;3. 掌握涂平板和倒平板技术。(二)实验主要仪器显微镜,培养箱,冰箱,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烘箱,电磁炉,紫外辐射箱等。(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紫外线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2. 操作要点:倒平板、涂平板、紫外线处理、培养、观察并记录试验结果。(四)作业1. 绘图表示平板上大肠杆菌的生长状况。2. 进行紫外线照射时,为什么要打开皿盖? 实验十六: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的作用(一)实验目的1. 化学因素对微生物

14、生长的影响的原理;2. 用纸片法测定化学因子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二)实验主要仪器显微镜,培养箱,冰箱,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烘箱,电磁炉等。(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紫外线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2. 操作要点:倒平板、涂平板、紫外线处理、培养、观察并记录试验结果。(四)作业1. 测量抑菌圈直径。2. 为什么四联球菌比大肠杆菌对药品敏感?实验十七:实验室环境及人体表面微生物检测(一)实验目的1. 证明微生物的普遍存在;2. 比较不同环境中微生物的数量、类型;3. 认识无菌操作的重要性。(二)实验主要仪器显微镜,培养箱,冰箱,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烘箱,电磁炉等。(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分别在不同

15、场所取样,划线培养,观察结果;2. 操作要点:制作培养基,倒平板,取样,平皿划线,培养,观察(四)作业1. 结果记录:记载每一块平板上的菌落数量、种类、特征:大小、形状、边缘、颜色、高度、透明、干湿等等。菌落特征描述方法如细菌菌落。并与其他同学所做的结果进行比较2. 通过本次实验,在防止培养物的污染与防止细菌的扩散方面,你学到些什么?有何体会?实验十八:微生物细胞数量的镜检记数法(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血球板法的构造,掌握利用血球计数板测定微生物个数的方法。(二)实验主要仪器显微镜,培养箱,冰箱,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烘箱,血球计数板,电磁炉,计数器等。(三)实验内容与方法1. 测定酵母菌悬液的

16、细胞浓度;2. 操作要点:培养酵母,制备菌悬液,血球计数板计数(四)作业1. 计算每ml(g)所测样品的含菌数。 2. 用血球计数板测定微生物的数量有什么优缺点?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1.出席情况:学生必须学习所选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全部实验课程,没有特殊原因不得迟到、早退、缺席,实验指导教师记载学生出席情况。2.实验课程记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下列方式考查并记录学生对实验内容掌握的程度:预习提问;观察学生实验态度和动手操作的熟练程度;了解学生实验结果正确与否;指定项目,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操作。3.实验报告:每次实验完毕,学生须完成实验报告。教师批阅后以5分制记录学生成绩,作为考核重要依据。

17、4.实验成绩:实验课程结束后,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抽选20%30%的学生参加期终实验考核。教师可在实验课程内容范围内指定项目进行考核,并以5分制记录成绩。 实验成绩组成:(1),对于被抽中参加第四条规定的实验考核的学生,实验报告成绩占50%,第二条规定中记载的成绩占20%,期终考核成绩占30%;(2),对其他学生,实验报告成绩占50%,第二条规定中记载的成绩占50% 。百分制,满分100分。实验课程缺席三分之一以上者,或实验课程成绩不及格者不得参加相关理论课程的考试。七、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教材:赵海泉. 基础生物学实验指导:微生物学分册,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主要参考资料:沈萍,范秀容,李广武. 微生物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