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江苏省启东高考模拟试卷(九)--高中物理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748509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江苏省启东高考模拟试卷(九)--高中物理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8年江苏省启东高考模拟试卷(九)--高中物理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江苏省启东高考模拟试卷(九)--高中物理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江苏省启东高考模拟试卷(九)--高中物理 .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8年启东中学高考模拟试卷(九)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B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A的质量等于B的质量,A的轨道半径大于B的轨道半径,设A、B的德布罗意波长分别为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有 B一定有C一定有 D以上三种可能都存在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一房间内,打开一台冰箱的门,再接通电源,过一段时间后,室内温度就会降低B从目前的理论来看,只要实验设备足够高级,可以使温度降低到274C第二类永动机是不能制造出来的,尽管它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它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D机械能可以自发地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可以伞

2、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3太阳的辐射能穿过地球大气层到达地表,主要是由下列何种形式的辐射完成的A红外线 B可见光 C紫外线D射线4如下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和,且,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的一端由Q点缓慢地向左移到P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物体A的高度和两滑轮间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如何变化A物体A的高度升高,角变大B物体A的高度降低,角变小C物体A的高度升高,角不变D物体A的高度不变,角变小5关于人造地球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和地球自转同步,同步卫星的高度和速度大小是一定的B失重和超重的现象是由于地球对物体作用力的改变引起的C第一宇宙

3、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D天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测算出其轨道而发现的6如下图所示,“时空之旅”飞车表演时,演员驾驶摩托车在球形金属网内壁上下盘旋,令人惊叹不已。摩托车沿上图所示竖直轨道做圆周运动过程中A机械能一定守恒B其输出功率始终保持恒定C经过最低点的向心力仅由支持力提供D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与球形金属网直径有关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下列实际的例子中,应用的物理原理表明光是波动的是A在磨制各种镜面或其他光学平面时应用干涉法检查平面的平整程度B拍摄水面下的物

4、体时,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一片偏振滤光片,可以使景象清晰C一窄束白光通过三棱镜色散得到彩色的光带D利用光照射到光电管上产生光电流,进行自动控制8如下图所示,A、B两物体用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置于固定斜面体的两个斜面上的相同高度,处于静止状态,两斜面的倾角分别为37和53,若不计摩擦,剪断细绳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着地时的速度可能相同B两物体着地时的动能一定相同C两物体着地时的机械能一定不同D两物体着地时所受重力的功率一定相同92004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近海,地震引发了海啸,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海啸实际上是一种波浪运动,也可称为地震海浪,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地震波和海啸都是由

5、机械振动引起的机械波B波源停止振动时,海啸和地震波的传播立即停止C地震波和海啸都有纵波D从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出机械波能将能量从振源向外传播10如下图所示,半径为R的环形塑料管竖直放置,AB为该环的水平直径,且管的内径远小于环的半径,环的A、B及其以下部分处于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管的内壁光滑。现将一质量为,带电荷量为的小球从管中A点由静止释放,已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释放后,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并在BDA间往复运动B小球释放后,第一次达到最高点C时对管壁无压力C小球释放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经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的压力之比为15D小球释放后,第一次经过最低点D和最高点C时对管壁的压力之比为5111

6、测声室内的地面、天花板和四周墙壁表面都贴上了吸音板,它们不会反射声波。在相距6m的两侧墙壁上各安装了一个扬声器和,俯视如下图,两扬声器的振动位移大小、方向完全相同,频率为170Hz。一个与示波器Y输入相连的麦克风从点开始沿、两点连线缓缓向右运动,已知空气中声波的波速为340m/sA麦克风运动到距离点1.5m处时示波器荧屏上的波形为一直线B麦克风运动过程中除在、两点外,示波器荧屏有5次出现波形最大C麦克风运动过程中示波器荧屏显示的波形幅度是不变的D如果麦克风运动到、连线的中点停下来之后,麦克风中的振动膜将始终处于位移最大处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3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

7、求作答)12根据下表的实验器材(电源E1、E2供选用),设计一电路来测量定值电阻R0的阻值,要求方法简捷。器材(代号)规格电流表(G)量程(0300A),内阻电阻箱(R1)阻值范围(0999.9)电阻箱(R2)阻值范围(099999.9Q)待测电阻(R0)阻值约10电源(E1)电动势约2V(内阻不计)电源(E2)电动势约4V(内阻不计)开关两只,导线若干(1)试设计测量电路,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2)写出测量的表达式,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其测量值较真实值(填“偏大”或者“偏小”)。13学过单摆的周期公式以后,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钟摆产生了兴趣,老师建议他们先研究用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的方木板(

8、如一把米尺)做成的摆(这种摆被称为复摆),如下图所示。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C点为重心,板长为L,周期用T表示。甲同学猜想:复摆的周期应该与板的质量有关。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是悬点到重心的距离为L2。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大于L2。理由是:若OC段看成细线,线拴在C处,C点以下部分的重心离O点的距离显然大于L2。为了研究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探索:(1)把两个相同的木板完全重叠在一起,用透明胶(质量不计)粘好,测量其摆动周期,发现与单个木板摆动时的周期相同,重做多次仍有这样的特点,则证明了甲同学的猜想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2)用表示把板长为L的复

9、摆看成摆长为L2单摆的周期计算值(),用T表示板长为L复摆周期的实际测量值。计算与测量的数据见下表:板长Lcm255080100120150周期计算值s0.701.00l.271.411.551.73周期测量值Ts0.811.161.471.641.802.01由上表可知,复摆的等效摆长L/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为了进一步定量研究,同学们用描点作图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所选坐标如下图。请你在坐标纸上作出图像,并根据图像中反映出的规律求出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其中是板长为L时的等效摆长,)。四、计算或论述题(本题共6小题,共89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

10、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的单位)14如下图所示,两面平行的玻璃砖下表面涂有反射物质,一束与上表面成30入射的光线,在右端垂直标尺上形成了A、B两个光斑,A、B间距为4cm,已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面出形成两光斑的光路网,并求此玻璃砖的厚度。15在车厢顶上吊有一单摆,摆长为L,如下图所示,当小车向左运动时,悬线偏向竖直方向的左边一个恒定的角度,使这个单摆摆动,摆动的平面与小车的前进方向在同一平面内,测得振动周期为T,求放在该车厢地板上质量为M的物体在相对车厢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16中国首个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将分三个阶段实施:首先

11、在2007年发射环绕月球的卫星“嫦娥一号”,深入了解月球;到2012年发射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进行实地探测;到2017年送机器人上月球,建立观测站,实地实验采样并返回地球,为载人登月及月球基地选址做准备。设想我国宇航员随“嫦娥”号登月飞船登陆月球,在飞船贴近月球表面时可近似看成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仪器:A计时表一只,B弹簧秤一把,C已知质量为的物体一个,D天平一只(附砝码一盒)。宇航员测量出飞船在靠近月球表面的圆形轨道绕行圈所用的时间为,飞船在月球上着陆后,宇航员利用所带的仪器又进行了第二次测量,并利用测量结果计算出了月球的半径和质量。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1)说明

12、宇航员是如何进行第二次测量的?(2)利用宇航员测量的量(用符号表示)来求月球的半径和质量。17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的上表面是一光滑的曲面,末端是水平的,如下图所示,小车被挡板P挡住,质量为优的物体从距地面高H处自由下落,然后沿光滑的曲面继续下滑,物体落地点与小车右端相距,若撤去挡板P,物体仍从原处自由落下,求物体落地时落地点距离小车右端多远?18如下图所示,ABCDE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轨道,ABC为直轨道,AB光滑,BC粗糙,CDE为光滑圆弧轨道,轨道半径为R,直轨道与圆弧轨道相切于C点,其中圆心O与BE在同一水平面上,OD竖直,。现有一个质量为的小物体(可以看作质点)从

13、斜面上的A点静止滑下,小物体与BC间的动摩擦因素为,现要使小物体第一次滑入圆弧轨道即刚好做简谐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物体过D点时对轨道D点的压力大小。(2)直轨道AB部分的长度。19如下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长cm,两板间距离cm,A板比B板电势高300V,即V。一带正电的粒子电荷量C,质量kg,从R点沿电场中心线垂直电场线飞入电场,初速度ms,粒子飞出平行板电场后经过界面MN、PS间的无电场区域后,进入固定在中心线上的O点的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区域(设界面PS右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不受界面的影响)。已知两界面MN、PS相距为cm,粒子穿过界面PS最后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线上的荧光屏EF上。求(静电力常数)(1)粒子穿过界面PS时偏离中心线RO的距离有多远?(2)点电荷的电荷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