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冷链物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预案.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4167689 上传时间:2021-03-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产品冷链物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预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农产品冷链物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预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产品冷链物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产品冷链物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预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农产品冷链物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预案1.1 响应条件根据确定的危险目标,以及危险目标发生灾害的破坏、伤害程度,确定预案分级响应条件,由公司总经理即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宣布应急预案启动。应急预案启动条件如下:(1) 当出现项目机械设备伤害,并造成人员伤亡等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2) 当大量液氨发生泄漏,并造成人员伤亡和影响到较大面积的情况下,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3) 当废水治理系统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行,造成较大面积污染的情况下,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4) 其他危险事故时,需要启动本预案的,由应急领导小组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1.2 响应分级事件的实际级别与响应级别密切相关,但可能有所不

2、同。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环境保护部第17号令)关于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重大环境事件(级)、较大环境事件(级)和一般环境事件(级)的分级是事件级别,不是响应分级。公司根据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将响应级别分成如下三级:I级:完全紧急状态;级:有限紧急状态;级:潜在紧急状态。事件的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取决于公司一期工程液氨泄漏的类型、火灾爆炸强度、事件对人体健康和安全的即时影响,事件对外界环境的潜在危害,以及事件单位自身应急响应的资源和能力等一系列因素。I级:完全紧急状态事件范围大,难以控制,如超出了本单位所辖场所,使临近的单位受到影响,或者产生连锁反应,次生出其他危害事件;或危害严重,对生

3、命和财产构成极端威胁,可能需要大范围撤离;或需要外部力量,如政府派专家、资源进行支援的事件。级:有限紧急状态较大范围的事件,如限制在单位内的现场周边地区或只有有限的扩散范围,影响到相邻的生产单元;或较大威胁的事件,该事件对生命和财产构成潜在威胁,周边区域的人员需要有限撤离。例如:危险化学品存放区域受暴雨威胁、危险化学品贮罐出现少量泄漏等。有限紧急状态事件通常通过使用单位的整体力量能够得到控制。级:潜在紧急状态环境事件可以被第一发现人或所在部门力量控制,一般不需要外部援助。除所涉及的设施及其邻近设施的人员外,不需要额外撤离其他人员。事件限制在单位内的小区域范围内,不会立即对生命财产构成威胁。例如

4、:可以很快扑灭的小型普通火灾;可以很快隔离、控制和清理的液氨少量泄漏等。I 级完全紧急状态下,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政府公安消防、安监、环保有关部门、上级管理部门或其他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警,请求支援;并根据应急预案或外部的有关指示采取先期应急措施。级有限紧急状态下,需要调度本企业专业应急队伍进行应急处置;在第一时间内向单位高层管理人员报警;必要时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请求援助,并视情况随时续报情况。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同单位一起处置事件。级潜在紧急状态下,可完全依靠单位自身应急能力处理。发生事件时,往往会出现次生事件或衍生事件,甚至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液氨系统的密封泄漏,可能从很

5、小的泄漏到每分钟泄漏几升,泄漏物会加速对该区域的污染,这样就会出现事件级别的变化。若应急救援行动采取了不当的措施,同样极有可能导致事件升级,使小事件变成大事件。因此,在实际处置事件时,需要应急协调人随时判断形势的发展,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1.3 响应程序事故发生事故一旦发生,应立即启动应急系统的响应程序。响应程序按过程分为接警、响应级别确定、应急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几个过程,如图1.1所示。接警信息反馈N警情判断响应级别Y事故报告相关人员到位信息网络开通应急资源调配现场指挥到位发布应急,启动警报器人员救助+医疗救护工程抢险+现场监测警戒与交管人员疏散环境保护专家支持应急启动

6、救援行动扩大应急N事态控制请求增援现场清理解除警戒善后处理事故调查Y应急恢复总结评审应急结束图1.1 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结构图(1) 接警设备部值班人员必须在接警第一时间与现场进行联系确认,并采取一切办法切断事故源。并根据应急响应分级标准初步判断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及响应级别,如果事故不足以启动应急体系的最低响应级别,响应关闭,同时立即向总指挥汇报。若需启动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由总指挥启动。当应急预案启动后,在相应范围内用警报器发出声、光警报。 (2) 应急启动及救援行动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由总指挥启动警报系统,并根据响应级别通知各相关人员到位。总指挥须立即在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

7、指挥部负责指挥全过程应急救援行动,并协调专业队伍间的相互配合,以及对外界的联络。具体步骤如下: 报警通过空中报警器及电话,按事故类型进行报警: 立即通知区公安部门和社区组织、村、社等相邻单位协助紧急疏散工作,确保居民群众的安全。 立即成立危险指挥部,指挥部由公安、消防、事故单位、社区等领导组成,统一组织指挥抢险,疏散工作。 设立警戒区和警戒线,警戒标志,保证事故抢险和应急疏散秩序。 立即派出本单位应急抢险队员分赴居民区帮助群众应用有效的疏散方法正确逃生,如遇火灾、爆炸事故时,阻止人群远距离围观,同时保持绝对安全距离。毒物(气)泄漏要求居民尽量不要外出和站立上风处,并关闭好门窗或有组织地进行有效

8、疏散。(3) 应急恢复应急结束后,进入临时应急恢复阶段,对现场进行清理,进行人员清点及撤离,警戒解除。立即成立2个专门工作小组: 在总指挥领导下,组成由设备、保卫、生产、技术、环保、设备和发生事故车间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组成由设备、动力、机修、电修和发生车间单位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4) 应急结束a、程序终止条件确认现场危机已经解除,确认现场的环境不会再次发生危险,由总指挥向上级领导汇报,得到同意后终止应急处置程序。b、处置现场评估通过应急处置过程,对各个岗位在处置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在总指挥指挥下,组成由安全、

9、保卫、生产、技术、环保、设备和发生事故车间参加的事故调查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总结事件的起因、发现问题的诱因,在公司内进行安全经验分享,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组成由设备、动力、机修、电修和发生事故车间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1.4 应急响应措施1.4.1液氨泄漏事故处置措施1、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1)氨压缩机发生漏氨事故后,先切断压缩机电源,马上关闭排气阀,吸气阀(双级氨压缩机应同时关闭二级排气阀及二级吸气阀)如正在加油,应及时关闭加油阀。(2)应将机房运行的机器全部停止,操作人员发现压缩机漏氨时立即停机并根据自己所处位置,在关闭事故机

10、时顺便将就近运行的机器断电。(3)如漏氨事故较大,无法靠近事故机,应到室外停机,停机后立即关闭所有油氨分离器进气阀及与事故机吸气相连的低压桶出气阀。(4)迅速开启氨压缩机机房所有的事故排风扇。(5)在处理事故时,用水管喷浇漏氨部位,使氨与水溶解,注意压缩机电机的防水保护。2、压力容器漏氨事故处理此类事故,原则是首先采取控制,使事故不再扩大,然后采取措施将事故容器与系统断开,关闭设备所有阀门,漏氨严重不能接近设备时要采取关闭与该设备相联接串通的其它设备阀门,用水淋浇漏氨部位,容器里氨液及时排空处理。属于此类设备有:油氨分离器、冷凝器、高压贮液桶、中冷、排液桶、集油器、放空气器、低压贮液桶等。(1

11、)油氨分离器漏氨油氨分离器漏氨后,如压缩机正在运行工作中,应立即切断压缩机电源,迅速关闭该油分离器的出气阀、进气阀、供液阀、放油阀及关闭冷凝器进气阀,压缩机至油氨分离器的排气阀。(2)冷凝器漏氨(立式、卧式、蒸发式冷凝器)冷凝器漏氨后,如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应立即切断压缩机电源,迅速关闭所有高压桶均压阀和其它所有冷凝器均压、放空气器阀,然后关闭冷凝器的进气阀、出液阀。工艺允许时可以对事故冷凝器进行减压。(3)高压贮液桶漏氨高压贮液桶漏氨后,立即关闭高压贮液桶的进液阀、均液阀、出液阀、放油阀及其它关联阀门。如氨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迅速切断压缩机电源,在条件及环境允许时,立即开启与低压容器相联的阀

12、门进行减压、排液、尽量减少氨液外泄损失,当高压贮液桶压力与低压压力一致时,应及时关闭减压排液阀门。(4)中间冷却器漏氨中间冷却器漏氨后,当压缩机处于运行状态,应立即切断该机电源,关闭压缩机的一级排气阀、二级吸气阀及与其它设备相通的阀门,同时开启放油阀进行排液放油减压。(5)低压贮液桶漏氨低压贮液桶漏氨后,当系统压缩机处于运行中,应立即切断压缩机电源,关闭压缩机吸气阀,同时关闭低压贮液桶的进气、出气、均液、放油及其它关联阀门,开启氨泵进液、出液阀及氨泵,将低压贮液桶内氨液送至库房蒸发器内,待低压贮液桶内无液后关闭氨泵进液阀。(6)排液桶漏氨排液桶漏氨(在冲霜、加压、排液、放油工作中)时,应立即关

13、闭排液桶的所有与其它设备相连阀门,根据排液桶的液位多少进行处理。如液量较少,开启减压阀进行减压;如液量较多时,应尽快将桶内液体排空,减少氨的外泄量。(7)集油器漏氨集油器漏氨时,或在放油过程中,都应立即关闭集油器的进油和减压阀。(8)放空气器漏氨放空气器漏氨,应立即关闭混合气体进气阀、供液阀、回流阀、蒸发回气阀。(9)设备玻璃管破裂、油位指示器漏氨设备玻璃管破裂、油位指示器漏氨液时,当上、下侧弹子失灵,应立即关闭批示器上、下侧的弹子角阀,尽早控制住氨液大量外泄。(10)氨瓶漏氨氨瓶属于移动式压力容器,氨瓶必须每二年进行一次定期检验,使用12年应报废。如发现瓶壁有裂纹、严重腐蚀、凹陷、鼓包、变形

14、等缺陷以及未经定期检验,应禁止使用。在加氨的过程中漏氨,应立即关闭氨瓶出液阀,加氨站的加氨阀,用水淋浇漏氨部位,迅速将氨瓶推离加氨现场。3、蒸发器漏氨库内蒸发器漏氨包括冷风机、墙排管、顶排管等,处理原则:应立即关闭蒸发器供液阀、回气阀、热氨阀、排液阀、并及时将蒸发器内氨液排空。如在冲霜过程中,应立即关闭冲霜热氨阀、关闭排液阀、开启回气阀进行减压。如在库房降温过程中,应立即关闭蒸发器供液阀、氨泵系统停止运行。确定漏氨部位,可做临时性处理,能打管卡的采取管卡紧固,减少氨的外泄量。并开启排风扇强制通风,尽量减少库房的氨浓度。清除蒸发器内氨,在条件、环境允许情况下,可采取适当的压力,用热氨冲霜的方法,

15、将蒸发器内氨液排回排液桶,减少氨液损失和库房空气污染。4、阀门漏氨发现氨阀门漏氨后,应迅速关闭事故阀门两边最近的控制阀,并用堵阀门泄漏专用器具进行堵漏。如容器上的阀门漏氨,应关闭泄漏阀前最近的阀门,关闭容器的进液、进气等阀门。在条件、环境允许时,应迅速开启有关阀门,向低压系统进行减压排液。在处理泄漏事故时,应开启排风扇进行通风换气。5、管道漏氨如发现管道漏氨后,应迅速关闭事故管道两边最近的控制阀门,切断氨液的来源。并采取临时打管卡的办法,封堵漏口和裂纹,然后对事故部位抽空。6、加氨装置漏氨(加氨站)在加氨过程中,加氨装置漏氨,应迅速关闭加氨装置最近的阀门和氨瓶的出液阀。7、处理漏氨事故时氨的排

16、放如容器设备漏氨,在容器内氨液较多的情况下,必须将容器内的氨液排放到其它容器内或排放掉。氨液的排放分为系统内排放和向系统外排放。向系统内的排放:一般应采取设备的放油管及排液管排放,将漏氨容器的氨液排至其它压力较低的容器内。向系统外的排放,在特殊情况下,为了减少事故设备的氨液外泄,避免伤亡事故发生,将氨液通过串联设备放油管与耐压胶皮管放入泄氨池中,以保证安全。在向外界排放氨液或氨气时,要注意阀门不要开的过大、过猛、防止胶管连接处脱落,造成意外事故发生。1.4.2液氨泄漏事故处置程序处置程序如下:(1)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好救援队伍进行集合,安排救援工作任务。(2)派人穿戴好防毒面具和防护服到氨罐旁观

17、察液氨的泄漏大小、压力和温度值。如果泄漏量大,温度超过50,压力上升到1.5Mpa以上时,要通知应急救援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同时应急中心应向九龙坡区区政府、安监、消防及相邻单位报告险情,告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3)应急中心发布通知,撤离无关人员到安全区域,同时切断与氨罐的电源、明火源。(4)派出消防气防与应急疏散队到现场进行保护和维持秩序,同时派人到出入公司的公路两侧实行公路交通管制,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5)应急小组组长必须亲临现场进行指挥救援工作,并安排机修组到氨罐现场进行设备修复。(6)用高压水枪向高浓度的泄漏区喷射水雾,以溶解和吸收氨气。(7)安排好医务人员到事故发生地附

18、近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8)建议安排好大型抽风机对事故现场进行抽风,加速氨气的扩散。(9)准备好雾状水、砂土、抗性泡沫等灭火器材到现场等待,以防进一步发生火灾。(10)事故排除后,检查现场,检查氨罐氨气剩余浓度。(11)事后对事故进行调查,召开事故分析会,总结事故和救援经验教训,并写出书面报告,送于上级和环保部门。1.4.3 火灾事故处置措施1、发现起火,立即报警,再通知应急小组,启动应急预案,消防灭火。2、组织救援小组,封锁现场,疏散人员。3、灭火工作结束后,对现场进行恢复清理,对环境可能受到的污染范围内的空气、水进行取样监测,判定污染影响程度和采取必要的处理。4、调查和鉴定事故原因,书面作

19、出事故评价报告。1.5人员紧急撤离、疏散措施1.5.1 事故现场人员的清点、撤离(1) 事故现场人员清点的目的在于发现是否有下落不明的人员,同时为人员撤离做好准备。(2) 一般预警应急水平不用清点、集合人员。企业应急水平则在受影响的厂房和厂区局部地区进行清点、集合人员。社会应急水平则清点、集合厂区的全部人员。(3) 负责划分事故现场的隔离区域和疏散区域职责的安全环保人员负责清点、集合人员。安全环保人员以话筒等方式告知事故现场人员集合地点位置、撤离方式(步行或车载等)、安个场所(主要是厂区外的道路)、行走路线、时间,以及清点时出现人员失踪情况的对策。(4) 清点、撤离应组织向上风向的安全地带进行

20、。1.5.2 非事故现场人员的紧急疏散(1) 企业应急水平需要紧急局部疏散非事故现场人员。(2) 企业应急水平以厂房为隔离区域。(3) 非事故现场人员紧急疏散的目的在于防止因为事故态势扩大造成非事故现场人员受到伤害,同时也是为了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快速展开、保证事故现场秩序不会受到无关人员的干扰。(4) 负责划分事故现场的隔离区域和疏散区域职责的安全保卫人员负责疏散人员。安全环保人员以话筒等方式告知非事故现场人员疏散时间、范围、地域、机动的路线、疏散的方法、疏散的方式(步行或车载等)、安全场所、行走路线。(5) 紧急疏散组织向上风向的安全地带进行。1.5.3 周边区域单位人员疏散的方式、方法

21、当事故危急周边单位时,由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向政府以及周边单位书面发送警报。事态严重紧急时,通过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直接联系政府以及周边单位负责人,由应急救援小组组长亲自向政府或负责人发布消息,提出要求组织撤离疏散或者请求援助。在发布消息时,必须发布事态的缓急程度,提出撤离的具体方法、方式和路线。1.5.4 事故现场隔离区的划定为防止无关人员误入现场造成伤害,按危险区的设定,建立警戒区域,划定事故现场隔离区范围。(1)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2)除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3)注意事故区风向,尤其是下风向周围环境,对事故区厂外道路要实施临时戒严

22、措施。(4)戒严区域内严禁火种,迅速控制泄漏扩散区域方向的可能产生明火的地点,控制室关严门窗,扑灭火种。限制车辆通行。(5)泄漏的危险物质可能扩散相邻单位,应尽快联络通知对方,说明情况,要求采取避险措施。(6)泄漏的危险物质可能扩散影响到更大区域,应尽快联络通知各政府职能单位,说明情况,请求协助处理。1.5.5 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道路隔离或交通疏导办法(1)事故中心区外的道路疏导由消防气防与应急疏散队负责,在警戒区的道路口上设置“事故处理,禁止通行”字样的标识。并指定专人负责指明道路绕行方向。(2)事故波及区外道路由政府交通管理部门负责。禁止任何车辆和人员进入,并负责指明道路绕行方向。1.5.

23、6 撤离前后的报告(1) 事故调查人员负责记录在应急救援响应期间事故发生发展的过程、进行的主要应急行动、采取的补救措施和应急防护措施、事故可能发展的态势。(2) 事故调查人员将记录情况随时报告总指挥。(3) 记录应包括总结工作的描述,如总结经验、完善预案、修改有关规程和制度等。1.6抢险、救援1.6.1抢救原则(1)发生伤亡事故,抢救、急救工作要分秒必争,及时、果断、正确,不得耽误、拖延。(2)救护人员进入有毒气体区域必须两人以上分组进行。(3)救护人员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护。(4)救护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了解中毒物质及现场情况,防护器具佩戴齐全。(5)迅速将伤员抬离现场,搬运方法要

24、正确。(6)搬运伤员时需遵守下列规定:根据伤员的伤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法和工具,注意保护受伤部位;呼吸已停止或呼吸微弱以及胸部、背部骨折的伤员,禁止背运,应使用担架或双人抬送;搬运时动作要轻,不可强拉,运送要迅速及时,争取时间;严重出血的伤员,应采取临时止血包扎措施;救护在高处作业的伤员,应采取防止坠落、摔伤措施。抢救触电人员必须在脱离电源后进行。1.6.2人员防护一般泄漏的防护要求:头部防护:可能接触泄漏的盐酸雾时,必须佩带防毒面具。身体防护:穿工作服。参加救护、救援人员必须按规定戴好个人防护器具,并注意风向。1.6.3人员监护参加救护、救援的人员应以互助监护为主,按照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

25、提下进行救护原则处理。在救援中因为不可预见的因素而导致队员受伤的,其他救援人员发现时必须向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并作出是否申请支援的决定。若申请支援时,由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达预备救援队进入事故现场参加救援的命令,同时将受伤人员带离危险地区。当发生以下情况时,应急救援人员可以先撤离事故现场再报告:事故已经失控;应急救援人员个体防护装备损坏,危害到自身安全时;发生突然性的剧烈爆炸,危急到自身生命安全。1.7控制事故扩大的措施一旦发现液氨泄漏或火灾事故,应立即报告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部立即联络环保及抢险抢修队修复设备,无关人员应在消防气防与应急疏散队的带领下,迅速撤离泄漏区至安全区域,并进行隔离、设置警示标志,严格限制出入。应急救援人员注意个体保护,严禁身体任何部位直接接触泄漏物,建议配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水沟等限制性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