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浙江省金华第一学期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卷--高中物理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85838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2007学年度浙江省金华第一学期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卷--高中物理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6-2007学年度浙江省金华第一学期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卷--高中物理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6-2007学年度浙江省金华第一学期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卷--高中物理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2007学年度浙江省金华第一学期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卷--高中物理 .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6-2007学年度浙江省金华一中第一学期高三物理期中考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关于质点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质点做自由落体运动,每1S内重力对质点做功相等B、如果质点做平抛运动,每1S内质点的动量增量都相同 C、如果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每1S内质点所受合力的冲量都相同 D、如果质点做竖直上抛运动,每1S内质点的动量增量都不同2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角的力F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由静止开始运动秒后的速度为,则在这个过程中力F对物块做功和力F对物块作用的冲量的大小分别是( )A、 B C D 3、一小型宇宙飞船在高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果飞

2、船沿其速度的反方向弹射出一个质量较大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与飞船都可能按原轨道运行B、物体与飞船都不可能按原轨道运行C、物体运行的轨道半径无论是多少,飞船运行的轨道半径都一定增加D、物体运行的轨道半径有可能不变4 质量为的物体在距地面高处,以的加速度竖直下落到地面,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重力势能减少B物体的动能增加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 D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5、某河水的流速与离河岸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甲表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要使船以最短的时间渡河,则( )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75sB、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必须始终与河岸垂直C、船在河水中航行

3、的轨迹是一条直线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是5m/s6.如图所示,小物体A沿高为h、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以初速度V0从顶端滑到底端,而相同的物体B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从同等高度竖直上抛,则( ) A两物体落地时速度的竖直分量相同 B两物体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 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7.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到t1秒末关闭发动机作匀减速运动,到t2秒末静止.其速度-时间图像如下图所示,图中内角,若汽车牵引力做功为W,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平均功率的大小分别

4、为P1和P2,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W=W1+W2 B.W1W2 C.P=P1+P2 D.P1=P28、一辆电动自行车铭牌上的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规格后轮驱动直流永磁电动机车型26”电动自行车额定输出功率120 W 整车质量30 kg额定电压40 V最大载重120 kg额定电流35 A一质量M=70 kg的人骑此电动车沿平直公路行驶,所受阻力为车和人总重量的002倍若仅在电动车提供动力的情况下,以额定功率行驶,取g=loms2,则( )A此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6 msB此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5 msC此车速度为3ms时的加速度为o4 ms2D此车速度为3 ms时的加速度为o3 ms29、如图

5、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从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槽的最上端由静止滑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圆槽不动,m可滑到右边的最高点B、若地面光滑,m也可滑到右边的最高点C、若圆槽不动,m滑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D、若地面光滑,m和半圆槽在滑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动量也守恒10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v运动,每隔时间T轻轻放上相同的物块,当物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后,相邻两物块的间距大小( )A与物块和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大小有关B与物块的质量大小有关C恒为vTD由于物块放上传送带时,前一物块的速度不明确,故不能确定其大小s/mt/so105446abc11、两个小木块B、C中间夹着一根轻

6、弹簧,将弹簧压缩后用细线将两个木块绑在一起,使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这时它们的运动图线如图中a线段所示,在t=4s末,细线突然断了,B、C都和弹簧分离后,运动图线分别如图中b、c线段所示。从图中的信息可知( )A、木块B、C都和弹簧分离后的运动方向相反B、木块B、C都和弹簧分离后,系统的总动量增大C、木块B、C分离过程中B木块的动量变化较大D.木块B的质量是木块C质量的四分之一 12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与质量为m的物体组成弹簧振子,物体在一竖直线上的A、B两点间做简谐运动,A点恰好是弹簧恢复原长的位置,点O为平衡位置,C为O、B之间的一点。已知振子的周期为T,某时刻物体恰好经过C向上

7、运动,则对于从该时刻起的半个周期内,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动能变化量一定为零B弹簧弹性势能的减小量一定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量C物体受到回复力冲量的大小为mgT/2D物体受到弹簧弹力冲量的大小一定小于mgT/2二、实验题(16分)13在实验室里采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以下所提供的测量工具中必需的是( ) A直尺 B游标卡尺 c.天平 D.弹簧秤 E秒表(2)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则在用这个装置实验时(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所得“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为(用装置图中的字母表示) 。 14、现要利用第13题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

8、测出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静止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球所做的功,请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说明实验中要测的物理量 _。(2)利用测量出的物理量,写出摩擦力对小球所做的功的表达式(重力加速度g已知): _。15、某同学为估测摩托车在水泥路上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设计了下述实验:将输液用500mL的玻璃瓶装适量水后,连同输液管一起绑在摩托车上,调节输液管的滴水速度,刚好每隔1.00s滴一滴。该同学骑摩托车,先使之加速至某一速度,然后熄火,让摩托车沿直线滑行。下图为某次实验中水泥路面上的部分水滴(左侧为起点)设该同学质量为50kg,摩托车质量为75kg,g=10m/s2。根据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可

9、估算(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骑摩托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 _ m/s2摩托车加速时的牵引力大小为_ _ N。4.528.3112.1115.899.619.799.9810.17单位:m16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是起始点,A、B、C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甲同学根据同一条纸带,同一组数据,用重锤在OB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将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O记为第1个点,图中的B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9个点因此他用vB=gt计算跟B点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这样验证时的系

10、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动能的增加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同学根据同一条纸带上测量出的数据,算出AB之间的距离以及BC之间的距离, 利用公式算出纸带下落时的重力加速度,并用这个加速度当作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计算出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同时用AC段的平均速度作为B点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从而算出动能的增加量,这样验证时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动能的增加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三、计算题(8+99+9+10=36分,要求字迹清楚,步骤详尽)17、设想宇航员完成了对火星表面的科学考察任务,乘坐返回舱返回围绕火星做圆周运动的轨道舱,如图所示。为了安全,返回舱与轨道舱

11、对接时,必须具有相同的速度。已知返回舱返回过程中需克服火星的引力做功,返回舱与人的总质量为m,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火星的半径为R,轨道舱到火星中心的距离为r,不计火星表面大气对返回舱的阻力和火星自转的影响,则该宇航员乘坐的返回舱至少需要获得多少能量才能返回轨道舱?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的长斜面上有一带风帆的滑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滑块质量为m,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帆受到的空气阻力与滑块下滑速度的大小成正比,即。(1)写出滑块下滑加速度的表达式。(2)写出滑块下滑的最大速度的表达式。(3)若,从静止下滑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中直线是t0时的速度图线的切线,由此求出和k的

12、值。19.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小物块放在一质量为M=4kg的足够长的木板右端,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0.2,木板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物块用劲度系数k=25N/m的弹簧拴住,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开始时整个装置静止,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现对木板施以12N的水平向右恒力(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求:(1)物块达到最大速度时差离出发点多远?(2)若弹簧第一次拉伸最长时木板的速度为1.5m/s,则从开始运动到弹簧第一次达到最长的过程中系统产生的内能是多少?20、如图所示,一段凹槽A倒扣在水平长木板C上,槽内有一小物块B,它到槽两内侧的距离r均为木板位于光滑水平的桌面上,槽与木板间的摩擦不计,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B、C三者质量均为m,原来都静止现使槽A以大小为v0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已知当A和B发生碰撞时,两者速度互换求:(1)A、B发生第一次碰撞后,过多长时间发生第二次碰撞。(2)凹槽A对木块B能做的总功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