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79623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9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实录.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9 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前游戏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聊聊天,好吗?生:好!师:我来做个小调查,咱们班的同学中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的请举手?(有四分之一左右同学举手。)师:我们班外地来的学生们很多。今天来我们学校停课的老师也有很多来自外地,作为小主人的我们能想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吗?介绍的时候,要介绍自己的名字,来自哪里,最好能用一句家乡话欢迎大家,当然,你实在不会讲家乡话,那你也可以用普通话表示欢迎。好吗?生:我叫张小红, “欢迎大家来杭州”。( 生用杭州话,掌声)生:我叫梁声,欢迎大家来杭州。(普通话)生:我叫汪一宏。欢迎大家。(用宁波话说)。师:(重复学生的宁波话),不错。师:同学们,离上课还有2

2、分钟,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把你看到的知道的大声说出来告诉大家,好吗?看谁的知识最丰富。 (看录像,跟着图片同步说:登上月球太空漫步;潜入深海;可视电话;高速火车;火箭;互联网;机器狗;电脑;视频聊天。)师:同学们的知识真丰富。这些事物都是在20世纪发现或发明的。那你们知道一个世纪是多少年?生:100年。师:哪知道20世纪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吗?生:1900-1999。师:还有不能的说法吗?生:1991-2000。师:对,对一个世纪的记时有这两种方法。我们现在生活在哪个世纪?它是从哪一年到哪一年?生:21世纪师:从哪一年到哪一年。生:2001-2100师:还有另一种计法?生:2000-209

3、9。师:明白了世纪的概念,又见识了20世纪这么多的新事物。我们可以上课了吗?生:可以。课堂教学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课文,题目是(指黑板上板书)生读:呼风唤雨的世纪师: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路甬祥爷爷专门为我们少年儿童写的。知道他是哪里人吗?生无一人举手。师:没有人知道?没关系,老师来告诉你们,路甬祥爷爷是我们浙江慈溪人。作为浙江人的我们感到骄傲不骄傲?生:骄傲!师:是的,老师也感到很自豪呢!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过课文了,我们先一起来交流一下词语自学的情况。(出示词语:依赖、哲学家、远洋船舶、农耕社会、潜入深海、出乎意料、呼风唤雨)

4、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些词语,把音读准确。(生自由读)师:谁愿意来读一读?我们专心听,如果他读得不准或不对的,等会儿我们帮他指出来。指名一生读。“远洋船舶”读成“远航船舶”。师:他读得很认真,要表扬。只是一个地方出现了小错误,谁听出来了?生:他把“远洋船舶”读成“远航船舶”。师对读错的学生:你能再读一遍吗?生再读“远洋船舶”,非常准确。师:谁愿意再来读一读?再指一生读,把“潜入深海”的“潜”读成了第三声。师马上板书“潜”,并标注拼音。师;“潜”是第几声?生:第二声。师:要把第二声读干净。一起读。生齐读“潜入深海”,读得准确。师:听得出来,同学们词语预习得比较充分。那本课中的词语,哪个你知道大

5、概的意思?生:“依赖”就是依靠别人。师:用找近义词的方式来理解,好的。其他同学呢?生:“远洋船舶”就是到很远的地方去的船舶。师:是的,“远洋船舶”就是在大海洋里航行的船舶。生:“潜入深海”就是深入到海底最深的地方。师:对极了!生:“出乎意料”就是想象不到。师:超过了自己的想象,是吧?生点头。生:“呼风唤雨”以前就是神仙就是想到风来就风来,想要雨来就雨来(听课老师笑)。师:对,具有超自然的力量。生:“农耕社会”就是农民靠耕种生活的社会。师:那家看到过什么是农耕社会吗?(课件出示“农耕社会”图片)大家看,这是一幅农耕社会的写照图,你们仔细观察,农耕社会里,农民使用的工具是如此的生:简朴。师:简朴是

6、形容人的生活的。应该是简陋或者生:简单。师:对,简单。农耕社会里人们只能靠天吃饭,假如连续暴雨,老百姓可能生:颗粒无收,忍饥挨饿。师:可能还会居无定所,流离失所。是吧?生:是的。师:大致理解了词义后,让我们再把这些词语齐读一遍。生再次齐读词语。师:课文说,20世纪是个(出示第一自然段,生齐读)。师出示第二自然段,引读:是谁来呼风唤雨呢?生接:当然是人类。师: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生接: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师:在这一问一答中,你发现了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生:这是一个设问句。师:知道什么是设问句吗?生:一问一答的句子叫设问句。师:准确的说是自己提问自己回答的句子叫设问句。设问句能一下子吸引读者的注意

7、力,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用一用,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师: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曹老师发现很多同学提出了一个共同的很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说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边说边在课题后打上一个大问号)除了这个问题,我想请你们再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围绕你们提出的问题来学习。谁愿意来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指一生读第二自然段。师:读得不错。不过,有一个地方要注意,谁听出来了?生:是“超过”不是“超越”。师:对,读课文我们要字字准确。让我们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遍,注意读准确。生齐读带“超过”的句子。师:围绕这段话你能提哪些问题?请你在书上做上小记号,也可

8、以写一写关键词。师巡视,点拨“可以从词语中去发现问题”。师:经过思考很多同学又有了新的问题,谁先来交流?生:发现了什么发明了什么?师:很好,想知道20世纪的发明和发现具体有哪些,是吗?(板书:发明发现?)生:靠什么来发现和发明?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课文哪一句其实就已经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了?生: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师对提问的学生:你明白了吗?该生点头。生:那些发明和发现使人们有了哪些改观?(板书:改观?)师,好,同学们都能抓住关键词来提问,非常好。你们关注到课文中的泡泡了吗?(出示泡泡:“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的?)师:课文的泡泡也可以帮我们提问的。读一遍这个问题。生齐读:发现与发明有

9、什么区别呢?师(指黑板上):这么多的问题都是同学们自己提出来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发现和发明具体有哪些?”请默读课文,把你找到的句子划出来。生默读课文,教师巡回了解。师:课文中的“发现”和“发明”有哪些?生读:发现是“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发明是“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师:你为什么认为上面的是发现,下面的是发明?生解释不清楚。师:为什么这么分?能告诉大家理由吗?谁能帮他?生1:发现是不了解的东西,发明是人类创造的东西。生2:深

10、海原先是有的,不是发明创造出来的。生3:发明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以前没有的。生4:因为“月球”、“深海”、“百亿光年外的天体”、“原子核世界的奥秘”这些都是原来就又得,是人们发现的,“电视”、“程控电话”这些原先是没有的,后来人们造出来的。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得相当准确。曹老师也去查了词典,词典里是这样阐述的,谁来读给大家听?出示“发现”和“发明”词典中的意思,请一生读。师:“发现”和“发明”这两个词表面看上去很相近,可仔细推敲,却差别很大。正如前面这位同学所说,“发现”是看到或找到原先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点红“看到或找到”),“发明”是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点红“创造出来的”)。师:我这儿

11、有两个句子,你能来选一选,填一填吗?出示填空:1、人们登上月球前( )了宇宙飞船,登上月球后,( )月球上没有生命。2、人们为了( )海洋深处的秘密, ( )了各种新型的海底探测仪。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填一填。生自由读,填空。师:谁来填一填?分别请请两位学生个别说,均选择正确。师:通过词典中词义的验证,我们知道刚才这位同学没有分错。那么就请男生读“发现”部分,女生读“发明”部分。 男女生分读。师:读着读着,你发现这个句子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生:一个在表达发现,一个在表达发明。师:是呀,那是怎么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呢?就是在写出来的时候语言上有什么特点?生:他们用了举例子的方法。师:对,路甬

12、祥爷爷为了让我们对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有真切的认识,举了大量的例子。(板书:举例子)还有什么特点?生读: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师:你把句子读了一遍,那这个句子表达的特点在哪里?生说不出来。师:我们把她刚才读的句子再读一遍,一起来体会体会。生自由读。师:再读后,你发现了什么?生:结构很对称,都是“怎么样什么东西”。师:是呀,不仅句式对称,而且用词很精妙,不同的事物用上不同的动词。板书:用词精妙。师:这么美妙的句子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齐读。师:是呀,作者不但用词精妙,而且举了很多例子,让我们对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有了清楚的认识。让我

13、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么美妙的句子。 学生齐读写“发现”和“发明”的句子。师:世纪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发现”和“发明”外,还有其他的“发现”和“发明”吗?生:电脑和移植手术。生:霓虹灯广告出现在巴黎大街上生:发现了青霉素。生:发明了空调。生:还有试管婴儿。师:世纪的“发现”和“发明”非常多,老师也去找了一些,你们看(出示)0世纪的发现:电子、X射线、放射线、 维生素、 青霉素、 激光、DNA、太阳风20世纪的发明:计算机、人造卫星、核武器、空调、洗衣机、霓虹、冰箱、立体电影、数字音乐、无线电、塑料 、试管婴儿、石英钟、拉链、圆珠笔师: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多不多?生:多!师:20世纪的发现和发明仅

14、仅是课文中提到的和老师列出来的这些吗?生:不是。师:你从哪里体会到的?生:省略号。师:是啊,省略号说明20世纪的发明和发现还有很多很多!你能学着课文的样子,选一至两种发现和发明来说说吗?学生迟疑。师:让我来帮帮你。出示词语:普及 制造 发射 使用 发射 开启 欣赏师:看着这些词语,结合上面的发明和发现慢慢想。生:20世纪发射了卫星。生:20世纪发明了计算机。生:20世纪,人类普及电脑,使用冰箱、空调等。师:仿着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这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学习的方法。20世纪,我们拥有了这么多的“发现”和“发明”,在古时候人们又是怎样生活的,和20世纪之间这种巨大的变化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

15、34自然段,找一找。师: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是怎样的社会,刚才我们说过了。假如老天爷不高兴,人们就得生:挨饿。生:人们就得受苦。师:是的,农耕社会里,人们的生活十分贫乏。那时没有(生接读,下同)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仅仅是没有这四样东西吗?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出示句式:农耕社会里,没有( ),没有( ),没有( ),也没有( )。生:农耕社会没有汽车,没有火车,没有远洋船舶,也没有空调。师:我们说的时候,要是能按类别来说,就更好了。前面三个都是交通工具,建议把“空调”换成“飞机”,好吗?生:没有电脑,没有空调,没有数字电视,也没有洗衣机。师:面对如此贫乏的生活,人们只能

16、通过幻想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在最近的一百年当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竟纷纷变成了现实。他们的哪些愿望变成了现实?生:千里眼就是现在的望眼镜。生:我觉得千里眼就是雷达。生:顺风耳就是现在的电话。生:腾云驾雾就是现在的飞机。生:顺风耳就是现在的传真机。生:腾云驾雾就是现在的火箭。师:还有古代的其他美好幻想在20世纪变成现实的吗?生:古代人们幻想能够呼风唤雨,20世纪,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进行人工降雨。师:多么神奇啊!生:古代人们幻想能像海龙王一样在海底遨游,20世纪,人类发明了潜水艇。师: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

17、那就是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师:读着这句诗,你有什么感受?生:现在的科学技术改变了很多。师:你从哪看出来?生:从“千树万树梨花开”看出变化真大。生:我感受到变化快。“忽如一夜春风来”指的是时间很短。师:是呀,20世纪相对于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来说,是很短的一小段。作者引用一个诗句就把世纪在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时间之短,但变化之多、之大、之快表现得淋漓尽致。多么让人惊叹!那就用惊叹的语气再来读一读这句话!生读句子,读出了“惊叹”!师:当我们看了古代和20世界的对比就让我们再来读读第三、四自然段部分句子,再次感受农耕社会和世纪的不同之处吧!请女生读写农耕社会的段落,请男生读写20世

18、纪发明和发现的段落。出示对比段落,男女生读相应的语段。师:通过刚才的对比朗读,大家知道路甬祥爷爷在向我们阐明古今人们生活的巨大改观,用的是什么表达方法?生:对比。师:有更确切的说法吗?生:作比较。师:非常正确。(板书:作比较)通过古今作比较,让我们对科学带给人们的舒适和方便有了强烈的感受!这就是“作比较”的妙用!古今对比,让我们知道是科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怎能不说生: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师:读得自豪一点!我们怎能不说生自豪的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师: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在20世纪帮助人们呼风唤雨的发明和创造吧!这一次看,要带着一个问题,边看边想:古时候人们渴望什么,现在人类

19、又发明了什么呢?静静地想。(看课前录像,登月部分老师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生边听边看录像边想。)师:你能选择一种自己印象最深的科学技术用上“作比较”的方法在作业纸上来写一写吗?(提供作业纸:过去;世纪。三分钟后反馈。)生:过去人们对海洋神秘的幻想,于是就有了美人鱼的传说。20世界人们发明了氧气管和潜水艇,实现了遨游海洋的梦想。生:过去人们希望可以千里传音。20世纪有了电话,实现了千里外通话的梦想,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交往。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自己提出了问题,解决了问题,而且学着课文的表达方法把自己印象最深的科学技术介绍给大家。下课之前,老师想再问问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生:下一个世纪会是怎样的?生:世纪还有哪些发明和发现?生:在22世纪能不能发明增高,妇女减肥的药等?师:同学们提到的这些问题,还有课文还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在下节课的学习甚至是今后的学习中一起来交流、探讨、研究!谢谢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