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75820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内容摘要】情感教育是教学的根本,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关键词】 情感教育 情感氛围 情感信息 出情入理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是教学的根本。正如著名教育家夏沔尊所说:“教育不能没有情感”,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足

2、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材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占据相当的篇幅,这里有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忠、对事业的追求、对信念的执著;这里有赤子之心、莫逆之交、朋友之情、手足之谊;这里有拍案而起的激愤、催人泪下的凄切、细雨霏霏的柔婉;天地动容的悲惨;这里有开怀的笑、嚎啕的哭、会心的悦、无名的愁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发掘出作品的这些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呢?因而,我认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环节:一、创设课堂的情感氛围。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得罗说:“没有情感这个因素,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创设一个良好

3、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他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影响下的特定情感表达。因此,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教师就抓住本教材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引带入境。导语的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击情,才能扣击心灵。那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以及结合课文所做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会创设一种学习情境,会激活学生思维,会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比如我在教故乡一课就设置了这样一个导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我们都深爱自己的故乡,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写故乡、思故乡。赞美故乡的风土人情

4、抒发对故乡的离情别绪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激动和欣喜鲁迅也是凡人,他一九一九年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感受又是如何呢,我们来跟随故乡中“我”的足迹一起去感同身受一下吧这样就激起学生带着情感去体会“我”回故乡的喜乐悲愁了。 二、读出文本的情感信息。“三分诗,七分读”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寓于朗读训练中。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试想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

5、的效果吗?文章的多种风格,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的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比如沁园春雪上阕要读的豪情万丈、下阕要读的居高临下、最后三句要读的意气轩昂才能体现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而爸爸的花儿落了以沉缓的声音、深切的语调来朗读才能体味爸爸对女儿的无限深情和盼望女儿长大、懂事的情感。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以低沉的喉音,

6、平静的叙述闻一多作为学者是做了再说的态度;随之音量逐渐加大、音速逐渐加快。情感也逐渐由激动愤怒自豪,这样闻一多先生当时爱憎分明的感情、悲愤的神情、有力的手势就如在眼前了。同样只有抱着掏心掏肺的心态、带着恳切无比的语气朗读才能体会得到出师表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良苦用心要使学生在读时读得真、悟的深,语文教师在课前还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做,那就是广采博览,深刻透彻的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并把这一信息传达给学生。三、理解情感要出情入理。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深刻阐明情感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因此在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激发时

7、要顺势引人课文深层次的学习中。将知识转化为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此时教学的重点落到学生对作品意境如何理解和让学生如何介入并创新思辨的层面上。教师或以解词析句为手段,或以剖析结构为依据,或以时空范围为线索都要披文入情,出情入理。抓住情感与情理的联系,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丰富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从而深刻领会作品创造的艺术意境,完成由情入理,寻文悟道的思维迁移。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比如设计醉翁亭记教学时,“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就是传神之笔,为了讲透这个“醉”,就可用“前呼后拥”的方法引导学生

8、进入情感意境中。前者是作者在政治上遭遇坎坷隐含着他的一丝失落,一丝无奈之情,酒成了他解除烦忧的良药,醉成了他忘却失意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还把滁州城治理得政治清明并书写文章,这种自我排遣的方法,在无奈之下也算是一种乐事。这种久藏心头的情感一下喷涌而出,就象喝了酒一样感到甜美、欣喜、兴奋和陶醉。在这种情感意境的想象中,学生自然能体会到作者的深情。再比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忧”、“乐”情;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悲”、“恨”情;天净沙 秋思中马致远的思乡情;再塑生命海伦凯勒的师生情;风筝中作者的手足情等等,都是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中表现出来的“文感”、“象感”“意感”、“情感”,来领悟起深刻的哲理。这

9、样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例如教完故乡一文后,针对作者文后抒情,我布置一道题目:中年以后的“水生”和“宏儿”,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情”,反衬封建社会的“恶”,起到了“课”尽而“情”未了的效果。让学生在愉悦中提高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之我认为语文教师应是情感教育的设计师、迁移者,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浅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学校:平顶山市叶县洪庄杨乡初级中学作者:马春歌联系电话:137818912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