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歌写作案例---陈玉芳.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63448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天的歌写作案例---陈玉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秋天的歌写作案例---陈玉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秋天的歌写作案例---陈玉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天的歌写作案例---陈玉芳.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秋 天 的 歌-多角度写作教学案例随县柳林镇中心学校 陈玉芳【教学背景】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最苦恼的问题莫过于作文教学。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时间呆在教室里,很少走出校园亲近自然,体验生活,严重缺乏生活基础,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无物,只有骨架,没有血肉。那么,怎样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让学生的作文丰满鲜活起来?于是,我尝试着组织了一次多角度的写作训练,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本次作文的写作内容是为秋天谱写一曲赞歌,即学习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2、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多角度写作的能力,3、引导学生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赞美之

2、情。4、鼓励学生创作诗歌【教学重点】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多角度写作的能力【教学方法】品味赏析、自主创作【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准备】要求同学们课外搜集吟咏秋天的古诗词和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抄写在笔记本上,并做简要的分析。 【教学过程描述】一、导入话题师:同学们,我们常常赞美春的明媚灿烂,歌颂夏的热情奔放,吟咏冬的含蓄深沉,却很少去欣赏秋的飒飒飘逸。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为秋天谱写一曲赞歌吧!(多媒体展示课题)二、吟咏秋诗,竞说秋词师: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搜索一下大脑中储存的有关秋天的古诗词和描述秋天的词语,比一比,看谁记得多。(此环节主要将学生课前准备的素材展

3、示出来,并选取有代表性的诗词和词语展示在多媒体上,让他们对秋天有一个感性认识,为下一步走进秋天、了解秋天以及多角度描述秋天作准备。)学生推荐的古诗:刘禹锡的秋词、马致远的秋思,还有白居易的暮江吟、杜牧的山行等。有一位基础较好的学生居然推荐出唐初诗人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师:大家一下子记起这么多吟咏秋天的古诗,请同学们分析一下所咏诗词是如何描写秋天的,主要从哪个角度(如视觉、听觉、触觉等等)描写秋天?抒发了诗人怎样思想感情?请推荐该诗的同学进行分析。师:为了分析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同学们按以下句式表达:诗人从 的角度,描述秋天 ,抒发了 的情感。学生分析

4、较好的有如下诗词:刘禹锡秋词从视觉的角度,描写出了秋天晴朗天空下白鹤凌空飞舞的奇景,表达了作者乐观向上的豪迈情怀。马致远的秋思也是从视觉的角度来写的,树是枯的,藤是老的,连乌鸦都是昏的,描述了秋天凄凉的气氛,写出了一个天涯游子的悲伤之情。虞世南蝉“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则是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蝉声高而远,从而说明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师:经过分析,我们明白了名家都是从某个或几个角度描写秋天具体的物像,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古诗是这样,描写秋天的词语也是这样。下面我们来进行比说描写秋天的词语: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出许多描写秋天的词语:秋风萧

5、瑟、天高云淡、秋高气爽、金桂飘香、枫林尽染、一叶知秋、叠翠流金、硕果累累、盈盈秋水、蟹肥橘黄、飘逸轻柔、林寒涧肃、水落石出(有代表性的词语出示在多媒体上)师:积累了这么多的词语,它们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描述秋天的?众说纷纭:秋风萧瑟(听觉)、天高云淡(视觉)、秋高气爽(视觉、触觉)、金桂飘香(味觉)、叠翠流金(视觉)、飘逸轻柔(触觉)师: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词语,都是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来描述秋天,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仿照这种写法,进行下面的写作训练。三、观察落叶,多角度描写此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打开思路,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来礼赞秋天的落叶。(多媒体上展示落叶飘飞的画面)师:同学们

6、,面对这落叶飘飞景象,可以观其形,也可以听其声,还可以嗅其味,更可以触其体(当然这些都是想象),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觉,引发不同的情思。那么,下面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角度或几个角度(可以是视觉、也可以是听觉、还可以是嗅觉等等),用你们的妙笔描述这美丽的景象吧!可以用诗的形式也可以用散文的形式来写,50字左右。任务布置后,学生都静静的思考着,默默地书写着。大部分同学完成后,开始进行交流。下面摘取的比较好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生1:我是从视觉、触觉、嗅觉等方面用诗的形式来写的。秋风萧瑟/叶儿在风中翻飞着,起舞着/悠悠滑过我的脸颊/透过一丝余香/诉说着凋零的无奈/ 轻轻滑至手中/似有些粗糙而又清新/饱

7、含着秋天的气息/ 慢慢滑过我的指间/凉爽凉爽的/留下了秋天的感觉生2:我是从听觉方面用散文的形式来写的。沙沙,伴随着一阵萧瑟的风,一片落叶飘飘悠悠从天而降,似一曲荡人心肠的小调,又似一支动人心弦的华尔兹,悠长连绵,令人陶醉。生3:我是从嗅觉方面用散文的形式来写的。一片叶子悠悠的落在地上,拾起放在手心,轻轻靠近鼻孔,微润的泥土气息沁入心间,幽远宁神,让人少了一份浮华,多了一份宁静。师:太妙了!我仿佛看到一片片多姿多彩、多情多味的秋叶。写秋叶是这样,描述整个秋天也可以这样多角度写作。下面就请同学们试试你的身手吧,你们一定能行!四、自选角度,创作小诗秋天的歌经过前面几个环节的训练,学生心中有了写秋的

8、具体内容,也掌握了一些赞美秋天的方法。因而此环节的重点是自选角度,创作小诗来歌咏秋天。此次写作的具体要求:1、仿照示例,选择好写作的角度,自主创作小诗秋天的歌2、小诗分五行,第一句点明秋天的特征,最后一句总结。3、写好后,各小组推荐优秀作品进行全班交流。师示例:秋天的歌秋天,是繁忙的,你看那弯腰挥镰的农民,你瞧那浇水施肥的身影,你听那“快碾、快碾”的催促,换来灿烂的黄金一片。任务布置好后,同学们投入到创作小诗的激情中,老师在其间穿行着,或指点,或商讨。五、各小组推荐优秀作品,全班讨论交流,并修改整理。秋天的歌小小的集子便完成了。展示部分优秀作品:(1)秋天的歌秋天,是金黄的,你看那成熟的大地,

9、你瞧那翻滚的稻浪,你闻那诱人的金桂,孕育着收获的希望。(2)秋天的歌秋天,是嘹亮的,你看那高而爽的天空,你瞧那南归的雁阵,你听那悠长的蝉鸣,吟咏着秋天的神韵,(3)秋天的歌秋天,是香甜的,你看那金灿灿的玉米,你瞧那黄橙橙的柿子,你尝那红艳艳的苹果,饱含着丰收的喜悦。(4)秋天的歌秋天,是梦幻的,你看那迷人的笑意,你瞧那柔和的阳光,你抚那安详的地母,托起金秋的物美人丰。最后我们为秋天做一个总结:秋天的歌哦,秋天,你是一幅绚丽的画,你是一曲高亢的歌,你是一樽浓醇的酒,你是一个美丽的梦!大家齐声朗读,下课铃声敲响,宏亮的声音在校园内回荡。【教后说教】本节课写作的内容是“秋天的歌”,对一个初中生来说,

10、有一定的难度,勉强写来也是空洞无物,或者无病呻吟。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我把本课训练重点放在“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多角度写作的能力”这个方面,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阶段学生的作文目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出来。本次作文训练就是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然后进行多角度创作。整个教学过程分三个环节:一、秋诗、秋词的积累,二、多角度描写的技巧训练(对落叶飘风的情景进行描写),三、自主创作小诗秋天的歌并整理成册。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前面的训练是为后

11、面服务的,一切都是顺势而为,学生也能轻松而作,作文也顺利完成。其主要特征表现如下:一、写作训练,重点突出无论是前面的铺垫“秋诗秋词的积累”,还是对秋叶的描写以及后面创作小诗秋天的歌,都紧紧围绕“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多角度写作的能力”这个重点进行的。如描写“落叶飘飞” 情景,同学们分别从视觉、听觉、味觉等角度去思考,写出来的作品也是异彩纷呈。小诗创作秋天的歌,有的是从颜色上去描写,有的是从声音上去想象,还有的从味觉上去摹写,把秋天写得情味无穷,多姿多彩。二、写作训练,循序渐进开始要求同学们展示积累的描写秋天的古诗和四字词语,就是让学生明白,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对于同一个物象,可从多个角度去描写,

12、为后面的训练做好了准备。第二个环节“对落叶进行多角度描写”这个训练 ,更是有力的解决了学生无法写的问题。这个写作技巧的训练对学生很有启发:原来 “一片落叶”可以从视觉形象上去写,也可以从听觉形象上去写,还可以从味觉等方面去写,居然把落叶写得如此丰富多彩!一片叶子尚且如此,那么,对于整个秋天来说,更是有无尽的内容可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巧,而且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还有力的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懂得了该怎样去立体写作,为后面的诗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本课还算是比较顺利,多角度写作也得到有效训练。当然,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如老师的引导不是很到位,师生互动还欠缺等等。作者:陈玉芳 单位:湖北随县柳林镇中心学校 电话:13581400270邮编:431523 邮箱:7698970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