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中学高二历史10月份月考及答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61755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茅盾中学高二历史10月份月考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茅盾中学高二历史10月份月考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茅盾中学高二历史10月份月考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茅盾中学高二历史10月份月考及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茅盾中学高二历史10月份月考及答案一、选择题(共35题 每题2分)1.秦朝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是指( D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皇权至高无上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2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D)A.规定皇位世袭 B.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C.推行郡县制 D.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3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13年咸阳一位商人坐马车来到象郡,用他携带的200枚秦半两钱买了三个象牙.10本论语以及109斤水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记载(B)A.属实 B.不可能是事实 C.不能判断 D.有可能是事实4.汉书严安

2、传载:(秦朝)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由此可见秦朝( C )A赋税很沉重 B. 刑罚十分严酷 C. 徭役兵役繁重 D. 人民很勤劳5下列关于秦始皇修筑的大型工程的说法不正确是( C)A.这些工程的修建加重了人民的负担B.从“阿房阿房,始皇亡”这句民谣中可以看出人民对大兴土木是非常憎恨的C.秦始皇修筑的大型工程有利于国家的统一D.长城的修筑主要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等少数民族的进攻6.秦始皇说“天下共苦不息,以有王侯。宗庙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消除这一担心,而采取的措施是(B)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强化中央集权 D.统一文字7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主要

3、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 C )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内兴功作,外攘狄夷,以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D“所有殄天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8唐太宗说过“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反映出(c)A.民贵君轻的思想 B.农业为本的思想C.君治为本的思想D.心存百姓的思想9.2004年10月4日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出演京剧贞观盛事中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他扮演的角色是( C )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10.唐太宗自己曾说:吾居位以来锦绣珠玉,不绝于前

4、,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劳烦。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B ) A唐太宗善于纳谏 B. 唐太宗时期对人民的剥削仍然沉重 C. 唐太宗时期出现了盛世局面 D. 唐太宗时期经济繁荣民族团结11“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引用此语的根本出发点是( D )A任贤纳谏 B告诫后辈 C隋亡教训 D维护统治12步辇图描绘了松赞干布的使臣向唐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A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遍民族的巨大向心力B通过和亲的手段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C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持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D采用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政府13在电视

5、剧贞观长歌里,不应该在剧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是(D )A著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 B唐玄奘西行天竺C文成公主入藏 D在西域设立北庭都护府14唐太宗统治时期,在六部下设的鸿胪寺的职能是(A)A.接待各国使者 B.专同外国人经商C.专门处理外来宗教问题 D.专管中外文化的交流15唐代诗人陈陶在陇西行中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的“胡风”主要指(C).方向不定的风 .北方匈奴人的风俗习惯.唐代吐蕃族的风俗习惯 .民族融合的风气16唐太宗分析隋朝灭亡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和“舟”是指(B)A.大运河和隋炀帝的龙舟 B.人民群众和封建君主C.国家政策和经济发

6、展 D.封建暴政和农民起义17康熙帝加强民族团结的史实有南巡曲阜,崇尚儒家文化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尊重喇嘛教册封达赖和班禅(B)A. B. C. D.18.台湾府志记载: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未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以上材料说明( C ) 台湾府的设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 大陆移民是清朝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 当时台湾主要出产糖和粮食 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 A B. C. D. 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2,488,492(两白银)康熙十一年18,096,850康熙十二年21,358,006康熙二十六年28,964,499康熙三十年31,84

7、9,719康熙三十三年41,007,79019.右表是清朝康熙王朝的一份国库储备 统计,从中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 ) A国家安定繁荣,库存盈余增加B商业贸易兴盛,贸易总额增加C国家内忧外患,军费不断增加D对外贸易发达,关税收入增加20下列战役中,性质与其他战役根本不同的是(D)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昭莫多战役 D.雅克萨战役 21据尼布楚条约,下列哪些是中国的领土(D)雅克萨 黑龙江流域 乌苏里江流域 库页岛A. B. C. D. 22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谈判的基本立场是( C ) A互不相让 B互相指责 C平等协商 D你争我夺23晚年的康熙帝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鞠

8、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我们看来这一评价的主要立足点是(C)A.一生兢兢业业为大清贡献颇多 B.他运筹帷幄平定三藩叛乱和噶尔丹叛乱C.他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24下面三个皇帝共同的历史作用是( A )秦始皇 唐太宗 康熙A建立或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C实行轻徭薄赋.严刑酷法 D对内实行开明政策,对外实行开放政策25某人画了一副孔子编书图,图中内容有历史错误的是 ( B )房间里面烧着木炭取暖 墙上挂着一柄铜剑 墙上挂着“兰亭序” 墙上用楷书写着“仁者,爱人”A B C D26在古代孔子提出过“以德治民”的主张,现在党和政府提倡“以

9、德治国”说明(B)A.无论任何时代,我们遵循的道德准则是一致的 B.对传统儒学我们应该批判性地加以继承C.从古至今孔子的思想始终是中国的主导思想 D.治理国家的方法是德治胜过法治27.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经过历代的发展和损益,到明清时期已经与他原来的学说形成了巨大的差别。然而,孔子的地位却在明清时期发展到顶峰。这是因为明清时期( A ) A统治者需要孔子学说作为统治工具 B文人需要孔子作为精神领袖C儒家学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D社会需要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行为28儒家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D )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抑制

10、统治者的暴政29孔子思想中自相矛盾的一组是和而不同 因材施教 贵贱有序 有教无类 ( D )A B C D30.亚里斯多德倡导的三段论法已经可以作为演绎法使用,三段论包括 ( C )A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B肯定、否定、结论 C小前提、大前提、结论 D否定、肯定、结论31.亚里士多德创立了( C ) A.阿卡德米学园 B.雅典学院 C.吕克昂学园 D.智者学派32.“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这三句话,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那一学说( D )A.政治学说 B.教育学说 C.伦理学说 D.逻辑学33.下列有关亚里士多德的评述正确的是( C ) A是唯物主义者 B

11、是唯心主义者 C是“三段论”的创始人 D是中庸思想的鼻祖34对古代西方三位著名学者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A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35、以下有关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两人都认同奴隶制度 B都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C两者都主张以德治国 D两人都提出“中庸之道”二非选择题:36.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子曰:仁者爱人,亲亲为大材料二.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材料三.子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材料四.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07重庆)。请回答:(1

12、)材料一体现孔子什么思想(2分)?它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2分)仁(1分);仁爱有等级(1分);核心(2分)(2)材料二体现孔子什么思想?其本质是什么?(2分)礼(1分);奴隶社会的等级秩序(1分)(3)材料三体现孔子什么思想?对今天有何现实意义?(2分)中庸(1分);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1分)(4)材料四体现孔子什么思想?有何历史意义?(2分)有教无类(1分);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教育平民化)(1分)37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以下一组材料是古代思想家关于“君”.“民”关系的言论汇编: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 “民为君之本。”(谷梁

13、传桓公十四年) “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 “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清唐甄潜书明鉴)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荀子哀公)“民乏财用,不亡何待?”(国语楚语上)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孟子梁惠王下) (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荀子)“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38.阅读下列材料:(10分)郑成功赶走了荷兰殖民主义者,为祖国光复了台湾。但他以恢复明朝为旗帜,其实恢复明朝在大陆的统治已不可能,只是在这个名义下走向了封建割据的道路,日益变成全国统一的障碍。他的儿子郑经接替执政以后,又

14、进一步铲除了荷兰在台湾的残余势力,并在台湾展开了经济及文化建设。经过郑氏二十多年的经营之后,台湾由原来人烟稀少的荒域,变作“地方千余里,户口数十万”的富庶之区。因此,郑氏对于台湾是有收复与开发之功的。然而,郑氏在台湾转入长期割据之后,则日益起着消极的作用。因为台湾的发展是离不开大陆的支持的,郑氏割据台湾,阻绝了台湾和大陆之间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联系,不利于台湾的进一步发展。同时,郑氏对清朝所展开的军事活动,给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和平生产和生活,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郑经乘吴三桂等三藩变作之际,统兵进犯大陆,对清朝发动子大规模的战争,兵连七年不解,为了争取地盘,又和福建的耿精忠发生混战,先后在福建.广东

15、等占领区内横征暴敛,引起了极大的骚扰。所以从国内形势来看,郑氏割据台湾为害非浅。从国防上来看,台湾在政治上脱离大陆,孤悬海上,就很容易招致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侵略,甚至有被吞并的危险。在西方殖民主义势力已经深入东方的国际环境下,台湾的割据将是后患无穷。因此种种,康熙帝统一台湾,在当时实属必要。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乱平定,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成熟了。这年台湾又发生内哄,郑经死后,诸子争位,长子被杀,幼子郑克爽立。郑克爽时年十二岁,大权尽操于冯锡范与刘国轩之手。康熙帝遂欲趁此时机,解决台湾问题,即用施琅为水师提督,决计进兵台湾。康熙二十三年(1683年)闰六月,施琅统战船三百.水师二万攻打

16、澎湖,一战而克,大获全胜。郑军二万士卒.百只战舰全部被击溃,守将刘国轩遁归台湾。澎湖一破,台湾震慑。郑克爽.冯锡范.刘国轩等见大势已去,人心瓦解,台湾不能固守,即表示愿降。施琅入台受降,郑克爽乃率众剃发,登岸归顺。收复台湾后,康熙皇帝在台湾设一府三县-台湾府和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于福建省。并在台湾设总兵一员,驻兵八千,在澎湖设副将一员,驻兵三千。康熙帝收取台湾,完成台湾和大陆之间的政治统一,大大促进了以后台湾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由此台湾成为我国东南海上的重镇,有利于加强和巩固我国东南沿海的国防,有利于抵御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入侵。康熙帝统一台湾,其意义极为重大。引自Tom 资料库康熙皇帝收台湾请回答:根据材料,分析台湾回归祖国的重大历史意义。(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