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61416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鄂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对于古代文明留给现代社会的标志性遗迹或遗物,是有所了解,或耳熟能详,如一提到埃及,关于金字塔及木乃伊等,都能说上一些,但是除个别学生有兴趣外,多数学生对古代文明中的智慧和神奇深入了解不多。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学生都喜欢探究神秘的内容,六年级学生也有探究的条件,如相关书籍及网络上都能搜集到大量的资料,学生也有一定的整理的能力。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知道古埃及、古希腊文明的主

2、要成就。教学难点是:探索文明古国产生与自然环境,尤其是与大河之间的关系。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古代文明在许多方面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注意在学习内容上忌求多求全,蜻蜓点水,所得有限,另一方面,注意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引导学生能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作深入了解,在探讨的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学习。教师牢牢把握住兴趣这根线索。通过诸如“金字塔在什么神奇的地方,还有哪些谜团至今人类还未解开”等问题,调动和指导好学生的探究学习。设计思路品德课程中的历史教学要关注学生历史知识的习得,还要建构这些知识的品德意义。本课教学紧紧抓住“伟大”这个题眼,以“神奇”为线索,引导学生探

3、究古代文明遗迹及遗物神奇之处,体会文明也就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这种智慧影响整个人类发展的轨迹,即使到现代社会仍然充满意义,我们在欣赏这些文明,也在学习这些文明,心中充满崇敬之情。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钦佩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成就,感受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能力目标:掌握从多种途径了解人类文明成就等事物的方法,具有探究人类文明成就的浓厚兴趣。养成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和同伴交流看法、达成共识的习惯。知识目标:根据学习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了解古巴比伦文明。探索文明古国产生与自然环境,尤其是与大河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知道古埃及、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成就。教学难点探索文明古国产

4、生与自然环境,尤其是与大河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古埃及及希腊文明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指导学生完成资料搜集与整理学生准备:利用图书及网络对古埃及等文明古国、以及希腊文明感兴趣的问题作专项搜集及介绍。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74-P76 P79-P81内容,话题为“文明古国的瑕想”“爱琴海上的回声”。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77-P78页内容,话题为“母亲河与文明古国”。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 文明古国的瑕想1. 课件展示尼罗河风光。导游阿卜杜拉带领大家沿着尼罗河走进古埃及。2. 师:古埃及人为什么赞美尼罗河?3古埃及文明的巨大成就 (1)埃及的农业和数学 师: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

5、埃及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还带来了哪些问题,对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2)埃及的建筑艺术 师:现代人提起埃及,首先会想到什么?课件展示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学生介绍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小结:它们是埃及人民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体现了古埃及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现在,人们到埃及去旅游就是去领略人类在几千年前创造的灿烂文化。 (3)古埃及历法 师生交流:元旦是依据什么历法确立的新年,这种历法是依据什么制定的?(教师介绍:现行历法是公历,它是以太阳运行周期作为制定依据的,早在几千年前的埃及已出现。)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5面,分析:太阳历是怎样产生的,对世界有哪些影响? 教师介绍中

6、国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依据农历确立的。引导学生归纳:全世界通用的是公历,中国仍然同时使用农历,其他国家也曾经制定并使用了不同的历法。 (4)古埃及象形文字 课件展示图片,师:猜一猜它是什么。 师:这种象图画的东西就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后来演变成了埃及现行文字。这种文字已被成功破译,是我们对古埃及历史了解得非常清楚。 (5)木乃伊 课件展示木乃伊图片。学生介绍木乃伊的情况。 师:木乃伊的制作反映了古埃及人高超的医学技术,也反映了古人长生不老的宗教信仰。 4.师:埃及是一个与中国有着同样古老文明的国家,我们来看看这两个文明古国的辉煌成就吧!(完成P.76页表

7、格)5.小结:(开罗街景,配音朗诵):站在尼罗河边,我们浮想联翩,就象是坐上了穿越埃及几千年文明的时空飞船,感受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当你走在开罗的大街上,面对遍布街头的广告牌、商店和超级市场,你又会感道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气息。这就是开罗,这就是埃及,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在这里融合。古老的埃及正走向繁荣和兴盛。【设计意图:课件出示了大量的资料,图片,视频等等,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们在大量的资料中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并且打破了课与课之间的界限。】活动二爱琴海上的回声1.发现爱情海的声音(1)多媒体展示寓言故事龟兔赛跑。师:知道这个故事的来源吗?你还读过伊索寓言里的哪些故事

8、?(2)(多媒体展示爱琴海图片)师:在四千年前的欧洲南部,新的文明中心在希腊爱琴海地区产生了。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没有希腊,无法想象欧洲文明会是什么样子。今日西方世界无处不遗留着希腊文明的痕迹,以至有“言必称希腊”的说法。今天就由同学们带我去领略一下爱琴海的风情和古希腊文明。2. 倾听爱情海的声音:学生分组活动,探究古希腊文明第一组:伊索寓言和神话传说。第二组:追求科学的声音第三组:坚持真理的声音 第四组:公民的声音 第五组:运动员的声音(1)组内交流:组内同学将平时和课前收集整理的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所见所闻在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面向全班,将本组学习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

9、其他小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3师:你认为古代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4.小结:蔚蓝的爱琴海边涛声依旧,希腊的一山一水都闪烁着人类的光辉。今日的西方世界无处不遗留着希腊文明的痕迹。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之源。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龟兔赛跑,引出伊索寓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品德,这里主要采取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探究自主体验】板书设计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文明古国的瑕想古埃及(金字塔、木乃伊、历法、文字)爱琴海上的回声希腊文明(追求科学、坚持真理、自由民主、追求和平)第二课时活动一 走进古巴比伦1.

10、课件展示:空中花园想象图。让我们一同走进古巴比伦。2. 小组交流分析收集的资料,如古巴比伦的农业、文字、历法、汉谟拉比法典、社会生活状况和建筑艺术。3全班交流【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根据学习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了解古巴比伦文明,从而掌握从多种途径了解人类文明成就等事物的方法,具有探究人类文明成就的浓厚兴趣。养成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和同伴交流看法、达成共识的习惯。 】活动二 母亲河与文明古国1. 出示四大文明古国早期文明遗址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强调指出这些古老文明诞生的自然具体条件有相似点,你发现了什么?2. 根据课本提示,探讨人类早期文明往往出现在大河流域的原因。鼓励学生从各方面探寻原因

11、。课堂交流:小组代表汇报探讨成果.(1)大河可以提供人类生存引用的淡水。(2)人类早期改造自然能力较弱,往往在自然条件好的地区生存。(3)大河流域的水、土壤和气候条件较好,动植物种类丰富,有利于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 3.小结:母亲河用他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用他的勤劳和智慧培育了远古文明。人民对他的赞美是我无法形容的,还是来听一听长江之歌,感受一下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发现问题,找出文明古国诞生地的共同之处。了解人类生存与河流的关系。通过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出,生存必不可少,河流冲击的泥沙土地肥沃,可以种植多种作物和养殖动物,食物充足等等。让学生们在大量的资料中感受“母亲河”的魅力。】板书设计母亲河与文明古国尼罗河古埃及幼发拉底河古巴比伦印度河 古印度长江、黄河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