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课堂需要激趣艺术.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59176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求真课堂需要激趣艺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求真课堂需要激趣艺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求真课堂需要激趣艺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真课堂需要激趣艺术.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求真课堂需要激趣艺术 丹阳市吕叔湘中学 吕晓萍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直困扰我们的重大问题,如何把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的还给每个学生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所以随着求真课堂的推进,让我有了一些教学的感悟和总结。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良好的情绪状态下,思路开阔,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教学幽默具有极强的情绪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人人精神愉快,个个情绪激活,从而使师生之间的交流畅通无阻,教师的才干、学识、教学技能很容易转化为学生的智慧。所以,魏书生曾明确提出,“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 。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

2、的教学,正如同锤打这一块冰冷的生铁。”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习本身是很艰苦的,如果教师再讲得枯燥、乏味,学生必然厌倦。而幽默教学语言,生动形象、鲜明深刻,既令人发笑,又促人深思,可以持久保持学生大脑的兴奋,使学生形成浓厚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特级教师于永正常常以恰到好处的教学幽默润色课堂,为教学增添亮色,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如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于老师请一个学生朗读课文,让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情节。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仿佛把大家带入了硕果累累的果园。这个学生读完后,于老师看了看全班同学,煞有介事地说:“这位同学读得多好,陆晓荣同学听得都入了迷了。我发现

3、他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使劲咽过两次口水。”回过味来的同学们都会心地笑起来。于老师接着说:“课文中描写的事物,肯定在他的头脑中变成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杨梅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正摇摇摆摆地朝他走来,于是才不由得流出了哈喇子”学生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于老师又郑重其事地说:“如果读文章能像陆晓荣这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证明你读进去了,就证明你读懂了。老实说,刚才我都流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在这节课中,于老师用幽默的语言,既肯定了那位同学精彩的朗读,又借助听课同学的表现把一个重要的

4、读书方法“边读边想象,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揭示出来了,而学生们发自肺腑的笑声,则表示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教师语言能力的折服与钦佩。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情境下学习,学生怎么会不感到学习的无穷乐趣呢! 二、激发课堂思维,开启学生心智。 从心理学上说,幽默是启动学生思维的动力之一。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西尔瓦诺阿瑞提完全赞成这样的结论:“笑与幽默由于有益于身体而应受到欢迎。它们能恢复平衡、稳定血压、为血液充氧、按摩维护生命的器官、刺激循环、促进消化、放松肌体,发生良好的感受。”如果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慢慢趋于沉睡状态时能“幽默”一下,就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其注意力相对集中,记忆力也就会随之加

5、强。启迪性就是指教学的语言幽默,寓庄于谐,寓教于乐,使学生于笑中得到启发,获取教益。比如在选修史记课时,对着那么一大堆的实虚词学生就头痛,也就下意识地排斥古文的学习。有一次,讲到“去拜访”,其中有一句“即下床”学生随口把它翻译为“从床上下来”。我就故作惊讶:怎么去拜访,还在家睡了一觉不成?学生哄堂大笑,笑过之后他们也觉不妥,赶紧查字典,才发现原来“床”在古代是坐具。经过这么一个小插曲,学生也开始活跃了起来,学习兴趣也大增,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勤思考多记忆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正如美国中学生讲授法中提到的,“幽默不仅不会影响直接认识的获得,而且在几个星期之后,学生从讲授时所运用的幽默中,却有意识地记

6、下了更多的概念”,学生对文言实虚词的理解有了自己独特的方法,记忆也得到了加强。三、构建和谐关系,实现师生平等。现代心理学上有“师生心理关系”之说。而所谓“师生心理关系”就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上的距离。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师生之间健康、轻松、融洽、充满温暖和友谊的心理环境能使学生产生安全感、轻快感、满足感、幸福感和责任感;而冷漠、过于严肃、缺乏关怀和同情的心理环境则会使师生之间产生误解和隔阂,形成认识上和情感上的各种障碍。而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幽默在人类社会中可以起到缓解人与人之间紧张关系的作用,它可以冰释误会,释解责难和缓解气氛,淡化矛盾。一旦师生情绪严重对立时,学生会拒绝接受

7、来自教育者的一切要求。而教学幽默可使师生间形成人格平等、心心相通、共同求索的和谐气氛,从而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因此,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就应特别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达,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学习的心理压力。比如,有一次默写词语,在批改时一学生不好意思地问:“错光了吧?”我摇摇头很郑重地说:“不,也有一两个对的。”说得他与周围的同学都忍不住笑起来。笑过之后,那位学生立即去看书,以后在默写时再没错过一个。这样,“幽默地去奇袭侧击,使人先笑几声,而后细一咂摸,脸就会红起来,这要比正颜厉色地教训效果好得多”。 再如,语文作为工具学科,写作训练是必须的。但绝大多数

8、学生都会下意识地排斥写作,一提到写周记,学生就更是满腹牢骚:一星期就得写一篇,这么多,怎么写啊?!我就不动声色地说:怎么写啊?用手写呗!学生乍听之后,先是一愣,继而哄堂大笑,抵触情绪也一扫而空。四、展示人格魅力,陶冶学生情操。幽默是高雅的艺术,是渊博的学识、丰富的创造想象和高尚情操、完善人格的综合体现。据美国学者雷特的调查显示,在35项优良教师的特点中有“幽默感”列为第7位。我国学者所做的多项调查同样证明,“讲课有幽默感”的教师深受学生的喜爱。有幽默感已成为教师个性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树立新时代教师良好形象至关重要。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幽默语言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据说“幽默”已被许多国家列为选

9、择人才的一条很重要的标准。“幽默是高品位的个性特征,是深层次的文化素养。”的确,幽默是人们高尚情操和完善人格的外显,是优美、健全的品质。因为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才能经受得起生活的重压,才能在一时的沮丧中转败为胜,才能真正有“谈笑说尽古今愁”的气魄。而教学幽默作为教师高雅情致的流露,得力于教师豁达的胸怀、乐观的态度。在语文课堂中注重幽默艺术的运用,使得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情操,养成豁达乐观的气度,树立积极进取的精神,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其豁达开朗的性格,使他们能用笑容去面对学习的压力,乃至以后的工作生活的压力,让快节奏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关注的

10、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总之,教学幽默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过,作为一门科学的语文学科也是具有严肃性的,也就是说并不是在语文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可用幽默语言。幽默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它会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幽默“以轻松、戏谑但又含有深意的笑为其审美特征,表现为意识对审美对象所采取的内庄外谐的态度。”教学幽默更不是一大堆笑料的堆积,它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必须与教学内容和谐一致,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需要,巧妙地创造和使用教学幽默,才有助于学生加深和拓宽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所以,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作为一个培养学生语言艺术的教育者,更应注重求真课堂语言的幽默艺术,不但自己要加强课堂语言特别是幽默语言的使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幽默语言素质,从而为社会提供大量“挥斥方遒”的人才。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