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52931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感悟小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体验中创新 创新中成长语文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不仅要学习文章的内容,而且还要学文章的其他形式。语文的形式是语言文字,是表达技巧;而内容只是生活,是事物,是思想,是精神,一位教育家指出:“语文学科这一特点使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语文这一工具学科的学习运用,必然伴随着一定的思想,交织着一定的情感,尤其是那些文学作品所展现出来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动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及大自然的诗情画意,都是激励学生思维的发展的诱因,都可能触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萌生创新意识。”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

2、何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呢?一、转变教学思维,定位教师角色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传统观念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新课标则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着眼于未来社会对国家,对国民素质的要求。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培育学生纯洁品质和创新能力,塑造一个完整的人,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为主体的旧模式、旧方法、旧思维;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转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从而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使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新的课程教学中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变为关注学生发展;从关注教师转变为关注学生;从关注结果转变为关注过程,从关注统一转变为观之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因材施教,倡导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不再是教学的权威者,而应当是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氛围和谐、民主、平等。教师应主动将自己的身份由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课前设计理念要新,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实践活动方案,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创建一个学生能够接纳的,宽容的,心理上安全,精神上鼓舞的,能够充分释放创造性的,乐于参加的课堂氛围,组织好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4、的一切探索,发现和创新行为。2、教师讲授变为教师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新课改的主旋律和重点、难点。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和工具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很多:如课外活动设计等,但最根本的途径还是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关注是第一步,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授课模式,死记、苦学只能培养高分低能儿,扼杀学生的激情,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挥。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创造性学习先导者和内在动力。因此在

5、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高高在上,让学生产生距离感,教师应转变为一个课堂活动的参与者,要善于创设点亮学生智慧火花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向自己和他人智慧挑战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一种渴望和迫切中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满足每个学生成功的需要,巧设问题,因势利导,创造机会,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并及时肯定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所作的努力,鼓励学生的创新行为。二、积极营造环境,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关键在于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现在的少年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他们能否成为创造性人才。而对于他们每个人来说,创造能力将决定其生存状态。因为不论你干什么都需要创造,创造离不开正确的认识。思维又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和认识过程。因而独特新颖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就成为了培养孩子创造能力以至生存能力的关键。小学生处在生理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结合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对他们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至关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