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转).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51197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化的语文教学(转).doc(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活化的语文教学 新课程带给我们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感受。它的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学习体验和探究创新的过程,走进生活,发掘学生创造性的课程价值。因此语文学科要寻找到一条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的新道路,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从而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的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那么怎样把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 1“生活化教学”使学习活动变单调为生动。学习与生活的脱离使教学变得过于抽象、理性。“回归生活”已越来越被教育界认可。比如复述课文,它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难度较大的“说”的练习,如果只局限于课堂的学习情境,

2、进行的方式虽然也可能有所变化(说给老师听,自己练说,同学间互说等),但教学组织形式显然比较单调,只体现一种严肃的学习意识,不符合儿童乐于游戏的天性,更谈不上学生的兴趣。从涉及的智力领域来看也较为单一,学生只能偏重于语言智能方面的发展。如果我们稍作调整,引进生活中父子俩讲故事的情境,复述由一人独白改为由“父亲”给“儿子”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当然角色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设定,这样教学的效果就会迥然不同的。“说”者因为有了一个忠实的听众,有了交流的对象,说兴更浓,并且很自然地会用丰富的表情、形象的动作来增加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听”者则一改沉默静听的僵化形象,回归生活的真实,边听边做出反应:提问、猜测、反驳

3、、赞同结果复述演绎成平等、开放、不断生发创新火花的对话过程。于是,整个课堂都会沉浸在一种生动活泼,如听相声似的活动之中,并且谁都乐于尝试。这一切都缘于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建立,因为生活的本质在于它的丰富性,当学习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时,就可以利用生活资源丰富的优势,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2体验渠道变单一为复合。“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的过程。只有经过体验,我们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比如在执教杜甫登高一课的教学时,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出一幅秋叶飘坠、飞鸟徘徊、江流滚滚的秋韵

4、画图,再配以猿的哀嗥,伴着这雄浑深远、苍凉开阔的意境,二泉映月的音乐响起,学生轻轻地品读着诗句。从学生低沉的语调、不苟言笑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感受的已不只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了凄苦与悲凉的艺术画面。在这里,一条线索“秋景”和“秋意”贯穿课堂始终,对“秋景”和“秋意”全面理解的过程就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学生同时获得多方位的感受:用秋景图和猿的哀鸣,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调动空间思维,凭借丰富的想像进入感人的意境;用低沉喑哑的乐曲调动音乐思维,打通大脑发展的“天然通道”,使各种信息进入人的潜意识;借助品读,打开运动智能的通道,使学生更加沉浸于萧疏苍茫的秋景之中,沉浸于寂寥孤苦的秋意之间,三维目标

5、得到整合。这样的课,不能不说是一节生动的生活课。3课堂展示变一统为多元。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课堂,知识、能力的应用都更加趋向综合化,期望通过综合性的活动,使多元智能都得到展示而得以充分发展。比如语文课可以依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当推销员、导游、广告设计师等综合性的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过程中应用语文,发展智力。在上老舍的胡同文化一文中,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标志海南文化的街头巷语,让学生真切感受生活。这一次活动让学生兴致勃勃。体会了本土民俗风情后,再来侃侃北京的胡同文化,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大为改观。因此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充分显示生活化教学的优势,从而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 实践证明:紧密联系生活,语文教学就生动有趣。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事半而功倍;脱离生活,语文教学就枯燥无味,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事倍而功半。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让我们“展开语文与生活的双翼,自由地飞翔”,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