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43940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班级: 姓名: 自测分: 一、默写(10分)1、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 , 。2、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给人以哲理性启迪的名句是: , 。3、 ,误入藕花深处。4、 ,为有源头活水来。5、天净沙秋思中从正面衬托游子的悲秋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6、次北固山下中最能突出表现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之情的两句诗是: , 。二、选择题(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篡夺(zun) 螽斯(zhng) 喧嚣(xun) 静谧(m)B. 窸窣(s) 篝火(gu) 船舱(cng) 吮取(shn)C. 椭圆(tu) 喑哑(n) 嗉囊(s)

2、莴苣(w j)D.狩猎(shu) 摄取(sh) 铁锹(qi) 纪念碑(bi)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 )A. 指令 合算 海域 更胜一踌B. 观测 神往 畅谈 遥遥在望C. 哀号 沉寂 中旬 开膛破肚D. 俘虏 健步 逃窜 一叶孤舟 3、下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公鸡昂首挺立,吹响了新一天的号角。B. 一声枪响,林子里的小鸟惊慌失措地飞窜C. 游泳比赛真是精彩纷呈,津津有味。D. 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得弧线,可望而不可即,折磨你那进取的心。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们来到这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看到满目琳琅的艺术珍品,感到很自豪。B. 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

3、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篮球教练来了。C. 除非加强对抗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D. 摇滚与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5、在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围墙的下面,_,尽管它们的旁边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树。很引人注意 有五六株南天竹 在很可怜地颤动 瘦弱的枝干负着瘦弱的绿叶A B C D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绿色蝈蝈 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其著有昆虫记。B. 月亮上的足迹是朱长超写的一篇科普小品。C. 月亮上的足迹记叙了美国发射的“阿波罗”11号使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执行该次任务的是阿姆斯特朗、阿

4、尔德林和柯林斯。阿尔德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D. 河中石兽选自清代文学家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三、阅读下列选段,回答问题。(8分)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日:“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四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

5、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二石兽并沉焉 (2)尔辈不能究物理 (3) 竟不可得 (4)求之下流,固颠 8、翻译。(2分)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9、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四、片段作文(20分)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写一个片段。想好再下笔,把语句写得连贯、顺畅。不少于200字。提示:1、叙述中有议论。2、可以借鉴第五单元课文的写法。 第十次周末测试答题卡班级: 姓名: 得分: 一、 默写(10分)1. , 。2. , 。3. 4. 5、 , 。6、 , 。二、选择题(12分)题号123456答案三、阅读(8分)1. (4分)(1) (2) (3) (4) 2.(2分) 3、(2分) 四、小作文(20分)参考答案一、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3、兴尽晚回舟4、问渠那得清如许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二、BACDBC三、7、(1)一起 (2)事物的道理、规律 (3)终于 (4)本来 8、河水的反冲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9、不能凭主观设想来判断事理。(大意对即可)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